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和压强
讲方法
一、压力和压强
1.公式的应用
(1)压强的公式P=g是一个通用公式,可以用来求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压强.
(2)压强的公式p=g=pgh适用于横截面积一定的均匀规则实心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V=S
h),单独放在水平面上时求压强的大小.
2.固体的叠放问题
团A
A|15I
甲乙
图3-2-1
(1)图3-2-1甲中,B对A的压强:pB_A=兽;A对地的压强:p.甘油=中;
(2)图3-2-1乙中,A对B的压强:PA-B=?;B对地的压强:甘他=岑笆
3.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
(1)F=G棱锥侧+G放*;p=g=弋於适用于任何容器,放入液体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大小.
(2)F=G..解+G>Gjp=g=嚷鳏严普"适用于任何容器,放入液体,放入物体时,且不受外
;子解;子动水sS
界力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大小,如图3-2-2所示.
图3-2-2
G+G+G—FIQ
(3)F=G„+G„*+G_,-F^为苏切适用于任何容器,放入液体,放入物体
物/勿切水相sS
时,且受到外界拉力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大小,如图3-2-3所示.
(4)F=G河+G一力+G%+F.b=£=棱题底;亦适用于任何容器,放入液体,放入物体
;子动和底sS
时,且受到外界压力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压强大小,如图3-2-4所示.
二、液体压强
1.柱形容器与非柱形容器的压力与压强
(1)固体、液体压力压强的求法:
①固体压力压强问题:一般先求压力FE=G8(水平面上),然后用公式p=(求压强.
②液体压力压强问题: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
压力压强时一般先用公式p=p成八求压强,然后用公式.F=pS求压力.
只有当容器是柱形容器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重力,可以先求压力F=G殁后用公式求压强p=
不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问题解题思路:以容器底的两个端点为起点向上作垂线直至与液面相平,
容器底、两条辅助线和液面组成的封闭体积中全部装满液体,液体重力即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3-2-5所
⑶薄片脱落问题:
解题思路: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玻璃筒,使用轻质的薄片挡住玻璃筒的下端后竖直插入某种液体中,往玻璃筒
中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如图3-2-6所示,当玻璃筒内外两种液体对薄片产生的压强、压力相等时,薄片恰好脱
落,郎P/P外,F/F外'
学思路
铺垫1
如图3-2-7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的水平桌面
中央.g取10N/kg,求:茶壶对桌面的压强①.
图3-2-7
铺垫2
如图328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窜堂到去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
线,其中合理的是()\/
铺垫3
如图3-2-9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现把长方体物块A放入容器中,已知A的密度为(0.6x103kg
/一,高为15cm,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则物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cm,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
加③Pa(A不吸水,g取10N/kg).
压轴题
如图3-2-10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薄壁容器上面部分为正方体形状,边长h=4cm,下面部分也为正方体形
2
状,边长。=6cm,容器总质量m1=50g,容器内用细线悬挂的物体为不吸水的实心长方体,底面积S.=9Cm,T
表面与容器底面距离l3=2cm,上表面与容器口距离l4=lcm,物体质量m2=56.7g现往容器内加水,设水的质量
为M,已知p次=1.0x1。3卜9/7n3,g=ioN/kg.
(1)当M=58g时,水面还没有到达物体的下表面,求此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当M=194g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当0WMW180g时,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随M变化的关系式,并在图中作出F-M图象
提能力
1.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U尹>七>%),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三
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相等的力F(力F小于物体重力),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
系是()
A.p甲<Pz<P丙B.p甲〉pz>p丙
C.p^=pz=p^D.p^=pz>p^
2.如图3-2-11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
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田'和与'、压强P田'和Pz'的关系是
中中
()
A.F/>F;,pg>Pz'
B.F^>Fz',p^=pz'
C.F甲>当',Pj<Pz'
图3-2-11
D.F^=Fz',p^>pz'
3.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0.01爪2的薄壁空杯,其中甲图为柱形空杯,四个空杯
子对桌面的压强均为WOPa,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900Pa;则这个杯子
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N/kg)()
4.如图3-2-12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
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
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5.如图3-2-1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细颈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甲瓶装水,乙瓶装与水质量相等的盐
水,且都未溢出,则两瓶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z
B.p甲<pz
C-P^=Pz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图3-2-13
6.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现将体积相等的铝块、铁块分别放在甲、
乙量筒中,如图3-2-14所示,此时量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若将两个金属块取出,甲、乙量筒底部受到
液体的压强分别是P甲、pz,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1~
A.p甲〉pzlr
ls
B-P甲<Pzll--
lf-
C.p甲=pzl=
li-
D.无法判断一lfl--
n
甲n乙
图3-2-14
7.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
丁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若将小球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
i;若将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该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乙容器
对桌面的压力为.尸2;若将小球A放在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悬浮,此时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若将
小球A放在丁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A静止时
丁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2<=F3<F4B.F±=F2=F3<F4
C.=F3<F2<F4D.F±=F2=F3=F4
8.如图3-2-15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xICTZ爪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容器中盛有Q2m深的水.若将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体积为2xIOTm3的实心物块浸没在容器/,〃〃〃」,
内水中后(水未溢出),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则物块的密度为图3-2-15
kg/m3(g取10N/kg).
9.如图321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cm2.容器甲中盛
有0.2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
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时,才能满足P鹿〉
P弼S翅=S8xl03kg/m3).
10.在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入质量为640g、体积为320si3的实心圆柱形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液体,
并测量注入液体的总质量m和所对应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p,多次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圆柱形物体与
容器底部不密合且不溶于液体,g取10N/kg,则液体的密度为kg/m3.
m/g50100150200250300
p/Pa125025002750300032503500
11.如图3217所示某豆浆机的主要结构由“机头和外筒组成: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一个金属
网和,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以上部分统称为“机头”.外筒简化为空心圆柱体,不计筒壁厚度,截面积Si
2
=160cm,深度匕=25cM将刀头和电热管简化成一个实心圆柱体,如图所示,其截面积为S2=80cm高为h2=
20cm;此豆浆机工作时要求不超过最高水位线,最高水位线对应的容量为1000mL.某次在豆浆机中装入一定量的
水,当把机头安放好后发现水面刚好与最高水位线相平,则安放机头前,水对筒底的压强是_____Pa(g=10N/kg).
甲乙
图3-2-17
12.如图3-2-18甲所示,将U型管底C处阀门关闭,左右两边均灌些水,A、B两处水面的高度分别是上、h2
(%〉心),在打开阀门的瞬间,将看到的现象是:水将从左边流向右边,设想在C处有一竖直的薄液片,若薄液片的
面积为S,U型管左边水对薄液片的压力为Fi,右边水对薄液片的压力为&(如图3-2-18乙),试推证:Fi>F2.
LD-
甲
S
乙
图3-2-18
13.如图3-2-19甲所示,一个足够大、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在A管中注入密度为pA的液体,再往B管中
注入密度为pB的液体.当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PB:时(1为B液体液柱长度),管内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再往
A管中注入液体C,已知Pc=之PB,欲使液体平衡时两管的液面恰好相平,应该注入液体C的液柱长度为多少?
学思路
铺垫1
答案解:茶壶的重力:G$=m全g=400X10-3kgxl0N/kg=4N,
水的重力:G水=mxg=0.6kgxl0N/kg=6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以+6皿=6N+4N=10N;
水吸
2-42
壶底面积:s=40cm=40x10m=4x3nl2,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FIONrl<1cRr»
p=-=-------=2.5x103Pa.
LS4X10-37n2
答: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2.5xlO3Pa.
铺垫2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木桶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木桶中倒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木桶
中的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所以根据p=pgh可知,木桶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故B是正
确的.
铺垫3
答案9:300
解析(1)由题意知,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静止时漂浮,则F=G,设A的底面积为S,A静止时浸入
;子
33
水中的深度为hi,由G=mgsp=/和F肉=pgV和可得:p胆Sh、=pAgSh,§P1.0x10kg/mxlON/kgxS%
=0,6X103kg"n3xlON/kgxSxO.15m,解得—0.09m=9cm;
(2)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
h=1^=1x0,09771=0.03771,
△p=pg△无=1.0x103kg/m3xION/kgx0.03m=300Pa.
压轴题
答案解:(1)当M=58g时,水面还没有到达物体的下表面,此时水可看做是柱体,
此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mi)g=(0.058kg+0.05kg)xl0N/kg=L08N,容器的底面积=6cmx
6cm=36cm2=3.6x10-3m2,
此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炭,=300Pa;
(2)物体高度h=(4cm+6cm)-1cm-2cm=7cm,
物体体积V=Sh=9cm2x7cm=63cm3,
物体密度P=学=盖条=0.9g/c/=0.9x103kg/m3,小于水的密度,物体在水里应处于漂浮状态;
由P=蔡得:注入水的体积昨亍=募*=194cm3,
容器下方正方体能够注水的体积:VF=6cmx6cmx6cm—9cm2x(6cm—2cm)=180cm所以容器中上方
333
正方体中水的体积Vk=V-VT=194cm-180cm=14cm,
容器中上方正方体中水的深度〃=瓷;==2w,
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6cm-2cm)+2cm=6cm,
VRhh
如果物体完全漂浮,F丙=G,即「册和=所以小片翳黑4=品就
水
r
解得h漫=6.3cm,所以物体不会完全漂浮起来,容器中的水深h_^=hr+h=6cm+2cm=8cm,水对容器
底的压强p=p=1x103kg/cm3x10N/kgx0.08m=800Pa,
由p=g导: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i=800Pax3.6XIO_3m2=2.88N;
(3)当水面恰好达到物体下表面时,水的体积V=6cmx6cmx2cm=72cm3,
水的质量爪=pV=lx103kg/m3x7.2x10-5m3=7.2x10~2kg,
当水的质量Og<MW72g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F=G=mg=7.2xW2kgxWN/kg=72x
lO-N,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做出图象;
当注入180cm3的水时,根据上面第二问中的计算可知,此时恰好把下面的正方体注满水,此时水的深度为6c
m,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pghS=1x103kg/m3XION/kgX0.06mX3.6X10-3m2=216X10~2N.
s
当水的质量72g<M<180g时,关系式F'=pS=pghS=pgh(SK+S)=mK+pghS^,它是一I一次函数,图
象是一条直线.
答:⑴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00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88N;
(3)如上图.
提能力
1.答案B
解析由题知,v>v>可知地面受力面积S田>Sz>现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
甲az丙甲丙
上、大小相等的力,压强的变化量:P尹<Pz<P丙因为原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三个正方体受力F后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P甲〉Pz>P丙故选B.
2.答案A
【解答】地面上放置的正方体物体,地面受到的压强:p=pgh,
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由图知h甲〉hz,所以p<pz;
中
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V后,S田〉Sz,由V=Sh可知截去的高度关系:八四</iz,减小的压强:△pa=
p甲gAh甲,△pz=pzgAhz,△pp<Apz,
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P嗔>Pz';
因为F=pS,S甲〉Sz,所以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F'.
中z
3.答案A
解析水对杯底的压力F=pS=9N,杯中水的重力G=9N,杯中水对底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只有A选项满
足条件.
4.答案D
解析设A点到液面的距离是hA,B点到液面的距离是hB,由图知:hA>hB,因为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
p=pgh,得:PA9^-A=PBPA^A~PB%B,因为%>hB,所以PA<PB,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A、B两液体中,设
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A、AhB,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即:249(%+%)>PBOSB'+%B),因为
pAhA=pBhB,pA<pB,所以h.A>演,由图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A>S⑷两球浸没在液体中,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两球
排开液体的体积SAhA>SB砧因为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它们自身的体积,所以V田>%球的质量m=pV,因为不
知道两球的密度关系,所以不能判断两球的质量关系.
故选D.
5.答案A
解析截去细瓶两侧半圆,那么细颈瓶可看作圆柱体和两个半圆这两部分,因为截去的半圆体积相等,但水的
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有水的半圆的质量小于有盐水的半圆的质量.因为他们总的质量相等,所以有水的圆柱
体的质量大于有盐水的圆柱体的质量,即F甲〉Fz,又因为S田=Sz,所以说.p甲〉pz.
6.答案B
解析铝块,铁块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后液体的深度分别为h甲和hz,根据p=p液gh,「用=pzl,p即甲=
P,#%z,将两金属块取出后,因为两金属块体积相等,量筒完全相同,所以两液面下降的高度相同设为h.这时液体
压强分别为,,P甲=p^g(h甲-。:P型h甲-p*gh=P*一P*gh,pz=p浮式七—埼=P汤9勾-P部h=pzl-
PR儿因为P甲l=pzl,p水〉p酒,所以p甲<pz故选B.
7.答案B
解析&=G浮逆+GQG,2=G浮锥侧+G次+G获F3=G汤+G次+G薮F4=。浮+6水+G球+杆的压力;所
以B正确.
8.答案3.9X103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容器的底面积为s,水的体积V=Sh=2xIO--*o.2m=4xlO/向水的质量
V_33
为m=py=1.0x103kg/m3x4x10-3m3=4kg;放入物块后水升高的高度/%=k==。.1科水
^j\^j\^j\3zxio/nr匕、
G+G+GInr+??i
的深度h'=h+Ah=0.2m+0.1m=0.3m厕容器对地面压强:p放=g=水;动='次N列,水对容器底部压
Im+m+mj.g
强:p水=pjg,由题知p总=2P层即:上一-~匚=2P次加0物体的质量m物=7.8kg,所以物体的密度:p
=3.9xl03kg/m3.
9.答案0.8kg<m<2.4kg
解析(l)p=1,0x103kg/m3,S=200cm2=0.02m2,h=0.2m;
底n底
p=0.8x3s=100cm2=0.017)12%=03
y可用7n可用‘圆锥侧7n
332
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m水=p^SKh^=1.0x10kg/mx0.02mx0.2m=4kg,
乙容器内酒精的质量为:m有用=P/可油1汤=03x103kg/m3x0.01m2x0.3m=2Akg
m-m\g
(2)因为容器形状规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而「次>P媚由公式P=Ds可得:<戒$>
衣
上”,代入数据得:端警>端普,整理可得:△m>0.8kg;
可逆
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0.8kg<Am<2.4kg.
10.答案1.25x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离婚协议书格式与实施指南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设计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电子竞技赛事参赛协议4篇
- 税务工作新思路探讨
- 2025版汽车零部件退货及换货服务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争议解决流程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自用房屋全屋定制装修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销售合同发票管理标准化台账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反担保债务清偿协议3篇
-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版 课件全套 陈志祥 第1-14章 生产系统与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论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