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高考历史百题挑选过关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随着华工的增多,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通过《移民限制法案》,规定入境的华人要接受语言测试。测试可以是任何一种欧洲语言,如果一种语言通过了,移民官有权换另一种语言,直到通不过。华人团体的抗争迫使澳政府反思其种族歧视政策,直到1975年《反种族歧视法》出台,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性地确保了全体澳大利亚人不分种族、肤色与信仰,一律平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民族解放运动在澳大利亚的蓬勃兴起 B.华人奋斗抗争,逐渐融入澳大利亚社会

C.种族歧视政策遏止了华工赴澳 D.澳大利亚本土文化具有排外性2.坎迪斯•古切尔在其著作《全球文明史》中描绘了全球人口迁徙模式图(1650—1940年)(下图)。

​​​​​​​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包括()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的刺激

③罪恶黑奴贸易的影响

④美洲开发和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这些新移民法的颁行()A.不利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使外来移民获取了平等的机会

C.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D.

有利于美国高新科技保持优势4.19世纪澳大利亚土著人口有25万人。因对原材料增加的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掠夺土地,建立牧场。1851年随着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其它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当地土著居民因遭驱赶、屠杀,到1901年仅剩9万多人。对以上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有()①机器大生产为英国进一步殖民扩张提供条件②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当地人口结构③“三角贸易”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④欧洲文化逐渐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5.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A.16世纪后期白银的流通网络 B.17世纪围绕非洲的三角贸易

C.18世纪初期英法的殖民扩张 D.19世纪中后期世界人口流动6.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这些新移民法的颁行(

)A.不利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使外来移民获取了平等的机会

C.有利于美国高新科技保持优势 D.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7.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B.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

C.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 D.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8.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9.公元前4000年开始的地球小冰河期,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变得天寒地冻,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为了生存,开始大迁徙。在这次跨越3500年的大迁徙中,古印欧人征服并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文明。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新的文明也因此诞生了。据此推知,印欧人的迁徙(

)A.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B.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C.引发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高潮 D.促使东欧地区族群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0.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市场最重要的影响是增强了它的灵活性,引起了人口迁徙和劳动力迁移的增长。由此推知()A.经济全球化是引起人口迁徙的唯一诱因 B.劳动力迁移是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之一

C.在真正全球化之前没有出现人口的迁徙 D.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决于劳动力是否流动11.下图为2001年OECD国家高技能移民的主要来源国分布图。这可以说明()

A.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达 B.高技能人才的自由流动

C.“南北”国家科技合作增多 D.发达国家攫取科技资源12.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13.Shanghai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14.在拉丁美洲的欧洲移民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依然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这反映了A.西方文化及宗教的先进性 B.拉丁美洲地区文化多元共存

C.文化与宗教信仰自然选择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15.官方资料显示,19世纪末,已有中国人来到南太平洋的萨摩亚岛(属大洋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岛上种植椰子、香蕉的华工一度达数千人。留居岛上的华人多与当地人通婚,21世纪初,萨摩亚独立国的混血华裔超过3万人,在外来血统居民中居于首位。材料可用于说明(

)A.南太平洋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B.殖民者对大洋洲土著的屠杀

C.大洋洲华裔居民的生产生活 D.中华文化圈覆盖的空间范围16.新加坡开国元首曾回顾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发觉年轻人比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看到了这种倾向,我们在学校里增设儒家道德课程以加强家庭的影响力,目的是防止新加坡社会过度的西化。为应对社会的过度西化问题,新加坡政府()A.构建本土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B.积极倡导儒家伦理观念

C.彻底消除西方国家残余的殖民地文化 D.积极复兴传统民族文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8世纪王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印欧人的第二次大迁徙因公元3世纪起匈奴人的西进而引发,难民们冲破罗马帝国边境,并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全线崩溃……占领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广裹领土,各自据地为王。——蓝琪《印欧人种的第二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材料二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材料三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种族组成方面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向南北美洲的大批移民,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人口猛增,这使得欧洲人在18和19世纪大批移居西伯利亚和美洲人烟稀少的地区成为可能。今天,类似的移民潮正在出现,不过是反方向的——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现在,第三世界的人口增长率是发达世界的两倍,绝大多数是青年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期里,大量涌向发达国家。在美国,人口调查局1995年的一份调查透露,8.7%的人口(即2260万人)是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出生的。——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印欧人两次大迁徙分别对亚欧主要区域文化的影响。18.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移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美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而欧洲的移民正迎合了美国的需要,他们在年龄、性别、就业能力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移民中男子都系年富力强者,85%是从14岁到44岁之间且以男子为主,他们中许多人从事最艰苦而收入又较低的工作,并在制造业中承担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斯拉夫人是修筑中西部铁路的主力……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移民和移民的后代给美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在不少行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庞大的外来移民,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人统计,因移民而形成的附加资本积累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此外,欧洲移民在促进国外资本的流入、带动美国农业的发展、丰富美国多元文化等其它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材料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有“亚洲四小龙”的美誉。新加坡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而成,但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新加坡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儒家文化的精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整理自朱婷婷等《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概括匈奴西迁对欧洲的政治影响。(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至20世纪的相关史实,以“移民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材料一世界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时间概况公元前2千年代中叶开始由北方来的以战车为武装的各个部族,以印欧人为主力,对古代亚欧大陆整个农耕世界的入侵公元1世纪左右-7世纪以闪人为主力,具有骑兵优势的北方游牧或半游牧部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卷入的部族最多,包括匈奴、鲜卑、拓跋各部、突厥人、塞人、白匈奴、阿尔瓦人、西部印欧种人的日耳曼各支、斯拉夫各支、闪族的阿拉伯人等13世纪开始最后一次,也是范围最广的一次,主要是蒙古人及大量突厥人对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欧和中欧的入侵材料二近代以前,农耕世界的历史学几乎都对游牧世界带有歧视,都把以战车和骑兵武装起来的游牧民族看作历史上的破坏力量,这使得对三次大冲击历史意义的考察受到不应有的局限。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其次,相对于游牧而言,农耕这一先进经济的吸引力是抗拒不了的。进入农耕世界的游牧、半游牧部族,一旦走向农耕化的道路,他们就按照他们进入农耕世界时社会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逐步采取和适应了定居地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社会阶级制度、道德规范、思想、学术、文艺等等。他们还会利用被征服地区原有的统治阶级,沿袭原有的制度,把农民的生产作为他们的租税俸禄之源,从而把他们的统治建立在农本经济的基础之上。来自游牧世界的各部族,包括半游牧、趋向农耕的部族,基本上都逐渐融入农耕世界,一批又一批地成为农耕世界历史发展中的新因素,使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经济文化上相对于游牧世界的优势。——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相关世界古代史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评述古代历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D6.【答案】C7.【答案】A8.【答案】D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B17.【答案】(1)影响:第一次大迁徙形成了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等众多古文明,促进了亚欧早期区域文化发展;第二次大迁徙中一些新国家先后崛起,各区域文化发生了变化和转型。

(2)方向:欧洲非洲人向美洲迁移;中国人向美洲和东南亚迁移;印度人向非洲、东南亚和美洲迁移等。(任二点)

影响: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明)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与进步;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的人口结构。(任二点)

(3)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近代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美洲的发展;人类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任二点)18.【答案】【小题1】表现: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中原的汉人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移居平地。

​​​​​​​影响:匈奴族的西迁,不仅使本民族由游牧生活方式向农业生活方式转变,而且还将本民族的青铜文化和中华文明带入欧洲,形成了中华文化与波斯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空前大碰撞,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冶铁、养蚕、纺织技术传入西方,在丰富了欧洲文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使欧洲出现了早期的中国学,中国出现了早期的西方学,无疑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随着西迁的深入和时间的延续,东西方文化、草原文化与城市文明的碰撞交融,最终使匈奴文化完全融合在欧洲文化当中,而世界文化史正是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丰富、发展、进步的。【小题2】观点:人口迁徙促使美国形成移民社会。

论述: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印第安人遭遇种族灭绝,为了补充劳动力,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了,大量非洲人被卖到美洲,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国门被打开,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美国等地,美国文化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移民文化,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区,经济发达,吸引了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族群和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的矛盾和冲突。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