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_第1页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_第2页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_第3页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_第4页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人员如何培养中医思维?

这是第一篇文章,有点类似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绪论

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的绪论主要讲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脉络,传授的是知识性的东西,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医思维,

而不是绪论。

护理人员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要,其实在治疗疾病的时候,

服用药物之后的护理工作对于药效的发挥也是异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有中医思维有的时候比医生还重要。如何培养护理

人员自己的中医思维,对于中医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或者其余教材都受到各方面的

诟病,一方面也表明现代人学学习中医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

教材,而是将视野开方到了比较广阔的范围,能够审视不同

书籍传授的东西的差别。

《思考中医》之所以能火,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带领大家开始

反省,开始以一个中医的思维来反省,我们的教材的编辑者

是作为一个教育家在编辑教材.,而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其实是

临床家,而不是纯纯的教育家。

思考中医所揭示的其实就是一个原始的中医所思考的内容,

但是又不是很纯粹,里面很多引用的材料没有经过甄别,而

且儒释道的思维都有,所以大家看《思考中医》,会有耳目

一新的感觉。

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中医思维,所谓的中医思维,现

代有很多文章进行解析,把中医思维归纳为很多种,但是这

种归纳的只是知识,我们很多人其实压根就没有学会中医思

维,所以学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咳嗽就用止咳药,感冒

只会用感冒药,更有甚者,最后到了没有现代医学的确诊,

就不能看病,这是很不中医的特色.

学习中医思维,最重要的不是了解象思维是什么,还有所谓

的直观思维,很多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而是只需要象一个

中医一样思考,即可。

如何像一个中医一样思维?

前几年,李敖非常火,他经常说别人不在行,其中一

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法学训练”,即一个人最重要

的本领,不是知道干什么,而是知道用什么东西来

干。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话来说,人与类人猿之间的

差别在于人类知道制造和使用工具。

知道制造和使用工具,就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

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中医,或者一个学者,最重要

的就是了解如何学习,如何运用工具。

前段时间国民老公王思聪和某一个草根网红在争论英

语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一个草根来说,英语确实没有

一点用处,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没有

任何用处6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只是一个工

具,一种交流的工具,这种工具如果能够被用,那就

是有用的,如果不用,那就没有任何用处。

学习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中医思维,而中医思维

说白了就是如何使用中医药,这个就是最关键的。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创新与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

的,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比如《论语》

里面的第一句话,就叫做“学而时习之”,什么是“习”

呢,习字的本意就是鸟儿学飞,看着大鸟能够在空中

展翅高飞,幼鸟通过不断的模仿,最后就学会了如何

飞翔。学习,就是模仿,这种模仿就是一种思维的形

成。

所以现代的书,总结各种中医思维,是没有多大必要

看的,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学者总结的,并不是一个你

可以模仿的东西,可被模仿的东西才是可以训练“中医

思维''的教材。

学中医,学中医思维,就是在不断地模仿古人中获得

一种超越自我的能力,而这种思维,就是从中国的古

代典籍中来,所以大家一致在强调读经典,做临床°

绪论,是最短的,也是最深奥的,如果大家要学好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可看亦可不看,因为里面的

大多数东西都是总结性的材料,并没有赋予读者更多

的模仿的环境条件C

每一本书都是一种思维

在中医基础理论这本教材中介绍到的书籍,都是非

常重要的书籍,大家需要每一本都认真的读,这才

是培养中医思维的王道。

黑格尔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大师,他的徒

弟马克思是终结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个大师,他有

一句非著名的名言,学习哲学思维方式的最好的方

式就是学习哲学史。所以黑格尔有一本书叫做《精

神现象学演讲录》,很有意思,他们不把哲学叫哲

学,而是把哲学叫做精神现象学。

所以培养中医思维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中医史,

而这种中医史就藏在了中医经典之中,每一本书都

有其独特的魅力,都有一套逻辑思维,因为每一本

书都是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的总结。

以《黄帝内经》这本最早的著作来说,其实包含的

内容太多了,从阴阳五行,再到脏腑经络,再到脉

象,望闻问切等诸多要素,还有病理分析,所以是

最为全备的书籍,可以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

作。但是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并不能代替之,因为

《黄帝内经》的内容其实已经包含了知识还有思维

两个维度的。

如果只看我们现代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我们

获取的只是知识维度的内容,而思维维度的内容和

方法学的训练就丧失了。所以读经典出来的人,一

般来说定力很足,不管什么疾病,只要一用中医思

维一套,就能想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而没有中医思

维的人,遇见了一个没有见过的疾病,就会两眼一

抹黑。

《黄帝内经》的作者的视角是天地视角,而我们现

代的《中医基础理论》的视角只是一个社会人的视

觉,两者之间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如果我们从一

个宇宙的视角来看世界,跟我们只是作为一个自然

社会人来看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结果也

是完全不同的。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让我们看书,说的最多的就

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两者其实是相辅

相成的,《伤寒杂病论》的整本书,就是一个培训

中医临床思维的最好的蓝本,有点像西方的《理想

国》中苏格拉底跟他的徒弟之间的聊天,每一个细

节都逃脱不了张仲景的眼睛,能够抽丝剥茧一样,

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人的面前。

所以读《黄帝内经》更多的是一种想象,把自己放

在一个天地宇宙环境中去想象,如我们读《四气调

神大论》,春三月要怎么样,我们可以有很大的想

象空间,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好好的养生。《黄帝

内经》给我们是一个场景化的模式,让人享受浪漫

主义带来的畅想。

而《伤寒论》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有点像王安石说

“老吏断案"好比春晚上当受骗好几年的范伟,能

够两头堵,不会让一些意外发生,所以我们可以看

出,在《伤寒论》中很多条文很类似,但是使用的

方剂又完全不一样,很多条文差别很大,但是使用

的方剂又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中医经典中,还有很多名家著作可以作

为阅读的,培训中医思维的范本。比如我们知道的

《外台秘要》,这本书其实保留了很多汉代的治疗

疾病的思维方式,《伤寒论》是一部加工了的医案

集,而《外台秘要》则是一部很纯粹的医案集,里

面收集了那个时候几十家名家的拿手方剂和使用方

法。

这本书就好比现代的《国医大师论文集》,收

集的都是那个时候的著名医家的重要文章和拿

手方剂,所以看一本书,看透了,就等于跟随

十几个国医大师抄方学习,这就是一种思维方

式的培养。

如何读经典

经典难读,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是因为里面

的字,每个字都认识,但是放在一起就不认识了,这

是普遍存在的问题C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是生而知之的,每一个人都是不

断的琢磨之后才会有所得。我一开始也是语文很差,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补课之后,依然语文很差,不过也

通过不断地加强阅读改进了不少。

读经典可以分三部曲,第一步就是看,没事就翻看书

籍,只要你对书籍熟悉,他就跟你会产生感情,会产

生共鸣,所以一本书翻看一年,基本上就能理解一个

八九不离十。

第二步是抄写,因为很多东西抄写一遍等于读了十几

遍,而读十几遍是很少人能够做到的,抄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