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08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试题_第1页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08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试题_第2页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08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试题_第3页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08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试题_第4页
连云港专版2020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5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课时训练08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训练(八)空中和土壤里的生物(限时:30分钟)|课堂检测反馈|1.下列属于鸟类的是 ()图K8-12.[2018·淮安]下列关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翼宽大 B.胸肌发达C.嗉囊储存食物 D.气囊辅助呼吸3.下列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结构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鱼——鳃 B.蝗虫——气门C.家鸽——肺 D.蜥蜴——肺4.[2019·长沙]为了给建国七十周年献礼,某校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作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作品,以下四位同学的作品中,不是昆虫的是 ()图K8-25.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有两对翅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C.有三对足 D.具有内骨骼6.几位同学观察了蚯蚓后,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B.体表粗糙、有鳞片C.身体腹面有刚毛 D.身体的前端有口7.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 B.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 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8.如图K8-3为蝗虫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K8-3(1)写出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

(2)图中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的结构是[],具有视觉功能的器官是[]。

(3)蝗虫既能跳跃又能飞行,在跳跃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4)蝗虫在呼吸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通道是[]。

(5)综上所述,蝗虫的感觉中心是[],运动中心是[],繁殖中心是[]。

9.根据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相关实验,回答问题。(1)你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成体蚯蚓的前端?。

(2)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到有些刺手的结构是,它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3)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这是为了维持蚯蚓正常的。

|高效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2019·齐齐哈尔]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善于飞行④气囊辅助肺呼吸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⑥体温恒定A.①②④ B.③⑤⑥C.②④⑤ D.①②③2.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特点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直肠很短,不贮存粪便C.无膀胱,不贮存尿液 D.卵生,亲鸟孵化3.如图K8-4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8-4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D.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4.取两只大小相似的活蝗虫,只把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把乙蝗虫的胸部、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而只露出头部,一个小时后的结果是 ()A.两只蝗虫都死亡 B.甲蝗虫死亡C.两只蝗虫都不会死亡 D.乙蝗虫死亡5.[2019·菏泽]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K8-5A.甲、丁是变温动物B.乙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6.[2019·烟台]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身体上滴水。原因是 ()A.减少蚯蚓运动的阻力B.蚯蚓的生活需要水C.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D.便于区分蚯蚓的环状体节7.根据你所学知识及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动物运动方式适应环境运动器官是否需要能量虎奔跑或行走陆地四肢需要鲫鱼游泳水中鳍需要鹰飞行空中翼需要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B.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C.所有动物运动都需要能量 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二、综合题8.[2018·聊城]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图K8-6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8-6(1)观察图甲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①身体呈,可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乙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可;②胸骨有高耸的[],可附着发达的,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丙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该结构具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9.[2019·平凉]如图K8-7是我们学过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图K8-7(1)A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呼吸。

(2)B是一种农业害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3)C的幼体生活在中。

(4)D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

(5)与D相比,E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课堂检测反馈1.D[解析]A是蝙蝠,属于哺乳动物;B是蛾,属于昆虫,为节肢动物;C属于鱼类;D是企鹅,属于鸟类。2.C[解析]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例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3.B[解析]蝗虫属于昆虫,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不是气门。4.B[解析]瓢虫、蝴蝶、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有两对翅,都属于昆虫;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只有单眼,没有复眼,为蛛形纲,不是昆虫。5.D[解析]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6.B[解析]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身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身体湿润有利于呼吸。体表粗糙、有鳞片,不是蚯蚓的特征。7.A[解析]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8.(1)触角复眼头部胸部腹部气门前足后足中足(2)①触角②复眼(3)⑧后足(4)⑥气门(5)③头部④胸部⑤腹部9.(1)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2)刚毛(3)呼吸[解析](1)蚯蚓身体细长,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近身体的前端有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没有环带的一端是后端。(2)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3)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高效课时训练1.A[解析]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2.D[解析]家鸽适于飞行的特点有:身体呈流线型,减小空气的阻力。骨骼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有的中空,使身体异常轻盈;直肠短随时排便,以减轻体重。前肢演变成翼,前肢和尾着生大型正羽;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有发达的气囊,可辅助呼吸;心脏四腔,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强,可为飞行提供动力。3.D[解析]题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家鸽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之后排出体外。所以家鸽每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4.D[解析]蝗虫的腹部有气门,气门是气管的开口,蝗虫通过气管呼吸。因此将蝗虫的胸部、腹部浸没在水中,一小时后会死亡。5.C[解析]题图中甲为鱼类和丁乌龟为爬行动物,二者都是变温动物;乙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丙小鸟属于鸟类,其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气囊只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将甲鱼类、丙鸟类、丁爬行类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6.C[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7.A8.(1)①流线型减少②翼(2)①中空减轻体重②2龙骨突胸肌(或肌肉)(3)5气囊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