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1页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2页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3页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4页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繁殖效率、仔猪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确保种母猪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提高母猪的年产仔窝数和窝均健仔数,从而为猪场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详细阐述种母猪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二、空怀期饲养管理(一)短期优饲在母猪断奶后,尤其是体况较差的母猪,可进行短期优饲。通过增加饲料供给量,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促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况,促进发情排卵。一般在断奶后35天内,每天增加饲料量12公斤,饲料中可适当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二)发情鉴定准确的发情鉴定是提高配种受胎率的关键。母猪发情时,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在圈内频繁走动、外阴部红肿、有黏液流出。用手按压母猪背部,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即呆立不动,此时为最佳配种时机。可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发情鉴定,对于发情症状不明显的母猪,可采用公猪试情的方法,刺激母猪发情。(三)配种管理1.配种时间:掌握好配种时间对于提高受胎率至关重要。一般在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1224小时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812小时进行第二次配种。2.配种方式:可采用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自然交配要选择体型合适、性欲旺盛的公猪,确保配种过程顺利。人工授精则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精液质量和输精技术。输精时要将输精管缓慢插入母猪生殖道内,避免损伤子宫,输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输精量根据精液品质而定,一般为80100毫升。三、妊娠期饲养管理(一)妊娠初期(130天)1.饲养要点:此阶段母猪刚刚受孕,胚胎着床尚不稳定,饲养管理要精细。饲料营养要全面且均衡,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每天饲喂量为1.82.2公斤,可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以促进母猪消化。2.管理要点:保持猪舍环境安静,避免母猪受到惊吓和应激。防止母猪争斗、滑倒等情况发生,以免引起流产。(二)妊娠中期(3180天)1.饲养要点:随着胚胎的发育,母猪对营养的需求逐渐增加。此时要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每天饲喂量可增加到2.22.5公斤。可根据母猪体况适当调整饲料量,体况较好的母猪可适当减少饲喂量,防止过肥。2.管理要点:定期对母猪进行体况评估,调整饲养方案。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适当增加母猪的运动量,可每天让母猪在舍外自由活动12小时。(三)妊娠后期(81114天)1.饲养要点:这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母猪对营养的需求达到高峰。饲料中要提高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的含量,每天饲喂量增加到2.53公斤。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油脂,提高能量水平,以满足胎儿生长和母猪自身营养储备的需要。2.管理要点:临近分娩时,要逐渐减少饲料量,分娩前12天,每天饲喂量可减至11.5公斤,防止母猪产后消化不良。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如准备好干净的产床、消毒好的接产工具等。密切观察母猪的临产症状,如乳房肿胀、阴门肿大、流出黏液等,及时做好接产准备。四、分娩期饲养管理(一)接产准备1.产房消毒:在母猪预产期前一周,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然后用2%3%的烧碱溶液进行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2.接产工具准备:准备好干净的毛巾、剪刀、碘酒、高锰酸钾等接产工具,并进行消毒处理。3.人员准备:安排有经验的饲养人员负责接产工作,确保接产过程顺利。(二)分娩过程监护1.母猪分娩症状观察:母猪出现频繁排尿、阵痛、卧立不安等症状时,表明即将分娩。此时要密切观察母猪的分娩过程,一般每隔1530分钟观察一次。2.仔猪产出处理: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擦净其口鼻中的黏液,然后将仔猪倒提,轻轻拍打其背部,使其呼吸道通畅。用碘酒对仔猪脐带进行消毒,然后结扎,在距仔猪腹部45厘米处剪断脐带。(三)产后护理1.母猪护理: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产床,更换被污染的垫料。给母猪饮用温热的麸皮盐水汤,补充水分和能量。对母猪的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乳房炎的发生。2.仔猪护理:将出生后的仔猪尽快放入保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对于弱小仔猪,要进行特殊护理,如人工辅助哺乳等。及时对仔猪进行剪牙、断尾、补铁、补硒等操作,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五、哺乳期饲养管理(一)饲养要点1.饲料营养:哺乳期母猪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来分泌乳汁哺育仔猪,因此饲料营养要全面且充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6%18%,能量水平要高,可适当增加鱼粉、豆粕等优质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同时,要保证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应,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预混料。2.饲喂量:根据母猪的泌乳量和仔猪数量调整饲喂量。一般产后第一天饲喂量为1.52公斤,以后每天逐渐增加,至产后一周左右达到高峰,每天饲喂量可达到56公斤。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母猪的泌乳量逐渐下降,饲喂量可适当减少。(二)管理要点1.环境管理:保持产房温度适宜,一般为2225℃,湿度为65%75%。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2.乳房护理:注意观察母猪乳房情况,如发现乳房红肿、发热、有硬块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可每天对乳房进行按摩,促进乳汁分泌。3.仔猪管理:加强对仔猪的护理,如定期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仔猪的哺乳位置等。做好仔猪的补料工作,一般在仔猪7日龄左右开始诱食,可采用颗粒料或教槽料,将饲料放置在仔猪容易吃到的地方,引导仔猪采食。4.疫病防控:加强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母猪和仔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严格执行人员和车辆的进出消毒制度,防止外来疫病传入。六、种母猪的淘汰与更新(一)淘汰标准1.繁殖性能差:连续两个发情周期不发情或返情率高;产仔数少,窝均健仔数低于本场平均水平;哺乳性能差,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2.健康状况不佳: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气喘病、关节炎等,影响生产性能。3.体型外貌不良:体型过于矮小或过大,肢蹄有严重缺陷,影响配种和正常生产。4.使用年限过长: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5胎,超过此年限,繁殖性能会逐渐下降,应及时淘汰。(二)更新原则1.品种选择:根据猪场的生产目标和市场需求,选择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可采用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的方式进行母猪繁殖。2.遗传评估:对引进的种母猪进行遗传评估,选择具有良好遗传性能的个体,确保更新后的母猪群体繁殖性能不断提高。3.健康检测:引进的种母猪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测,确保无疫病感染。引入后要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再混入原猪群。七、结论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空怀期、妊娠期、分娩期和哺乳期等各个阶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短期优饲、准确的发情鉴定与配种、精细的妊娠期管理、安全的分娩监护与产后护理以及优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