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人们认为烟火(下图)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中国是航天技术的故乡。这一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3、故土难移的家乡情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末年,我国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②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③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④辽朝灭亡⑤靖康之变A.②④⑤①③B.②③④⑤①C.④③⑤②①D.②①④③⑤7、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后被秦始皇采用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下列国家中属于战国七雄的有()A.齐B.晋C.楚D.赵9、下列各项能反映唐朝中外交流的有。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遣唐使10、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有()

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鉴真11、“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南方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正确的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战乱多,南方安定C.南方统治者壮大实力D.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12、清朝文字狱以哪几位皇帝在位时最残()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13、下列工程中,属于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有()A.都江堰B.郑国渠C.万里长城D.灵渠1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A.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建立县制1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有()A.种姓制度伊斯兰教B.螺旋式水车浮力定律C.《天方夜谭》《俄狄浦斯王》D.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隋朝的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唐朝的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北宋的建立者______都城______。17、根据提示回答问题:①唐朝发明的耕种工具是_____;②唐朝为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先后设置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③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场景的一幅名画是《__________》;④颜体楷书雄浑敦厚,是唐朝书法家______开创的字体;⑤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_______局面的延续;⑥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⑦1005年宋辽议和签订盟约史称_______。18、【题文】隋文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错误:________________正确:_______________19、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国富兵强;秦始皇采用____的建议,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20、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人的房屋样式是____。2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加以管理.22、列举被唐朝政府正式册封的三个少数名族.23、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______”,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2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6分)25、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A.正确B.错误2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______(判断对错)27、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迀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______(判断对错)28、人类是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所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使用工具。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3题,共27分)29、写出下列我国少数民族祖先的名称: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和白族: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达____,南至____,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四段。31、16、材料一图一图二(1)图一里有位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谁?(1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大意是承上启下、推动社会发展。请你结合图二为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找依据。(3分)

材料二下图是这位女皇的无字碑。(2)假如让你在无字碑上刻字,除图二的内容外,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些内容?(4分)

(3)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分)?

评卷人得分六、材料题(共3题,共6分)32、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三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发生在哪一年?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材料一中的人口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请写出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写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的盛世局面。

(3)材料二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结合所学,请写出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根据周王的授予,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利。与此同时,他们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天子,承担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摘自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概要指出这一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3)综上,谈谈你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火药在唐朝发明。唐代炼丹师孙思邈在《丹经》中记载火药的配方。并在唐末用于军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解析】【答案】B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瓷器。宋朝时期中国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制作精美,展销世界,中国因此开始被称为“瓷之国”,故选C。选项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和选项B唐三彩是唐代瓷器的特点;选项D青花瓷名扬海外是明朝时期景德镇瓷器的特点。故选C。【点评】掌握宋朝瓷器的特点。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同汉族人长期杂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西晋后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B。【解析】B4、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从①中的“蜀郡”、“丞相与诸卿”可以看出这是秦朝的朝议制度;从②中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反映出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从③中“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可以看出是明朝,因为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出现了内阁。由此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5、B【分析】《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不是成书于明朝中期;《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不是明朝末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ACD说法均有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水浒传》.

本题以《水浒传》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小说成就.【解析】【答案】B6、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重要事件排序的相关内容。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金与北宋联合夹击辽。1125年辽天祚帝为金军所俘,辽朝灭亡;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开封,金兵在开封城内大肆劫掠,掠走徽宗、钦宗和后妃、太子、宗戚、工臣、伎女等3000人以及城中的全部财务,开封以及附近的州县惨遭浩劫,北宋灭亡。因此事件发生在靖康二年,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规定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朝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当时,宋高宗的年号为绍兴,史称“绍兴和议”。绍兴和议使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确定下来;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故选A。【解析】A7、D【分析】本题考查的法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他的主张后来被秦始皇采用。由此可知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ACD【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战国时期不会有晋国.

故选ACD.

本题考查了战国七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七雄的相关政权.【解析】【答案】ACD9、BCD【分析】略【解析】BCD10、AB【分析】略【解析】AB11、ABD【分析】略【解析】ABD12、BCD【分析】略【解析】BCD13、AB【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故选AB.

本题以都江堰和郑国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水利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AB14、AB【分析】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体现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买卖,允许自由买卖和奖励耕织,C属于军事领域,D属于政治领域.

故选AB.

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解析】AB15、AC【分析】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后来古印度诞生了反对种姓制度的佛教不是伊斯兰教;《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与《俄狄浦斯王》无关;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并发明了螺旋式水车;《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都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故选AC.

本题考查前后搭配的辨析;由于是多项选择题,注意认真审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文明成果的地区与领域.【解析】AC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6、略

【分析】据所学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汉族)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故答案为:

杨坚;长安;李渊、长安;赵匡胤、开封。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隋朝;唐朝和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隋朝、唐朝和宋朝建立的相关知识。【解析】杨坚;长安;李渊;长安;赵匡胤;开封17、略

【分析】①本题主要考查曲辕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农民创制了耕种工具是曲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②本题主要考查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____和武则天时期,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③本题主要考查《步辇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绘画方面,有很多绘画艺术家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其中,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场景。④本题主要考查颜真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唐朝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最有成就的书法家,的字端庄劲美,雄浑敦厚,人称“颜体”。⑤本题主要考查藩镇割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因此,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和统治,正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⑥本题主要考查江西景德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⑦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双方撤兵,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解析】①曲辕犁。

②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③《步辇图》。

④颜真卿。⑤藩镇割据。

⑥江西景德镇⑦澶渊之盟。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创立科举制的皇帝。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但此时科举制还未诞生,到了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才正式诞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解析】【答案】错误:隋文帝正确:隋炀帝19、管仲李斯【分析】【分析】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并把一批儒生活埋在咸阳,史称“焚书坑儒。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就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20、略

【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居民生活。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通风防潮,过着定居生活。故填写:干栏式。

【解析】干栏式

21、略

【分析】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故答案为:

广州;泉州;市舶司.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知道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最终完成.【解析】广州;泉州;市舶司22、略

【分析】

本题考查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要在准确掌握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基础上顺利作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被册封的三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回纥;靺鞨、南诏.

故答案为:

回纥、靺鞨、南诏.23、略

【分析】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故答案为:

开元盛世.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

本题以唐朝的全盛时期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盛世.【解析】开元盛世24、略

【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解析】甲骨文四、判断题(共4题,共36分)25、√【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关系。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唐太宗时期的玄奘西行,是为了去天竺求取佛法。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A。【解析】A26、×【分析】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不是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解析】×27、×【分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解析】×28、×【分析】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是由古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不是使用工具。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起源的知识点。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识记掌握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内容。【解析】×五、列举题(共3题,共27分)29、略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维吾尔族的祖先是回纥族;满族的祖先是女真族;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解析】吐蕃、回纥、女真、六诏30、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解析】洛阳;涿郡;余杭;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1、略

【分析】(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其执政期间,继承开元时期的政策如: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录用有才能的人等。(2)武则天在位期间主要的历史功绩有:政治较清明,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但她在统治期间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刻碑补充内容只要为武则天的功过两方面的内容即可。(3)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下从他的功过两方面进行评价。【解析】(1)武则天找依据: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中用有才能的人使唐朝国力不断增强(2)武举殿试用酷吏等(3)功过两方面六、材料题(共3题,共6分)32、略

【分析】

(1)本题以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

(2)本题以革命前后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辛亥革命.

(3)本题以“民主”和“科学”为切入点;考查新文化运动.

(4)本题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近代化.

本题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由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李鸿章”等表述可以推断;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由材料二“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可知,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领导人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依据所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青年》.

(4)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因此主题应是近代化的探索.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

(2)1911年;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新青年》.

(4)近代化的探索.33、略

【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盛世景象。唐朝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封建盛世。安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