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_第1页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_第2页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_第3页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_第4页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备考;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的出题特点和解题技巧。

2.学会快速解答此类题型。

二、考题回顾

(一)李光弼,营州柳城人。严毅沉果,有大略。安禄山反,郭子仪荐其能,

诏摄御史大夫,知节度事。肃宗即位,诏以兵赴灵武,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

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犯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

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

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日:“众有罪,己前系,今但

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彳仇威震三

军。乾元初,代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战不利,降贼,史思明

爽胜西向。光弼敦阵徐行,趋东京,谓留守韦F步曰:“贼新胜难与争锋,欲讪

之以计。然洛无具粮,危逼难守,公计安出?”陟曰:“益陕兵,公保潼关,

可以持久。"光弼日:“两军相敌,尺寸地必争。今委五百里而守关,贼得

地,势益张。不如移军河汩,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相应,贼不

得西,此猿臂势也。”遂檄河南纵官吏避贼,用无留人,督军取战守备。上元

元年,进围怀州,思明来救,光弼再逐北。思明屯兵河清,声渡河绝饷路。光

弼壁野水渡,既夕还军,留牙将雍希颗守,日:贼将高晖李日越万人敌也贼必

使劫我尔留此贼至勿与战若降与偕来左右窃怪语无伦。是日,思明果召日越

日:“光弼野次,尔以铁骑五百夜取之,不然,无归!”日越至垒,使人问

日:“太尉在乎?”日:“去矣。”“兵几何?”日:“千人。”“将为

谁?”日:“雍希就“”日越谓其下日:“我受命云何?今顾获希就归,不免

死。”遂请降希赖,与俱至。光弼厚待之,表授右金吾大将军。高晖闻之,亦

降。或问:“公降二将何易也?"光弼日:“思明再败,恨不得野战,闻我野

次,彼固易之,命将来袭必许以死。希颜无名,不足以为功。日越惧死,不降

何待?高晖才出日越之右,降者见遇,冢者得不思奋乎?”宝应元年,进封临

淮郡王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一卷》,有删改)

问题:李日越为什么会投降?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他受命捉拿太尉李光弼,但李光弼并不在此;(2)即使捉

获守城人希濒,也不能完成使命;(3)回去必死无疑,他惧怕死亡,只能投

降。

(二)淮南王①蚤失母,常附吕后,故孝惠、吕后时无患。而常心怨辟阳侯,

以为不强争之于吕后,使其母恨而死也。及帝②即位,淮南王自以最亲,骄

蹇,数不奉法,上常宽假之。是岁入朝,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

“大兄”。王有材力,能扛鼎,乃往见辟阳侯,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

敬到之,驰走阙下,肉袒谢罪。帝伤其志为亲故,赦弗治。当是时,薄太后及

太子诸大臣皆惮淮南王,淮南王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辩,称制,拟于天

子。袁盎谏日:“诸侯太骄,必生患。”上不听。六年。淮南王长自作法令行

于其国,逐汉所置吏,请刍置相、二千石,帝曲意从之。又擅刑杀不辜及爵人

至关内候。数上书,不逊顺。帝重自切责之,乃令薄昭与书风谕之,引管③等

以为儆戒。王不说,令大夫但等七十人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

越、匈奴。事觉,有司治之,使使召淮南王。王至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

等奏长罪当弃市。制日:“其赦长死罪,废勿王,徒处蜀郡严道邛邮。”尽诛

所与谋者。载长以辎车,令县以次传之。袁盎谏日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

以故至此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上

日:“吾特苦之耳,今复之。”淮南王果愤恚,不食死。县传至雍,雍令发

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日:“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今为奈

何?”盎日:“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c”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

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通寥纪事本末•淮南谋反》)

问题: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李德裕评价袁盎为“豪侠者也”,请简要概括袁盎的

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①直言劝谏;②识人如神;③办事周到。

(三)兴字君陵,光烈皇后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

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

门光武所幸之处极先入清官甚见亲信。虽好施按宾,然门无侠客。与同郡张

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

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第宅苟完,裁

蔽风雨。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

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缺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贲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

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

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

知足,夸普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

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

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日:

“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

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兴顿首日:“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

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

光禄勋:嵩为中郎将,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永平元年明帝诏日:“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

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

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节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日:“卿将何以待

之?”凝日:“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

将击之。”高祖以为然。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

【答案】先发制人,(1分)授意郑王,发生紧急情况就迅速出兵征讨安从

进。(2分)

(二)探寻原因:和凝

(2020•新高考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节选)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

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卷,时五

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

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被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

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

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

审题要点:据文求因、厘清因果

【答案】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巩固练习:2019上海卷

①公讳经,字诚之,号怡庵,襄毅公长子。成化丁未成进士,明年,授南京

福建道御史。奉命简阅内库。内库向为豪贵人掌,公既至,循故实,稽录羡

余,无敢冒利者。比又视南城,南城肃然。为御史者七年,倔强有父风。

②升太平府知府。至则叹曰:“嗟乎!太平,建康南屏•也,实国家股肱郡,然

民贫矣,不宽不可。”于是身抚循之,流亡来归者万计。

③移治临江。临江与袁、筠诸郡接壤也,士寇剽逸,出没其间。民无休

居。公至,悯然曰:“夫临江与太平异也,寇勿击,民勿宁。”乃立捕诸豪贼百人

十人置之法,一郡大治。

④逾年,临江饥,有司方请赈,公曰:“民饥甚矣,必请而赈,是坐以待毙也,赈

而勿请,罪在太守。宁以一身活数万人。”于是发府库佥五千有奇,建和氽之法,

民赖以存治。而监司督赋方急,公入争曰:“化理以民命为重,民惫矣,以杖驱之,

是束羊加石而沉之渊。直速死耳。民尽死,赋从何出?”继而岁大稔,民感德报

称,赋入为诸郡先。

问题1:第②③段分别写项经治理太平府和临江府,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

析其原因。(3分)

展示学生答案,分析问题。

【答案】因为太平与临江两地有不同特点,所以策略不同,太平府是拱卫建康的

重要地点,百姓贫穷,不利于国家稳定,所以项经用宽政抚民;临江百姓不安定是

由于土寇肆虐,所以项经用产政击寇,宽严不同的背后,都是项经对百姓的爱护。

(三)概括形象:

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隗上,潜入学听村童诵

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

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

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

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渴,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

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

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度釜,执囊养母,教授弟子,

以为常。

根据选文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3分)

审题要点:第二段、假括、精神

【答案】1.淡泊功名;2.崇尚古风;3.狷狂不羁;4.安贫乐道;5.孝顺母亲

答案启示:分辨事件

巩固练习:(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

袁宗道

犬乎,犬乎!何乃避以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椎年丧母,外大母每见

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日:“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

即茕然弱子乎,无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壮矣,而外大母何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彼公安,遂占籍c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

宪东谷公与处上同里闰,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其我家妇。”遂

命方伯公委禽焉。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硫,不无阻甜畅

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

且少鲤菜耳,今何突致此比衔者?”遍视其困筐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

龟手适翁姑,心力竭矣。无何,姑钱恭人婴疾且亟,则尽汴辇珥授方伯公,俾迎医,

医无问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绝瞰。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

五十余年,而语及辄涕。居尝语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贫而好施也。

若所以有兹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孙无息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领乡书。丙辰,成进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从京师,居

四年,不置一鲜丽服。丙寅,方伯公佥宪江西,时长宪者喜敲扑,公庭号楚声不

绝。太夫人闻之,戚然日:“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难续,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

博己一快也?”方伯公为之改容曰:“请佩此言当韦。”戊寅,方伯公以大参备兵

通、泰,寻由河工超迁河青右辖。未几,转左。日夜期会薄书间,力渐耗。太夫人

时时风方伯公:“且休矣!印不能甚琴燔鹤以饱,夫岂其无双田之毛、东湖之

水?”方伯公口:“所谓拂衣者难妻孥也,汝若是又奚难!”而英木需次调补,竞请

告归,从太夫人意也。居尝语诸子曰:“尔父累俸,稍拓田庐,然不尽与尔曹,而推

以赡族,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专食也。尔当识此意附谙后,绝孙曾他肠,令吾族

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语识大义类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义不敢饰吾外大母之行,然亦不敢隐、也。惟慨惠之铭,以肉

百年骨,则家野氏厚幸,宗道厚幸。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

问题: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心系幼孤,疼爱后辈;不忘祖德,推惠及人;珍惜生命,宽仁善良;关心丈夫,

淡泊名利。

三、总结做题方法

L审清题干要求(确定问题指向)

2.精准定位区间(确定文本范围)

3.分清答题重点(事件、原因、形象)

4.规范清晰表述(不照抄,不直译,分条陈述)

四、巩固练习

1.【2021年高考新高考II卷】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

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

骁健,言于睿日:“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

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

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

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腰,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

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港既入谯城,石勒造石虎

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

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

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

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才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柒,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

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

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

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

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瘟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

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

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

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

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问题: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案】(1)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

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2)祖逖没有阻土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

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节选)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

以萧何功最盛,封为弊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

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

顾及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目:“知之。”“知狗乎?”日:

“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

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

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稀

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

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

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日:“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

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箫相国世家》)

问题: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幺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

要说明。(3分)

【点拨】题干说“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根据对文章“言”

的理解,找到事件出现的信息区域“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

阴侯。上己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

相国卫”;“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借助内容理解,分析召平担忧的原因。

【答案】因为召平认为萧何将灾祸临头了,皇帝疑心萧何会像韩信一样谋反,为

他设卫队,明为宠信,实际是为了监视他。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归光武,并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

歙因自请日:“臣尝与隗嚣①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

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公孙述刍亡之势,不足图也。”

帝然之。

建武三年,歙始使愧嚣。五年,奉玺书于嚣。既还,复往说嚣。嚣遂遣子恂随

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

设疑,故久尢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日:“国家以君知威,否,晚废兴,

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子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

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

就车而去。然愈怒,使人将兵困守之。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

可案复,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故得兔而东归c论曰:“世称来君叔天

下信士。夫专使乎二国之间,岂厌诈谋哉?而能独以信称者,良其诚心在乎使两义

俱安,而己不私其功也。”

(选自《后汉书》卷十五,有删改)

【注】①愧嚣:东汉初天水人,趁乱为陇地豪强拥立,归汉后仍图谋割据。②允

豫:犹豫。

问题:根据作者的评论,概括来歙被世人称颂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3分)

答案:(1)表层原因是来歙外在的言行表现得诚实可信;(2)深层原因是其出使的

根本目的并非贪图个人功劳,而是真心诚意地促使双方信守道义,各得其宜。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