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卷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3分(错一个字,一个标点扣0.5分,扣完为止。书写正确1分,书写美观1分,格式正确1分)

二.7分翻箱倒柜、摆摊、万象更新、明媚、宽慰(每字0.5分)

三.16分(第一、二题每题3分,每个小选项1分,圈出来0.5分,订正0.5分;其他每题2分)

1、掺和(chan)黄焖鸡(men)机杼(zhu)2.荒无人烟、天涯海角、励志

3.C4.A5.C6.C7.D\B(每项1分)

四.4分√√√×

五、5分每空1分,错别字1个0.5分,不倒扣。

阅读理解(35分)

一、文言文《春》(8分)

1.媚和鸣竞发(3分)

2.CAB(3分)

3.管农事的官悠闲地迈步在南边的田地里巡视,游人们结伴骑马到郊外赏春(2分)

《童年》(梗概)(14分)

不幸、悲惨示例:被外祖父打、被母亲冷酷对待、在学校被歧视和刁难(4分)

②外祖母④母亲(2分)

①B②A④C(3分)

B(2分)

示例:外祖母、“小茨冈”、格里高利、“好事情”(3分,写出3个得3分)

三、《11号楼的猫》(13分)

1.(1)划线句子:“这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光泽。”和“当时它毛掉得像得了斑秃一样,眼睛发炎了,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11号楼的人精心照顾流浪猫(划线句子一句0.5分,填空得1分,共2分)____________(2)言之有理即可(2分句子1分,体会1分)

2.(1)给猫按电梯(2)给它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

(3)刘奶奶抱她回家,养伤、洗澡(3分)

3.精神人与人之间精神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2分)

4.(1)C(2)D(4分)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35%)

一.请按要求默写一首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3分

二.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春天来了,它像个调皮的孩子fānxiāngdǎoguì(____________),找出各种色彩,描绘了一幅艳丽的春光图;它也像个bǎitān(____________)的姑娘,一眨眼的功夫,就摆出了一个wànxiànggēngxīn(____________)的春天,引得人们驻足观赏;它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míngmèi()的阳光,用柔和的春风,kuānwèi()那辛勤劳作的“孩子们”……那就让我们静静享受这美好的春天吧。

三.选择题。16分

1.每组有一个拼音是错的,请圈出来,并在后面括号订正。

A.初旬(xún)恰好(qià)正月(zhēng)掺和(cān)()

B.搅拌(jiǎo)吞噬(shì)黄焖鸡(mēng)拣起(jiǎn)()

C.蜜饯(jiàn)头昏目眩(xuàn)千里迢迢(tiáo)机杼(xù)()

2.每组词语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在括号里。

A.杂拌儿小贩通宵荒芜人烟()

B.彻底剥削沸腾天崖海角()

C.魔鬼酷刑厉志焉知非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行善积德(积累)____________B.开山鼻祖(始祖,泛指创始人)

C.日暮汉宫传蜡烛(传递蜡烛)D.终日不成章(花纹)

4.下列句式变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这句话改成反问句应是“为了不滑下来,他难道要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吗?”

B.“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这句话改成转述句应是“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她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去教她功课。”

C.“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可以缩句成为“理智控制心情。”

D.“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句话改成双重否定句应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5.下列对身边事物的描写表达出不同情感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香,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

B.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C.天空灰蒙蒙的,乌云黑压压地沉下来,仿佛要坠下来,整个世界变得密不透风,压抑沉闷。

D.春雨“叮咚叮咚”地下着,像细丝,像银针,又像钢琴家弹奏的动人的乐曲。

6.下列句子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A.“噗……”锅内又叹了声气。(拟人)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比喻)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反问)

D.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偶)

7.读书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这正如古人所言:“____________”;有时与别人交谈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受益很大,这时你可以说:“____________”。(填序号)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____________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____________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匆匆》一文中作者将“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相对比,凸显时间一旦流逝了就永远无法回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怅然若失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节》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不只言行不一,更是两面三刀,暗中陷害竞争对手。这里“两面三刀”运用恰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的汤姆是一个胆小、自私、爱表现自己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语境填空。5分

1、古诗《迢迢牵牛星》讲述的是____________的这个民间故事,最能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的朋友会给你诤言一席,你可不能生气哦,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35%

(一)春

首四时,苏①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②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畯③举趾于南亩,游人连辔④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⑤矣。

【注释】①苏:使万物恢复生机。②襟韵:胸怀和神情。③田畯:古代管农事的官。

④连辔:骑马并行。⑤最:最高,最佳。

1.仿照示例,用这篇小古文中的字词填空。3分

这篇小古文描写了春天的温度暖,春天的烟气,春天的鸟____________,春天的花____________,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样子。

给下列每一句话选择合适的语气,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悠闲的____________B.赞美的____________C.欣喜的

百鸟和鸣,千花竞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连辔于东郊。(____________)

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写在下面。2分

(二)童年(梗概)

①俄国旧社会时期,三岁男孩阿廖沙在失去父亲后,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由于原本殷实的家业变得不景气,变得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②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③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他的好友——乐观淳朴的“小茨冈”,还有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利,以及善良公正的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一桶水桶大小的硫酸盐。她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

④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⑤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生活的折磨使母亲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后来母亲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

⑥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继父打。由于她心情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受到歧视和刁难。后来,与继父不和的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捡破烂卖。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三年级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1.阅读梗概后,主人公的童年生活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情中知道的。4分

2.借助梗概,填写阿廖沙的家庭人物关系图。2分

3.结合上一题的家庭人物关系图,照样子,选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3分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D④

A.慈祥善良B.凶狠残暴C.老实软弱D.自私贪婪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画“____________”的句子中,可以猜测阿廖沙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的人。

B.阿廖沙寄住在外祖父家时,他从外祖父那里感受到了敌意,从舅舅和外祖母那里感受到了善意和爱。

C.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外祖母、房客等人的影响下和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结合梗概内容和下面的阅读提示,说说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像蜜蜂一样给他“蜜”。3分

(三)11号楼的猫

①我住在25层,3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其实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这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光泽。有时候我要下楼的时候,会按一下3层的按钮过去看它一眼。到了3层,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它就蹲在3层电梯口的小厅堂中央,坐得很端正,特别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角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偶尔也会走进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就慢慢走出去,也不赶时间。在所有人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一起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一觉。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3楼一到,门一开,它又不急不慢地走出去,重新坐在正对着电梯口的地方。

③它是3层的住户们一起养的流浪猫。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这幢楼的。当时它毛掉得像得了斑秃一样,眼睛发炎了,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住在3楼的刘奶奶撞见了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了家,养了伤、洗了澡,也下决心收养它了。大约是它自由自在流浪的时间太久,实在不习惯这样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呜喵呜”地叫唤。刘奶奶觉得它是想去外面了,就打开门把它又放了出去。它也不犹豫,就直接奔向了自由的广阔天地。

④可自打那次以后,它似乎把3层当成了憩息的港湾,在外面野几天就会回来,还会坐电梯,回到3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3层的人都习惯了,开始没事就往外面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现在一天一回,比白领上下班还准时。

⑤很快,整幢楼的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大家无论有怎样的作息规律,在这几年里,都或多或少地见过它,或者和它搭过同班电梯。渐渐地,它从3层的猫变成了11号楼的猫。经常听见同楼的住户对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

⑥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之间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们这幢楼我算是见识到了。”他很疑惑,我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相互都认识,出门、回家在电梯里见到了,都会点头示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见过,之后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3个人问是否需要帮忙。”我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3层?它几岁了?太神奇了!”因为它的到来,我们这幢楼的人又都多了一个身份——11号楼的猫的主人。

⑦11号楼的猫,变成了11号楼所有灵魂的交集点。它把人们从因快节奏而淡漠的城市文化里拯救出来,让每个人都不再是冷静的路人甲乙丙丁,成了生动饱满的男女主角,演着一出叫生活的戏。

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题目。4分

(1)请用“____________”画出流浪猫前后变化的句子,之所以会发生这些变化是因为

(2)除了以上两处描写外,文章中还有许多地方对流浪猫也进行了描写,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画下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2、文章说“它似乎把3层当成了憩息的港湾”,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流浪猫把3层当做港湾的理由。(至少3点)3分

3、理解句子。2分

“11号楼的猫,变成了11号楼所有灵魂的交集点。”这里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灵魂的交集点”也就是说

4.选择题。4分

(1)“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对朋友一惊一乍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他居然看到一只猫会坐电梯,太神奇了。

B.11号楼的人都关心流浪猫,一起养了一只流浪猫。

C.11号楼的人都很热情,不管是出门还是回家,只要碰到了,大家都会点头示意。

D.远亲不如近邻,11号楼的人看到她提着东西,都来帮忙。

(2)仔细阅读全文,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这只猫很高傲,对11号楼的人都爱理不理。

B.这是刘奶奶养的猫,但她养不起了,才给11号楼的人一起养。

C.11号楼的人都是爱猫的人士,而其他几幢楼都没有像11号楼的人一样爱猫。

因为一只猫,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漠视,而变得温暖、热情。

习作表达30分

根据下列的提示与要求,进行习作。

提示:同学们,用心感受你的生活,总有些经历让人难以忘怀。可能是欣喜的,可能是愤怒的,也可能是后悔的……请你以“那一刻我____________”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人名、校名。

六年级语文试卷202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35%)

一.请按要求默写一首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3分

◎注意行款整齐,布

局合理。

◎字的中心要在横

格的中线上,保持水

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

点符号和字之间也

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二.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春天来了,它像个调皮的孩子fānxiāngdǎoguì(),找出

各种色彩,描绘了一幅艳丽的春光图;它也像个bǎitān()的姑娘,

一眨眼的功夫,就摆出了一个wànxiànggēngxīn()的春天,

引得人们驻足观赏;它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míngmèi()的阳光,

用柔和的春风,kuānwèi()那辛勤劳作的“孩子们”……那就让我们静

静享受这美好的春天吧。

三.选择题。16分

1.每组有一个拼音是错的,请圈出来,并在后面括号订正。

A.初旬.(xún)恰.好(qià)正.月(zhēng)掺.和(cān)()

B.搅.拌(jiǎo)吞噬.(shì)黄焖.鸡(mēng)拣.起(jiǎn)()

C.蜜饯.(jiàn)头昏目眩.(xuàn)千里迢.迢.(tiáo)机杼.(xù)()

2.每组词语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在括号里。

A.杂拌儿小贩通宵荒芜人烟()

B.彻底剥削沸腾天崖海角()

C.魔鬼酷刑厉志焉知非福()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行善积.德(积累)B.开山鼻.祖.(始祖,泛指创始人)

C.日暮汉宫传.蜡.烛.(传递蜡烛)D.终日不成章.(花纹)

4.下列句式变换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这句话

改成反问句应是“为了不滑下来,他难道要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

毛吗?”

B.“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装●●●●●●●●●●●●●●●●●订●●●●●●●●●●●●●●●●线●●●●●●●●●●●●●●

我功课。’”这句话改成转述句应是“玛琪不打算争吵下去,便说,她可

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她家里去教她功课。”

C.“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可以缩句成为“理

智控制心情。”

D.“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句话

改成双重否定句应是“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不得不把一些书籍和

文件烧掉。”

5.下列对身边事物的描写表达出不同情感的一项是()

A.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香,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

B.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C.天空灰蒙蒙的,乌云黑压压地沉下来,仿佛要坠下来,整个世界变得密不

透风,压抑沉闷。

D.春雨“叮咚叮咚”地下着,像细丝,像银针,又像钢琴家弹奏的动人的乐

曲。

6.下列句子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噗……”锅内又叹了声气。(拟人)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比喻)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反问)

D.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对偶)

7.读书应该好好下一番苦功夫,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这正如古人所言:

“”;有时与别人交谈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受益很大,这时你可以说:

“”。(填序号)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匆匆》一文中作者将“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相反的“日

子一去不复返”相对比,凸显时间一旦流逝了就永远无法回来,表达了作者对时

光匆匆怅然若失的情感。()

2.《北京的春节》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

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3.他不只言行不一,更是两.面.三.刀.,暗中陷害竞争对手。这里“两面三刀”运

用恰当。()

4.《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的汤姆是一个胆小、自私、爱表现自己的

孩子。

()

五.根据语境填空。5分

1、古诗《迢迢牵牛星》讲述的是的这个民间故事,最能

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

2、真正的朋友会给你诤言一席,你可不能生气哦,因为“良药苦口利于

病,”。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万不要

“;”。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阅读理解35%

(一)春

①②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

③④

千花竞发。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连辔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

矣。

【注释】①苏:使万物恢复生机。②襟韵:胸怀和神情。③田畯:古代管农事的官。

④连辔:骑马并行。⑤最:最高,最佳。

1.仿照示例,用这篇小古文中的字词填空。3分

这篇小古文描写了春天的温度暖,春天的烟气,春天的

鸟,春天的花,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样子。

2.给下列每一句话选择合适的语气,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A.悠闲的B.赞美的C.欣喜的

(1)百鸟和鸣,千花竞发。()

(2)田畯举趾于南亩,游人连辔于东郊。()

(3)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3.划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写在下面。2分

(二)童年(梗概)

①俄国旧社会时期,三岁男孩阿廖沙在失去父亲后,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

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由于原本殷实的家业变得不景气,变得愈加专横暴

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

断地争吵斗殴。

②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

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

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

受。

③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他

的好友——乐观淳朴的“小茨冈”,还有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利,以及善良公正

的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

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溺亡……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

出一桶水桶大小的硫酸盐。她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

④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

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

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⑤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生活的折磨使母亲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

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后来母亲再婚,使得阿廖沙

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

⑥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继父打。由于她心情不好,对阿廖

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受到歧视和

刁难。后来,与继父不和的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

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捡破烂

卖。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三年级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1.阅读梗概后,主人公的童年生活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你是

从、、等事情中知道的。4分

2.借助梗概,填写阿廖沙的家庭人物关系图。2分

3.结合上一题的家庭人物关系图,照样子,选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3分

①②③D④

A.慈祥善良B.凶狠残暴C.老实软弱D.自私贪婪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画“”的句子中,可以猜测阿廖沙长大后变成了一个正直善良、

坚强勇敢的人。

B.阿廖沙寄住在外祖父家时,他从外祖父那里感受到了敌意,从舅舅和外祖

母那里感受到了善意和爱。

C.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非常敏感的孩子,在外祖父、外祖母、房客等人

的影响下和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5、结合梗概内容和下面的阅读提示,说说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像蜜蜂

一样给他“蜜”。3分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童年》是高尔基的一部自传体小

说,作者在作品里写道:“在童年,我把

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

人们像蜜蜂一样,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

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

量慷慨大方地充实着我的心灵。”

(三)11号楼的猫

①我住在25层,3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其实早就没

有了流浪猫的样子。这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

毛,毛色油亮有光泽。有时候我要下楼的时候,会按一下3层的按钮过去看它一

眼。到了3层,电梯门“叮”的一声打开,它就蹲在3层电梯口的小厅堂中央,

坐得很端正,特别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

的墙角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偶尔也会走进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

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就慢慢走出去,也不赶时间。在所有人的脚

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一起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

阳睡一觉。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

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3楼一到,门一开,它

又不急不慢地走出去,重新坐在正对着电梯口的地方。

③它是3层的住户们一起养的流浪猫。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这幢楼的。当时它毛掉得像得了斑秃一

样,眼睛发炎了,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住在3楼的刘奶奶撞见了它,

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了家,养了伤、洗了澡,也下决心收养它了。大约是它自

由自在流浪的时间太久,实在不习惯这样被禁锢在一方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

窗口,“喵呜喵呜”地叫唤。刘奶奶觉得它是想去外面了,就打开门把它又放了

出去。它也不犹豫,就直接奔向了自由的广阔天地。

④可自打那次以后,它似乎把3层当成了憩息的港湾,在外面野几天就会回

来,还会坐电梯,回到3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3层的人都习

惯了,开始没事就往外面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现在一天一回,比白领上下班还准

时。

⑤很快,整幢楼的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大家无论有怎样的作息规律,在这

几年里,都或多或少地见过它,或者和它搭过同班电梯。渐渐地,它从3层的猫

变成了11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