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F/17/wKhkGWesW6WAHQHaAAKr10fkLYg049.jpg)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F/17/wKhkGWesW6WAHQHaAAKr10fkLYg0492.jpg)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F/17/wKhkGWesW6WAHQHaAAKr10fkLYg0493.jpg)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F/17/wKhkGWesW6WAHQHaAAKr10fkLYg0494.jpg)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F/17/wKhkGWesW6WAHQHaAAKr10fkLYg0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TOC\o"1-2"\h\u8144第一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概述 3151771.1行业发展历程 3105161.1.1行业现状 364001.1.2行业趋势 428544第二章计算机硬件设备 4170631.1.3概述 4104811.1.4计算机硬件组成 4275861.1.5主板 5172661.1.6CPU 562461.1.7内存 541441.1.8存储设备 6258061.1.9显卡 649161.1.10显示器 68880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615101.1.11操作系统概述 7169501.1.12操作系统分类 7191031.1.13操作系统特点与应用 7275921.1.14应用软件概述 7168541.1.15通用应用软件 764021.1.16专用应用软件 8137401.1.17网络软件概述 8119211.1.18网络协议软件 8304361.1.19网络管理软件 8260651.1.20网络应用软件 8242011.1.21数据库软件概述 831561.1.22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8168451.1.23非关系型数据库软件 94292第四章办公设备 945881.1.24打印机概述 9204141.1.25打印机分类及特点 9286941.1.26打印机操作与维护 9267751.1.27扫描仪概述 9321681.1.28扫描仪分类及特点 10248721.1.29扫描仪操作与维护 10131221.1.30复印机概述 10228011.1.31复印机分类及特点 1075501.1.32复印机操作与维护 10205081.1.33传真机概述 1051921.1.34传真机分类及特点 11247351.1.35传真机操作与维护 1127189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 115652第六章计算机维护与维修 13151721.1.36概述 1323641.1.37硬件维护内容 13324921.1.38硬件维护注意事项 13303401.1.39概述 14244291.1.40软件维护内容 14267711.1.41软件维护注意事项 14104161.1.42概述 1482191.1.43故障诊断内容 14295111.1.44故障诊断步骤 15274961.1.45概述 1551941.1.46硬件维修技巧 15295101.1.47软件维修技巧 1524858第七章办公设备维护与维修 15287241.1.48保养目的 1636741.1.49保养内容 1645991.1.50保养周期 16275541.1.51故障分类 16299671.1.52故障排除方法 1624741.1.53故障排除注意事项 1673321.1.54维修工具 1718001.1.55维修材料 17237631.1.56故障报修 17245081.1.57现场勘查 17165301.1.58故障排除 17158891.1.59验收与反馈 173967第八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选购 17326771.1.60性价比定义 17315711.1.61性价比分析方法 18306141.1.62品牌选择 18311931.1.63型号选择 18325421.1.64购买渠道 18142221.1.65价格分析 18123401.1.66配置需求分类 18123761.1.67配置需求分析 1916857第九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规范 1999821.1.68国家标准概述 19318121.1.69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 19146561.1.70相关法规 19110251.1.71行业标准概述 20321891.1.72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20261251.1.73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20169111.1.74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2034291.1.75行业自律概述 21293791.1.76行业自律的主要内容 2131801第十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发展趋势 21第一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概述1.1行业发展历程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诞生,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以下是该行业的发展历程概述:(1)初始阶段(1940s1950s):计算机的发展初期,以大型机为主,主要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这一阶段的计算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普通民众难以接触。(2)发展阶段(1960s1970s):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体积逐渐缩小,价格降低,开始进入商业和家庭领域。这一时期,办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开始普及。(3)成熟阶段(1980s1990s):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个人电脑(PC)逐渐成为主流。同时办公自动化设备如传真机、投影仪等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4)网络时代(2000s至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逐渐融入办公设备,使得办公环境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第二节行业现状及趋势1.1.1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2)产品种类: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3)技术创新:行业技术创新不断,新型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不断涌现,如微型计算机、智能办公设备等。(4)竞争格局: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逐渐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提高。1.1.2行业趋势(1)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如智能语音、智能识别技术等。(2)轻薄化: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将更加轻薄便携,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3)绿色环保:环保意识的提升,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将注重绿色环保,如采用节能技术、减少有害物质使用等。(4)网络化: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将更加网络化,实现远程协作、智能办公等功能。(5)定制化:根据用户需求,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将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第二章计算机硬件设备第一节计算机硬件组成1.1.3概述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部分,主要包括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显卡、主板、电源、输入输出设备等。本节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1.1.4计算机硬件组成(1)处理器(CPU)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CPU的功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2)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任务的能力越强。(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计算机中的数据。常见的存储设备有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4)显卡显卡负责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图像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功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5)主板主板是计算机各个硬件部件的连接平台,负责协调各个硬件部件的工作。(6)电源电源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7)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第二节主板与CPU1.1.5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承担着连接和协调各个硬件部件的任务。主板的主要功能如下:(1)提供处理器插座,连接CPU;(2)提供内存插槽,连接内存;(3)提供扩展插槽,连接显卡、声卡等扩展卡;(4)提供硬盘接口,连接硬盘等存储设备;(5)提供电源接口,连接电源;(6)提供输入输出接口,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等设备。1.1.6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处理数据。CPU的主要功能指标如下:(1)核心数:核心数越多,CPU处理任务的能力越强;(2)主频:主频越高,CPU处理速度越快;(3)缓存:缓存容量越大,CPU处理速度越快;(4)架构:架构越先进,CPU功能越好。第三节内存与存储设备1.1.7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内存的主要功能指标如下:(1)容量: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任务的能力越强;(2)类型:内存类型有DDR3、DDR4等,不同类型的内存功能有所差异;(3)频率:内存频率越高,数据传输速度越快;(4)延迟:延迟越低,内存功能越好。1.1.8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计算机中的数据。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存储设备:(1)硬盘:硬盘容量大,价格低,但速度相对较慢;(2)固态硬盘:固态硬盘速度较快,但容量相对较小,价格较高;(3)光盘:光盘容量有限,但读写速度较慢。第四节显卡与显示器1.1.9显卡显卡负责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转换成图像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主要功能指标如下:(1)核心频率:核心频率越高,显卡功能越好;(2)流处理器数量:流处理器数量越多,显卡功能越好;(3)显存容量:显存容量越大,显卡处理图像的能力越强;(4)显存类型:显存类型有GDDR3、GDDR5等,不同类型的显存功能有所差异。1.1.10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显示器类型:(1)液晶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可视面积大等优点;(2)发光二极管显示器(LED):LED显示器具有亮度高、色彩鲜艳、寿命长等优点;(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OLED显示器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低功耗等优点。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第一节操作系统1.1.1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与计算机交互的界面。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资源管理、程序调度、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1.1.12操作系统分类(1)单用户操作系统:如MSDOS、Windows95/98等,适用于个人计算机。(2)多用户操作系统:如UNIX、Linux等,适用于服务器和大型计算机。(3)实时操作系统:如RTOS、VxWorks等,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4)分时操作系统:如分时UNIX、Linux等,适用于多用户共享计算机资源。1.1.13操作系统特点与应用(1)特点: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2)应用: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计算机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等。第二节应用软件1.1.14应用软件概述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是用户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程序,它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为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应用软件和专用应用软件两大类。1.1.15通用应用软件(1)办公软件:如MicrosoftOffice、WPSOffice等,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制作等功能。(2)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Photoshop、CorelDRAW等,用于图像编辑、绘制和处理。(3)多媒体软件:如WindowsMediaPlayer、暴风影音等,用于播放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4)编程开发软件:如MicrosoftVisualStudio、Eclipse等,用于编写、调试和运行计算机程序。1.1.16专用应用软件(1)行业应用软件:如财务软件、物流管理软件、医疗信息系统等,针对特定行业需求设计。(2)科研教育软件:如MATLAB、SPSS等,用于科研计算、数据分析等。(3)游戏软件:如《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为用户提供娱乐体验。第三节网络软件1.1.17网络软件概述网络软件是用于实现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软件,包括网络协议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1.1.18网络协议软件(1)传输层协议软件:如TCP/IP、UDP等,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2)应用层协议软件:如HTTP、FTP、SMTP等,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1.1.19网络管理软件(1)网络监控系统:如SNMP、NetFlow等,用于监测网络功能和故障。(2)网络设备管理软件:如CiscoIOS、VRP等,用于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1.1.20网络应用软件(1)网络浏览器:如GoogleChrome、Firefox等,用于浏览网页。(2)网络通信软件:如QQ、等,用于实时通信。(3)网络游戏软件:如《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等,为用户提供在线游戏体验。第四节数据库软件1.1.21数据库软件概述数据库软件是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它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检索、更新和维护等功能。数据库软件可分为关系型数据库软件、非关系型数据库软件等。1.1.22关系型数据库软件(1)Oracle:一款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2)MySQL: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级应用。(3)SQLServer:一款由Microsoft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结合。1.1.23非关系型数据库软件(1)MongoDB:一款开源的文档型数据库软件,适用于大数据和高并发场景。(2)Redis:一款开源的键值对数据库软件,具有高功能和易扩展的特点。(3)Cassandra:一款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软件,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第四章办公设备第一节打印机1.1.24打印机概述打印机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将计算机中的文字、图片等数字信息转换为纸质文档。按照打印原理,打印机可分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等。1.1.25打印机分类及特点(1)针式打印机:采用针头撞击色带的方式打印,具有成本低、打印速度快、耗材便宜等特点,适用于打印普通文档和表格。(2)喷墨打印机:通过喷射墨水的方式打印,具有打印质量高、色彩鲜艳、噪音小等特点,适用于家庭和办公环境。(3)激光打印机:利用激光束扫描硒鼓,产生静电图像,再通过显影、定影等过程完成打印,具有打印速度快、质量高、耗材寿命长等特点,适用于大量打印任务。1.1.26打印机操作与维护(1)操作步骤:连接电源、连接计算机、安装打印驱动、设置打印参数、放入纸张、开始打印。(2)维护措施:定期清洁打印机、检查打印头、更换耗材、保持打印机工作环境的清洁。第二节扫描仪1.1.27扫描仪概述扫描仪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中用于将纸质文档、图片等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设备。根据扫描原理,扫描仪可分为平板式、滚筒式、便携式等。1.1.28扫描仪分类及特点(1)平板式扫描仪:采用光学镜头和CCD传感器,具有扫描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2)滚筒式扫描仪:采用滚筒对文档进行扫描,具有扫描幅面大、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量文档扫描。(3)便携式扫描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适用于外出扫描。1.1.29扫描仪操作与维护(1)操作步骤:连接电源、连接计算机、安装扫描驱动、放置扫描对象、设置扫描参数、开始扫描。(2)维护措施:定期清洁扫描仪镜头、保持扫描仪工作环境的清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第三节复印机1.1.30复印机概述复印机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中用于复制纸质文档的设备。根据复印原理,复印机可分为静电复印机、热敏复印机等。1.1.31复印机分类及特点(1)静电复印机:采用静电原理进行复印,具有复印速度快、质量高、操作简便等特点。(2)热敏复印机:利用热敏纸进行复印,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但复印质量相对较低。1.1.32复印机操作与维护(1)操作步骤:连接电源、放入纸张、设置复印参数、开始复印。(2)维护措施:定期清洁复印机、检查复印质量、更换耗材、保持复印机工作环境的清洁。第四节传真机1.1.33传真机概述传真机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中用于发送和接收纸质文档的设备。传真机通过电话线进行通信,将文档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1.1.34传真机分类及特点(1)普通传真机:采用模拟信号传输,具有操作简便、速度较慢等特点。(2)数字传真机: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质量高、功能丰富等特点。1.1.35传真机操作与维护(1)操作步骤:连接电源、连接电话线、放入纸张、设置传真参数、开始发送或接收传真。(2)维护措施:定期清洁传真机、检查传真质量、更换耗材、保持传真机工作环境的清洁。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一节局域网技术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简称LAN)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的数据通信网络。其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较小,一般限于一个办公室、一栋楼或一个校园内。局域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介质: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距离和抗干扰能力。(2)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拓扑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网络的规模、传输介质和实际需求。(3)数据链路层协议:局域网中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Ring)等。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帧的格式、传输速率、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等。(4)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中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以实现文件共享、打印共享、用户管理等功能。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Server、Linux等。第二节广域网技术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简称WAN)是一种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数据通信网络。广域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介质:广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有电话线、光纤、卫星通信等。与局域网相比,广域网的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远。(2)网络拓扑结构:广域网的拓扑结构较为复杂,包括星型、网状、环形等。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网络规模、业务需求等因素。(3)数据链路层协议:广域网中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帧中继(FrameRelay)、异步传输模式(ATM)等。这些协议负责将数据分组封装成帧,实现数据传输。(4)网络互联设备:广域网中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这些设备负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路由选择等功能。第三节互联网技术互联网(Internet)是一种全球性的广域网,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起来。互联网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协议:互联网中常用的网络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等。这些协议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传输方式等。(2)域名系统:域名系统(DomainNameSystem,简称DNS)是一种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域名系统,用户可以使用容易记忆的域名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3)网络应用:互联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网络应用,如邮件、网页浏览、在线聊天等。这些应用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交流、娱乐等。第四节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的技术措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火墙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攻击等。(2)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简称IDS)是一种实时监控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的技术。通过入侵检测系统,管理员可以及时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3)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一种将数据转换为密文、防止数据泄露的技术。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4)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一种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实现数据加密、认证等安全功能的技术。常见的安全协议有安全套接层(SSL)、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等。(5)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包括制定安全策略、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通过安全管理,可以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安全风险。第六章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第一节硬件维护1.1.36概述计算机硬件维护是指对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件进行检查、清洁、更换和升级,以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维护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1.37硬件维护内容(1)清洁维护: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灰尘和污垢,包括风扇、散热片、内存条、显卡等部件。(2)检查电源:检查电源线、插头和电源适配器是否完好,保证电源稳定输出。(3)检查风扇:检查风扇是否正常转动,如有异常,及时更换。(4)检查内存条:检查内存条是否牢固插入,如有松动,重新安装。(5)检查硬盘:检查硬盘连接线是否牢固,保证硬盘正常工作。(6)检查显卡:检查显卡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尝试更换显卡。(7)检查主板:检查主板上的各个插槽、电容等元件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8)硬件升级:根据需求,对计算机进行硬件升级,如增加内存、更换显卡等。1.1.38硬件维护注意事项(1)断电操作:在进行硬件维护时,务必保证计算机已经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线。(2)静电防护: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静电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可以佩戴防静电手环。(3)使用专业工具:使用合适的螺丝刀、镊子等工具,避免对硬件造成损坏。第二节软件维护1.1.39概述计算机软件维护是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进行检查、更新和优化,以提高计算机功能和稳定性。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软件维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1.40软件维护内容(1)操作系统维护: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优化系统设置,提高系统稳定性。(2)应用软件维护:卸载不常用或损坏的软件,更新常用软件到最新版本。(3)驱动程序维护:更新硬件驱动程序,保证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4)系统优化:定期清理系统垃圾文件,优化磁盘碎片,提高系统运行速度。(5)网络安全:安装杀毒软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防止病毒侵害计算机。(6)数据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1.1.41软件维护注意事项(1)软件来源:保证的软件来源可靠,避免恶意软件。(2)安装与卸载:按照正确的方法安装和卸载软件,避免残留文件影响系统运行。(3)软件更新:及时更新软件,修复已知漏洞,提高软件稳定性。第三节故障诊断1.1.42概述计算机故障诊断是指对计算机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定位,以便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1.43故障诊断内容(1)硬件故障诊断:检查电源、风扇、内存条、硬盘、显卡等硬件部件是否正常。(2)软件故障诊断:分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是否正常运行。(3)网络故障诊断: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分析网络故障原因。(4)系统故障诊断:分析系统蓝屏、死机等故障原因。1.1.44故障诊断步骤(1)观察现象:观察计算机出现的异常现象,如蓝屏、死机、无法启动等。(2)收集信息:收集故障发生时的相关信息,如错误提示、故障发生时间等。(3)分析原因:根据现象和信息,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4)定位故障:通过逐步排除法,确定故障部件或原因。(5)解决问题: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第四节维修技巧1.1.45概述计算机维修技巧是指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经验。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维修的一些常用技巧。1.1.46硬件维修技巧(1)保证电源稳定:在硬件维修过程中,保证电源稳定输出,避免因电源问题导致的故障。(2)使用替代法:当怀疑某个硬件部件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同型号的替代部件进行测试。(3)检查连接线:检查硬件连接线是否完好,避免因连接线问题导致的故障。(4)清理灰尘:定期清理计算机内部的灰尘,提高散热效果。1.1.47软件维修技巧(1)使用系统还原:当操作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系统还原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2)安装ghost版本:在软件故障无法修复时,可以尝试安装ghost版本的操作系统。(3)查看事件日志:通过查看事件日志,了解系统故障原因。(4)使用第三方工具:利用第三方软件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第七章办公设备维护与维修第一节设备保养1.1.48保养目的办公设备保养旨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可以有效减少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功能。1.1.49保养内容(1)清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包括外观、内部灰尘、污垢等,避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2)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电气线路是否正常。(3)润滑:对设备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4)调整:调整设备各部件的间隙,保证设备运行平稳、准确。1.1.50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磨损程度,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以下几种:(1)每日保养: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2)周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润滑和检查。(3)月保养:对设备进行深度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4)季度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保养,包括更换易损件等。第二节故障排除1.1.51故障分类办公设备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1)电气故障:电源、电路、电气部件等故障。(2)机械故障:运动部件、结构部件等故障。(3)软件故障: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故障。1.1.52故障排除方法(1)观察法:观察设备故障现象,分析可能原因。(2)询问法: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故障情况,获取更多信息。(3)测量法:使用测量工具检测设备各部件的参数,找出故障点。(4)替换法:更换故障部件,判断是否恢复正常。1.1.53故障排除注意事项(1)保证安全,断开设备电源,避免触电、短路等危险。(2)保持耐心,逐步排查,避免盲目操作。(3)记录故障现象和排除过程,为日后维修提供参考。第三节维修工具与材料1.1.54维修工具(1)常用工具:螺丝刀、扳手、钳子、镊子等。(2)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3)专业工具:根据设备类型,准备相应的专业维修工具。1.1.55维修材料(1)易损件:根据设备型号,准备相应的易损件,如轴承、齿轮、密封件等。(2)润滑材料:黄油、机油、润滑脂等。(3)电气材料:导线、插头、开关、保险丝等。第四节维修流程1.1.56故障报修(1)操作人员发觉设备故障,及时报告维修人员。(2)维修人员接到报修信息,了解故障情况。1.1.57现场勘查(1)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对设备进行初步检查。(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原因。1.1.58故障排除(1)维修人员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2)更换故障部件,修复设备。1.1.59验收与反馈(1)设备修复后,操作人员进行验收,确认设备正常运行。(2)维修人员对故障原因、维修过程进行记录,为日后维修提供参考。第八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选购第一节性价比分析1.1.60性价比定义性价比是指商品质量与价格的比例,是衡量购买某件商品是否划算的重要指标。在计算机与办公设备选购过程中,性价比分析,可以帮助用户在有限的预算内选购到功能优异的产品。1.1.61性价比分析方法(1)对比分析法:将不同品牌、型号的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进行对比,分析其功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差异。(2)实用性分析法:根据实际需求,分析设备的功能、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避免购买过剩或不足的产品。(3)长期使用成本法:计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升级、维修等成本,综合考虑性价比。第二节品牌与型号选择1.1.62品牌选择(1)选择知名度高、口碑良好的品牌,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2)了解各个品牌的产品特点,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品牌。1.1.63型号选择(1)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型号。(2)关注新型号发布,了解市场动态,避免购买过时产品。(3)查看用户评价,了解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第三节购买渠道与价格1.1.64购买渠道(1)实体店购买:可现场体验产品,便于售后服务。(2)网上购买:价格优惠,品种丰富,但需注意辨别真伪。1.1.65价格分析(1)比较不同渠道的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购买渠道。(2)关注促销活动,合理安排购买时间,降低购买成本。(3)了解产品价格波动,避免高价购买。第四节配置需求分析1.1.66配置需求分类(1)基础配置:满足日常办公需求的最低配置。(2)中等配置:适用于有一定功能要求的用户。(3)高端配置:满足专业领域需求的顶级配置。1.1.67配置需求分析(1)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备类型(如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2)分析处理器、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功能,选择符合需求的配置。(3)考虑操作系统、软件兼容性等因素,保证设备能满足工作需求。(4)关注设备扩展性,为未来升级留出空间。第九章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规范第一节国家标准与法规1.1.68国家标准概述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国家标准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规范的文件。这些标准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1.1.69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1)产品质量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产品质量指标,包括功能、可靠性、安全性、环保要求等。(2)安全标准:针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安全功能,规定了电磁兼容、电气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3)环保标准: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提出了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包装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包装材料、包装结构、标识等方面的要求。(5)运输与储存标准: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运输和储存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稳定。1.1.70相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国家标准的管理和实施要求。第二节行业标准与规范1.1.71行业标准概述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协会、专业团体等机构发布的,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行业的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行业标准旨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引导企业健康发展。1.1.72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1)技术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的技术指标、测试方法、检验规则等。(2)管理标准:明确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生产流程等。(3)服务标准: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企业的售后服务、维修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4)诚信标准:规定了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企业应遵守的商业道德和诚信经营要求。第三节企业内部控制1.1.73企业内部控制概述计算机与办公设备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效率性,维护资产安全,防范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1.1.74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1)组织结构控制:合理设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权责分明。(2)业务流程控制:规范企业业务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策划合同
- 能源行业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方案
- 企业管理咨询协议书
-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安全防护与性能优化策略
- 软件实施工程师聘用合同
- 工厂买卖合同书
- 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与教育方案
- 游戏角色设计作业指导书
- 房屋土地买卖合同书
- 屋顶防水合同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语言类型学刘丹青讲义课件
- 语C圈洗白标准手册
- 浅析齿轮故障振动诊断技术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英文原版课件 23
- 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题库(660题)附答案(常用)(精品)
- 中国电信渠道经理技能五级认证教材-能力篇
- 员工考勤签卡单
- 青岛版五四制五下数学课程纲要
-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 稻盛和夫的哲学与阿米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