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课堂教学改革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作为一种具有深厚音乐底蕴和艺术魅力的乐器,中提琴既能引领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又能通过独特的演奏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探析中提琴进小学校园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中提琴助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中提琴;小学校园;音乐教学进入新时代,小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新修订,促使德、智、体、美、劳等课程开足开齐,大课间、兴趣小组、校外实践等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唱—歌—唱”音乐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音乐学习需求。中提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在乐队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在学习和演出中的优势,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乐器选择。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中提琴助力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不断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让这一西方古典乐器在新时代的中国教育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1]。一、中提琴进小学校园的意义(一)营造学校艺术氛围,推进音乐教育普及中提琴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它与小提琴相似,但体积较大,音域较低。中提琴通常有四根弦,分别为A弦、D弦、G弦、C弦,其音域比小提琴的调弦低一个五度。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负责演奏低音声部的旋律及和声,演奏时能够平衡乐团音响效果并稳固节奏。中提琴也是独奏的重要乐器,其音色深沉、温暖,被称为弦乐器家族中的“男中音”。将这一乐器引入小学校园,能够助力开展校园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琴手们的精湛技艺和深情演绎会为师生带来高水平的音乐享受,师生的艺术展示和音乐交流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2]。通过举办音乐教育培训、研讨会和讲座,学校能够帮助师生了解中提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音乐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此外,通过积极组织各类艺术演出或竞赛,学校也能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打造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二)提高学生音乐兴趣,深入了解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很少能见到中提琴、手风琴、风琴等西洋乐器。将中提琴引入小学校园,通过乐队的组建、音乐沙龙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学生能比较娴熟地掌握中提琴的演奏技巧,对中提琴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降A大调圆舞曲》(勃拉姆斯)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卡门幻想曲》(萨拉萨蒂)展示的优雅技巧和独特表现力,学生陶醉在中提琴的音色中,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也会得以提高。作为巴洛克时代极具传奇色彩的乐器,中提琴美学与机理的演变植根于欧洲几百年来艺术文化的土壤,每一次卓有成效的改良,对于中提琴音乐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这种人文与艺术的巧妙融合将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通过欣赏融合民乐、摇滚、爵士等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学生在探究中提琴的弓法、指法、音色控制等演奏技巧时,也能认识和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从而为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二、中提琴进校园助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一)乐器进课堂,文化润心灵中提琴进课堂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多元音乐世界的大门。中提琴的音色独特、旋律悠扬,当其在课堂响起时,学生能马上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中提琴来展示音乐的情感性和趣味性,让音乐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情感艺术,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运用中提琴这一音乐学习媒体,引领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探究丰富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助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在教学“丰收歌舞”一课时,教师可将中提琴作为本课教学的载体,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丰收歌舞的美妙,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在新课学习前,教师可先讲解中提琴产生的历史(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让学生简要了解中提琴这一西方乐器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中提琴大约在16世纪末出现于欧洲的音乐舞台,其前身乐器是欧洲古老的乐器——维奥尔琴,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维奥尔琴的音色纯美、有人声鼻音的特点,至今仍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乐器之一。接着,教师演奏《桔梗谣》和《如今家乡山连山》,让学生感知中提琴音色的柔和和曲调的优美,感受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劳动丰收之后的喜悦之情[4]。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仿佛看到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感受到儿童对家乡山村的热爱。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握持中提琴,如何调整琴弦,如何进行简单的演奏。最后,在中提琴的引领下,学生学唱《桔梗谣》和《如今家乡山连山》。这样,学生既对中提琴这一西方乐器及其文化内涵有了了解,也感知到了音乐文化的魅力;既体会到了音乐作品蕴含的丰富感情,也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二)弦乐添魅力,音乐展智慧中提琴进校园能让音乐课堂焕发新活力,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增添无尽的魅力。当这种高雅的乐器同学生相遇,其所释放出的音乐魔力能够瞬间点燃学生的激情。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中提琴的表现力,增进琴与心灵之间的沟通,使学生体会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发声练习”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中提琴来助力学生突破本课的学习难点——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认识和运用[5]。教师可先简单地介绍中提琴的发音原理,展示如何通过调整琴弦的松紧和手指的按压来改变音高。接着,引领学生拉试弓子,按压琴弦,体验拉中提琴的感受,近距离聆听中提琴的音色。在刚开始练习时,学生手指有些僵硬,拉试的琴声有些生涩,在教师的指导和反复练习下,他们逐渐找到感觉,琴声也慢慢变得柔和。为了鼓励学生练习,认真感受中提琴的旋律,教师可以播放《C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的第三乐章让学生欣赏,时而欢快、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悠扬的旋律引领学生穿越时空,来到漫天飘雪、其乐融融的莫斯科街头,激发学生学习中提琴、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生对常见音符的名称和拍数有了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展示一段以“火车行走”为主题的旋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让学生跟随中提琴一起拍节奏、读节奏和唱节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节奏的体验和理解。总之,中提琴引领下的“发声练习”,使学生在“操作—欣赏—思考—体验”的参与过程中,既获得了练习体验,又感受了弦乐魅力,从而使音乐课堂魅力与智慧同在,琴声与艺术并存[6]。(三)提琴伴成长,艺术筑未来中提琴以其厚实、温暖、丰满的音色成为音乐家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在教师使用中提琴助力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因其独具个性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受到感染,学习用乐器来管理自己的情感,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用音乐艺术与同伴交流。通过长期聆听优美动听的中提琴旋律,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耐心自律地求教交流,学生对于艺术的认知和文化的理解将会提升一个高度,同时形成艺术气质。同时,中提琴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对曲目内涵有深入理解,对曲目内容进行再创作,这样的学习过程,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为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奠定基础[7]。譬如,在教学《真善美的小世界》时,教师可以采用“听唱音乐,增强体验”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柔美的声音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授课过程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使学生感受游乐园中的欢声笑语以及作品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第二环节,欣赏自制视频《真善美的小世界》。学生一边聆听校园提琴乐队演奏的《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边欣赏入队仪式、校园乐队提琴演练、课间出操、借书阅读、卫生打扫等学习生活片段。在视听体验中,校园的“真”“善”“美”再次拉近了学生与音乐(中提琴)之间的距离。第三环节,引领学生“唱一唱”,可以是师生合作唱、生生合作唱、琴生一起“唱”,使学生感受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的情调。在此过程中,渗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引领学生了解2/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并能随着音乐创编动作,表现2/4拍的强弱规律。第四环节,“演一演”体验作品内容,强化本课重点内容的学习。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活动的开展,寓听、看、唱、演于教学之中,既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来源于生活,又能反映出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能有效完成本课的教育教学任务[8]。(四)校园传雅韵,音乐铸品质中提琴的演奏具有高雅的音乐韵味,能够助力学校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学校既可以利用中提琴的魅力和文化底蕴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也可以利用学习中提琴所需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高尚品质,使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追求至高境界,在提琴的熏陶中终身受益。第一,组建团队,引领学生感受中提琴的醇厚优雅。这种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提琴的热情,并使学生更加尊重音乐艺术。同时,通过参加学校开展的音乐活动,学生既能够锻炼自己的演奏技巧,增强学习中提琴的自信心和专注力,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第二,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结合中提琴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品质。教材中安排有“京腔京韵”这一内容,音乐教师和提琴团队可以全力合作,开展一场“中提琴与京腔京韵的交响对话”音乐会,这既能使学生深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助于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9]。一方面,音乐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课上组织学生观看《穆桂英挂帅》等京剧经典剧目,通过欣赏生动的舞台表演,倾听激昂的唱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感受那个名家辈出的时代;二是对京剧历史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认知京剧这一国粹艺术;三是与京剧艺术家携手合作,共同创作一首融合中提琴与京腔京韵的新曲。此曲可以京剧经典曲目《夜深沉》为基础,巧妙地融入中提琴的演奏技巧,使作品既有京剧的韵味又有现代音乐的旋律,从而让传统艺术与现代音乐在交响中绽放出新的光彩。另一方面,学校提琴团队要做好排练工作:一是从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高度出发,结合乐曲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排练目标。二是注重基本功练习。团队成员需要注重左手与右手的配合、音准的控制、节奏的把握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团队的整体表现打下基础。三是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指挥者应该对团队及时进行评估,指出优点和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购物合同范本
- 2025年新余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上海卖房定金合同范本
- 仪器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农业打药合同范本
- 第五章 第二节 一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 业主安装电梯合同范本
- 全国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代理经销产品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担保人范本
- 音乐识谱节奏训练课件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 richcui美国sspc富锌底漆解读
- IATF169492016内部审核报告范例
- 学前儿童游戏(中职学前教育专业)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 GN汽车吊吊装专项安全方案讲义
- 初中历史-《开元盛世 》教学课件设计
- 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课件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