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历史】明朝的统治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朝的统治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素养目标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了解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设厂卫、实行八股取士和经济发展等问题;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八股取士及明朝皇权强化的影响。家国情怀:认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新课导入朱元璋逆袭之路目录contents壹明朝的建立贰强化皇权叁科举考试的变化肆民族关系壹明朝的建立明朝的建立壹1、背景: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②农民起义反元,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材料1:“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材料2: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朝的建立壹2、明朝的建立: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都城明太祖朱元璋应天(今南京)明太祖朱元璋3、统一: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另一版本的朱元璋像迁都北京明朝的建立壹4、明成祖称帝迁都:①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②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叔叔vs侄子贰强化皇权强化皇权贰1、背景:①教训:元朝灭亡是因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利过大;②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皇权。材料: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元史·百官志》强化皇权贰2、措施:①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和中书省;②设置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③特务机构,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④设立内阁:朱元璋奠基、明成祖正式建立内阁。皇帝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案大捕杀(1)中央:强化皇权贰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②分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承宣布政使司(民政)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地方弊大于利(2)地方:强化皇权贰特务机构:厂卫制度强化皇权贰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交给宦官递给皇帝)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宋濂:禀皇上,有鲤鱼、鸡肉、丸子、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场景一:朝堂上强化皇权贰场景二:明朝洪武年间,京官的府第。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稗史汇编》(晨)京官沉重地说:

夫人,我要上朝去了,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呀!呜呜呜……(暮)京官欢快地说:

娘子娘子,我今天终于又活着回来啦!!!强化皇权贰3、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汉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趋势:我国古代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加强。叁科举考试的变化科举考试的变化叁1、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②内容: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③格式:八股文,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①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2、概况:科举考试的变化叁童生到府州县参加童试合格者入州府县就读生员(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所取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举人到京城参加会试所取第一名叫会元贡士参加殿试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相关史事江南贡院举子看榜(程国英作)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科举考试的变化叁相关史事科举考试的变化叁3、影响:加强思想控制,为了巩固统治。不利于选贤任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年代世界主要科技发明中国占百分比汉代45(件)2862﹪隋唐45(件)3271﹪宋元67(件)3857﹪明清472(件)194﹪(1)积极:(2)消极:肆民族关系民族关系肆1、东北:(1)为加强对东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明成祖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都司。(2)朝廷多次派人前去巡视。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在明朝前期就已纳入有效管理。民族关系肆1、蒙古:(1)战争:明初,退居北方的蒙古各部与明朝时有战争。(2)和平: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负贡和互市的协议。因这年是隆庆五年,史称“隆庆和议”。朱棣北伐隆庆和议它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明朝疆域(极盛时):北至阴山,东北逾外兴安岭抵库页岛,西北至哈密,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东南到海。时空观念民族关系肆民族关系肆

朱元璋称吴王时,着手制订法律。朱元璋和臣属以唐朝法律为蓝本,逐条讨论,反复修改,1397年才正式颁行《大明律》。《大明律》的刑名包括笞、杖、徒、流、死,此外还有凌迟和充军等。《大明律》将反对朝廷的各种行为定为“谋反”“谋大逆”,一律按重罪加重的原则处刑,不予赦免。明律还设有“奸党”条,以惩治大臣结党。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朽,宦官专权,厂卫横行,法制备受破坏。《大明律》课后练习1.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C.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D.集中皇帝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分析可知,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强化封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D项正确;继承前朝制度不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分封诸子为王,藩王代替丞相不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排除B项;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属于强化皇权的措施,与“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课后练习2.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明朝则直接废除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B.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监察制度逐渐完善【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秦汉时期,丞相一职多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历代王朝为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削弱相权,直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地方,排除A项;丞相权力不断被削弱,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项;丞相的职责是处理政务,与监察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课后练习3.明朝的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A.使科举考试绝对的公平公正 B.不利于制定统一评分标准C.推动了明朝教育事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