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 16份含案)1.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图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图1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河外星系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 C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总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 A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总星系 B.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银河系解析: 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 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 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回答第4、5题。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到达河外星系 始终在地月系 C.到达银河系 始终在太阳5.火星与地球 ( )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答案第四题选 D; 答案第五题选C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6题。(2010春季)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一个 两个 C.个 四个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 答案第5题选B; 答案第6题选D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答案选B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据下表回答第8题。行星距太阳(地球质量(地球体积(地球表面平均温=1)=1)=1)度地球1.001.000022℃23小时分56火星1.520.1115-23℃24小时分37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的相比( )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 ,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 ,答案选A综合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八颗行星中,图中没有标出的两颗行星是 、 。(八颗行星中的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 向 ,它们的轨道都是 形。(小行星带位于 星轨道和 星轨道之间。(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 行星,木星属于 行星,天王属于远日行星。(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 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模式图的解读及生命产生条件的分析。第 (1)题,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依次判断八颗行星的名称。第 (2)题,根据箭头指向可以确定行星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并呈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第 (3)题,根据记忆规律“钻木取火,火星四射”可以知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第(4)题,按照结构特征分类,火星和木星分属类地行星和巨行星。第 (5)题,生命演化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些条件的形成既要求该行星存在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还需要其自身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指标较为合适,火星距日远近、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相似,因此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选。答案:(水星 金星(西 东 椭圆(火 木(类地 巨(C《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解析】选 D 前三者均是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形式。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解析】选 C 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下列能源中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水能和风能 B.煤和石油生物能和核能 D.潮汐能和地热【解析】选 。煤炭和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 )氢和氧 B.氧和氦氢和氦 D.氧和氮【解析】选 。组成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5.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解析】选 。太阳外部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它们对应的太活动分别是黑子、耀斑和太阳风。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耀斑和太阳风 B.黑子和耀斑太阳风 D.日【解析】选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产生“磁暴”和“极光”诱发海啸和台风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解析】选 C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磁暴”和“极光”,太阳活动能够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生活耗能降低 卫星导航失效【解析】选 D 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9.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 ( )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阴雨连绵 强烈地震【解析】选 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产生“磁暴” ,会使指南针失灵。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有关照片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选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太阳的光球层,该层上会有黑子发生;发生日全时肉眼看到的光亮部分应该是色球层和日冕层;发生日全食,只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辐射,并不是说太阳辐射突然间消失。《地球的运动》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 150°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 3题。“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 总星系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时59分57秒 B未到18时59分57已过18时59分57秒 D.次日18时59分57秒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没有大气层 有自转运动有公转运动 存在生命现象【解析】1A,23。该题利用“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背景条件,分别考核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天体系统地月系。北京(东八区)发射时,东经150°(东十区)的地方时应该为20时59分57秒,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的产生 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解析】选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即使没有地球自转也有昼夜现象。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 )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解析】选越接近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快,1月初地球到达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 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解析】选 。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因而产生了时差。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00在中山开始传递。回答 7、8题。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 (6°S,39°18′E)的区时是( 10月13日1点 B.10月13日4点10月13日12点 D.10月12日1点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 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图1【解析】7选B,8选。第7题,考查简单的区时计算,已知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 1013日上午9:再根据达累斯萨拉姆的经度 39°18′E(位于东三区),比东八区晚5小时,所以应为10月13日4点。第8题,从图中判断甲为 12月22日前后、乙为 3月21日前后、丙为6月22日前后、丁为 9月23日前后,火炬开始传递的时间为 10月13日,位于图中的丁到甲之间。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两平面夹角最大为 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解析】选。在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地球上南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是( )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近高纬的河岸【解析】选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移,且北半球右偏,半球左偏。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 )图2赤道上 B.南半球 C.北半球 D.回归线上【解析】选 。从图示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因侵蚀而较陡,而左岸因堆积较为平缓,所以可判断出位于北半球地区。五一劳动节期间 ,下列自然现象正确的是 ( )南半球昼长夜短 全球昼长夜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北半球昼长夜短【解析】选 。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13.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半球昼短,夜长B.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D.太阳运行至远日点上【解析】选。北半球冬至日(12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远日点( 1月初)与冬至日的日期不同。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图3【解析】选。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下列各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汕头 B.武汉 C.天津 D.哈尔【解析】选。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化幅度越大,到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 ,最长24小时。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 )地方时相同 B.季节变化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解析】选。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17.夏至日,以下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海口 上海北京 D.漠河【解析】选。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选项中北半球的四地 ,纬度最高漠河白昼最长。以下关于五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两次直射温带既无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在寒带范围内极昼极夜等长 ,各为半年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来划分的【解析】选。温带地区一年中即既无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在热带有直射现象,但是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 1次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该地位于热带范围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 12时【解析】选。太阳直射某地,说明其位于热带地区,且地方时为 12点20.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 )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解析】选。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而在北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发生,所以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圈以南的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图4中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 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 、22题。图42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2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 )B.② C.③ D.④【解析】5选选。第5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长城站的地理纬度最低,因此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第6题,昆仑站建站时间为 1月27日,太阳直射点应该在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并向北动。二、综合题读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图6“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在图5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2)图5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图5中、、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该日 (选择填空)。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5)该日图6 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 。读图7“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7(在图7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地球处于③位置时,北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选择填空)。昼短夜长 B.正午时人的影子最长昼夜等长 D.正午时人的影子最短(3)地球由②向③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 _ (增大或降低),北 京 白 昼 的 变 化 规 律 _ ;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有_ _ _ ( 极昼或极 夜)现象,且范围逐渐_ _ _。(4)地球位于①~④中的 _。

_位置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日期是读图(1)在图8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图8表示的日期是,该日、C三地中最先见到日出的是地白昼最长的是地。(3)图9中正确表示图9中B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是 。(该日,北极圈以北的昼夜状况是,该日后一个月内,其范围逐渐,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4.读图10“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0(1)图中的、、EF三条线,表示地轴的是 ,表示晨昏线是 。(2)图示日期是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是 。(

(选择填空)。(该日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 ,昼变 ,且昼 夜(长于,短于)。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表 北京市某校学生实测正午太阳高度记录表”,回答下列 问题。图11表1日期正午正午日期正午正午标杆影长太阳高度9月5日178cm56.8?9月6日180cm56.5?9月7日182cm56.2?标杆长度为272cm(1)图11表示。((3)②位置的日期是全球昼夜平分的是,该日南半、球各地。最, 极昼现象出现在极圈 及其 以内地区。(4)9月5日至7日,北京正午标杆影长变 ,正午太阳高变 ;该时段地球运行在图中 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读图12“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图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图12 图13(1)在图12中用箭头画出太阳照射地球的光线。(2)图12表示的日期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道上的昼夜状况是 。(图12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图 13中 位置(填序号),此日后太阳直点开始向 (方向)移动。(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 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 。(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 ,正午人影度越来越 。综合题参考答案:本题共 10分。填空每空1分。第(小题画图题2分。第(3)小题选择填空 1分。第(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个答案得 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略(冬至(或12月22日前后) 23°26′S(或南回归线) 北(AB(B C(海口 哈尔滨本题共10分。填空每空 1分。第(1)小题画图题3分。第(2)小题选择填空1分。(略(C(降低 逐渐变短(由昼长夜短向昼夜等长转变) 极昼 变小(622日(前后)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小题画图题2分。(2010春季)(画图略(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 B C(乙(极夜 变小 北 增大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小题选择填空2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EF CD(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BC(南变小短长于5.本题共10分。每空1分。(2011春)(1)晨昏线(圈)(③(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短 北(长 小 b 南6.本题共10分。每空1分。第(1)小题画图1分。(2011夏)(1)画图略(2)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26’昼夜等长(3)④ 北(极昼 逐渐变大(晚 长1.4《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解析】地震波是机械波,纵波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答案】 D莫霍界面是( 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 D.地幔与地核的界【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是软流层【答案】 B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太平洋 四川盆地【解析】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大陆地壳中,海拔高的高原厚度又大于平原。【答案】 A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由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各圈层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答案】B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 1),回答6题。图1图1中①表示 ( )地幔 B .地壳 C.地核 D .软流层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 )①顶部 B.②顶部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解析】主要考核读图说出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名称及岩石圈的概念。【答案】 5选6选C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不包括地壳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答案】C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 2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图28.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解析】 火山灰蔓延到大气中,随后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进入到岩石圈。【答案】 A二、综合题图3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 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图中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 D表示 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F面是 界面。(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解析】 该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注意左侧的深度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 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 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 F面为古登堡界面。 F面以下横波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 ,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 ,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参考答案】(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消失 突然下降 固液 古登堡(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1.4《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解析】地震波是机械波,纵波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答案】 D莫霍界面是( 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 D.地幔与地核的界【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是软流层【答案】 B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太平洋 四川盆地【解析】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大陆地壳中,海拔高的高原厚度又大于平原。【答案】 A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由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各圈层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答案】B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 1),回答6题。图1图1中①表示 ( )地幔 B .地壳 C.地核 D .软流层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 )①顶部 B.②顶部的全部和②顶部 D .③外部【解析】主要考核读图说出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名称及岩石圈的概念。【答案】 5选6选C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不包括地壳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答案】C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 2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图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 火山灰蔓延到大气中,随后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进入到岩石圈。【答案】 A二、综合题图3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3(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 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图中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 D表示 界面,其判断依据是 ;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F面是 界面。(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解析】 该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 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 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 F面为古登堡界面。 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 ,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 ,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参考答案】(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消失 突然下降 固液 古登堡(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气压带和风带》测试题读图1,完成1~2题。图图11.①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C.温和干燥2.②风带的盛行风向是B.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B.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图1所示为北半球三圈环流,①气压带位于30下,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②风带位于40-60N【答案】1.A 2.B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2),回答3~5题。图2图2M气压带是指D.副极地低气压带图2、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可能是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 7月份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 7月份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 12月份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 1月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受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多雨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热带季风气候区受 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解析】第 3题,根据纬度与盛行风的方向可判断 M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可判断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第 4题,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春秋季节的气压带分布状况,N气压带位于10°N之间,所以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状况。第 5题,图Q为西风带,P为信风带。受 M气压带影响,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受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热带草原气候区受 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答案】3.B 4.B 5.C读图3“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7题。6.此时北半球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此季节甲地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 .盛行西南风C.气候炎热干燥D.有太阳直射【解析】图 3中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因此可以判断为北半球夏季。甲所在地区位于30°-40°N,受高气压带控制,可以判断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答案】6.B 7.C带。读图4,完成8~10题。8D9.C10.B读“两区域位置图”,完成11~12题。图4该日,北半球正处于图4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C.秋季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B.夏季D.冬季B.东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B.上升,湿热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解析】本组题的难点在于图形的变化。题目中考核的是南半球,并且将我们常见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横置。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图中显示②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①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C.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D.赤道低气压带和西风带【解析】 该题组对学生区域定位的能力要求较高。图 5中两区域分别是孟加拉湾沿岸和大利亚东南部。第 11题,①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为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地中海气候。第12题地降水主要是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②地降水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答案】11.C 12.B读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1)气压带A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高温,行 气流。(图6中带的风向是 图7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 乙)城市,其气候特是 。(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亚热带地中气候夏季受图6中的 (填字母)控制;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选择填空)。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大雾(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西南风 乙终年温和湿润(太阳直射点 B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热带季风读图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8(1)甲地位于大陆 岸,全年盛行 风,受海洋暖湿气团响,形成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随 移动而北移,受其影响,控制乙地的气压带是 。(3)丙地位于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雨热同的 气候。答案:(1)西 西 温带海洋性 终年温和多雨(夏 太阳直射点 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季风读图图9(英国位于亚欧大陆 侧,受盛行 风的影响,形成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的气候。(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选择填空)。A.全年气温变化小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B.夏季气温高D.冬季气候湿润(答案:(西 西(季风(BC(对农业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乳畜业的发展(不利于谷物生产)。对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气候终年湿润,居民出行习惯带雨伞。《常见天气系统》测试题图1表示某天气系统经过北京地区的变化过程,读图, 完成1~3题。图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BD④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②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③受冷空气团控制,气温下降 ④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象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①④图2的四条曲线,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图26.“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 .低 气压6.“未来三天”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 .低 气压B.暖锋C .冷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对锋面系统的掌握情况, 重点考查锋面过境前、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状况由示意图我们可获得如下信息:①冷空气向暖空气移动;②锋面类型为冷锋;③北京在暖气团控制区。第1题,冷锋到来之前,北京受暖气团控制, 天气温暖晴朗,气压较低。第 2题,锋面过境后,北京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晴朗。第 3题,读图可知,①为暖锋过境时的气变化状况,②为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③为冷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④为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状况。答案:D B 3.C图3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图回答5题。图3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北半球、气旋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B.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第4题,M点吹东南风,说明水平气流方向为逆时针辐合,故为北半球气旋。第 5题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该天气系统为台风,受东南夏季风的影响,向西、向北和向西北方向移动。答案:A C据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8日预报: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北、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将下降 10℃,伴有降雪。据此完成 6~8题。锋D.高气压7.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A.气温低、天气晴好B.气温低、阴雨天气C.气温高、天气晴好D.气温高、阴雨天气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①低温造成冻害 ②暴雨摧毁房屋 ③降雪阻塞交通 ④大风净化空气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根据天气预报资料,未来三天将有大风、降温、伴有降雪的天气变化。因此可以判断是一次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大风能够净化空气,降温可能造成冻害,降雪会阻塞交通。在冷锋过境后,将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的天气现象,答案:C 7.A 8.C读表1“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 11题。造成该周北京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 低 气 压 B .高 气 压 C .锋 冷锋该天气系统可能给北京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A . 滑 坡 B .洪 涝 C . 潮 D.台风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 )①大风加重污染 ②低温造成冻害③降雪影响交通 ④浓雾阻碍出行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根据表1转多云,风力略有增大;周五多云转小雪,风力明显加大,气温降低达 左右;周六、周日天气转晴,风力减小,气温逐步回升。由此判断应该是一次冷锋过境天气答案:D 10.C 11.B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图4(1)该图是 锋天气图,在图中标出冷气团和暖气团,并画出雨带位置。(该锋过境时,出现 天气现象;该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雨过天晴。阅读资料和图5,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中央气象台预报: 2008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 6~10℃。图5 2008 年12月1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从图12中判断,甲、乙两地中受高压系统控制的是 地,其天气状是 。(12月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受到 锋的影响。(简述该天气系统移过北京时 ,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读图20095276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6资料:中央气象台2009年5月27日天气预报(节选):受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东地区、华北北部将有 6级偏南或偏北风,气温将下降 。(图中、、C三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的是 ,其天气状况为 。(5月27日~30日,冷空气向 方向移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经历了一次 锋天气过程。(该天气系统移动过程中,北京的天气变化是: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该天气系统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 (有利或不利)影响,表现为 、 。读图某年4月5日海平面气压(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7(1)甲地的风向为 。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 ,判断依据是 。(图中A天气系统为 锋,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 、 、 。(A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有 (选择填空)。台风 寒潮 泥石流 沙尘暴参考答案:1)冷锋 画图略(阴天、降温、大风、可能有雨雪 降低 升高13.(甲 干冷(或晴朗)(东南 冷(冷锋)过境前:天气晴朗,气压低,气温高;过境时: (云量增加)大风,气温下降过境后:晴朗,气压升高,气温降低(或干冷)。(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各 1分。)(4)有利,大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大气质量变好。降温可以有效杀灭病菌。或不利,大风降温造成出行不便。大风降温造成冻害。(判断 1分,说明理由2分,合理即得分,但不超过 2分。)14.(B 晴朗(东南(或东) 冷(气温高、天气晴朗 气温下降、云量增加、大风 气温回升、天气晴朗(有利 缓解高温 净化空气 (或不利,出行不便、造成扬尘等)15.(西北风 下沉(乙地 乙地比甲地等压线稀疏(冷大风 降温 可能伴有雨雪天气(BD《全球气候变化》测试题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动地点分布图,回答 2题。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公元前 500年前黄河流域有野象分布,而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林环境中,据此推测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 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答案】C【解析】从不同时期的野象分布地点可看出,图中所示历史时期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气温不断降低,是个变冷的时期,与现代气候变暖恰好相反。变冷时,雪线不断降低,我国 1月0℃等温线位置不断南移。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上气温呈上升趋势。导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据此回答 3~4题。全球气温升高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 ( 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大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答案】C【解析】全球气温升高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蒸发强烈,将会变得更加干旱;南北温差则不会变大,但 1月0℃等温线将北移,水稻种植的北界也会北移,经济结构会有变化,是总体上是弊大于利。为减轻因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危害,各国政府应 (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污染税费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答案】B【解析】煤炭和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 应该减少使用;为控制使用量,应该采用经济手段提高能源污染税费;为了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各国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采用新能源。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 6题。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地壳活动加剧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5.D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第 5题,由两幅图的对比可知,2003年冰川面积比1992年明显缩小,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使冰川大面积消融。第 6题,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从海陆相互作用看,海洋作用强于陆地作用,所以海岸侵蚀加剧下图为“1990年全球降水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 8题。造成降水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副极地低压增强 B .极地高压增副热带高压增强 D .赤道低压增造成全球降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沙漠化 B.酸雨热带风暴 D.全球变暖【答案】 7. C 8.D【解析】本题组是以全球降水变化图为情境,考查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及利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总结归纳能力。 第7题由于图中10°N降水在减少,而这一纬度范围内主要受副高的影响。第 8题,由于中高纬度降水量增加,而低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可以判断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致。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 9~10题。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在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答案】 9.B 10.C【解析】解析:第 9题,温暖时期,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寒冷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因间隔小而密集。第 10题,M所指时期,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大,海平面可能下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 21世纪继续变暖。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A B C ;D 。(简要说明我国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 排放量的合理措施。(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毁林 燃烧矿物燃料 极地冰川融化 沿海低地被淹(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构成的比重极高。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温室气体的排放等。一、单项选择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测试题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读图 ,回答2题: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蒸发、降水地下径流、地表径关于“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的说法 ,正确的是 (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满足生产活动的人为水循环水的社会循环依赖于水的自然循环 ,又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一定影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与其排放的污水量始终相等人类活动影响水的社会循环 ,而对水的自然循环则没有影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4题。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 )a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我国外流区域没有参与陆地内循环过程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 6题。图3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 )棉花纺织.甘蔗制糖.葡萄酿酒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 (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7~8题。(a)(b)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降水量增加 蒸发量增加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8.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 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 (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Ⅱ、Ⅲ 、Ⅰ、Ⅲ、Ⅱ、Ⅰ、Ⅲ、Ⅱ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9~10题。9.“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大 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10.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彻底解决昆明用水紧张状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11~12题。1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1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下图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4题。1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1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 )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 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 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读图,回答 15题。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6~17题。该河流位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区高寒地17.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有一个汛期冬季断流年径流总量大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 读“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 19题。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 、N点将()、N同时向右移N右移、N同时左移MN左移陆地上的水在不断流动,互相转换。下图中(图①、②是河流横断面,虚线为潜水位正确反映河流洪水期水体之间补给情况的是()二、综合题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发现了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资料一 见下图。,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200~300m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面积大于的湖泊有5个,严冬也不结冰。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4000年以上。同时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资料四 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2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累河位于澳大利亚内陆,乘船可欣赏到拥有上百万年历史的峡谷、悬崖、宝蓝色礁湖和一望无垠的红树林,曾一度成为世界重要游轮度假线路。但近年来由于干旱持续发生,墨累河水量不断减少,河流水位急剧下降,又成为“最受伤的大河”之一。材料二:(1) 。(据材料一图分析墨累河水源中缺少

()环节有关。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 补给,为什么?(使⑤减少?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23.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 a)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水量的影响。(某公司拟在图(b)的优势。(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 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防治措施。参考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表示大气水转化为陆地水和海洋水 ,应为降环节。②表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转化为大气水 ,故为蒸发环节。第2题,地下水和地表水通过供水厂进入水的社会循环,故而 A错。进入水的社会循环系统中的水量大不会全部被人类所利用,因而其值应大于排放的污水量,可知 C项错误。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各个环节,如地表径流,D项错误。没有水的自然循环就不会有水的社会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又会影响水的自然循环3.A 4.C解析:第3题,教材中提到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故而 A项正确。第 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量最多;因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热带地区高海拔的高山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国外流区域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又参与了陆地内循环。5D C解析:第5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由图可知降水量冬季累计量最大,说明该地冬季降水最多,因此冬季水循环最活跃。第6题,该地气候类型属于冬雨型, 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其典型农产品为葡萄、柑橘、无花果、橄榄等,由此可知适宜发展葡萄酿酒工业。7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出该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造成水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植物蒸腾作用减弱。进而导致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缺少植被的截留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造成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第 8题,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在 P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Ⅲ、Ⅱ、Ⅰ。9.B解析:第9题,水体更新周期是指在地球上某一水体通过水循环更新一次的时间。据图中信息简单计算,可知滇池与外界的水体交换少。第 10题,跨流域调水能增加滇池的水量,而提高其水体自净能力,但不能改变该流域的降水总量,更不可能改变昆明的排污量。11.C C解析:第 11题,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不太旺盛;该流域虽距海远,但其西部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故而仍有部分西风带来降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该流域为内流区,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河流作用是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这两种作用削高填低,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平坦。河流可以调节湖泊的水热平衡。 第12题石油、天然气形成于地质时期的生物沉积, 间接来自于太阳能。水蒸发过程需要消耗太阳能,发电的过程是释放所储存的太阳能。 丰富的水资源能促进石化工业的发展。 伏尔加河受结冰期影响航运价值低,该流域的资源外运主要通过管道和铁路运输。13.D B解析:第 13题,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判断,该区域是南美洲,西部有高大安第斯山脉,故而①代表冰川融水。②的面积最大,应该是雨水补给。③处分布在纬度高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故而是积雪融水补给。第 14题,南美洲河流径流量大于欧洲,地势起伏比欧洲的大,水能资源更丰富。但起伏大的地形也使此地的河流航运价值低于欧洲。 欧洲高纬度的面积大于南美洲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南美洲。C解析: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①是降水,②是地表和地下径流,③是蒸发,④是水汽输送。黄土高原地面深受流水侵蚀的影响,故而 C项正确。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影响最大,①环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气流上升。解析:第16题,图中河流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温带季风气候区会存在此类河流。第17题,冬季该河流流量为 0,说明有断流现象。18.A19.D解析:第18题,从图中可知,该河流全年水位都大于 说明没有结冰期,可以除C项。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春季流量大,与图中给定时间不相同。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的年变化比较小, D项错误。第19题,修建水库后,水位高差变化减小, M右移,N左移。20A解析: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21.答案:(是固定的。判断依据: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各种可能来源:① (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②周边地表水;③本地降水。主要来源: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 ,且与补给水水温高相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是主要补给源。解析:(年龄在4000年以上”,说明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说明水温较高, 再根据图示地下水流向可知该地湖泊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根据图示信息及材料可以得出该地补给水的三种来源。 通过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地表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从而排除本地降水是主要补给源。22.答案:(海陆间循环(冰雪融水 澳大利亚纬度低,又无高山(解析:(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读图可知②应为水汽输送。(山,故没有冰川积雪,所以墨累河缺少冰雪融水补给。(被、城市化带来的地面硬化等都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23.答案:(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 (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 );劳动力成本低。(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解析:(从图上看,地表组成物质是风化物,风化物由碎屑物质组成。再根据纵坐标判断,可知有几十米的厚度。而地形起伏特点需要根据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来观察, 30千米的水平距离相对高度约为200米,可以说是较为平坦的地形。地下水来自于水循环中的下渗环节,地表组成物质疏松、厚度大、地形和缓,能延长地表水停留的时间,从而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甲地区位于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城市集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而乙地区临近闽赣两省的山区。相比之下,甲地区的市场广阔,但水质较差;而乙地因位置偏远,水质较好。饮用水生产需要有优质水源,还需要考虑工业生产的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区位因素。(3)注意试题中要求从“负面影响”的角度分析。乙地区是山地,发展种植业,破坏自然植被,会造成水土流失、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进而减少地下水的补给。同时,化肥农药的使用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减少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需通过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措施。《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测试题一、选择题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 3题。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印度洋南大西读右图(箭头代表洋流),回答4题。3.图中洋流名称是( )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西风漂4.与该洋流表层海水直接可以交换的是 ( )秘鲁寒流北赤道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日本暖5.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为寒流,②为暖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均为暖流 D .①②均为寒流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6~7题。6.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 )7.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向流动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是暖流中高纬度海区,大陆西岸是寒流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东北信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东南信风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分布模式图”,回答 10题若该海位于大西洋,则该海区可能位于 ( )西南部海区西北部海区 东大西洋中部海区 东南部海区图中①、②表示的洋流名称可能是 ( )加利福尼亚寒流、②秘鲁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②北大西洋暖巴西暧流、②西风漂流 拉布拉多寒流、②墨西哥湾暖流图示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12题。对南美洲中低纬度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 ( 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暖流经过.寒流经过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 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 20天到美洲。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图回答 13~14题。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 17天,原因是( 第一次航程长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1493读下图,回答15~16题。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从成因看与盛行西风有关 从成因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为主1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②处洋流势力将 ( )A.增强B.减弱.不变下图中a、b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 17~18题。17.M地沿海海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