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兔的心脏结构包括()

A.一心房一心室。

B.二心房一心室。

C.二心房二心室。

D.一心房二心室。

2、在人体四肢中,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A.肌肉B.骨头C.关节D.皮肤3、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A.痢疾B.肺炎C.艾滋病D.脚癣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以下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B.羊的黑毛和短腿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5、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关于生物生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实质是相同的。B.通过有性生殖的后代,一定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C.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有更大的变异性。D.植物进行无性生殖时,后代遗传信息之来源于一个亲本。6、东东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做了如下记录,其中符合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的是()A.体表干燥B.背面有刚毛C.身体分节D.后端离环带较近7、人被锈铁钉扎破脚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避免患破伤风,此免疫属()

A.特异性免疫。

B.计划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第二道防线作用。

8、【题文】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猴子C.森林古猿D.以上都不是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春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10、在常见的腔肠动物中,具有食用价值的是()A.水螅B.海蜇C.海葵D.珊瑚虫11、如表为某地水稻高茎和矮茎的遗传调查情况.能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的组别是()。组别亲代杂交组合子代性状A高茎Х矮茎全是高茎B矮茎Х矮茎全是矮茎C高茎Х高茎既有高茎,又有矮茎D高茎Х矮茎既有高茎,又有矮茎A.AB.BC.CD.D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A.长出胡须B.肺活量增大C.身高增加D.喉结突出13、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涡虫一一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蛔虫一一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C.河蚌-一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用肺呼吸D.蚯蚓一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1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B.大量收集珍稀动物物种做标本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D.立法保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15、下列长骨的结构中,与骨折后的修复密切相关的是()A.骨膜B.骨密质C.成骨细胞D.骨髓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水果上长出的“毛毛”是真菌中的____.17、据2017年2月17日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近期,遂宁市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13日,记者从达州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达州市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但建议市民减少接触禽类。如图为我市免疫机构为研究H7N9禽流感所做的探究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本实验中,A组小鸡起________作用,从免疫的成分上看,B组小鸡注射的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2)由于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故我市防疫部门要求市民做好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烧熟煮透,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属于________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3)分析试验现象:B组小鸡注射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后再注射H7N9禽流感病毒能正常生活,原因是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能刺激其体内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从而消灭病毒达到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18、疫苗通常是用杀死或减毒的___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人体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关的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19、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是______,它分泌______激素,胎儿时期分泌不足时会患______,成年时分泌不足会引起______,成年时分泌太多会引起______.______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20、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1、老年人的骨中缺钙,所以无机物含量降低,易骨折。()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2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千古名句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道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丰年”与“蛙声”的某种关系.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稻属于______者,蛙属于______者.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______.通过上述结构,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和能量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特点是______和逐级递减.所以该生态系统中,______数量最少.

(3)此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水稻-→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蛙,也可以代表______.

(4)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能消灭大量害虫,但有人为了经济利益,而大肆捕捉青蛙,这给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______.由此可见,人们的生产;生活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会破坏______.

23、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生部位____________条件(光)____________原料____________产物____________能量变化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8分)24、【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5、【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6、【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

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其心脏分为四腔,有二心室和二心房,两条循环路线,即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氧气的能力比较强,为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提供充足的氧,有利于保持体温的恒定.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结合哺乳动物的心脏示意图进行掌握,分析作答.

2、C【分析】【解答】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是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还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关节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关节和骨、骨连接的关系.3、C【分析】解:A;痢疾的病原体是痢疾杆菌.属于细菌引起的;

B;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双球菌;属于细菌.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此病毒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

D;脚廯是由真菌引起的.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原体,即可解答本题.【解析】【答案】C4、A【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A.鹅的白毛和鹅的黄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A正确;B.羊的黑毛和短腿,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

C.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C不正确;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

故选A。【解析】A5、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特点。解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概念及特点。【解答】生物的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A.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实质是相同的,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不一定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故B符合题意;C.有性生殖的后代有更大的变异性;无性生殖可以完全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

D.无性生殖可以完全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后代遗传信息只来源于一个亲本,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解析】B6、C【分析】解:A;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体表具有黏液,这有利于蚯蚓完成呼吸,A错误;

B;蚯蚓腹面颜色较浅;粗糙,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B错误;

C;蚯蚓体长约60mm-120mm;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C正确。

D;蚯蚓的身体前端离环带较近;D错误。

故选:C。

蚯蚓是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特征:出现了真体腔,身体细长由许多环节构成。

关键知道蚯蚓的结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有环带、体表湿润等。【解析】C7、A【分析】

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病原体清除;人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体内就产生了抵抗破伤风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破伤风病毒起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A.

【解析】【答案】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8、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逐渐进化成人类,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生物的进化,以此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故A错误;东北平原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位于暖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故BC正确;东北平原有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华北平原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故D错误。故选BC。【解析】BC10、BC【分析】解:海蜇经加工可以食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医学上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水螅和珊瑚虫个体较微小,人类没有食用它们的经历.

故选:B;C.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此题考查了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特征,较为基础.【解析】BC11、AC【分析】解:A组亲代杂交组合是高茎Х矮茎;子代性状全是高茎,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C组亲代杂交组合是高茎Х高茎,子代性状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表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因此能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的组别是A组;C组.

故选:A;C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解析】AC12、AD【分析】解:BC;肺活量显著增大、身高增加;都属于青春期的特征,不是第二性征,BC不正确;

AD;长出胡须、喉结突出等是男子的第二性征;C正确。

故选:AD。

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

只要熟练掌握了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即可轻松答题。【解析】AD13、AD【分析】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正确;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AD。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解析】AD14、A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为保护、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鱼类资源,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控制捕鱼网眼的大小、在产卵期禁止捕鱼等,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可以很好的保护鱼类资源,D、立法保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符合题意。B、一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随之消失,永不再生,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尤其是珍惜物种,据此可知,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会破坏珍惜物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解析】【答案】AD15、AC【分析】骨膜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骨能够愈合,这就是骨的再生。【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霉菌【分析】【解答】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由题意可知,水果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

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可见水果上的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

故答案为:霉菌.

【分析】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17、(1)对照抗原(2)B(3)(3)抗体特异性免疫【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预防。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免疫的类型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解答】(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在本实验中,A组小鸡起对照作用。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故从免疫的成分上看,B组小鸡注射的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故我市防疫部门要求市民做好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烧熟煮透,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3)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B组小鸡注射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后再注射H7N9禽流感病毒能正常生活,原因是失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能刺激其体内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使小鸡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这种免疫力的获得是后天形成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解析】(1)对照抗原(2)B(3)(3)抗体特异性免疫18、病原体抗体【分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疫苗的概念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疫苗、抗体的概念。

【解析】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疫苗、病原体等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如疫苗,病原体等。因此,疫苗是指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疫苗属于抗原。【解析】病原体抗体19、甲状腺;甲状腺;呆小症;甲状腺肿大;甲亢;胰岛素【分析】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甲亢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频率偏高.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

故选:C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以及胰岛素的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非常重要的考点,注意掌握.【解析】甲状腺;甲状腺;呆小症;甲状腺肿大;甲亢;胰岛素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解析】【答案】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四、判断题(共1题,共2分)21、×【分析】试题分析: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解析】【答案】错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22、略

【分析】

(1)该农田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是水稻;消费者是鼠、蛇、兔、鸟、昆虫、蛙,分解者是细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该生态系统中蛇营养级最高,它的数量最少.

(3)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从生产者开始;求每个分支上的食物链条数的和.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即:水稻→鼠→蛇;水稻→鸟→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

(4)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肆捕捉青蛙,则昆虫的数量会大量增加,从而造成植被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相反,如果蛇、鸟、蛙得到保护,数量增加,则该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数量就会增加,维持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1)生产;消费;(2)吃与被吃食物链;物质;单向传递;蛇;(3)4;鸟或蛙;(4)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生态平衡.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营养结构与功能、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和书写食物链以及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23、略

【分析】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为:。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故答案为:

。比较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生部位叶绿体线粒体条件(光)有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产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变化贮存能量释放能量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两种基本的生理活动.

六、其他(共3题,共18分)24、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要点: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3)①③(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酒精。

(6)将气球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析】【答案】(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菌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3)①③

(4)①④(或①⑤)酵母菌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