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5年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2025年春)一、积累与运用(17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良好的语文素养离不开日常的点滴积累。请完成1—5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俨然(yǎn)豁然(huō)诣太守(yì)黄发垂髫(tiáo)B.清冽(liè)佁然(yí)寂寥(liáo)悄怆幽邃(suì)C.器皿(mǐn)箬篷(ruò)多髯(rán)蒹葭凄凄(qī)D.雎鸠(jū)窈窕(tiǎo)寤寐(wù)辗转反侧(zhǎn)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生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________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__________无人鼓掌,也要为梦想全情投入。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你________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就会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想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就要做到身处逆境时________,坚守希望。人生,本就是一次永不止步的远行。A.印虽然播撒居安思危B.落即使播种居安思危C.印即使播种安之若素D.落虽然播撒安之若素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在诗歌这种古老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②即使山河破碎,生死艰难,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③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激荡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唤起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A.“浸润”“鼓舞”是动词;“一直”“艰难”是形容词。B.“诗意生活”“山河破碎”都是主谓短语,“民族文化”是偏正短语。C.“鼓舞人心”“鲜活记忆”是动宾短语。D.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唤起”和“激荡”互换位置。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开展“阅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B.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代替: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故以“垂髫”代指小孩;“黄发”象征长寿,故指老人。C.《经典常谈》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挣扎,深刻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2)【经典寻途·启思明志】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有目的性的阅读方式。《经典常谈》的十三篇文章,既有一定顺序,又各自独立成篇,也适合选择性阅读。由此,小宁同学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他认为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5.古诗文默写。(6分)(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二首》)(2)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3)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___。(《回延安》)(4)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生活于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乙】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雎》中“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B.《关雎》中“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相思难耐表现得淋漓尽致。C.《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主要写出主人公对恋人衣饰的赞美。D.《关雎》《子衿》同属于《诗经》中的《国风》。《关雎》抒写一位男子对心中所爱的追求与思念;《子衿》直抒胸臆,表达一位女子的相思之苦。(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①梁之形,其旁出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④,而列是夷狄⑤,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⑥,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选自《小石城山记》)【注释】①睥睨:城墙上的女墙。②堡坞(bǎowù):碉堡,防守用的建筑物。③箭:泛指竹子。④中州:中原,泛指黄河中游一带。⑤夷狄:这里指偏远的永州。⑥伎:同“技”,技艺,指小石城山的奇景。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益奇而坚香远益清(《爱莲说》)B.良久乃已乃记之而去C.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D.及是,愈以为诚有至霸上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8.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分)(2)环之可上,望甚远。(3分)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10.【甲】【乙】两文都是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时写的作品,但景中所含之情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体会【甲】【乙】两文中作者不同的情感。(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①张氏帅府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北洋军阀张作霖及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1996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②近几年来,辽宁以张氏帅府博物馆为平台,与台湾开展了大量的交流活动,特别是张氏帅府博物馆与西安事变纪念馆、新竹县张学良故居纪念馆每年举办一次的“两岸三馆年会”,通过开展对张学良将军的研究活动,弘扬张学良将军的爱国精神,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已成为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沈阳也以张氏帅府博物馆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契机,充分运用张学良将军的历史影响,深入开展沈台两地间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改动)【材料二】①海城仙人洞遗址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孤山镇孤山村,它的发掘的确价值重大。距今5万至2万年前,古人类在这个天然洞穴里连续生活了3万年,洞穴内出土了大量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尤其是在洞穴内发现的2件岫玉质地的石器,将人类用玉时间提前到了旧石器时代。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②不仅如此,洞穴内还出土了由兽牙和蚌壳制作而成的装饰品,它们小巧精致。当时的小孤山人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为了便于佩戴,他们在这些装饰品上钻孔打洞,让这些兽牙、蚌壳更具装饰性,这标志着人类朝文明迈进了一步。③近些年来,随着海城仙人洞遗址的影响力逐年提升,不少外地人特意开车到这处古人类遗址附近转一转。丰茂的水草,秀美的山峰,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与厚重的历史底蕴让外地游客赞不绝口。④听说海城市有计划将仙人洞开发成遗址公园,70多岁的村民汪立和一直特别期待:“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仙人洞,来了解仙人洞,让这处古人类遗址成为村里的名片,到时候,我给大家义务做讲解。”(选自《辽宁日报》,2023年11月15日,有改动)【材料三】①千山景区位于鞍山市东南,游览面积72平方千米(含核心景区面积44平方千米),保护地带面积为53平方千米,规划面积共125平方千米。千山植被茂密,分为天然林与人工林两类。②千山的气候对植物生长较为适宜,年平均气温为8.7℃,年平均降水量为729.5毫米,雨量充足,温度适宜,适合植物生长,因而千山有上万株古树,构成茂密森林。③千山植被总体上属于油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区。绝大部分是天然林,另有少量人工栽培的植被(简称人工林)。④千山的人工植被是在自然植被的基础上营造起来的人工林,其中的板栗林和梨树林一般在土壤较厚而肥沃的地点栽培而成。(有改动)【材料四】①初夏时节,群山之间,位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的赫图阿拉城,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述”着400多年前的历史。②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赫图阿拉城是记录中国历史和传承民族习俗的重要平台,拥有汗王寝宫、昭忠祠、罕王井等一大批古建筑。③如今,游客走进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总是会被这里颇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吸引。当地以清代四大功臣家族的四合院为原型,打造“功臣府邸”特色民宿,将满族特色庭院、满族火炕等民俗元素与满族建筑融合,让游客体验满族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赫图阿拉村党支部书记说,依托赫图阿拉城在村内的优势,全村大力发展满族特色文旅产业,村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④随着旅游升温,“满绣”“满族地秧歌”“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衍生品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选自《辽宁日报》,有删改)1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张氏帅府博物馆与西安事变纪念馆、新竹县张学良故居纪念馆每年举办一次的“两岸三馆年会”,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已成为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B.海城仙人洞遗址的确价值重大,距今5万至2万年前,当时的小孤山人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C.材料三按照总分结构对千山植物进行介绍,所以段落②和③不可以调换顺序。D.赫图阿拉城颇具特色的仿古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全村大力发展满族特色文旅产业,村民慢慢富裕起来。12.春末夏初,正是出行旅游的好时节。沈阳城日渐成为南方“小土豆”向往的旅游城市,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你的好友慕名而来,请结合材料为你的朋友写一份出行计划。(3分)出行计划推荐景点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点地址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材料四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衍生品①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针对这种现状,来自沈阳、海城、鞍山等地的同学们,大胆构思,结合当地的景区特色,建议当地生产不同的文化衍生品。请结合材料一、二、三,任选一人补全他的对话,说一说你建议当地推广什么文化衍生品。(3分)赵光光:张氏帅府作为沈阳市的地标性建筑,在推广文化衍生品时,我建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小哲:仙人洞作为海城市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在推广文化衍生品时,我建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东东:千山是我们鞍山市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也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景区,在推广文化衍生品时,我建议(3)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文化衍生品:依托文化产品本体所衍生的信息、知识及审美价值,通过物化手段来表达特定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产品。是通过将文化衍生本体的文化精神浓缩为文化符号,并通过艺术创造将其转化为实物形式的文化产品。如动漫衍生品就是利用动漫中的原创人物形象,经过精心设计,所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产品,如动漫形象模型、玩具等。(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空山新雨寺中秋章铜胜①朋友夜宿九华山慧居寺,枕雨入梦,晨起得句:“夜宿僧庐听雨声,空山四合起回鸣。敲窗还作木鱼响,其意若明须灭灯。”清晨看到这样的句子,人好像忽然清醒了一些,我没有过夜宿山寺的经历,可这样的感觉却是我所向往的,有一点禅意在,也有一点暂时脱离尘俗的味道。人有时候需要从熟悉的现实中走出来,走进一个可以抛却烦恼的空灵之地,譬如朋友选择在一个秋雨之夜投宿山寺。②再一细想,我真的能读懂朋友的诗中之意吗?恐怕不能,但我依然很喜欢他在诗后所配的那三幅图片:一张是清晨混沌的天空。橙黄玫红的云天昏昏然,往上,天稍微明媚些,而接近远山的地方,云层略显厚重而黯淡。山在深黛里,寺在有无中,雨后初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另一张是站在佛寺前的远眺。佛寺的墙面昏黄,屋檐的颜色也深沉难辨,远山瓦蓝,近树深翠,深蓝的天幕上,有随意涂抹的一点白云和红霞,云薄如轻纱,霞淡似漂染。还有一张是放生池的一角。昨夜新雨,池水略显混浊,几丛青绿菖蒲,数朵红花睡莲,露出水面的石块上趴着三只乌龟。石块很小,两大一小的乌龟趴在上面,像是被刻意摆上去的一样。风中,一枝将要吐絮的茅草,像是一柄拂尘,从乌龟的背上拂过。莲、蒲、乌龟、浊水,似拂尘的茅草,其中是不是也有着某种因缘在呢?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王维的句子。王维的诗好读,但却难解。一些看似最简单的诗句,往往是最难解得清楚的。而我更喜欢王维句子的简单,不易解,就不深解了,不求甚解读王维,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最好的方法。④王维说夜静春山空,其实秋山更比春山空,空山新雨之后,秋山竟空得有些落寞的意味。有一年秋天,我在齐云山上的天街夜宿,夜里也下了一场雨,雨后,向窗外看去,有淡淡的月色进来,有朦胧的云影飘过。屋檐下有点滴的雨落,檐雨滴阶,声音轻微。树上,偶尔有水珠落下来,滴在落叶之上,发出清晰的啪啦啪啦的声响。有风时,声音密集一些,风停了,声音断续难寻。我喜欢风停的时候,在等待那一点雨滴之声时,有长长的一段静。很多时候,安静,并不是周围没有一点声音,而是在轻微的声响之后,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停顿。⑤空山新雨,蝉声渐悄。寒蝉凄切,是在凉意渐生的秋日,蝉声渐渐远去,好在偶有秋虫鸣唱,让人觉得这个秋天还不至于太过寂寞。秋虫的鸣唱多半是清脆的,一声声,或断续,或缠绵。我特别喜欢在有月光的夜晚,一个人躺在床上,屏息凝神,静静地聆听秋虫的声音。⑥雨后,秋虫的声音更是难得一闻。夜雨之后,在淡淡月色里,听秋虫之声,便别有一番情趣了。在轻微的水滴之声里,秋虫鸣响,像裂云撕帛般清脆,那样的声音仿佛有着银色月光般的光泽,也有着银色金属般的质地,我不敢打断它们的声音,我也不能打断它们的声音。这样的夜晚,属于我们,也同样属于它们,就像是空山新雨,就像是朋友看到的寺中之秋。我不知道昨夜慧居寺外的雨停了没有,也不知道夜里有没有秋虫之声传来,或许有吧。⑦上午,我从凤凰山下的一座禅寺经过,看到枫杨树叶子,在风中纷纷而落,一场夜雨,山空秋凉,不唯山寺。14.请分别概括第④段至第⑥段所写内容。(3分)15.作者开头引用朋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2分)16.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17.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6分)(1)秋山竟空得有些落寞的意味。(赏析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2)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我不敢打断它们的声音,我也不能打断它们的声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18.第⑥段作者是如何描绘秋虫之声的?(3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初识凝结水胡佳宇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寥寥八字便勾勒出一个苍凉缥缈的深秋清晨时空背景,从而引出后面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文人墨客喜用“露”托物寄情,因其纯洁无瑕,便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因其稍纵即逝,便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因其恰得时宜,便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②露其实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实质是凝结水的一种。所谓凝结水是指当物体表面温度低于周围大气中水蒸气形成露珠时候的温度时,大气中气态水在物体表面凝结形成的水源。其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随口对着玻璃哈气而形成的小水珠,大到清晨数平方千米的植被叶片、茎干上形成的露珠,都有凝结水的身影。③这看似简单的气态和液态的转换,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中却有着很广的应用。④人类生产生活中利用凝结水进行火力发电、原油分离等活动,凝结水的应用最大程度地回收了系统的热能,从而节能降耗,创造经济效益。科研中也常用到蒸发凝结水进行科学化验。农业生产中常常利用农作物凝结水量小、其附着表面的时间长的特点而选择在傍晚喷洒农药、寒露季节采摘油茶等。⑤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中,凝结水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凝结水不但对积累的大气降尘有巩固作用,而且附着在土壤表层能补充水分并减少土壤的蒸发损失,在岩石层中也能起到促进岩石风化的作用,加剧半干旱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植被而言,已有的研究表明凝结水可以通过湿润植物的叶表来帮助它们克服干旱胁迫并提高光合强度。降低植物蒸腾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水分亏缺,可以维持植物的生长、有机物合成与代谢,从而促使植物正常生长。干旱地区雨水资源短缺,露水形成频次和持续时间均超过降水,露水便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和湿度来源,所以不少学者认为露水是干旱区域植物生存的主要水资源或者是植物生长唯一的液态水资源,足见其重要性。⑥当然,凝结水也具有负面效应,比如南方地区“梅雨”季节房屋地面的返潮现象、凝结水过量和持续时长也容易影响植株花粉传播,其残留水体也容易滋生出细菌和真菌等,导致植株患病。⑦凝结水犹如一个谜团,古人阅其表将之比作天上来水,寓之情赋予其丰富的情感;而今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正拨开那萦绕它的迷雾,凝结水相关研究也正从自然学科方向逐步拓展到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和酸沉降等热点领域之中。在全球水资源短缺的今天,如果这类水资源能合理利用起来,那么也将为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一个途径。(选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网站,有改动)19.选文围绕凝结水说明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3分)20.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21.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2.选文③④⑤段顺序不可以调换,为什么?(2分)四、写作(50分)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50分)(1)2024年5月5日,我们迎来了立夏节气。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夏,在古语里有大的意思。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得名立夏。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至,农事忙,农民们在万物繁茂的夏天,期盼着一年的好收成;立夏至,生产热,工人们在热情似火的夏天,创造着一年的新业绩。时光流转,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待。如夏花般灿烂的我们,在立夏时节有着怎样的故事或感悟呢?请补充题目“立夏至,________”,并写一篇文章。(2)人生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憾,它们或许是我们错过的机会,或许是我们失去的人或事物,或许是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想。遗憾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它们也可以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遗憾并不意味着失败。每一个遗憾都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它们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阅读以上材料,以“遗憾”为话题,结合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若选作文(1),请先补全题目。②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案一、1.D2.C3.D4.(1)A(2)示例:同意。《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5.(1)白露为霜(2)微君之躬(3)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4)气蒸云梦泽(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注意“髫”的书写)二、(一)6.C点拨:“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主要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使她念念不忘,表达其相思之深。(二)7.A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A.都是副词,更加。B.副词,才/连词,表顺承,于是。C.副词,大约/助动词,可以,能够。D.动词,到/连词,和。8.(1)(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重点词语: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环绕而行可以登上山顶,站在上面能眺望很远的地方。[重点词语:环:环绕。上:登上(山顶)。甚:很,十分]9.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10.《小石潭记》主要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看见小石潭美景时喜悦的心情。《小石城山记》主要抒发作者有报国之才而不能施展又反遭辱没的不平之气。【乙参考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没什么收获;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生成女墙、房屋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碉堡,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口往里探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的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清远洪亮,好久才停止。环绕而行可以登上山顶,站在上面能眺望很远的地方。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和质地坚硬,山石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精心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神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神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稠密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永州,即使再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所以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造物神似乎不会这样做,那么造物神果真没有吧?有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