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特训:选择题(88题19大考点)(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3/06/wKhkGWefZJ2AMNJ7AAGbs-tHwDw917.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特训:选择题(88题19大考点)(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3/06/wKhkGWefZJ2AMNJ7AAGbs-tHwDw9172.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特训:选择题(88题19大考点)(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3/06/wKhkGWefZJ2AMNJ7AAGbs-tHwDw9173.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特训:选择题(88题19大考点)(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3/06/wKhkGWefZJ2AMNJ7AAGbs-tHwDw9174.jpg)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压轴特训:选择题(88题19大考点)(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3/06/wKhkGWefZJ2AMNJ7AAGbs-tHwDw9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01(压轴特训88题19大考点)
训练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选择题部分。
一而总考点版型检购
【考点1估测】................................................................................2
【考点2长度的测量1...............................................................................................................3
【考点3误差】...............................................................................5
【考点4参照物】..............................................................................7
【考点5速度】................................................................................9
【考点6s-t、v-t图像】.......................................................................11
【考点7声音的特性】........................................................................16
【考点8声现象综合】........................................................................18
【考点9温度计】............................................................................20
【考点10物态变化】.........................................................................22
【考点11熔化、凝固现象】...................................................................24
【考点12光现象】...........................................................................27
【考点13光的反射和折射】...................................................................30
【考点14平面镜成像】.......................................................................31
【考点15凸透镜成像】.......................................................................34
【考点16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7
【考点17密度】.............................................................................40
【考点18测量物质的密度】...................................................................41
【考点19密度与社会生活】...................................................................46
一密猫玛克疆建利秣
【考点1估测】
L(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
际的是()
A.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CB.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答案】A
【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回,变化幅度不大,故A符合题意;
B.正常人心脏跳动1分钟约80次,一次的时间不到1秒,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lm/s,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023上•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
己身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mB.手指甲的厚度约为1.0mm
C.中学生跑步的速度约为12m/sD.脉搏跳动约60次/min
【答案】C
【解析】A.初二男生的身高约是160cm,合1.6m,故A合理,不符合题意;
B.手指甲的厚度约为0.1cm,合1.0mm,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100米的时间约是15s。跑步的速度约为6~7m/s,故C不合理,符合题意;
D.人的心脏lmin约跳60次,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上•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回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一个鸡蛋的质量是50g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
【答案】C
【解析】A.洗澡水的温度比体温略高,大约是40回,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合50000g,故B不符合题意;
C.十个鸡蛋1斤,合500g,则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C符合题意;
D.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40m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2022上•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中)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
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武汉市年平均气温约为37团B.老师正常讲课时声音的响度约为120dB
C.普通口罩的长度约为175dm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lm/s
【答案】D
【解析】A.根据常识可知,武汉市年平均气温约为18回,故A不符合题意;
B.老师讲课的声音在60dB左右,比120dB小得多,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常识可知,普通口罩的长度约为175mm,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速度的知识可知,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l.l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5.(2022上•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
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测体温”: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回
B."勤洗手J一次正确洗手的时间约为3s
C."要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时的速度约为20m/s
D."戴口罩J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kg
【答案】A
【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6.5整37国,故A符合题意;
B."勤洗手J一次正确洗手的时间约为5min,故B不符合题意;
C."要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时的速度约为8m/s,故C不符合题意;
D."戴口罩J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较小,约为3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2长度的测量】
6.(2023上•山东荷泽•八年级统考期中)为测量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最合适的测量工具
是()
【答案】A
【解析】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在100m以上;
A.工程用皮卷尺的量程在100m以上,可以测量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故A符合题
忌;
B.盒尺的量程大约为10m,不能测量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的量程大约为15cm,不能测量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标卡尺的最大量程为1000mm,合1m,不能测量学校新建教学楼的长度,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中)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
单位是mm()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答案】C
【解析】A.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mm左右,故A
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2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他自己的身高约为16.7dm=1670m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3上•山东青岛•八年级校考期中)关于物理量的测量及实验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使用刻度尺时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B.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出现,测量方法不断改进,误差可以不断减小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避免误差产生的有效方法
D.记录的测量数据要包括数字和单位
【答案】C
【解析】A.使用刻度尺时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没有贴紧或者没
有使刻度值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偏大,属于操作错误。故A正确,不符
合题意;
B.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出现,测量方法不断改进,误差可以不断减小,但是误差不能
避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产生的有效方法,而不能避免误差的产生。故C错误,
符合题意;
D.记录的测量数据要包括数字和单位,这样记录的数值才有意义。故D正确,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9.(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多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是正确的是
()
甲乙丙
A.图甲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心
B.图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取平均值是为了消除误差
C.图丙中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与路线重合测量
D.图丁中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为々
N
【答案】AD
【解析】A.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可以先记下车轮
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A正确;
B.纪念币的直径不易直接测量,图乙中可以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
径,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误差不能消除,故B错误;
C.图丙中测量地图上路线的长度,长度并非直线,可以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与路线
重合来测量,故C错误;
D.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
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细金属丝的
直径为
D=—
N
故D正确。
故选AD。
【考点3误差】
10.(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长度测量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B.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则误差越小
C.由误差造成的测量结果具有时大时小的特点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C
【解析】A.误差不同于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是不能避免的,故A错误;
B.读数时估读的位数只能保留一位,并不是位数越多误差越小,故B错误;
C.受估读等因素的影响,由误差造成的测量结果具有时大时小的特点,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11.(2023上•山东聊城•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可以消除误差
D.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
【解析】误差不是错误,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出现的偏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
以通过改进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方法减小误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2023上•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测量课桌的宽度时,为了减小误差,王亮同学分
别采取了下列四种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D.分别用卷尺和米尺各测量一次,然后求平均值
【答案】D
【解析】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等。用卷尺来测量课桌的宽度,首先卷尺的量程太大,
分度值一般也较大,因此测量工具不合适,而且用卷尺和米尺各测量一次,它们的分度值一
般不同,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求平均值无意义,不能减小误差。
故选D。
13.(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小王利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
量的数据分别为4.35cm、4.36cm、4.63cm、4.35cm,由此可判断()
A.他四次测量的数据都是正确的B.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4.42cm
C.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QlcmD.如果多测几次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C
【解析】A.他四次测量的数据中第三次数据4.63cm,准确值与其他数据不同,是错误
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
4.35cm+4.36cm+4.35cm/“
----------------------二4.35cm
3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测得的数据可知,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Qlcm=lmm,故C符合题意;
D.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地减小,多测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D不符合题
居、O
故选C。
14.(2023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多选)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可以减小,也可以避免
B.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科学地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
D.测量物体长度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这样就可以避免误差了
【答案】AD
【解析】AD.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以避免,故AD错误,符合题意;
B.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科学地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故B正
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中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D。
【考点4参照物】
15.(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C.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相同
【答案】C
【解析】AB.参照物除不选择自身外,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
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AB错误;
C.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故
C正确;
D.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研究结果可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16.(2023上•湖南怀化•八年级校考期中)古诗有云:"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
不流中,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岸边的树D.水
【答案】D
【解析】桥流水不流,说明桥是运动的,水是静止的。
A.以桥为参照物,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河岸为参照物,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
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水为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以自身为参照物,水是静止的,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3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中)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天和
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在
轨轮换。对接成功后()
A.若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B.若以神舟十六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若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
D.若以月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A.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六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船是静止的,故A正确,符合题意;
B.对接成功后,天和核心舱与神舟十六号飞船之间的空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神舟
十六号飞船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太阳间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六号飞
船是运动的,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天和核心舱与月亮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以月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8.(2023上•北京•八年级东直门中学校考期中)(多选)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
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所示的是火箭
上升和此过程中航天员在舱内的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答案】AC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发射塔是静止的,故A正
角;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火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火箭是静止的,故C正确;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发射塔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Co
【考点5速度】
19.(2023上•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重庆特色交通工具,速度最快的是()
①重庆"黄色法拉利”10分钟将乘客送到12km外的重庆西站
②重庆璧山的云巴,最高时速80km/h
③重庆网红打卡地李子坝,轻轨上的乘客可以在6.5s穿过130m的楼房
A."黄色法拉利"B.云巴C.轻轨D.三者一样快
【答案】B
【解析】"黄色法拉利”速度为
―也—12km12000m
v匕--=20m/s
’1lOmin600s
云巴最高时速为
80/
%=——m/s=22.2m/s
23.6
轻轨速度为
&130m
v3=-=-------=20m/s
t36.5s
可知云巴速度最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o
20.(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小红参加百米赛跑,她起跑的速度是7m/s,中途
的速度是9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0m/s,若她的成绩为12.5s。则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是()
A.10m/sB.8.67m/sC.8m/sD.12m/s
【答案】C
【解析】已知小红赛跑跑100m,所用的时间为12.5s,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她跑完全
程的平均速度为
她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8m/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2023上•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
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2m/s做匀速
直线运动;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3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2m/s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A.24:25B.3:2C.2:3D.1:1
【答案】A
【解析】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tl,乙所用时间为t2,对甲有
1c,1C,5,
s=-G*2m/s+—f,x3m/s=—Am/s
212121
解得%];对乙有
5m/s
3m/s2m/s12m/s
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2s
h=5m/s=24
5s-石
12m/s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2.(2023上•福建漳州•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是乙
的3倍,甲、乙通过路程之比为4回3,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A.4团3B.3团1C.4回9D.3团4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甲、乙速度之比为3L甲、乙通过路程之比为4回3,根据v=二,
t
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而s甲s乙s甲v乙s甲v乙414
—•——X—X—
%喔%喔s乙S乙喔339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o
23.(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
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A.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B.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C,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约为72.5sD.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时间约为77.5s
【答案】A
【解析】A.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故隧道是运动的,故A符
合题意;
B.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故列车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列车的速度
v=288km/h=80m/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s=6000m+200m=6200m
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
s6200m___
t=-=---------=77.5s
v80m/s
故c不符合题意;
D.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路程
s'=6000m-200m=5800m
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
s'5800m
=72.5s
V80m/s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6s-t、v-t图像】
24.(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甲图是甲运动的S—
图象,乙图是乙运动的VT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在做变速直线运动B.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甲1分钟通过的路程为300mD.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答案】D
【解析】A.由图甲知,甲物体的s-t图像是过程原点的倾斜直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D.由图甲知,甲的速度
”曳=3=2。向$
f甲5s
由图乙知,乙的速度为2Qm/s,甲、乙的速度相等,两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以甲为
参照物,乙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D正确;
C.甲lmin通过的路程
s=v^t=2.0m/sx60s=120m
故C错误。
故选D。
25.(2023上•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
动相对同一参考点。的距离S随时间f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r=o时刻,A在。点,B在距离。点5m处
C.第5s时,vA=vB
D.两物体由同一位置。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答案】B
【解析】A.由图知,5s内A通过的路程为10m、B通过的路程为
10m-5m=5m
因为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A错误;
B.由图知,t=0时刻,A在。点,到3s时才出发,B在距离。点5m处,故B正确;
C.第5s时AB速度为
$A10m
v.=—=------=5m/s
L2s
%=匣=驷=2m/s
tB5s
VA>VB
故C错误;
D.A从原点出发,而B从距原点正方向上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
D错误。
故选Bo
26.(2023上•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
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到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4m/sB.2到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D.3s时乙在甲的前方
【答案】D
【解析】AB.根据乙的s-r图象可知,0s到2s为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在这段时间内
做匀速直线运动,2s到4s,乙的ST图象为水平直线,说明此时乙静止,平均速度是总路
程与总时间之比,所以0到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S%=2m/s
V=—
4s
故AB错误;
C.甲的S—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甲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而2s以后乙一直静止,
所以,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且从图中可知,3s时甲
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所以甲在乙的后方,故D正确。
故选Do
27.(2023上•河北石家庄•八年级统考期中)a、b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
运动,图甲是。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6车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s内,。和人车都静止
B.0~6s内,。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4s内,。和6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s内,以a车为参照物,6车向北运动
【答案】D
【解析】A.由图甲可知,0~2s内,a车运动的路程为20m,时间为2s,则0~2s内,a
车的速度为
跑—Oni/s
2s
由图乙可知,0~2s内,b车速度不变,则b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m/s,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0~6s内,a运动的路程为60m,时间为6s,则a车的平均速度为
•60m1_,
v=-7-=------=10m/s
t6s
故B错误;
C.由图甲可知,2~4s内,随时间的增加,a车行驶的路程不变,则a车处于静止状态,
由图乙可知,2~4s内,b车的速度不变,则b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图甲可知,406s内,a车运动的路程为
”*60m-20m“,
%=4-=--------------=20m/s
乙2s
由图乙可知,b车的速度为5m/s,则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a、b两辆小车同时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南运动,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北运动,故D正确。
故选Do
28.(2023上•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运
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辆小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4回1
③经过10s,甲、乙两车相距30m
④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团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回3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D
【解析】①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车随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变化,则说明甲乙两车
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丙车随运动时间的变化速度保持不变,说明丙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正确;
②由图可知,当时间为2s时甲运动的路程为8m,当时间为4s时,乙运动的路程为4m,
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8m4m/,
Vs:v7=——:——=4:1
甲乙2s4s
②正确;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车的速度为4m/s,乙车的速度为lm/s,经过10s,甲、乙两
车相距为
s=4mzsx10s-lm/sx10s=30m
③正确;
④图中丙车的速度为4m/s,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回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
比为
f./_s乙.s丙_5乙*v丙_5乙x"丙一24m/s_8
V乙之V乙s丙s丙V乙3lm/s3
④正确。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
29.(2023上•四川宜宾•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多选)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
体考,上0时同时起跑,〃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
是()
A.0f时间内甲、乙两位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时间内甲、乙两位同学保持相对静止
C.0-t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
D.刚到达终点时,甲同学的速度大于乙同学的速度
【答案】CD
【解析】A.O-tl时间内,甲、乙两同学的速度-时间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两
人都在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tl-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的速度不变,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小于乙的
速度,所以甲、乙两同学的距离越来越大,他们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
C.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总路
程相同,则0寸3时间内,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故C正确;
D.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刚到达终点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CD。
【考点7声音的特性】
30.(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甲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
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
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关于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只改变尺子的长度,声音响度增大
B.乙图中只改变敲击音叉力度,声音音调变高
C.用甲图实验器材不能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D.做这两个实验时都用到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答案】D
【解析】A.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声音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A
错误;
B.改变敲击音叉力度,音叉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B错误;
C.当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时,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说明
响度与振幅有关,故C错误;
D.在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因为多个因素都能影响同一个结
果产生影响,在探究时,要控制变量,得到的结论才真实有效,所以,做这两个实验时都用
到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31.(2023上•山东荷泽•八年级统考期中)小明走在大街上,不用眼见就能区分汽车鸣笛声、
电车鸣笛声和自行车铃铛声,主要依靠()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答案】C
【解析】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物体的结构、材料有关,不同物体发声
的音色是不同的,汽车、电车、自行车铃铛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来区分,故C
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2023上•湖南岳阳•八年级统考期中)事实证明,当发声的物体振动加快时()
A.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发出的声音频率越低D.发出的声音音色越好
【答案】B
【解析】物体振动加快指的是振动的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
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选Bo
33.(2011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
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C.“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D.“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答案】B
【解析】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
伴唱,她的音调高,但是在轻声伴唱,故她的响度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o
34.(2023上•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的歌声洪亮有力,"洪亮有力"
是描述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质
【答案】B
【解析】"洪亮有力"指的是声音的振幅大,则响度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2023上•北京大兴•八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诗人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笛子,是根据声音的()
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
【答案】D
【解析】由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物体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诗人辨别出
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6.(2023上•辽宁沈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多选)自制吉他上绷紧了四条材质相同、粗细不
同的橡皮筋,最左边的橡皮筋A最粗,最右边的橡皮筋B最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橡皮
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拨动A橡皮筋,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拨动A、B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拨动A、B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粗细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答案】BD
【解析】A.拨动A橡皮筋,手拨动越快,橡皮筋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音调越高,
故A不符合题意。
B.拨动A、B两条橡皮筋,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一样,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故B符合
题意。
C.拨动A、B两条橡皮筋,当振幅相同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拨动粗细不同橡皮筋,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
D符合题意。
故选BD。
【考点8声现象综合】
37.(2023上•湖北黄石•八年级统考期中)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里,关于声现象,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解析】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运用了转化法,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故A正确;
B.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空气中振动频率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
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o
38.(2023上•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必须利用电子通信设备交流,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D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响度指声音音量的大小,"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
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工作时必须利用电子通信
设备交流,故D正确。
故选Do
39.(2023上•江苏泰州•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利用音色可以区分钢琴和笛子发出的声音
【答案】D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源发出声音需要介质传播进入人的耳朵,而且声音的频率必须在人的听觉频率范
围内,人才能听见声音,故B错误;
C.噪声监测仪不可以减弱噪声,只能检测出声音的响度大小,故C错误;
D.钢琴和笛子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利用音色可以区分钢琴和
笛子发出的声音,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9温度计】
40.(2023上•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某同学利用口服液瓶子、吸管、橡皮膜和水自制
的温度计,如图所示。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程度,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使用更粗的吸管②使用更细的吸管
③换用更大的瓶子④换用更小的瓶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①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粗,上升的高
度越少,越不精确,故①错误;
②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高度越多,
越精确,故②正确;
③使用更大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越明显,故③正确;
④使用更小的玻璃瓶装水,细管的液面上升的高度不明显,故④错误。
故选Bo
41.(2023上•山东青岛•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列关于温度计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触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C.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立马读数
D.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C
【解析】A.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使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很细的缩口,其在测完体温离开人体后温度降低,其内部的
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不能回到下面的玻璃泡中,这样体温计也能正确显示人的
体温,所以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42.(2023上•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丙三支煤油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
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
乙的内径比丙细,用他们测同一杯热水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丙高B.丙温度计的示数最低
C.甲玻璃泡内煤油上升高度最大D.乙温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距离最长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可以装等量的煤油,
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煤油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
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所以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
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由于甲和乙两
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所以,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
温度时,甲温度计煤油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即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综
上所述,甲玻璃泡内煤油上升高度最大。故C正确,ABD不正确。
故选Co
43.(2023上,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体温计内有一细管,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细管
B.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回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答案】B
【解析】A.体温计在结构上有一根细管,防止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遇冷缩回
到液泡中;实验室温度计没有细管,因此实验室温度计不能拿出液体再读数,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结构和分度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故B错
误,符合题意;
C.体温计在构造上有一缩口,使用时,即使离开人体读数,示数也不会下降;实验室
温度计在结构上没有缩口,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在构造上有一缩口,每次使用前,需要将液柱内的水银甩回到液泡中,也就
是甩到35团以下。普通温度计的设计上没有缩口,因此使用时不需要用力甩动温度计,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考点10物态变化】
44.(2023上•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图示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纺纱用纸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线棒连接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智能杯垫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过桥米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企业公章使用与内部管理制度衔接合同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环保认证服务合同规范
- 2025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总承包实施合同
- 2025年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工作人员因私出国境外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服务合同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 奢侈品管理概论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文艺美学课件
- 中药炮制学教材
- 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电气第一种第二种工作票讲解pptx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