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和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摇篮、折腾、忧患、沉积、频繁、枯萎、堤岸、侵蚀、开垦、不折不扣"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3.明白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和原因。体会科学家为治理黄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活动与黄河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黄河的变化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播放黄河奔腾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黄河的气势。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哪条河流呀?生:黄河。师:对,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奔腾不息,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那你们对黄河了解多少呢?谁能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黄河的认识。2.展示黄河过去与现在的图片对比师:(展示图片)大家看,这是黄河过去的样子,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再看这张,现在的黄河却变得浑浊不堪,两岸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摇篮":可结合生活中婴儿睡摇篮的情景,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像摇篮一样孕育了中华儿女。"折腾":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是说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河水是很清的,没有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可是后来却变得凶猛暴烈起来,不断地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忧患":让学生先说说"忧"和"患"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指困苦患难或忧虑的事情。"沉积":可结合沙子在水底堆积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频繁":让学生用这个词造句,加深理解。"枯萎":联系植物干枯萎缩的样子理解。"堤岸":结合河边用土或石等筑成的防水的高岸理解。"侵蚀":通过举例,如风雨对岩石的破坏,让学生明白是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开垦":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开垦土地,从而理解其意思。"不折不扣":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再用它造句。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巩固生字词的认读。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黄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默读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然后写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了科学家治理黄河的方案。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分钟)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黄河在近2000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总结:黄河在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出示相关数据,让学生体会黄河变化的惊人,感受它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黄河的凶猛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2.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方面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出示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图片或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3.学习第三自然段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黄河为什么会变成一条祸河?找出相关语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为因素,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结合图片或视频,展示黄河水土流失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惋惜、痛心之情。4.学习第四自然段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科学家为治理黄河做了哪些工作?指名回答,教师梳理总结:一是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是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是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治理黄河方案的理解和看法。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科学家智慧和努力的敬佩之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分钟)1.总结全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黄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教师总结:黄河原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变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努力,制定了治理黄河的方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拓展延伸让学生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类似黄河这样因为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保护黄河或其他生态环境的资料,制作手抄报或写一篇心得体会。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黄河的变化过程、原因以及科学家的治理方案。2.再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过去|现在|||||摇篮:中华民族的发祥地<br>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人口稀少|祸河: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br>凶猛暴烈,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变化原因|治理方案||自然因素:气候转寒,暴雨集中<br>人为因素:人口增长,无限制开垦放牧,植被破坏|牧、林为主<br>保护森林资源<br>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六、作业布置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句子。2.把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治理方案讲给家人听,并和他们讨论如何保护黄河。3.以"保护黄河,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表达自己保护母亲河的决心。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河的变化过程和原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深刻理解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