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EEN
BUSINESS专题03古今中外科技成就目录CONTENTS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2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查阅、整理历史上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材料,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随着两会的召开,AI成了热门话题,科技创新掀起新的浪潮,科技将是今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古代中国科技、近现代科技、世界古代科技、三次工业革命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命题方向上看,直接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和文学艺术成就,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特点和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从热点角度看,要注意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与现代科技相关的因素。中国现代科技成就世界古代科技成就三次科技革命古今中外科技成就中国世界古代科技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成就青铜器近现代科技阿拉伯科技成就三次科技革命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四大发明医学农学建筑核技术和空间技术屠呦呦和青蒿素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考点4三次科技革命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4·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下列器物,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的高超。其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利簋 D.毛公鼎【详解】根据题干“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青铜器司母戊鼎,重达832.84千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A项正确;四羊方尊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排除B项;利簋是春秋早期秦国青铜器,通高二十八厘米,口径二十二厘米,重7.95千克,为春秋早期秦国侯岁礼器,排除C项;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排除D项。故选A项。A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2.【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从图1和图2,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宋朝时期B.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从元朝开始C.火药武器的威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D.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宋代的火箭,图二是元代的火铳,从图一到图二,火器威力更强了,C项正确;火药运用到军事领域始于唐朝末年,排除A项;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的火器,并不能得出火药和火器已经传入了欧洲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C3.【学科素养·史料解释】(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西汉时人们懂得造纸
B.蔡伦用树皮、麻头等为造纸原料
C.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非发明,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蔡伦改进的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C
5.【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一生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辨证诊断、对症治疗的理论与方法,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他留给后世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详解】根据“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治未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B项正确;《黄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医学文献,排除A项;《千金方》是唐朝孙思邈的著作,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药学巨著,排除D项。故选B项。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B青铜器出现于夏朝,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青铜器作用特点功能工艺代表饮食、祭祀及军事等由食器发展到礼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uǐ]泥范铸造法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司母戊鼎:商朝制造;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利簋:西周制造;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三星堆青铜面具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域概况造纸术发展历程:①西汉前期,发明了纸;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印刷术发展历程:①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此后又发明了木活字;④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影响: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传播:传入朝鲜,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域概况指南针发展历程:①战国时,制成指南工具——司南;②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进步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又传到欧洲。火药发展历程:①唐代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②宋元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③元朝发明了火铳影响:对欧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传播:14世纪初,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人物朝代成就华佗东汉“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五禽戏”能强身健体。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提出“治未病”理论,被尊称为“医圣”。李时珍明朝著有《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齐民要术》
作者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主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评价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③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农学《天工开物》作者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内容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传播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农政全书》作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地位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长城秦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侵。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建筑都江堰明长城示意图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北京故宫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明朝北京城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紫禁城(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建筑北京故宫赵州桥贡献: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任选一个作答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项发明中的一项,说明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材料
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活字印刷术指南针-航海元代火铳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1.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D【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史料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2.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搜集到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最佳的探究主题应是(
)A.秦汉时期灿烂的科技成就 B.影响世界的中华文明C.古代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 D.领先世界的中国发明B【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史料考查我国中国古代科技成就3.如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C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史料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青铜器
4.随着这一技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这段话论述的是
A.甲骨文的价值
B.《齐民要术》的地位
C.造纸术的影响
D.祖冲之的贡献C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叙述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造纸术
5.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A.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B.新的造纸技术
C.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 D.书籍装帧技术
A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史料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
6.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图所示的航海工具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五代十国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期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B【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史料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针
7.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掌握和使用(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B【新考法】跨学科——结合语文宋词考查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火药
8.山东寿光是中国的“蔬菜之乡”,也是北魏著名学者贾思勰的故乡。他的一部著作被称为“中国五大农书之首”,这部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C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乡土知识考查我国古代农学科技历史考点二中国现代科技成就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1.【新考法·时政热点】(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顺利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回望53年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2023年……回望53年前”,结合所学可知,从2023年回望53年前,指的是1970年,这一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C项正确;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于1964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7年,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99年,均与题意描述的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C2.【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收集部分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据如下图判断,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用A.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C.和平外交独立自主 D.社会生活便捷文明【详解】分析图片中的信息“辽宁舰”、“歼-20战机”、“核导弹方队”、“地空导弹部队”,可知我国海陆空军队建设不断发展,说明我国在走一条科技强军的道路,B项符合题意;ACD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故答案为B。B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3.【新考法·时政热点】(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杨利伟是中国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B项正确;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没有载人,排除A项;CD项不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排除。故选B项。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B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解决了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把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袁隆平和杂交水稻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核技术和空间技术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核技术和空间技术发展历程认识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3)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屠呦呦和青蒿素关于治疗疟疾的研究,屠呦呦团队从我国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70年代初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材料“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了数百次实验,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御疟疾的青蒿素。——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科学家们的奉献担当精神;科学家们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坚持团队协作;吸取中国古代传统智慧等。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1.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研制原子弹 B.发射人造地球卫星C.发现青蒿素 D.突破纳米技术瓶颈2.1966—1976年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在这一时期虽经历百般曲折,但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C.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CC【新素养】历史解释——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新素养】历史解释——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
3.2023年6月4日7时,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铿锵的话语令国人感到自豪。回望53年前,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一号的发射成功C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时政热点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
4.中国航天人乘“神舟”造“天宫”搭“鹊桥”,引“北斗”导航,护“嫦娥”奔月……这些大国重器的命名,是浩瀚太空中的中国式浪漫。由此可以看出(
)
A.神话传说预言航天发展
B.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
C.中国航天技术领先世界
D.科技发展彰显文化自信
D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新素养】历史解释——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
5.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指的是(
)
A.屠呦呦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钟南山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现代科技成就C【新考法】历史解释——考查我国现代科技成就历史考点三世界古代科技成就真题研析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是被称为古代希腊的建筑象征,最初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据此可知()A.基督教在古代希腊广泛传播
B.古代两河流域孕育了西方文明C.古代希腊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D.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与交融D【详解】根据题干“古代希腊的建筑象征,最初起源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可得出,古希腊的文明受到了东方文明的影响,且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与交融,D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因此在古代希腊广泛传播史实错误,排除A项;古代两河流域孕育的不是西方文明,史实错误,排除B项;古希腊文明并不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成就国家成就雕塑希腊希腊建筑希腊罗马
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雅典的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和万神庙帕特农神庙遗址罗马大竞技场宙斯像《掷铁饼者》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阿拉伯科技繁荣原因特征代表数学医学影响哈里发重视知识,设立“智慧宫”,重金延揽翻译人才;阿拉伯学者积极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集成》和《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经典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核心精讲材料一材料二除神庙以外,罗马人还有许多世俗性的建筑……罗马人的剧场坚固牢实,观众席可容纳万人……(罗马大竞技场)底层外圈有80个拱门供观众出入……据说数万观众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就可以完全退场……在建筑结构上,罗马人将希腊柱和拱门结合一体,形成独特的罗马式建筑结构……在建筑材料上,罗马人利用火山灰制成了天然混凝土(水泥),这是一项重要发明。——摘编自朱寰等《世界古代史》(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建筑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也彰显着民族特征。请举出上述材料之外能够代表中国古代和古罗马独特魅力的建筑各一例。核心素养-史料实证(1)特点: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拱形结构。影响因素:建筑传统;建筑技术;建筑材料。(2)中国:明长城、故宫等。古罗马:罗马万神庙等。命题预测考点3世界古代科技成就1.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2.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帕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用时15年建成,名字来源于雅典娜的别名,遭到毁坏后虽经修复但已无法恢复原貌,现仅留有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帕特农神庙的修建见证了(
)A.波斯帝国吞并了古埃及 B.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C.雅典奴隶制民主的高峰 D.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CC【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叙述考查世界古代科技成就【新考法】新情景——结合历史叙述考查世界古代科技成就历史考点四三次科技革命真题研析考点4三次科技革命【学科素养·史料实证】(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1851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品……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与工业联合起来。”女王可能看到并引以为豪的展品是(
)A.飞机 B.蒸汽机 C.白炽灯 D.电话B【详解】根据材料“1851年”“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品……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与工业联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正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期,大功率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英国人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工业品,B项正确;飞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排除A项;白炽灯、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排除CD项。故选B项。2.【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明确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材料中的“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的主要表现是(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内燃机的发明应用C.电力成为新能源 D.电子计算机的推广【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进展”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惊人进展的主要表现是瓦特改进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A项正确;内燃机的发明应用是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电力成为新能源是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电子计算机的推广是20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真题研析考点4三次科技革命A3.【学科素养·历史解释】(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与石油化工业产生的发明是A.蒸汽机 B.内燃机 C.电动机 D.发电机【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内燃机以石油为燃料,必然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与石油化工业产生,B项正确;蒸汽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与煤的开采和使用有关,排除A项;电动机和发电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但与石油开采业发展与石油化工业产生无关,排除CD。故选B项。B真题研析考点4三次科技革命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领先国家英国美、德美国主要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新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蒸汽机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磁悬浮列车新兴的部门机器制造业石油化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力工业信息技术产业、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考点4三次科技革命核心精讲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汽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电力、电灯(美国)、内燃机、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电子计算机、生物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特点(1)多项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2)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4)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1)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可视化项目造价咨询合同
- 《讲句子结构》课件
- 海外投资协议补充协议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0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价计算单元集装箱运输杂费计算课件
- 中医社区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纸箱厂承包合同范本大全
- 设备采购合同附加协议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及风险防范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中餐烹饪美学》课后答案
-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教案
- 07FG04 钢筋混凝土门框墙(含更正说明)
- 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兆顺54讲) PPT课件 76-2-4流体力学(中)(第二章 流体运动学)
- 基于超限学习机的无设备定位方法研究
- 110kV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调理剂
- GB/T 20124-2006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