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高三期末统考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豌豆花瓣红色对白色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某豌豆植株比正常植株多一条发生缺失突变的染色体。如图所示,仅获得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而这样的雌配子是可育的。减数分裂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光学显微镜在该植物根尖临时装片中可以观察到变异的细胞B.该植物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C.以该植株为父本与正常植株杂交,则1/2的子代含有缺失染色体D.若该植株自交,预测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是红花:白花=1:292.关于下列生物实验相关图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色素带Ⅳ的颜色为蓝绿色,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B.图乙所示的样方中,植物种群密度约为2株/m2C.图丙中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细胞中流出的水分D.图丁中的细胞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间期3.自由基的产生可引起细胞衰老。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某小组分别在正常温度、中度高温和极端高温条件下处理组织细胞,这三组细胞内的自由基产生速率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引起细胞损伤的过程体现了正反馈调节B.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三组中极端高温组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最强C.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产生自由基,说明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衰老D.该实验结果可说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细胞衰老的速率会加大4.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空间结构有关D.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5.下图为甲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男性人群中的色盲的发病率为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遗传病可能为伴X显性病B.仅考虑甲病,图中的患者有两种基因型C.甲病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III2与人群中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7/4286.油菜素甾醇(BR)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下图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素甾醇和生长素协同促进植物茎秆伸长B.BR浓度升高时,会使BZR1的降解速度加快C.胞内BR的合成速度受胞外BR的反馈调节D.BR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植物矮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表示某科研小组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绿色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klx)0246812光合作用速率(CO2mg/100cm2/h)-606121212(1)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体细胞中能够消耗水并伴随着[H]和ATP产生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2)若将光照强度突然从6klx降低到4klx时,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适当升高温度,则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又以小球藻为材料做了探究其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温度(℃)1020304050光照下释放O2(mg·h-1)1.672.6711.674.6711.33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COVID-19感染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干咳、全身乏力等,其中发热与机体的免疫增强反应有关。COVID-19感染人体后,作用于免疫细胞,后者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这些物质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进一步引起发热症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属于免疫系统中的_______。(2)内源性致热原直接或通过中枢介质作用于下丘脑____________的神经细胞,通过系列生理活动使产热增加,如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增强;散热减少,如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体温达到一个更高的调定点,此时机体的产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3)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的体温升高(41℃~42℃)对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普遍增强影响,其中包括T细胞介导的_________和B细胞介导的_______。9.(10分)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所示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1)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狭翅雏蝗密度在_________(头/m2)时,对牧草产量增长最有利。(2)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农业工作者分别在图中_______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e点与a点相比,种群是否________发生变化。(3)图中e点时引人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生物防治除引入天敌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两点)。(4)g点之后蝗虫数量重新达到新的动态坏平衡,处于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________。10.(10分)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玉米和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缺少钾盐,水稻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受阻,c点下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_____。(2)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___。(3)据图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8×102μmol•m-2•s-1时,玉米和水稻光合速率差异并不显著,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当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差异很小,而光合速率差异较大,说明_____(填玉米或水稻)利用CO2的效率更高。11.(15分)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将其转接到含有生长素、________等激素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再分化成胚状体或丛芽。(2)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____________的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向而发生___________。所以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培养细胞放在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下,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发生___________变异的细胞,进而使植株出现遗传不稳定或不育的现象。(3)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抗虫棉。但由于抗虫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需检测抗虫棉的抗虫特性,除进行__________水平的检测外,还需要进行_______水平的检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含基因B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含基因B的正常染色体。BBb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可产生BB、Bb、B、b四种配子。【详解】A、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正确;B、由于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且仅获得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故该植株减数分裂能可育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B错误;C、据上分析可知,该植株减数分裂能可育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1:1,其中BB及一半的Bb含有缺失染色体,与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C错误;D、由于可育的雄配子为BB:Bb:B:b=1:2:1:1,可育雄配子b占1/5,雌配子BB:Bb:B:b=1:2:2:1,即雌配子b占1/6,其后代白花bb=1/5×1/6=1/30,故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是红花:白花=29:1,D错误。故选A。2、B【解析】
1、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2、样方法的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数。3、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图甲中色素带Ⅳ为叶绿素b,颜色为黄绿色,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在滤纸上扩散的最慢,A错误;B、样方法的计数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样方中个体数为8,样方面积为为4m2,所以种群密度约为2株/m2,B正确;C、图丙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状态,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液体是外界溶液,C错误;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为正方形排列紧密,不含大液泡,而图丁细胞呈长方形,有大液泡,所以图丁细胞不是分生区细胞,D错误。故选B。3、B【解析】
1、细胞衰老:细胞衰老是机体在退化时期生理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是不可逆的生命过程。人体是由细胞组织起来的,组成细胞的化学物质在运动中不断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损伤,造成功能退行性下降而老化。细胞的衰老与死亡是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2、细胞衰老的原因探究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差错”积累,导致细胞衰老。根据对导致“差错”的主要因子和主导因子的认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实验证据。【详解】A、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而损伤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体现了正反馈调节,A正确;B、从图中结果可以看出,处理1~11d,三组中极端高温组细胞内自由基产生速率最大,其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受破坏最严重,B错误。C、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产生自由基,说明正常温度下细胞也会衰老,C正确;D、高温诱导细胞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分子,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加快,D正确。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物质运输和衰老等,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B【解析】
脂质的种类与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A错误;B、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正确;C、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C错误;D、胆固醇、维生素D属于固醇,磷脂不是,D错误。故选B。5、D【解析】
系谱图分析,I1号患病,II2号正常,因此排出伴X显性遗传病;III3患病,II4号正常,排除了伴X隐性遗传病;II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排除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综上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用字母A、a表示。【详解】A、甲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因为I1患病但是其女儿II2正常,A错误;B、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所有的患者的基因型是Aa,B错误;C、甲病的发病率不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错误;D、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用字母B、b表示),III2的基因型是AaXBY,已知b=7%,B=93%,则女性是aaXBXb的概率是(2×7%×93%)/(93%×93%+2×7%×93%)=14/107,因此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为1/2,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4/107×1/4,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7/428,D正确。故选D。6、B【解析】
分析题图:BR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植物发育,类似于植物激素的生长素。当BR浓度高时,会诱导BR1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的活性,BZR1降解降低,使BZR1促进BR调控基因的表达,最后抑制BR合成,使BR在植物体内相对稳定,据此并结合题干问题作答。【详解】A、由题干可知,油菜素甾醇类似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A正确;B、由图分析可知,BR浓度升高时,会诱导BR1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的活性,会使BZR1的降解速度减慢,B错误;C、胞内BR的合成速度受胞外BR的反馈调节,使BR在植物体内相对稳定,C正确;D、BR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BR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植物矮化,D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种群特征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关解题信息,此题难度适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增加光照减弱,光反应产生的和ATP含量下降,C3还原减慢,而CO2的固定正常进行无法确定不能确定实验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所以升高温度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可能増大,也可能降低,故无法确定在30℃~5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继续进行实验【解析】
1.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
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详解】(1)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消耗水的同时伴随着[H]和ATP的产生,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呼吸作用消耗水并同时产生[H]和ATP的过程是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的具体场所为线粒体基质。(2)若将光照强度突然从6klx降低到4klx时,即光照突然减弱,则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导致C3的还原速率变慢,而C3的生成还在正常进行,因此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绿体中C3含量增多。(3)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适当升高温度,由于题干中没有显示实验温度是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所以升高温度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可能増大,也可能降低,故无法确定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4)为了探究植物最适生长的温度进行了预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在30℃~50℃范围内,为了实验更准确,需要在30℃~50℃之间缩小温度梯度,继续进行实验,最终获得较准确的实验数据。熟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否突破消耗水并伴随着[H]和ATP产生的生理过程是增强解答第一题的难点,呼吸作用的过程也是本题的考查点。8、免疫活性物质体温调节中枢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等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解析】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和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1)免疫活性物质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因此免疫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属于免疫系统中的免疫活性物质。(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内源性致热原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细胞,散热减少的途径包括: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体温达到一个更高的调定点,此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3)在一定范围内的体温升高(41℃~42℃)对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普遍增强影响,其中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过程,建立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9、牧草产量5样方法a、b、c、d是引入与该生物有利于人们的竞争者、引入该生物的寄生者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
分析图示: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因变量是牧草产量;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图中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寄生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因此在图中e点时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了生物防治。【详解】(1)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牧草产量,自变量是蝗虫的种类;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当狭翅雏蝗密度在5头/m2时,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时,牧草产量会增加,对牧草产量增长最有利。(2)样方法主要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跳蝻等),故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由于农药防治中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故农业工作者分别在图中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e点与a点相比,种群密度降低,种群中抗药性的基因频率上升,种群是已经发生变化。(3)生物防治除引入天敌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引入与该生物有利于人们的竞争者、引入该生物的寄生者等。(4)g点之后蝗虫数量重新达到新的动态坏平衡,处于K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本题结合曲线图,综合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以及生物防治的措施等,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小于光强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其他不含叶绿体的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光照强度玉米【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据图分析,图1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气孔导度,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图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a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5G网络优化工程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工会换届工作总结
- 七下语文知识点一单元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语法填空
- 八省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测评(T8联考)数学试题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小班体育活动《蚂蚁爬》课件
- 企业组长培训心得
- 语文-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朝阳一模)试题和答案
- 地月通信中继设备安装工程2025深空网络接入条款
- 声誉风险培训
- 《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3800字】》
- FZ/T 20021-2012织物经汽蒸后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 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课件
- 感染性休克指南
-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考核表
- 第七章啤酒的过滤与灌装啤酒优质课件
- 绵竹事业单位2023年招聘考试模拟卷I【3套】答案详解
- 甜叶菊高效种植技术有哪些?甜叶菊种植管理技术
- 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修缮工程综合定额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服务与礼仪》课件合集
- 2021年中考研究与备考策略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综合复习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