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下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C.泰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1.01×106PaD.初中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2.小明站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上不再蹬地,而是让车滑行,滑板车最终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A.滑板车失去了惯性B.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C.滑板车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D.滑板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了力B.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力的作用D.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4.中国航母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安全的保障。下列有关中国航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起航的战斗机为参照物,航母处于静止状态B.飞行时使战斗机前进的动力是喷气对空气的冲击力C.战斗机静止时甲板对战斗机的支持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战斗机静止时战斗机受到的重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在2024WTT新加坡大满贯赛结束后,国乒“00后”运动员王楚钦重登世界第一宝座。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的乒乓球在空中继续运动,表明其受到惯性作用B.球拍对乒乓球的力只改变了球的形状C.打出的弧圈球,是乒乓球上、下(或左、右)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导致的D.上升到空中最高点的乒乓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6.下列生活实例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

A.图甲:覆杯实验B.图乙:吸盘挂钩C.图丙:朝着两支蜡烛中间吹气,另一支蜡烛被点燃D.图丁:真空压缩袋7.火车非常重,所以需要在铁轨下铺枕木,防止铁轨下陷到泥土里。下列情景中,与“铁轨下铺枕木”改变压强的方法和目的相同的是()A.将斧头刃磨薄后砍柴 B.载重卡车要装多个车轮C.用重锤将钉子锤入木板 D.将塑料吸管改成斜口8.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B各重10N,在两个物体上分别施加水平拉力F1=4N,F2=2N,两个物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左B.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为4N,方向向左C.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2N,方向向右D.B对地面无摩擦力作用9.一端蒙橡皮膜,一端开口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所示,橡皮膜浸入深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保持不变 B.逐渐向上凸出 C.逐渐向下凸出 D.先向上凸出,再向下凸出10.如图所示,一个人平躺在平静的江面上,一动不动也不下沉,是因为该人的(

)A.密度比水小 B.质量比水小C.体积比水大 D.温度比水高11.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②用剪刀将图甲中静止的卡片从中间剪断,目的是探究平衡的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③将图乙中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目的是探究平衡的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④同学们认为甲方案优于乙方案,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12.如图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会浮起来,接着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将浮起来,这两个实验对比说明()①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②堵住瓶口时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压力③堵住瓶口时乒乓球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小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④未堵住瓶口时,乒乓球在水中也受到浮力作用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③正确13.根据表格和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液体种类水银煤油牛奶液体密度/()13.60.81.1①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②当液体压强相同时,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为2︰3③当深度变为30cm时,乙液体的压强为30Pa④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在甲、乙之间,则丙可能是牛奶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14.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橡皮泥造“船”,比比谁造的“船”的承载量更大。如图所示,将所造小船放入盛有适量水的容器中,往船中装入豆粒直至水面恰好与小船边沿相平(整个过程容器中的水未溢出)。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①小船受到的浮力不变②小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和豆粒受到的总重力③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④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大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1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均为、底面积均为S,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均为p,液体质量分别为和,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和,则()①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关系为②甲、乙液体密度关系为③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为④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二、填空题16.我国运动员以9.97秒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百米冠军,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花纹比较深,这是通过增大来增大摩擦力。17.我们在学校学习时讲究劳逸结合,若长时间坐在教室板凳上会感觉屁股酸疼,而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却不容易产生酸痛,是因为坐在板凳和沙发的不同。18.如图所示,AB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当开关K打开时,AB两个容器(选填“能”或“不能”)构成连通器。19.一物体重力是8N,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重力为5N,则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状态的是。三、作图题20.如图,物体受压静止在墙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21.图中小球从斜面上加速滚下,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四、实验题2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实验现象可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由此进一步推理,在“天宫课堂”中,若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推出,物体将(选填“静止”、“落下来”或“匀速直线运动”);(2)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小李认为只降低丙图中小车释放时的高度可对实验进行改进,小李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3)若让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后,先后经过毛巾和木板,阻力会变小,速度会(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4)小明想探究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于是他利用位置传感器绘制了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对应小车在木板上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棉布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减小量。23.小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1)分析实验C、D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2)分析实验D、E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3)利用图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为;(4)如图(2)所示,小华把该金属块分别浸入到另外的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且金属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也相等,则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5)若图E中,已知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0.1m,容器的底面积为,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N。24.荣荣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金属盒探头上的橡皮膜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在将探头放入液体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的目的是;(2)比较图乙A、B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3)保持图乙C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清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未溢出),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聪明的荣荣想知道C图中的盐水密度是多少,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内外两个容器紧密粘合在一起,内部小容器的底部为一张弹性很好的橡皮膜。荣荣进行如下操作:a、在内部小容器内装入适量待测盐水,发现橡皮膜向下突出;b、在外都大容器内装入清水,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出盐水深度h,清水与盐水的液面高度差Δh,以及清水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0;请你写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5)如图丁所示,某科技小组用一块挡板将柱形容器从中间隔开,挡板下有一张半透膜。两侧装入等体积的不同溶液,稀溶液中的水将自然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一侧流动,此现象称为渗透。平衡时如图成所示,两侧液面处的压力差叫做渗透压。若在浓溶液的液面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纯水将向稀溶液一侧流动,称为反渗透,英文为ReverseOsmosis,此膜也称为RO反渗透膜,它的孔非常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重金属离子、细菌等。①图戊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如果左右容器横截面积均为100cm2,要实现反渗透,需要在图戊中(选填“纯水”或“盐水”)液面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压力至少为N;(ρ盐水=1.03×103kg/m3,忽略挡板厚度)②下面不是RO反渗透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是()A.将海水淡化

B.废水再利用

C.用于生产无菌药液

D.充当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五、计算题25.小辉一家人驾驶汽车外出游玩。已知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的总重力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6km,用时0.5h。若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总重力的0.08倍(),求:(1)该汽车行驶的速度;(2)该汽车的总质量;(3)该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26.小明爸爸购置的一套智能咖啡机。如图甲所示,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空杯子放在咖啡机的水平杯座上接咖啡,杯子高度为10cm,杯底面积为3×10﹣3m2,若接满一杯咖啡的过程中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着杯中咖啡的高度h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计算:(g=10N/kg)(1)杯子装满咖啡时,杯底受到咖啡的压力是多少?(2)杯中咖啡的密度是多少?(3)杯子装满咖啡时,杯子对杯座的压强是多少?27.把边长为10cm正方体A和圆球形B用细线拴在一起,放在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细线的拉力为4N,B的体积是A的,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大小。(2)若剪断细线,待物体A静止时,漂浮在液面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物体B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答案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ACCCBBBA题号1112131415答案CADDB1.B【详解】A.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题意;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即4km/h左右;故B符合题意;C.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泰山山顶的大气压应小于1.01×105Pa,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滑板车惯性不会消失,由于惯性继续滑动,A错误,不符合题意;B.滑板车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B正确,符合题意;C.滑板车慢慢停下来,说明速度大小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C错误,不符合题意;D.滑板车受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的作用,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详解】A.根据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离开了物体就没有了力,故A正确;B.物体间作用力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也有施加力,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若没有相互的作用,也是没有力的,故C错误;D.鸡蛋碰石头时,石头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石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A。4.C【详解】A.以起航的战斗机为参照物,航母的位置发生变化,因此航母是运动的,故A错误;B.战斗机的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向后喷射,对空气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战斗机有反作用力,使得战斗机前进,故B错误;C.战斗机静止时甲板对战斗机的支持力与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战斗机静止时,战斗机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战斗机对甲板的压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5.C【详解】A.惯性不是力,不能讲“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B.球拍对乒乓球的力不仅改变了球的形状,还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根据流体压强可知,打出的弧圈球,是由于乒乓球上、下(或左、右)表面空气流速不同压强不同导致的,故C正确;D.上升到空中最高点的乒乓球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6.C【详解】A.图甲中纸下方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纸上方受到杯内水产生的压强的作用,大气压远大于杯中的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和纸被大气压托着,不会下落,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吸盘吸在光滑墙壁上,由于排出了里面的空气,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被点燃的烛焰向中间靠拢,将另一支蜡烛被点燃,没有利用了大气压,故C符合题意;D.图丁真空压缩袋的工作原理是把棉被衣物内部的空气抽走从而使体积得到缩小,利用大气压把本来膨胀的棉被等物品压扁,隔离外界空气,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B【详解】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防止铁轨下陷到泥土里。A.将斧头刃磨薄后砍柴,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载重卡车要装多个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用重锤将钉子锤入木板,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将塑料吸管改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B.物体A静止,受力平衡,受到B对A的静摩擦力和水平拉力F1,这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拉力F1为4N,水平向右,所以B对A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4N,故A错误,B正确;C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根据相互作用力条件可知,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4N,B还受到水平拉力F2以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物体B静止,受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故CD错误。故选B。9.B【详解】一端蒙橡皮膜,一端开口的玻璃筒插入水中,水对橡皮膜产生向上的压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橡皮膜浸入深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橡皮膜将逐渐向上凸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略11.C【详解】①实验中采用的钩码质量相同,可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故①正确;②用剪刀将图甲中静止的卡片从中间剪断,目的是探究平衡的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②错误;③将图乙中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目的是探究平衡的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③错误;④同学们认为甲方案优于乙方案,主要原因是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若摩擦力过大,可能会出现两边挂的钩码数量不同,但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最终导致实验结论错误,故④正确。故选C。12.A【详解】①④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此时乒乓球下面没有水,不受水对乒乓球向上托的力,即乒乓球在水中没有受到浮力作用,所以不浮起;当瓶下口堵住,乒乓球下面有水,受水对乒乓球向上托的力,形成向上的浮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故①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②③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将向上浮起来,说明乒乓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即堵住瓶口时乒乓球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小于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故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选A。13.D【详解】①由图可知,液体深度相同时,甲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与液体产生的压强,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①正确;②当液体压强相同,都为时,甲、乙两液体的深度之比为2︰3,由可知,密度之比为3︰2,故②错误;③由图可知乙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当深度变为30cm时,乙液体的压强解得故③错误;④甲的密度为乙的密度为丙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图像在甲、乙之间,说明丙的密度在甲、乙之间,查表可知,则丙可能是牛奶,故④正确。故选D。14.D【详解】①②整个过程中,小船均属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随着豆粒越放越多,小船和豆粒的总重力逐渐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随着豆粒的不断加入,小船在水下的体积逐渐变大,深度逐渐加深,由可知,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增大,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小船的浮力与小船对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浮力逐渐变大的同时,压力也在逐渐变大,因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大,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15.B【详解】①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均为p,底面积均为S,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故①错误;②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同,由图可知,甲液体的深度大,所以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即,故②正确;③A、B两点距离容器底部等高,且,所以A、B两点以下部分的液体压强大小为,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均为p,所以A上面部分的压强大于B上面部分的压强,即,故③正确;④因为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根据密度公式得甲、乙的质量为因为甲为圆柱体,所以甲的体积为由图知乙的体积为由题意知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即,所以甲、乙的质量比为所以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由题意知甲、乙两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故④正确。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接触面粗糙程度【详解】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花纹比较深,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17.压强【详解】坐在板凳和沙发上时的压力大小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坐在沙发上时受力面积更大,由可知,压强更小,所以长时间坐在教室板凳上会感觉屁股酸疼,而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却不容易产生酸痛。18.能【详解】当开关K打开时,AB两个容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属于连通器,即当开关K打开时,AB两个容器能构成连通器。19.沉底【详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5N,物体重力为8N,重力大于浮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将下沉,直至沉底。20.【详解】物体静止在墙面上,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表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相等;如图所示:21.【详解】物体的重力G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对斜面的压力F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如下图22.远匀速直线运动错误变小c等于【详解】(1)[1][2]根据实验现象可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由此进一步推理,在“天宫课堂”中,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小车通过的距离无限远,故若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推出,物体将匀速直线运动。(2)[3]本实验中要控制小车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故要控制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小李认为只降低丙图中小车释放时的高度可对实验进行改进,小李的观点错误”。(3)[4]若让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后,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先后经过毛巾和木板,阻力会变小,速度会变小。(4)[5]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最慢,如图乙所示,图线c对应小车在木板上运动。[6]因初速度相同,而最终的速度为0,故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量等下在棉布表面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减小量。23.无关越大大于6.4【详解】(1)[1]由图可知,实验C、D中物体浸没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示数相同,浮力等于重力减拉力,所以浮力相同,故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2)[2]由图可知,实验D、E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E中液体密度更小,测力计示数更大,说明浮力更小,故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大。(3)[3]由图A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4N,由图A、C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金属块的密度为(4)[4]小华把该金属块分别浸入到另外的甲、乙两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也相同,由图可知,金属块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更大,由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液体给金属块竖直向上的浮力,金属块给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力,浮力相等,所以压力相等。金属块的下表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也相等,由可知,液体深度相同时,密度越大,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越大,甲中液体密度更大,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更大。(5)[5]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4.薄检验压强计是否漏气深度变大盐水10.3D【详解】(1)[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的大小的,在压力相同时,金属盒探头上的橡皮膜越薄,形变越大,则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橡皮膜应选较薄的。[2]将探头放入液体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则证明不漏气,如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没有高度差,则证明漏气,因此目的是检验压强计是否漏气。(2)[3]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液体都是水,金属盒的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不同,B图中深度大,液面高度差大,产生的压强大,故可得: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3)[4]保持图乙C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清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未溢出),由于液体的总重力变大,因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而金属盒到底部的距离不变,加入清水后液体的密度减小,因此金属盒下这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