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图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kW·h·m2)分布。据此完成1—2题。1.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A.自南向北递增 B.自西南向东北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递增 D.自东向西递减2.影响黑龙江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地形 ②植被 ③纬度 ④天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有袋类动物最早起源于南美洲,目前主要分布在澳洲,南美洲亦有少数分布。早期地球有两块大陆,位于南半球的是冈瓦纳古陆。有袋类动物在冈瓦纳古陆内部迁移,该大陆分裂成现今的数个大洲后,澳洲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绝大多数有袋类动物的分布区。图示意冈瓦纳古陆分布及有袋类动物可能的迁徙路线。据此完成3—4题。3.最符合目前有袋类动物分布特征的迁移路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4.依据有袋类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可推测,冈瓦纳古陆解体始于A.中生代 B.元古宙 C.古生代 D.太古宙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5.图示地貌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a地貌 B.b地貌 C.c地貌 D.d地貌6.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a地貌常见于河流中下游河段 B.b地貌可以指示当地盛行风向C.c地貌只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 D.d地貌继续发育会形成海蚀崖调查发现,被沙漠戈壁环绕的绿洲存在冷岛效应,即绿洲近地面温度皆低于戈壁沙漠。图为张掖戈壁沙漠区8月份某日四个时间点(19时、22时、24时、6时)温度的垂直变化曲线图,图中K为开氏温度(K=℃+273.15),高度的起算点为地面。据此完成7—9题。7.代表6时戈壁沙漠区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8.白天绿洲近地面气温低于戈壁沙漠的主要原因是A.风速较大 B.空气湿度大 C.比热容大,升温慢 D.云量大,升温慢9.夏季绿洲冷岛效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有①抑制作物呼吸作用 ②减少水分损失③增加绿洲局部降水量 ④促进绿洲沙漠间热量交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清朝李光庭《乡言解颐》中记载:“霞者,赤气腾而为云也。以朝暮见,大约春夏时多,秋冬时少”。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10—11题。10.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B.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散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散射大气逆辐射11.夏季时,朝晚霞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云层较厚,反射作用强C.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多,散射作用强 D.水汽多,大气逆辐射强勒拿河流域冻土广布。图为勒拿河径流及气候因子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12.该河流域季节性积雪快速融化开始于A.4月 B.5月 C.6月 D.7月13.该河流域季节性积雪较少的年份,季节性冻土A.冻结开始时间推迟 B.最大冻结深度增加C.融化开始时间推迟 D.最大冻结深度减小铁岭市地处辽北平原,全域耕地属典型黑土,素有“辽北粮仓”之称。近年来,铁岭市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包括实施秸秆覆盖、宽窄行交替种植、免耕播种等措施,还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技术体系。这些措施使黑土地质量得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户实现降本增效。据此完成14—16题。14.黑土是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但自然条件下形成所需时间很长,这主要是因为A.生物作用过程漫长 B.成土母质形成缓慢C.气候条件不易满足 D.地形影响土壤发育15.铁岭市采用秸秆覆盖土地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腐殖质来源 B.抑制杂草生长 C.减少水分下渗 D.降低土壤温度16.相比深耕播种,免耕播种可以A.降低土壤黏性 B.增强土壤透气性 C.减轻水土流失 D.提高微生物活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野三坡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是一处集山、水、林、洞、泉、石于一体的自然风光旅游胜地,是北方稀有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鱼谷洞是野三坡较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图为鱼谷洞景观图。(1)简述我国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的原因。(4分)(2)鱼谷洞内洞道结构复杂,与当地降水变化大有关,试解释其中的道理。(6分)(3)野三坡地区一直以来农业发展较为落后,试说明其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海水运动规模庞大,形成大规模的洋流体系。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1)甲、乙、丙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表层海水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4分)(2)图示①②③④⑤⑥中,表示寒流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6分)(3)图示甲、乙、丙、丁、戊海域中,最有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___________,并说明原因。(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椴树树高可达30m,树冠蓬松,枝条繁茂,树形优美,抗烟、抗尘能力极强。椴树在我国黑龙江分布较多,被称为“行道树之王”。图1为椴树景观图,图2为黑龙江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1图2(1)指出椴树所属植被类型,并分析该植被对哈尔滨气候的适应性。(6分)(2)说明椴树被称为“行道树之王”的原因。(6分)(3)简述椴树植被群落的季相变化特征。(8分)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B2.D3.D4.A5.D6.B7.D8.C9.A10.A11.C12.B13.B14.A15.A16.C17.(1)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石灰岩分布较少,因此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少。(4分)(2)地下水不断地对地下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形成溶洞(2分);该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反复升降(2分),使得溶洞不断被侵蚀和改造,形成了复杂的洞道结构(2分)。(3)当地石灰岩广布,土壤较为贫瘠;地下溶洞多,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较少;地表崎岖,不利于农业耕作。(6分)18.(1)丙>乙>甲甲>乙>丙(4分)(2)②④⑥(答出一个给1分,共3分)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3分)(3)丁海域(2分)原因:该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把底层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型渔场。(4分)19.(1)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2分)适应性:哈尔滨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椴树夏季盛叶,有利于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