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泗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命题人:时丽丽审核人:孙敬东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用黑色笔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文默写。(1)“修身立德”本质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塑造。面对秋景,屡遭贬谪的刘禹锡感受到的不是萧瑟凄冷,而是清朗豪爽,出自《秋词》(其一)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成为咏秋的经典句子。行舟途中的王湾看到时序交替、景观变化,从中领悟到自然的理趣,写下“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的诗句,带给读者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2)“修身立德”还包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用“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对百姓饱经战争忧患的同情及对和平的渴望。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以“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虽衰老而不自弃、愿意为国守边的拳拳之心。(3)“修身立德”没有捷径可循。正如《论语》中所说:“⑨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唯有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多问多思,才能涵养仁德、锤炼品行。【答案】①.晴空一鹤排云上②.便引诗情到碧霄③.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遥怜故园菊⑥.应傍战场开⑦.僵卧孤村不自哀⑧.尚思为国戍轮台⑨.博学而笃志⑩.切问而近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霄、生、傍、哀、戍、博。2.学校开启了名著阅读打卡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螈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待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一碗,冲起茶沫漕漕。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1)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2)下面词语与语段中“欢喜”一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勤劳 B.拥护 C.精神 D.私塾(3)上面文段出自以下________章节(填字母),以下三个章节在原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孙行者三调芭蕉扇B.孙悟空大战红孩儿C.孙悟空生擒白鼠精(4)结合《西游记》原著,分析孙行者变作蟭螈虫儿飞进罗刹肚子里的原因。【答案】(1)①.近待②.近侍(2)A(3)①.A②.B③.A④.C(4)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孙悟空向罗刹求借芭蕉扇。罗刹因孙悟空曾让观音降伏过其子红孩儿而怀恨在心,将悟空扇得无踪无影。再次上门借扇,又被罗刹关在洞外,于是想要飞进洞中找机会借芭蕉扇。【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近待——近侍。“近侍”指的是在君主或尊长身边侍奉的人,在选段中是指侍奉罗刹女的女童。【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性。“欢喜”是形容词。A.形容词;B.动词;C.在一般语境中作名词较多;D.名词;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文段出自“A.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章节。从选段内容“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可明显看出是孙悟空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向铁扇公主(罗刹)借芭蕉扇的情节。三个章节在原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孙悟空大战红孩儿”“A.孙行者三调芭蕉扇”“C.孙悟空生擒白鼠精”。在《西游记》原著中,红孩儿是在第四十回到第四十二回出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后,红孩儿被观音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因此记恨孙悟空,才会有后面借芭蕉扇的故事,在第五十九回到六十一回是“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情节。“孙悟空生擒白鼠精”则是在第八十回到八十三回,发生在后面。【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在《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唐僧师徒路遇火焰山,需要借芭蕉扇灭火才能通过。罗刹女(铁扇公主)因孙悟空请观音菩萨收了她的儿子红孩儿做善财童子,与孙悟空结下仇怨,不肯借扇,还将孙悟空扇到小须弥山。孙悟空从灵吉菩萨处得到定风丹后再次来借扇,罗刹女紧闭洞门,孙悟空无法进入,所以变作蟭螟虫儿飞进罗刹肚子里,想以此逼迫罗刹女借扇。3.某中学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要写一则宣传语,宣传语的上句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句,使之与上句保持一致。上句:亲近书籍开阔视野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代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下面的读书故事与人物不相符的一项是()A.韦编三绝——孔子 B.囊萤映雪——车胤、孙康C.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D.凿壁借光——张衡(3)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小安同学的感想中有两处语病,请你根据提示,提出修改意见①通过本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③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不断开展下去。第②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句语意重复,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析调查数据】同学们在语文老师指导下,根据2021-202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柱状图,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请根据图1、图2各得出一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据。【答案】(1)示例:阅读经典润泽心灵(2)D(3)①.将“提高人的修养”和“增长人的知识”调换位置。②.将“不断”删去(4)图1传统媒介如报纸的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化阅读率逐年上升。图2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三年间变化不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标语。拟写标语要求:须紧扣主题;简洁明了;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短语;结构相对,但不需要遵从对偶句的严格要求。根据题干信息“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报告会”可知,标语紧扣“读书”主题即可。上句“亲近书籍开阔视野”由“亲近书籍”“开阔视野”两个动宾短语组成。下句也用两个动宾短语,动词要与上句不同,名词中心语写“书籍”和“视野”的同义词近义词即可。示例:诵读经典光亮人生。【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A.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意指的是孔子勤奋地研读《易经》,以至于多次将用来串联竹简的熟牛皮绳(韦编)磨断。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故事与人物相符;B.囊萤映雪:这则成语原是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以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故事与人物相符;C.悬梁刺股: 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故事与人物相符;D.凿壁借光:典出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这则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题干误将“匡衡”述为“张衡”,故事与人物不相符;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与语序。第②句的两个分句在程度上有深浅之别,按语法要求,程度浅的在前,程度深的在后。通常来说,知识的增长是基础,修养的提高是更深层次的结果。因此,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增长知识”,再“提高修养”。故“提高人的修养”与“增长人的知识”调换次序即可。第③句中“持之以恒地”和“不断”都表示了活动要持续进行的意思,两者并用造成了语意上的重复。为了表达的简洁明了,应该只保留其中一个词语来表达持续开展活动的意愿。因此,可以删去“持之以恒地”,保留“不断开展下去”;或者删去“不断”,保留“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1:观察期刊阅读率,从2021—2023年“18.4、17.7、17.5”,呈现出下降趋势;报纸阅读率“24.6、23.5、23.1”同样如此,在这三年间一直处于下滑状态,这表明传统媒介的阅读率整体在降低。再看数字化阅读率,从2021—2023年“79.6、80.1、80.3”,数值不断升高,说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数字化阅读媒介。由此可得出结论:传统媒介如报纸的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化阅读率逐年上升。图2展示的是2021—2023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对比这三年的数据“2021年4.76;2022年4.78;2023年4.75”,发现数值差异较小,基本处于相近的水平。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三年间变化不大。二、阅读理解(45分)(一)(12分)材料一:坐对有方法“把背挺直”好像是坐姿的最简单也最正确的口令。一听到“坐好”,你的第一反应是啥?是不是不自主地就开始往凳子前端挪了挪,然后把背挺起来。这只是看起来背挺直了,其实还是“坐”错了。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科学上认定的“好坐姿”不只是“背挺直”。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一般来说,只要是抬头挺胸收腹的姿势就可以让脊柱处于中立位,但很多人只记得把背挺直,却忘记了收腹的动作。对于久坐一族来说,微微后倾才是对腰椎压力更小的坐姿。我们可以借力椅背让你的腰“立”起来。第一步,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另外,记得给膝盖后方与坐椅面留一个拳头大小的距离,保证你的大腿能平行于地面。第二步,调整座椅高度。大部分人的桌子高度是不可调整的,所以调整座椅高度是为了让你的小臂在有支撑、自然放松、不耸肩的写字状态下,呈100~110度最省力的角度。基本上做好这两步调整,你的坐姿已经轻松了一大半!当然,也别忘了,没有任何一个姿势适合长久保持,每过1小时记得起来动一动才好。(来源:央视网)材料二:坐错危害大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来源:央视网)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浙江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专家张主任说:“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最常见的还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造成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先天遗传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坐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4.【辨析】右图是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图中文字说明与材料一中的表述有一处矛盾,请指出,并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明矛盾的原因。5.【劝说】小语同学经常驼着背坐,请你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对他进行劝说。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得体,100字左右。6.【宣传】为了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班委会决定写一篇文章向学校公众号投稿,请你参与。(1)给这篇文章拟一个吸引读者的标题。(2)下面材料能否编入这篇文章,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分歧。请说说你看法。鼓励各地推行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专家在“护眼操”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创作“明眸正脊操”,供各地推广使用。(节选自《金华市2023年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工作方案》)【答案】4.矛盾处:材料一中提到坐要“尽可能地靠着椅背”,而示意图要求“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矛盾原因分析示例一:不同情境下坐姿也会有所区别,材料一说的是一般的坐姿,而图中是指学生写字时的坐姿。背部不靠在椅背,有利于提高专注度,保持眼睛与书本的合适距离。示例二:材料一来自央视网,引导大家科学地坐;示意图挂在学校,指导学生的写字坐姿。刚入学的时候,学会正确写字坐姿很重要,它有利于我们写好字,呈现良好的学习状态。5.第一层:仅筛选出信息,且信息不够全面。示例一: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较常见。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第二层:筛选出较为准确的信息,能考虑劝说情境。示例二:小语,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较常见。不良坐姿会导致特发性脊柱侧弯。它有可能导致颈椎病、圆肩、近视眼。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第三层:能筛选并准确运用信息,劝说口吻适宜,有较好劝说效果。示例三:小语,驼着背坐可不好。这有可能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体型和身材。我们要挺起背坐,当然也不能长时间就这个姿势,否则又容易引起颈椎病,甚至脊柱侧凸,到时候你就麻烦了。我们要好好坐,坐出健康。6.(1)示例一:你“坐”好了吗?示例二;嗨,你“坐”错了!(2)示例一:不能编入。因为推送文章目的是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本段材料说的是推行“明眸正脊操”,与“坐”关系不大。而且,同学们可能不太喜欢这类语言风格。示例二;可以编入。本段材料告知了预防脊柱侧弯的方法,这是习惯于久坐的同学很需要的,可以引导大家认真做好课间“护脊操”。【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从材料一第④段“我们优先来调整你的腰,尽可能地靠着椅背”,可知与示意图要求“背部不要靠在椅背上”相矛盾;矛盾原因分析:材料一来自央视网,结合材料一第①段“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坐呢?”、第②段“科学上认为的好,是身体各个关节、各个部位受力都相对平均,可以避免某些部位承担过大的重量,也就是最省力的姿势——专业上把这叫做‘中立位’”,可知材料一引导大家科学地坐;结合题干“右图是某校的学生写字坐姿示意图”,可知示意图挂在学校,指导学生的写字坐姿。两者目的不一样,有区别很正常。【5题详解】本题考查劝说类口语交际。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语;其次针对情况:小语同学经常驼着背坐;然后结合材料二第①段“长时间挺直背坐会使背部肌肉僵硬、酸胀,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会引起颈椎病。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来源:央视网)”,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注意10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示例:小语,驼着背坐危害大。据央视网报道,驼背的坐姿会造成圆肩、近视眼,还会让你的臀部压力增加,造成臀部的血液循环、淋巴结不畅,导致臀部水肿和松弛。我们互相监督,坐对方法,坐出健康好吗?【6题详解】本题考查拟标题和谈看法。①本题考查拟标题。标题要紧扣写作的目的“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且简洁醒目吸引读者。示例:坐,你未必会②本题考查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材料阐述原因自圆其说即可。示例一:不能编入。根据题干“为了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可知推送文章的目的是宣传关于“坐与健康”的知识,结合材料“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专家在“护眼操”的基础上,迭代升级创作‘明眸正脊操’,供各地推广使用”,可知材料说的是推行“明眸正脊操”,与“坐”关系不大。所以不能编入。示例二;可以编入。结合材料“鼓励各地推行课间‘护脊操’,进行颈胸腰椎及四肢关节的放松和锻炼”,可知本段材料告知了预防脊柱侧弯的方法,这是习惯于久坐的同学很需要的,可以引导大家认真做好课间“护脊操”,所以可以编入。(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张君燕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便挂了电话。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死丫头,跟你说的话偏偏不听,这下冻坏了吧。”老妈嘴上责备着,眼神里却满是关切和疼惜。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时我才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妈,你怎么来的呀?”老妈一直不会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可是十几里的路呀。“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⑤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那天和同事们闲聊,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主要内容。8.请分析第②段中“笑”的原因。9.请简要概括文章中母亲的人物形象。10.请概括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11.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材料一: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材料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答案】7.老妈在雪天步行十几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8.因为想起网上的段子和老妈以前有趣的行为而笑,因为感到幸福、甜蜜而笑。9.细心、体贴、慈爱、疼爱女儿。10.结构上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字里行间中体现了“我”及同事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1.示例: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母亲是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地惦念着“我”照顾着“我”,让我们印象深刻。材料一中的母亲,更是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鼓励自己的瘫痪的儿子,让人看了震撼不已。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我们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结合“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我的鼻子一酸”归纳答案:老妈在雪天步行十几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第2段“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可知笑的原因一是因为网上的段子,二是老妈以前有趣的行为让“我”感到有人牵挂是幸福、甜蜜。【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结合第1段“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可见老妈关注天气变化,提醒加衣,是个细心的人;2)结合第4段“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在寝室里换上棉衣后,浑身一下子暖和起来……走路呗,又不远,正好锻炼身体……我的鼻子一酸”,可见老妈在雪天步行十几里到学校给“我”送棉衣,体现了母亲慈爱、疼爱女儿。3)结合第4段“老妈轻描淡写地回答。看着老妈花白的头发,略显肥胖的身躯,以及因腰病而不利索的双腿,我的鼻子一酸”,母亲明明很累,却轻描淡写地说,可见母亲是一个体贴的人。【10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1)第5段“如今我已长大成年,老妈却依然时不时地在我身后念叨,提醒我多穿衣服,仿佛我还是那个倔强的不懂事的孩子”和第1段“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相呼应;2)“说起穿衣服的事情,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地‘控诉’起老妈的‘罪行’来。然而,我却分明在同事们的脸上看到了甜蜜,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啊。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母爱”,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字里行间中体现了“我”及同事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11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1)本文描写了细心体贴的母亲时刻关心着“我”,让我体会到了母爱是最深沉最体贴的。2)材料一:结合“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这位母亲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带着儿子去看菊花,她希望孩子能像菊花一样傲霜斗雪,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希望儿子能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更能像菊花坚强的生活,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与灿烂.3)材料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我”比作荷花,把荷叶比作母亲,体现出“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于是借景抒情,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无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温暖。4)结合以上内容,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所以,我们也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恐前后受其敌()(2)弛担持刀()(3)其一犬坐于前()(4)屠自后断其股()(5)一狼洞其中()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4.链接材料下文中屠夫用“割爪吹气”的方法杀狼。依据两则材料,说说两个屠夫的共同特点。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答案】12.①.攻击②.解除、卸下③.像狗似的④.大腿⑤.打洞13.(1)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14.勇敢(有勇气、有魄力等)、机智(小心谨慎、见机行事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屠夫与两只狼的智勇较量。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了屠夫的机智与狼的狡诈。屠夫在危急时刻冷静应对,最终以巧妙的策略击败了狼,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敢。文章语言简练,形象鲜明,结尾的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更是点睛之笔,揭示了动物与人类在智慧上的差距,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整体上,文章既具故事性,又富含哲理,是一篇优秀的文言小品。【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1)恐前后受其敌:担心前后遭受狼的攻击。敌:名词活用为动词,攻击。(2)弛担持刀:卸下担子拿起刀。弛:解除、卸下。(3)其一犬坐于前:其中另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前面。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似的。(4)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股:大腿。(5)一狼洞其中:另一只狼正在打洞。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挖洞,打洞。【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1)途中:路途之中。缀:紧跟。行:行走。甚远:很远。(2)禽兽:野兽。之:的。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哉:语气助词。【1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狼》中屠夫的特点:勇敢:在第③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面对两狼并驱如故的危险境地,没有一味地逃跑或害怕,而是果断地选择跑到麦场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敢于和狼对峙,体现了他的勇敢。机智:在第④段“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屠户没有被狼“目似瞑,意暇甚”的假象所迷惑,抓住时机“暴起”杀狼,并且能及时发现另一只狼企图从柴草堆中打洞攻击他的阴谋,从后面杀死了这只狼,可见他的机智,能够小心谨慎、见机行事。链接材料中屠夫的特点:勇敢:“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屠夫在被狼逼迫的情况下,躲进行室后,当狼把爪子伸进来时,他急忙抓住狼爪不让它离开,面对凶狠的狼毫不畏惧,展现出了勇敢的品质。机智:“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屠夫在没有办法杀死狼且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的情况下,想到用吹猪的方法,割破狼爪下的皮给狼吹气,最终成功制服了狼,这体现了他的机智,能够想出巧妙的办法来应对危机。综上,两个屠夫都具有勇敢(有勇气、有魄力等)、机智(小心谨慎、见机行事等)的共同特点。【点睛】参考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跟随屠户)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也很狡猾,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链接材料: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休息处,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就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张着嘴也无法闭上。屠夫就把它背回去了。(如果)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三、作文(45+5分)15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做个小导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冀人版
- 202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七 加与减(二)第3课时 搭积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一框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amily Again,Please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起)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课时5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 人教PEP
- 自己在家安全教育
- Unit 3 Section B 2a~2c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卢沟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音乐
- 2025年福建省南平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监测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星际分子光谱分析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系列如下-洞察分析
- 儿童春季常见病及预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2024年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 放射科报告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 黄芪苗收购合同
- 焦虑症课件完整版
- 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结构设计论文
- 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