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状语后置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特殊句式之状语后置句

【笔记区】

状语后置句类型:

[1]句式特点一:谓语+以+后置状语。

具告以事。

树之以桑.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句式特点二:谓语+于+后置状语。

皆以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注意: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

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3]句式特点三:谓语+乎+后置状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名垂乎后世。

【例题一】

1.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参考答案】

1.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侣鱼虾而友麋鹿。

2.不幸吕师孟于前构恶,贾余庆于后献谄。

【例题二】

1.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陈利兵而谁何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2.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并翻译。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参考答案】

1.D

2.(1)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翻译: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

之间。

(2)州司临门,于星火急。翻译:州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3)颁白者于道路不负戴。翻译: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在路上就不再会肩挑头顶东西

了。

【习题一】

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并翻译。

(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2)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参考答案】

(1)吾道不行矣,吾何以于后世自见哉?翻译:我的主张不能实行,我用什么贡献给社会

留下好名呢?

(2)管仲于齐任政,齐桓公以霸。翻译:管仲在齐国施政,齐桓公凭借他称霸。

(3)冰,水为之而于水寒。翻译:冰是由水制成,却比水温度更低。

(4)尝于秦五战,二败而三胜。翻译:曾今和秦国战了五次,失败了两次,胜利了三次。

【习题二】

把下面所有文言文句子改成现代汉语语序,并翻译。

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2.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5.找出状语后置句并翻译: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寺坐

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日:"今者有小人

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日:"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清除

之。公

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参考答案】

1.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翻译:即使很谨慎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

2.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以利啖。翻译:于是用张良的计谋,让郦生、陆

贾去游说秦国将领,用利益来诱惑他们。

3.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申之。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才巴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

听。

4.吾闻富贵者以财送人,仁者以言送人。翻译:我听说有钱的人把钱财送给别人,仁义道

德的人把(好的)言语送给别人。

5.(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参考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

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师旷故

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巨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

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习题三】

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姜氏何厌之有?

C.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B.虽使五尺之童之市,莫之或欺。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D.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

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鹫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躬耕于南阳()(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遂许先帝以驱驰()(4)斟酌损益()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C

2.D

4.(1)在(2)拜访(3)奔走效劳(4)"除去"或"减少"(每小题1分)

5.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共2分,关键词"苟全"

"闻达"1分;句式1分)

6.(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共2分,答对

两点即给满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1分)

复习任务

【童生试】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躬耕于南阳

C.蒙辞以军中多务D.全石以为底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时人莫之许也

C.与备会于当阳长坂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阅读文言小故事,标出状语后置句,并翻译句子。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

难为言。观水禽术,必观具澜。日月白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

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参考答案】

1.A

2.B

3.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

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照耀每条小缝隙;流水

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就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大道,如果不一点一滴去积累知识,培

养美德,使文采表现出来,就不能通达。”

【乡试】

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得双石于潭上B.是以肠一日而九退

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2.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B.内自虚而外树敌于诸侯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B.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D.请其矢,盛以锦囊。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薮,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四时之景不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6.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

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

的积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A

2.B

3.A

4.(明名、取名);(助词;译为"的")

5.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6.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

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对今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试】

1.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D.何陋之有?

2.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竖子不足与谋B.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盖闻王者莫高丁周文,伯者莫高丁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

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

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

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陈禾

陈禾,宇秀实,明州邨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型,东南尤

甚。禾请增戌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措绅纠则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

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m黑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

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

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营@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曰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日:"留以旌直

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措绅:

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

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火也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6,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