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20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TOC\o"1-5"\h\z\o"CurrentDocument"\h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简介 1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41.3主要结论 7\o"CurrentDocument"\h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82.1项目建设背景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0\o"CurrentDocument"\h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及项目定位 223.1自然条件 223.2人文及产业 253.3XX开发建设现状 273.4项目SWOT分析 303.5拟建项目定位 33\o"CurrentDocument"\h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364.1建设内容 364.2建设规模 36\o"CurrentDocument"\h第五章工程方案 465.1规划设计思想 465.2总体方案 485.3专项规划 57\o"CurrentDocument"\h第六章项目管理和进度计划 80\o"CurrentDocument"\h6.1组织管理与项目招标 80\o"CurrentDocument"\h6.2进度安排 83\o"CurrentDocument"\h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847.1环境保护 84\o"CurrentDocument"\h7.2水土保持 89\o"CurrentDocument"\h第八章消防与安全 928.1消防 928.2安全 92\o"CurrentDocument"\h第九章节约能源 949.1依据 949.2原则 94\o"CurrentDocument"\h9.3节能措施 95\o"CurrentDocument"\h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7\o"CurrentDocument"\h10.1投资估算 97\o"CurrentDocument"\h10.2资金筹措 99\o"CurrentDocument"\h第^一章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价 100\o"CurrentDocument"\h11.1经济效益 100\o"CurrentDocument"\h11.2社会评价 100\o"CurrentDocument"\h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 103结论 103建议 103附件 105\o"CurrentDocument"\h1、 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05\o"CurrentDocument"\h2、 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05\o"CurrentDocument"\h3、 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05\o"CurrentDocument"\h4、 XX行政村人口经济调查表 105\o"CurrentDocument"\h5、 XX自然村人口情况调查表 109\o"CurrentDocument"\h6、 XX行政村公共服务配套情况调查表 121\o"CurrentDocument"\h7、 投资估算明细表 125\o"CurrentDocument"\h8、 XX农村现状照片 1399、 专家评审意见 142第一章总论1.1项目简介1.1.1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1、 项目名称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2、 建设内容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项目涉及XX2条村庄、XX镇8条村庄、XX镇12条村庄。(详见“表1-1:XX农村人居环

境综合整治对象清单(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加强农村村庄规划;整治

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村庄畜禽圈养,推进农村改厕;整

治农村村内、巷道、危旧房;推进农村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完善农村公

路网络、养护村道建设;加强农村乡村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本次人居环境提升项目遵循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完善功能、保障民生,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综合防

灾、确保安全的原则,针对村庄的不同现状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确实提升

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表1-1 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象清单(一期)XX1、XX;2、XXoXX镇1、XX小街小巷;2、XXM;3、XX#;4、XX#;5、XX

村;6、XX村;7、XX村;8、XX村。XX镇1、XX小街小巷;2、XXM;3、XX#;4、XX#;5、XX

坑村;6、XX村;7、XX村;8、XX村;9、XX;10.XX村;

IkXX村;12、XX村o3、项目的投资情况本次项目投资估算XX万元,其中工程费用约占总投资估算的85%,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约占总投资的10%,预备费占总投资5%o资金来源于广

东省专项资金、村民自筹资金与项目单位自筹。其中XX省专项资金

XX万元,村民自筹资金XX万元,不足部分XX万元由项目单位

自筹解决。5、项目建设期预计项目实施为5年,2017年4月至12月为项目施工前准备阶段,并

确定施工单位,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为项目施工阶段。1.1.2建设单位XX市XX农业局1.1.3项目由来各省、市、区(县)政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

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文件)制定发布相关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

整治的文件,要求切实履行镇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各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及时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建

好工作台账,积极抓好落实。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

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

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

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

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

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

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防止大拆大建.>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

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

田园风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

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

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3)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粤东西北地区2017年底要完成60%的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到2018

年完成80%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1.1.4项目所在区域情况XX是XX市西南出口门户,是XX的交通枢纽,是XX通

往海南、大西南的咽喉要塞。项目涉及XX2条村庄、XX镇8条村庄、

XX镇12条村庄。本次待改造村庄对外交通情况普遍较好,村内巷道硬底化程度不高,自

来水覆盖率相对较高,污水处理设施普遍缺乏,存在少量危房及废弃房屋,

公共文体设施配套完善度不高。各村集体收入差异较大,村民对人居环境整

治提升热情较高。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2.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1999

年1月1日起施行);4) 《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文件);6)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粤府办〔2014)59号文件);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

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12.31)8)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粤农组[2016]9号文件);9) 《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分类支持农村人

居环境综合整治的财政政策的通知》(粤委农工办[2017]22号文件);10) 《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精准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委农工

办函[2017]61号);11) 《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要

点的通知》(粤委农工办[2017]10号);12) 《XX市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实施

方案》(2016-2018);13) 《XX市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16-2021);14)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5) 中共XX市XX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加快农

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湛麻

农组[2016]2号文);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

[2007]164号);17)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版);18) 《XX市房屋建筑工程经济指标》(2014版);19)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002.3);20) 业主提供与项目相关资料。1.2.2编制原则1、 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各项专业技术规范,符合XX市及

XX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2、 科学布局,集约用地。整治方案满足安全、防火标准和相关技术规

范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能源,集约用地,为村庄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与

时俱进的平台。3、 整体统筹,因地制宜。全面分析整治对象现状及目标,合理分配资

源,优化整治方案,注重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环境和经济的合理性,

最大限度保护区域的民俗民风、建筑风格,尊重村民意愿。4、 基础提升,注重发展。合理配置公用工程,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职

业安全卫生的要求,致力于提升村庄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为农村的长远发

展奠定基础。1.2.3编制范围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对象: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

期)。经过调查研究、市场分析,从宏观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初步测算项目建设的投资费用,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1.3主要结论1、 广东省、XX市、XX各级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支持力度较大,涉及村民及干部对人居环境整治热情较高,项目的政策基础

及群众基础较好;村庄自然环境、利用现状较好,民俗民风淳朴而开放,为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带来便利条件。2、 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的实施能在较大程度上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并为农村

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3、 项目实施的资金方案基本拟定,可操作性强,各层面支持力度较大,

项目资金保障程度较高。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区域概况1、 XX市概况XX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西临

北部湾,地处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交汇地带。XX是广东省西南部

的港口城市,广东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中心,是粤西和北部湾经济圈的

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在亚太经济圈中处于重要的地缘战

略位置。XX辖区土地总面积1322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达800万°XX

市区包含XX、XX、XX、XX、XX,土地总面积约1230平

方公里,户籍人口逾16。万。2、 XX概况XX是XX市五个辖区之一,位于XX市区西南部,东临XX

市赤坎区、X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霞山区,北部和西南部与遂溪县接壤,

南部濒临南海的雷州湾,隔通明河与雷州市相望。总面积805.73平方公里,

陆地面积478平方公里。区内南亚热带农业资源丰富,花木众多,风景优美,

有国营XX农场以及广东海洋大学、XX技师学院等15所高、中等院

校,有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等8个国

家、省、市级科研院所。XX前身是XX市郊区,1984年坡头分出,

1992年7月东海岛分出,1994年10月,郊区更名XX,同年,府址迁到

XXo区下辖XX、XX、XX3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XX经济开发区)。图2-1XX市区域位置图 图2-2XX地理位置图3、项目所在地情况(1) XX镇XX镇位于XX市区西南部,距市区约36公里。该镇东、南、北

三面环海,北部与XX镇南境隔着一条深入内陆的海湾,东部与我国第五

大岛一东海岛隔海相望,西南部与雷州市沈塘镇毗邻,西北部与遂溪县城月

镇接壤。省道黄海线公路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XX镇总面积125平方

公里,耕地面积40908亩(其中坡地面积15657亩)。地形属低丘台地,地势

较为平缓。镇下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村庄和人口多分布于沿海一带。

XX镇现有民营企业83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发展态势良好。全镇耕

地面积为43675亩,2013年推广良种38626亩,其中杂交水稻29100亩。积

极发展生态经济,建成吕宅村的顺意花卉场、山尾的蔬菜基地、XX村西

关20亩花卉基地等。累计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产值达2亿元。严

抓动物防疫工作,共防疫生猪6500多头、禽类15万余只,牛羊共3150头,

做好牲畜疫病和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全镇滩涂养殖面

积为3.8万亩,海水网箱养殖面积18万平方米,淡水养殖面积0.23万亩。水

产品年总产量4069。吨,其中海洋捕捞9020吨,海水养殖3029。吨,淡水养

殖91。吨。我镇已基本形成海滩涂养殖区、网箱养殖区、淡水内塘养殖区等

水产特色养殖区域,水产养殖业日益壮大。XX镇土地利用情况及位置详见“附件1: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XX镇XX镇位于雷州半岛的东北部,区域范围从北纬21。230"至21°108",

从东经110°1237"至110。2044",距离XX市中心城区霞山区13公里,距

离XX机场15公里、火车南站13公里、火车西站15公里,有公交线路:3、6、9、18线公交车。南面东海岛,陆地面积13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6

公里,下辖24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省道

S373线,疏港大道、XX快线和新湖大道穿越境内,是通往广州、霞山、

遂溪、雷州、徐闻、海南省和东海岛的交通枢纽。XX镇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发达。XX岩风景区、亚热带作物试验场、火山峡谷、交椅岭地下

宫殿、志满水库、古铁杷县遗址、广济桥、云脚樟木林等,都是游人乐而忘

返的地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上,在郊区是蔗糖的主要产地之一,此外还有

稻谷、花生、蔬菜、热带水果等等;鱼虾、蟹等水产品也有相当的比例。XX

镇产稻谷、甘蔗,广有果林和橡胶林。西南临海,海岸线长达47.6公里,水

产养殖155000亩,多辟为对虾养殖池,对虾产量1550吨,产值300万元;

海产品丰富,年产值达1.2亿元,创汇400多万美元。镇内三分之一村庄以

捕鱼为副业,特产金兴膏蟹远近驰名。XX镇富贵竹走向产业化,形成了

全镇的龙头产业,2004年全镇共生产各类富贵竹工艺品35万箱,远销欧美

和东南业各地,创利润200万美元。有多种经济作物如:香蕉、美人瓜、甜

蜜蜜菠萝、翠红西红柿、释迦果、珍珠茄子等又进行引种,实现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XX镇土地利用情况及位置详见“附件2: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XXXX位于广东省XX市XX,该镇紧靠XX市区,东邻赤坎区,西连遂溪县,北接黄略镇,西至XX岩风景区。距离XX港13公

里,民航机场10公里,火车北站5公里,325、207国道、黎湛铁路以及粤

海铁路从境内穿过,是XX市通往海南、大西南的主要交通咽喉,既是粤

西地区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又是XX委区政府、XX经

济技术开发区所有地,交通便利,地缘优势得天独厚。农业以水稻、蔬菜、

甘蔗、花卉、花生、蕃薯、木茨和淡水养殖、禽畜养殖为主;坚持以“公司(企

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建成24个以棕桐科、

盆栽植物、应节时花、绿化苗木、按树苗为主的花卉种植基地。工业集群形

成。发挥区位优势,精心打造的后湾和三佰洋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饲料生产、

农海产品加工、木材加工,音像制品为主导,塑胶、包装、建材、机电等产

业集群,建成了粤西地区最大的饲料生产、水产品加工和音影碟生产基地。

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崛起,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已达2200多家,全镇商贸活

跃,市场繁荣。XX土地利用情况及位置详见“附件3: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1.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XX经济整体运行情况2016年,XX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处于平

稳运行区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84.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分

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7.28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984.74

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092.77亿元,增长7.3%O三次产业结

构为19.6:38.1:42.3。工业保持较快增长。1-12月,XX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66.52亿元,同

比增长11.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完成总产值2553.33亿元,增长14.6%;累计完成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239.42

亿元,增长15.9%。投资增速放缓。1-1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31.6。亿元,增长16.6%,增幅较

上年同期回落了12.1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5%,技术改造

投资增长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7%,工业投资下降0.8%o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12月,来源于XX的财政总收入466.19亿元,同比下降5.2%,降

幅较上年同期收窄了7.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97亿元,同

比下降4.8%,较上年同期回落了7.5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3.48

亿元,同比下降8.5%O银行存贷款余额保持增长。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34.50亿元,增长6.0%,增速

较上年同期回落了4.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29.28亿元,增

长4.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10.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定。1-12月,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515.12亿元,增长4.0%。其中,农业

完成增加值306.15亿元,增长4.1%;林业完成增加值14.93亿元,增长2.9%;

畜牧业完成增加值57.04亿元,增长2.4%;渔业完成增加值129.15亿元,增

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84亿元,增长7.1%o社会民生保障程度提升。2016年XX市建成保障房1572套,完成危房改造19515户。各级财

政投入扶贫资金9.46亿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12161个,74000多名扶贫对

象如期脱贫。解决9个县(市、区)200。多条自然村15。万群众饮水安全问

题。2、XX社会经济情况产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工业全区落地和投产项目46个,完成投资66.95亿元。XX工业园不断扩

大规模、完善配套,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5.7亿元,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

业58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72亿元。>商贸服务业落实“互联网+”指导政策,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77亿元,增长5.9%O房地产业兴旺发展,商品房销

售面积4.73万平方米,销售额2.7亿元。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区接待游

客4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4亿元,分别增长9.4%和4.7%。>农业完成农业总产值32.38亿元,增长4%o绿色无公害蔬菜、优质花卉种植

面积分别达到8500亩、2.9万亩。有序流转土地5.0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1.6%;建成高标准农田7.13万亩;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三资”管理日益规范,“三资”平台成功交易49宗,成交金额5429.78万

元。升级改造活禽批发市场、家禽集中屠宰场各1个。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对外交通投入2.1亿多元,完成太通路、麻志路、高厚路及省道373线XX至

XX段的升级改造和瑞云路、政通东路“白改黑”工程;完成村道硬底化23

公里,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底化。A城容村貌完成XX教育基地、高铁新城等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XX、

XX镇总体规划和17条城中村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三旧”改造项目3个,

完成投资10.37亿元。改造城区小街小巷8条,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指

挥中心。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改造XX镇、XX镇市政基础设施,镇

街面貌得到新提升。>生态文明XX镇成功创建市生态文明镇,XX镇世乔村等39条村被评为市

生态文明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XX氧化生物处理站建成并

投入运行,完成XX镇污水处理设施,XX工业园环保项目加快推进;

城市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1。。%达标。完成镇、村垃圾清运

市场化运营工作。新建生态景观林带近500亩、生态森林公园1个,新造林

2000亩。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扶贫城乡居民低保月标准分别提高到490元和34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月标准提高到110元,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散居孤儿供养月标准分别提高到

64。元和820元。改造农村危房109户。发放种粮直补、渔业柴油补贴、农

机补贴等惠农资金4560万元。投入1.45亿元,完成海堤、水库除险加固等

水利工程21宗,解决24条自然村8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各级财政投入扶

贫资金2.18亿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63个、户项目8349个,3508名扶贫对

象实现脱贫。>基层公共服务XX、XX镇文化站被评为二级文化站,XX镇文化站被评为三

级文化站。升级改造区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和3个镇卫生院,完善提升区妇

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功能;建成3家公建民营村级卫生站。3、村镇集体经济情况XX下属三镇(XX镇、XX镇、XX)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主要以养殖和种植为主,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的种养殖和外出务工。

从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来看(图2-3:XX行政村农民年人均可支

配收入情况),45%的行政村可支配收入水平为7000-9000元,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47%,另有4%的行政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

4%o可见,行政村间存在贫富差距,整体水平不高。各行政村人口及收入情

况详见“附件4:XX行政村人口经济调查表”。图2-3XX行政村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2.1.3政策背景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

25号文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

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

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

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2、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粤府办〔2015)

59号文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禽畜污染、水体污染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传承和凸显岭南文化特色,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

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粤农组[2016]9号文件)组织实施,整县、整市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到2018

年粤东北地区完成80%、珠三角地区基本完成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目标

任务。4、 中共XX市XX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加快农

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湛麻农组

[2016]2号文)近年来,各镇从实际出发,坚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全区总体进展缓慢,发展不平衡,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人居

环境的改善与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差

距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朱小丹省长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关于整

县、整市全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广东省改

善农村人居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粤西粤北)现场会

精神,切实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工作,把加

快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强责任感紧

迫感,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尽快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2.1.4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现状总结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省委省政府及下属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

建设的重要一环,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在《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文件)及相关

文件的引导下,参与建设的各市县都成立了由书记或市长(县长)为主要领

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农村人居环境综

合整治”建设工作方案,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市县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建设镇、

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镇、村均有

领导专门负责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相关规划落实工作。2、 初步形成了“政府带动、农民主动”的发展机制。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属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

中可通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带动、农民主动”的发展机制。政府主

要发挥引导作用,并充当与农民沟通的桥梁。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

治项目充分需要考虑农民切身利益,实现了农民生活与生产的融洽发展。3、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发展模

式。新农村模式:新农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

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通过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整

治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村模式:生态村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

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实际出发,按生态规律进行生态农业的总体设计,

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及工、商、服务等各业的比例,促进社会、经济、环境

效益协调发展而建设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产、优质、低耗,结构合理,综合

效益最佳的村级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或新型的农村居民点。

此种模式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帮助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扶贫村模式:通过了解各村村民成员、收入来源、当前生产生活面

临的困难以及扶贫需求等情况,一户一户地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并结合实

际,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定项目,提出具体的脱贫建议和措施,鼓励

他们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力争早日脱贫。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建设垫下基础。混合模式: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过程中,可将村庄定位为“新农村+生态村"、“新农村+扶贫村"、“生态村+扶贫村"、“新农村+生态村

+扶贫村''等不同的模式进行建设。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在广东省试点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试点镇、村的人居环境均得到较大水平的提升,区域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XX,作为XX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点,有责任在总结

以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出一条符合区域特点的

可持续发展之路,为XX市新型农村建设做出榜样。2、 是执行区域规划,完善区域建设的需要。XX市“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共享

发展是让XX人民生活得更自信、更自豪、更幸福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

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

XX大建设大发展成为大惠民的过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是实现

区域规划、完善区域建设的必然要求。3、 是保护生态环境及传统民俗的需要。XX以原居民聚居区为主,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纯净的生态环境和农

村民风民俗必然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4、 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品质的需要。XX,主要以自然发展村落为单位,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有待完

善,居住环境有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

生活设施配套,提升居住环境舒适度,改善村民生活质量。5、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XX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农耕养

殖为主,但由于组织程度不高,发展生产后劲不足,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产

品销路不畅等原因,导致该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脱贫致富步伐迟缓,人

均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立足农村环境现状,在整治

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体综合素质,整体

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 省内“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经验丰富,对本项目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在广东省试点年限较短,但已经积累了一

定的宝贵经验。在总结成绩和不足的基础上,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

于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粤农组[2016]9

号文件)、中共广东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分类支持农村人居

环境综合整治的财政政策的通知(粤委农工办[2017]22号文件)、《XX市

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实行,

为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创造了较好的宏观环境。2、 XX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区域内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区位优势

和产业资源优势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推进极为有利,并为区域

内农村的长远发展带来多机会。3、 合适的管理人,对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区农业局作为项目的业主单

位,熟悉农村自然及人文环境,了解农村经济及产业,擅长农村工作,能更

好的代表农民的意愿和利益。由其主导项目的实施,可起到最小化阻力、最

大化效果的作用。4、 项目的推进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符合村民自

身利益,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社会支持度及配合度较高。5、 项目实施的大量资金来源较明确,并取得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大力

支持,资金保障度较高。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及项目定位3.1自然条件3.1.1区域地理位置XX是XX市五个辖区之一,位于XX市区西南部。总面积

805.7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78平方公里。XX东临XX市赤坎区、

XX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霞山区,北部和西南部与遂溪县接壤,南部濒临南

海的雷州湾,隔通明河与雷州市相望。XX是通往钢铁、炼化两大项目基

地东海岛的唯一通道,是XX通往海南、广西以及西南、中南各省市的必

经之地。XX交通四通八达,是XX交通枢纽中心。黎湛铁路、东海

铁路和粤海铁路横穿全境,区内有XX西站、XX货运站;广湛高速

公路、渝湛高速公路、湛徐高速在XX工业区内交汇,疏港大道、国道

325线贯穿XX城区全境,还有即将建设的国家级交通枢纽中心、茂湛高

铁、XX大道也在辖区内。3.1.2水文气候XX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

受海洋气候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3°c,年平均雨量

1417-1802毫米。4-9月为多雨季节,8月雨量最多;1。-3月雨量较少,常有

旱情出现。夏秋之间热带风暴和台风较为频繁。年平均日照时数1817-2106

小时,年习0°C积温8309-8519°C。低压、热带风暴、台风登陆影响频繁。据

建国后的统计,从1951-199。年4。年间,登陆和影响本市的7级以上台风

82个,每年平均2.05个;雷暴日数多,年均雷暴日85-108天。3.1.3地形地貌XX的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多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

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oXX海岸线

长达1556公里,约占全省海岸线的2/5和全国的1/10,为全省之最;拥有

148.7万亩海洋滩涂,占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XX所在的半岛为缓坡台地,临海海岸线较长,台地略有起优,无明

显峰谷,地势较平缓,坡度3-5度。在大片缓坡地之间有水田、小溪或冲刷

沟等切割。以火山喷发遗迹的小山较高,地势向四周逐渐变低。沿海多为平

原区,以河流冲积的滨海平原为主,部分为滨海台地,地势平缓,起伏极微,

坡度1-4度。滨海平原海拔0.8-3米,区内河流纵横交错。3.1.4自然资源1、旅游资源XX生态环境优美,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XX岩风景区、南

亚热带植物园AAA级景区均位于XX,辖区内海岸线长74.5公里,从

XX程村到XX通明港的红树林保护区面积达2035公顷,有林面积946

公顷,红树林品种有15科25种,是全国最大、品种最全的红树林保护区之

-O区内大型旅游项目还有南国花卉科技园、玛珥湖高尔夫球场、玛珥湖温

泉度假村、康琦赛欢乐世界旅游区等。近年来,区旅游局结合XX实际,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游项目,充分利

用XX得天独厚的古城、古村、古林为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的三古旅游

景观资源,整合串联旧县古村、云脚村、程村、红树林湿地公园、XX庐

山村等区域,大力发展一日游线路,推出了“乡村休闲游”、“历史文化游”、“绿

色生态游”等一系列一日游精品线路,努力推进大XX岩乡村休闲旅游圈

建设。此外,XX定期举办的“旧县傩舞文化节”、“麒麟村民俗文化节”、“东

岸村关公磨刀节"、“骑行XX最美乡村”等活动,已逐步形成XX旅

游独特品牌。2、农业资源XX农业自然资源优良,区内农田聚集,平坦绵延,稻谷、甘蔗、果

林等形成优质种植带;还有极具特色的牛、羊、猪、鸡、鸭、鱼等养殖。另

外,管辖区内有多个水库,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条件。XX镇:全镇耕地面积为43675亩,2013年起推广良种38626亩,

其中杂交水稻2910。亩;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已建成吕宅村的顺意花卉场、

山尾的蔬菜基地、XX村西关20亩花卉基地等;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全镇滩涂养殖面积为3.8万亩,海水网箱养殖面积18万平方米,淡水养殖面

积0.23万亩。XX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蔗糖的主要产地之一,此外还有

稻谷、花生、蔬菜、热带水果等;西南临海,海岸线长达47.6公里,水产养

殖155000亩,鱼虾、蟹等水产品也有相当的比例;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香

蕉、美人瓜、甜蜜蜜菠萝、翠红西红柿、释迦果、珍珠茄子等。XX:XX农业以水稻、蔬菜、甘蔗、花卉、花生、蕃薯、木茨

和淡水养殖、禽畜养殖为主,已建成24个以棕桐科、盆栽植物、应节时花、

绿化苗木、核树苗为主的花卉种植基地。3.2人文及产业

3.2.1人口现状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规划涵盖XXXX2条村庄,

共1050人,低收入人口占比2.82%;XX镇8条村庄,共4154人,低收

入人口占比4.55%;XX镇,12条村庄,共14461人,低收入人口占比7.13%。

详见“附件5:XX自然村人口情况调查表”。3.2.2传统及文化XX村民大部分是汉族,民风淳朴,人民勤劳耕作。民俗传统文化上

地方特色显著,如XX镇麒麟村民俗文化节(爬刀梯),农历二月十一、

十二;XX镇旧县村傩舞文化节(国家非物质遗产文化),农历三月二十

七;XX镇东岸村民俗文化节(关公磨刀节),农历五月十三;各村不同

的年例等。图3-1XX原传统文化3.2.3产业现状]、XX镇XX镇现有民营企业83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发展态势良好;XX

镇已基本形成海滩涂养殖区、网箱养殖区、淡水内塘养殖区等水产特色养殖

区域,水产养殖业日益壮大;至今,区域内累计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5

个,产值达2亿元;水产品年总产量40690吨,其中海洋捕捞9020吨,海水

养殖30290吨,淡水养殖910吨。2、 XX镇XX镇海岸线长达47.6公里,海产品丰富,年产值达1.2亿元,创汇

400多万美元;对虾养殖尤为发达,对虾产量1550吨,产值30。万元;镇内

三分之一村庄以捕鱼为副业,特产金兴膏蟹远近驰名;XX镇富贵竹走向

产业化,形成了全镇的龙头产业。3、 XXXX工业集群已形成。已经精心打造的后湾和三佰洋工业园区,形成

了以饲料生产、农海产品加工、木材加工,音像制品为主导,塑胶、包装、

建材、机电等产业集群,建成了粤西地区最大的饲料生产、水产品加工和音

影碟生产基地。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已达2200多家,全

镇商贸活跃,市场繁荣。3.3XX开发建设现状3.3.1交通现状1、 对外交通XXXX镇内有XXXX客运站,可通过雷湖快线、黄雷公路到

达XX与市区;XX镇可通过线S373、线S288、疏港大道到达XX与市

区;XX在XX中心区域内,通往XX与市区的道路较多,对外交通便

捷度高。2、 内部交通XXXX镇、XX镇、XX现状自然村组间道路基本已实现水泥

硬板化,主路宽约6-8米,次路宽约3-4米,为村域内联系道路,部分道路修建

排水沟。部分村庄局部路段存在尚未硬化情况。各村可通过主要道路去往镇

区、XX与市区,总体交通便捷度较高。3.3.2开发现状1、产业开发XX村XX镇、XX镇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区内农田聚集,

平坦绵延,稻谷、甘蔗、果林等形成优质种植带,还有极具特色的牛、羊、

猪、鸡、鸭、鱼等养殖;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辅助,以XX镇的晨鸣

纸厂、XX镇的XX岩景区为主要代表;XX毗邻XX,第一产

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好。2、 建筑物情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容村貌已有较大改观。2015年台风彩虹

之后农村危旧房屋的排查改造使得XX镇、XX镇、XX农村房屋

整体质量大幅提升。村内建筑以现代砖混为主,多是外墙抹灰或贴瓷砖的一

层、二层小楼房建筑;尚有少量砖瓦、土坯结构建筑,质量较差。据统计,

本项目涉及对象自然村危房户数比例均2%,逾90%村庄危房比例不足1%。

村庄建筑物情况整体较好,住户较集中。3、 公共服务配套XX镇、XX镇、XX大部分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部分行政村及规模较大村庄有篮球场、活动广场、文化室、垃圾收集点、休

闲小公园、生活服务店、戏楼、卫生室等,多存在功能单一,设施简单的问

题;多数村庄内设有公共厕所,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环境较差的问题。具体

情况详见“附件6:XX行政村公共服务配套情况调查表”。4、 基础设施配套>给水XX村XX镇、XX镇、XX的村庄基本已经基本实现自来

水入户。靠近镇域的村庄的供水方式是接入自来水厂的管线,供水质量较高;

远离镇域的村庄的供水方式是通过建设水塔进行自来水供水;存在较少的村

庄没有通自来水。据统计,本项目涉及自然村中逾80%安全饮水保障程度处

于较高水平(保障程度为80%以上),详见“图3-2:XX自然村安全饮水

保障程度分布图”。>排水XX村XX镇、XX镇、XX的村庄大多数没有集中排水的

设施或场所。大多数村庄的排水不实施分流,一般集中排放到道路边的排水

沟中;少数的村庄的排水已与镇域内的排水系统连接。>供电XX村XX镇、XX镇、XX的村庄供电已经完全和供电部

门的线路连接。存在部分村庄电压不稳定,出现断电的现象。>通讯XX村XX镇、XX镇、XX的村庄手机、固话信息网络覆

盖较广,宽带连接覆盖率较高。>通路XX村XX镇、XX镇、XX的村庄通往镇域、市区的的道

路基本已经硬化,硬化程度高;村内巷道硬化程度较低。>垃圾处理行政村或规模较大村庄设有垃圾集中收集点,定期清理垃圾;尚存在一部分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程度低,村容村貌受较大影响。3.3.3施工条件该项目用地主要在原址上进行建设改造,项目所处区域内已具备“基本通

路、通电、通水”的施工条件,政府支持度、关注度及村民配合度均较高。3.4项目SWOT分析1、优势(S)」区位优势项目覆盖XX三大主镇,在XX天然地理位置优势的基础上,得

益于“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改造对象均具备便捷的对外交通,为村庄的发

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更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预期效果带来事半功倍的可

能。」资源优势拟改造村庄所拥有的农业资源在XX占据重要地位,在民俗文化方面

保留了粤西独特的传统,具有不可置疑的保护价值,从而富于本项目更加深

刻的意义,更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机会。」基础优势在经过2015年台风后对房屋的整修维护、水泥路村村通、XX市主

城区水系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果、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等的基础上,改造对象村

容村貌已有较大改善,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且有已完成改造村庄的范例,

在此基础上,本项目的推进难度较小。4-组织优势项目建设由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区农业局主导实施,对农村现状及文化

的准确把握利于工作的开展及推进。2、 劣势(W)上经济发展不平衡本项目涵盖XX三镇,村庄数量较多,各村庄自然资源、产业状态、

人口素质等均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整体情况不乐观,这为项目

资金筹集带来难度。」人口素质有待提高项目涉及农村户籍人口约2万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占比不足2%,整

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村民接受新事物能力普遍不强,环保意识及发展觉悟有

待提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实施及推进。L产业整合度低项目涉及对象的生产模式以传统种养植为主,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简单

的第一产业生产模式制约农村的发展,种养植业生产利润低,农民职业化程

度不高,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引导不够,制约农村建设及发展。3、 机会(O)4-建设时机成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

25号文件)在全国到各地积极开展,广东省已取得一定的宝贵经验,且正值

《XX市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执

行至关重要的一年,本项目得到良好的推进机会。政府支持力度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改造项目,省、市、区均发布了多个行动计划及

实施方案,要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充分重视并严格有

序执行,财政资金保障程度较高。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推进,对项目的实施十

分有利。上群众基础较好本项目立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事关农民切身利

益及农村长远发展,易于取得村民的共鸣,从而得到广泛支持。4、 威胁(T)上人居环境长远维护难度大本项目立足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本身,但项目验收后,对村容村貌、环

境卫生的维护尚无有力的政策支持,各村对维护费用的负担能力尚待考察,

村民人居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升,这成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后的最大威

胁。」个性化定制难度大本项目涉及人口约2万人,其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计划要于年底完成。时

间紧、任务重,对每一条村真实诉求的确认、落实,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改造

方案,难度不小。这或许会成为影响改造效果的威胁。5、 对策分析<利用优势、抓住机会。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应在最大限度保护村民及村

庄原生状态的前提上,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环境整

治的同时进行产业引导,为今后产业整合打下基础。上以先行村庄为标杆,加大宣传,提升认识。首先由点到面,以村干部认识提升为前提,利用现代化宣传媒介,多途

径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村民认识,坚实项目落实的群众基础,更为农村

人居环境的长期维护做好铺垫。上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针对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其特殊之处,环境改造的同时引导

产业发展,经过优化提升,打造历史文化村、风情村、生态村,农耕体验村

等的不同形象,同时注意避免同质竞争,推动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旅游业产

业发展。」深度调研,落实项目。项目涉及村庄众多,只有通过细致而全面的调研,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

改造方案,最大化改造效果;项目实施期间,应加大对项目进度的监督,落

实资金的分配。3.5拟建项目定位3.5.1发展定位>新农村模式新农村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

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息息相关。通过不断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村模式生态村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当地自然环境和资

源条件实际出发,按生态规律进行生态农业的总体设计,合理安排农林牧副

渔及工、商、服务等各业的比例,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而建

设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产、优质、低耗,结构合理,综合效益最佳的村级社

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或新型的农村居民点。此种模式在人居

环境综合整治的帮助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扶贫村模式通过了解各村村民成员、收入来源、当前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以及扶贫

需求等情况,一户一户地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为贫困户出主

意、想办法、定项目,提出具体的脱贫建议和措施,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

克服困难,力争早日脱贫。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垫下基础。>混合模式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过程中,可将村庄定位为“新农村+生态

村"、“新农村+扶贫村”、“生态村+扶贫村”、“新农村+生态村+扶贫村”等不同

的模式进行建设。3.5.2形象定位>自然积存、自然过滤、自然净化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走“土地集约、生态和谐、文化汇集、效益倍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托“大景区+小景点”的发展模式依托“大景区+小景点”发展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努力融入到粤西旅游的

大格局中。>生态宜居,保留文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留存村庄民俗风情,完善设施配套,优

化居住环境。>农旅融合、休闲体验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将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与农业发展

相结合,融入旅游产业链条中,突出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经济发展、文明和谐改变村庄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局面,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及产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整体素

质。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4.1建设内容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规划涵盖XX项目涉及

XX2条村庄、XX镇8条村庄、XX镇]2条村庄。建设内容包括:加强农村村庄规划;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生活

污水;整治村庄畜禽圈养,推进农村改厕;整治农村村内、巷道、危旧房;

推进农村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养护村道建设;加强

农村乡村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4.2建设规模XX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人口备注1、XX1050(一)XX工程量1车道硬化1.1天润路m23206长458米,宽7米1.2瑞丰路m21530长170米,宽9米1.3瑞康一横路东段m2742长106米,宽7米1.4瑞康二横路东段m2882长126米,宽7米1.5瑞康三横路东段m2911.4长130.2米,宽7米1.4瑞康四横路东段m21057长151米,宽7米1.5育才北路(北段)m211000长1100米,宽10米1.6麻海一横街m2708长177米,宽4米1.7麻遂中西一巷m2300长100米,宽3米1.8康平三横路道路m2840长120米,宽7米1.9民才巷东段m2312长78米,宽4米1.10和通路西段道路m2712.5长95米,宽7.5米1.11政通东一路道路m21190长170米,宽7米1.12政通东二路道路m21190长170米,宽7米1.13育才南一路道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14育才南二路道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15育才南三路道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16云兴六横路m21505长215米,宽7米1.17云兴七横路m21575长225米,宽7米1.18云兴九横路m21575长225米,宽7米1.19云东路m24571长653,宽7米1.20朝阳一横路m2484长121米,宽4米

1.21朝阳二横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22朝阳三横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23朝阳四横路m21680长240米,宽7米1.24朝阳一纵路m2472长118米,宽4米1.25朝阳二纵路m2472长118米,宽4米1.26朝阳三纵路m2548长137米,宽4米1.27朝阳四纵路m2548长137米,宽4米1.28金华东路m25800长290米,宽20米1.29北罗坑新区一路m21390长278m,宽5m1.30北罗坑新区二路m21390长278m,宽5m1.31北罗坑新区一横路m2360长90m,宽4m1.32北罗坑新区二横路m2436长109m,宽4m1.33北罗坑新区三横路m2564长141m,宽4m1.34北罗坑新区四横路m2632长158m,宽4m1.35后湾四路m21350长225米,宽6米1.36后湾三横路m2618长103米,宽6米1.37后湾五横路m21368长228米,宽6米1.38后湾七横路m21476长246米,宽6米1.39后湾九横路m21134长189米,宽6米1.40后湾十一横路道m21854长309米,宽6米1.41金华中路东段m22370长158m,宽15m1.42金华一路m21185长158m,宽7.5m1.43金华二路m2948长158m,宽6m1.44金华一横路m2960长128m,宽7.5m1.45金华二横路m21237.5长165m,宽7.5m1.46金华三横路m21237.5长165m,宽7.5m1.47金华四横路m21237.5长165m,宽7.5m1.48正街道路m23120长520m,宽6m1.49南康街道路m22214长369m,宽6m1.50东镇街道路m21806长301m,宽6m1.51东镇街四巷道路m21500长300m,宽5m1.52民主街道路m21026长228m,宽4.5m1.53南康街二横道路m21176长196m,宽6m1.54北乐街道路m2910长182m,宽5m1.55北乐三巷街道路m2512长128m,宽4m1.56南康一横道路m2555长111m,宽5m1.57正横街道路m2474长79m,宽6m1.58南康街三横道路m2310长62m,宽5m1.59南康街四横道路m2265长53m,宽5m2人行道硬化工程2.1天润路m2916长458米,宽2米2.2瑞丰路m21020长170米,宽6米2.3瑞康一横路东段m2636长106米,宽6米2.4瑞康二横路东段m2756长126米,宽6米2.5瑞康三横路东段m2781.2长130.2米,宽6米2.4瑞康四横路东段m2906长151米,宽6米2.5育才北路北段m211000长1100米,宽10米2.6麻霞南路m24320长720米,宽6米2.7麻海一横街m2350长100米,宽3.5米

2.8瑞岭路m21225长245米,宽5米2.9云虹中路m2940长235米,宽4米2.10银溪路北段m21080长270米,宽4米2.11和通路西段m21187.5长95米,宽12.5米2.12政通东一路m21360长170米,宽8米2.13政通东二路m21360长170米,宽8米2.14育才南一路m21920长240米,宽8米2.15育才南二路m21920长240米,宽8米2.16育才南三路m21920长240米,宽8米2.17砂墩二横路m21325长265m,宽5m2.18砂墩四横路m21325长265m,宽5m2.19砂墩八横路m21600长320m,宽5m2.20砂墩九横路m21325长265m,宽5m2.21砂墩村十二横路m21325长265m,宽5m2.22云兴一横路m21715长245米,宽7米2.23云兴四横路m21715长245米,宽7米2.24云兴路m23780长540米,宽7米2.25云兴六横路m21505长215米,宽7米2.26云兴七横路m21575长225米,宽7米2.27云兴九横路m21575长225米,宽7米2.28云东路m25224长653米,宽8米2.29朝阳路北段人行道工

程m22535长121米,宽4米2.30朝阳一横路道路工程m2484长240米,宽8米2.31朝阳二横路道路工程m21920长240米,宽8米2.32朝阳三横路道路工程m21920长240米,宽8米2.33朝阳四横路道路工程m21920长240米,宽9米2.34金华东路m24350长290米,宽15米2.35赤岭下村一横路m2654长109米,宽6米2.36赤岭下村二横路m2654长109米,宽6米2.37赤岭下村三横路m2654长109米,宽6米2.38赤岭下村四横路m2654长109米,宽6米2.39赤岭下村五横路m2654长109米,宽6米2.40赤岭下村六横路m2582长97米,宽6米2.41赤岭下村七横路m2564长94米,宽6米2.42赤岭下村八横路m2618长103米,宽6米2.43赤岭下村九横路m2474长79米,宽6米2.44赤岭下村十横路m2396长66米,宽6米2.45赤岭下村十一横路m2324长54米,宽6米2.46北罗坑新区一路m2834长278m,宽3m2.47北罗坑新区二路m2834长278m,宽3m2.48北罗坑新区一横路m2180长90m,宽2m2.49北罗坑新区二横路m2218长109m,宽2m2.50北罗坑新区三横路m2282长141m,宽2m2.51北罗坑新区四横路m2316长158m,宽2m2.52后湾二路m23292.5长439米,宽7.5米2.53后湾四路m2450长225米,宽2米2.54后湾三横路m2618长103米,宽6米2.55后湾五横路m21368长228米,宽6米

2.56后湾七横路m21476长246米,宽6米2.57后湾九横路m21134长189米,宽6米2.58后湾十一横路m21236长309米,宽4米2.59后湾一路m22208长368米,宽6米2.60后湾三路m21740长290米,宽6米2.61后湾四横路m21344长224米,宽6米2.62后湾六横路m22040长340米,宽6米2.63后湾一横路m2408长68米,宽6米2.64后湾八横路m21536长256米,宽6米2.65后湾十横路m2780长130米,宽6米2.66金华中路东段m21975长158m,宽12.5m2.67金华一路m21975长158m,宽12.5m2.68金华二路m2632长158m,宽4m2.69金华一横路m2832长128m,宽6.5m2.70金华二横路m21072.5长165m,宽6.5m2.71金华三横路m21072.5长165m,宽6.5m2.72金华四横路m21072.5长165m,宽6.5m3排污管道3.1天润路m458长458米,直径500mm3.2瑞丰路m170长170米,直径500mm3.3瑞康一横路东段m106长106米,直径500mm3.4瑞康二横路东段m126长126米,直径500mm3.5瑞康三横路东段m130.2长130.2米,直径500mm3.4瑞康四横路东段m151长151米,直径500mm3.5育才北路(北段)m1100长1100米,直径500mm3.6麻海一横街m170长170米,直径500mm3.7麻遂中西一巷m100长100米,直径500mm3.8康平三横路m120长120米,直径500mm3.9民才巷东段m80长80米,直径500mm3.10和通路西段m95长95米,直径500mm3.11政通东一路m170长170米,直径500mm3.12政通东二路m170长170米,直径500mm3.13育才南一路m240长240米,直径500mm3.14育才南二路m240长240米,直径500mm3.15育才南三路m240长240米,直径500mm3.16金华东路m290长290米,直径500mm3.17北罗坑新区一路m278长278m,直径500mm3.18北罗坑新区二路m278长278m,直径500mm3.19北罗坑新区一横路m90长90m,直径500mm3.20北罗坑新区二横路m109长109m,直径500mm3.21北罗坑新区三横路m141长141m,直径500mm3.22北罗坑新区四横路m158长158m,直径500mm3.23后湾四路道m225长225米,直径500mm3.24后湾三横路m103长103米,直径500mm3.25后湾五横路m228长228米,直径500mm3.26后湾七横路m246长246米,直径500mm3.27后湾九横路m489长489米,直径500mm3.28后湾十一横路m309长309米,直径500mm3.29金华中路东段m158长158m,直径500mm

3.30金华一路m158长158m,直径500mm3.31金华二路m158长158m,直径500mm3.32金华一横路m128长128m,直径500mm3.33金华二横路m165长165m,直径500mm3.34金华三横路m165长165m,直径500mm3.35金华四横路m165长165m,直径500mm3.36正街道路m520长520m,直径501mm3.37南康街道路m369长369m,直径502mm3.38东镇街道路m301长301m,直径503mm3.39东镇街四巷道路m300长300m,直径504mm3.40民主街道路m228长165m,直径505mm3.41南康街二横道路m196长228m,直径506mm3.42北乐街道路m182长182m,直径507mm3.43北乐三巷街道路m128长128m,直径508mm3.44南康一横道路m111长111m,直径509mm3.45正横街道路m79长79m,直径510mm3.46南康街三横道路m62长62m,直径511mm3.47_南康街户更道路_m53长53m,直径512mm(二)XX工程量10501整治农村生活垃圾1.1垃圾收集屋个11.2垃圾箱个82卫生公厕座2在旧村场宗祠后和小学旧厕所改造3村庄美化亮化绿化3.1村口绿化m26003.2道路绿化棵2003.3道路亮化盏120太阳能路灯4完善路网、道路养护m6500村内道路加扩宽总长1000米,镇通村道

路硬底化于2004年前铺总长5500米长,

有部分已被水冲损5乡村文明设施建设5.1革命历史博物馆m21000框架2层,一层为展示厅,二层为放映

厅5.2健身设施器材套106污水管网2、XX镇4154(一)XX小街小巷工程量1车道硬化1.1兴湖路m23970长397米,宽10米1.2湖滨路m24800长800米,宽6米1.3长堤路m211412长1268米,宽9米1.4利民路m22754长459米,宽6米1.5光明路m23540长590米,宽6米1.6光辉路m22880长480米,宽6米1.7民东路m21464长244米,宽6米1.8市场西横路m2600长100米,宽6米2人行道硬化2.1兴湖路m23970长397米,宽10米2.2湖滨路m212800长800米,宽16米3排污管道

3.1湖滨路m1600直径500mm3.2光明路m1180直径500mm3.3光辉路m960直径500mm3.4民东路m488直径500mm4道路亮化4.1兴湖路盏26长397米4.2湖滨路盏28长800米4.3长堤路盏40长1268米4.4利民路盏11长459米4.5光明路盏20长590米4.6光辉路盏16长480米4.7民东路盏8长244米4.8_市场西横路_盏4长100米(二)XX村工程量4101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座1建设污水处理站(25t)1座2公共厕所间1建立40平方米卫生公厕3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3.1垃圾收集屋个13.2垃圾箱个54整治农村巷道m27500巷道清理及硬化2.5公里,宽3米5村庄文体设施建设m2700文化广场建设及周边场地零星绿化,健

身设施设备采购安装(三)XX村工程量13141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座2建设污水处理站(50t)2座2公共厕所间2建立40平方米卫生公厕3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3.1垃圾收集屋个23.2垃圾箱个84整治农村巷道m215000巷道清理及硬化5公里'宽3米_(四)XX村工程量1001生活污水治理个1建设污水处理站(25t)1座2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2.1垃圾收集屋个12.2垃圾箱个53公共厕所间1建立40平方米卫生公厕4清理村内巷道、危旧房m26000巷道清理(五)XX村工程量5201污水处理站座1建设污水处理站(50t)1座2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2.1垃圾收集屋个12.2垃圾箱个53卫生公厕座140平方米卫生公厕4整治农村巷道、危旧房4.1危旧房拆除m24004.2整治巷道m29000巷道清理及硬化3公里,宽3米5村庄美化亮化绿化建立40平方米卫生公厕5.2村口绿化m26005.3道路绿化棵2005.4道路亮化盏80太阳能路灯

6乡村文明设施建设6.1篮球场m25006.1_健身迭施器材套—5(六)XX村工程量7401污水处理站座1建设污水处理站(50t)1座2整治农村生活垃圾2.1垃圾收集屋个12.2垃圾箱个53卫生公厕座140平方米卫生公厕4整治农村巷道、危旧房4.1危旧房拆除m26004.2整治巷道m26000巷道清理及硬化2公里,宽3米5村庄美化亮化绿化5.2村口绿化m26005.3道路绿化棵5005.4道路亮化盏130太阳能路灯6完善路网、道路养护m221607乡村文明设施建设7.1篮球场m25007.2健身设施器材套5(七)XX工程量5551污水处理站座1建设污水处理站(50t)1座2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2.1垃圾收集屋个12.2垃圾箱个53卫生公厕座140平方米卫生公厕4整治农村巷道、危旧房4.1危旧房拆除m23004.2整治巷道m26000巷道清理及硬化2公里,宽3米5村庄美化亮化绿化5.2村口绿化m26005.3道路绿化棵1205.4道路亮化盏30太阳能路灯6乡村文明设施建设6.1篮球场m25006.2_健身设施器材套5(八)XX村工程量5151污水处理站座1建设污水处理站(50t)1座2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中卫生,清理垃圾。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