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五年级巩固练习语文试卷

(练习时间:120分钟卷面分:3分)

第I部分积累与运用

【活动一:“知识达人"小闯关】

欢迎各位同学参与“知识小达人”闯关竞赛,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探

索祖国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第一关:看拼音,写词语。

1.看拼音,写词语。

翻开中国这本大书,看山川绵延,这是华夏ji&ngtti()的风采。四大发明让我们d6ng

de()了智慧的zhengui(),丝绸之路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的hufhuGng(),万里

长城的xiiJzhiX),让全世界chengzAn(),圆明园的huimi©(),让中华儿女

不忘国耻。当代中国今非昔比,其变化令人nGnyizhixin()。

二、第二关: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盛:①兴盛,繁盛;②盛大,隆重;③深厚;④普遍,广泛。

(1)电视台将转播大会的盛况。()

(2)童年的故乡盛行“摇花乐”。()

(3)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4)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只好留下来共进晚餐。()

三、第三关:要做知识小达人,成语储备要足够丰富才行。请将下列成语补充

完整,并完成练习。

3.要做知识小达人,成语储备要足够丰富才行。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流离失()②同心()力③()计多端

④()通人和⑤安居()业⑥兵()马乱

(1)我发现上面的四字词语表达的感情色彩不同,含褒义色彩的词语有;含贬义

色彩的词语有=(填序号)

(2)我们国家,人民,举国上下,共创更加美好的家

园。(选词填空,填序号)

试卷第1页,共6页

四、第四关:请选出正确答案。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勉强强大B,削减削弱C.时间间隔D.待会儿等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我感恩的话语,温暖了妈妈的心。

B.今天的天气很温暖。

C.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

D.春天像个闹钟,叫醒正在冬眠的动物,还带来温暖的太阳。

6.下面语段描述的情景用成语来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弟弟整天叽里呱啦说个不停。高兴的时候说,不高兴的时候也说,更让人头疼的是晚上睡觉

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个一个地数,一遍一遍地念。

A.夸夸其谈B.念念不忘C.喋喋不休D.口若悬河

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B.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C.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

D.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8.对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雨打弯了的花儿、草儿伸着懒腰,刚从睡梦

中苏醒。依偎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着光,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A.鸟儿唱着歌。B.花儿、草儿睡醒了。

C.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着光。D.写了暴雨后的景象。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中,我们知道了人在地道里是不了解地面上的情况的。

B.林杰的《乞巧》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

C.《己亥杂诗》中,诗人以“万马齐喑”来比喻全国毫无生机的局面。

D.《桂花雨》一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借助桂花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怀旧之情。

10.根据下列四幅图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民间故事名称,写在括号里。(填序号)

试卷第2页,共6页

A.《神笔马良》B.《孟姜女哭长城》C.《牛郎织女》D.《白蛇传》

五、第五关: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1.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12.海力布只好把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乡亲们。(改为双重否定句)

13.根据要求用“果实”一词写句子。

(1)当表示“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时:

(2)当表示“比喻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时:

六、第六关:背诵默写大闯关。

14.背诵默写大闯关。

(1),非是藉秋风。一虞世南《蝉》

(2)莫等闲,,空悲切。——岳飞

(3)不饱食以终日,o—葛洪

(4)《题临安邸》中诗人用反问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对国家悲惨命运的忧伤之感?诗句

是:,?

第n部分阅读与欣赏

【活动二:走进文学阅读长廊】

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们共同鉴赏那些字里行间跃动着的炽热之心,感受诗人

深元的情怀,阅读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七、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试卷第3页,共6页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5.关于上面两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传说中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意为活力,生命力,具体指生气勃勃的局面。

C.“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可以这样划分朗读节奏。

D.《乞巧》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欢快轻松的,而《己亥杂诗》则是委婉含蓄的。

16.《己亥杂诗》写期盼优秀人才涌现的诗句是:,-这一诗句中的

成语是,意思是O

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千米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

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

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

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

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

工岛。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

起。连接隧道两端的小岛状似蛇贝,工作人员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

造出的两座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

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但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

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试卷第4页,共6页

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

年。

⑦施工的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生

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这座大桥不仅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还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被

连接起来的不只是地域,还有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有删改)

17.阅读短文时有许多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如:

(1)看到题目时,我会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读,我对短文的内容理解得更快

了。

(2)读到第②段时,“毗邻”这个词语我不懂,但是并不影响我理解短文,因此

我o

(3)阅读第⑤段时,我可以借助“”这个关键句来提高阅读速度。

18.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的原因是0

19.下面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桥梁。

B.这座大桥主体部分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C.科研人员创造性地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解决了海底沉管隧道的难题。

D.港珠澳大桥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

20.面对这样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写几句。

第HI部分表达与交流

【活动三:班级文化建设】

九、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请你为班级文化添砖加瓦。

21.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请你为班级文化添砖加瓦。

班里决定针对班集体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制定相应的班级公约,请你参与进来。

现象一:有的同学在上课时用书挡住自己的脸,偷偷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级公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二:上课铃声响了之后,还有同学在教室里追逐打闹。

试卷第5页,共6页

班级公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写作能力展示台】

十、写作能力也是“知识达人”必备技能,请描述一下你的心爱之物,它是什么

样的?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你的心爱之物的?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

间。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2.写作

写作能力也是“知识达人”必备技能,请描述一下你的心爱之物,它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是你的心爱之物的?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6页,共6页

1.疆土懂得珍贵辉煌修筑称赞毁灭难以置信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

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疆、懂、筑、赞、毁、置”的笔画较复杂,易写

错,需注意。

2.②④①③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1)盛况:盛大热烈的状况。故“盛”的字义是:盛大,隆重。故选②。

(2)盛行:这个东西非常地流行,几乎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会的意思。故“盛”的字义是:

普遍,广泛。故选④。

(3)盛开:(花)繁盛地展开。故“盛”的字义是:兴盛,繁盛。故选①。

(4)盛情:意思是深厚的情谊。故“盛”的字义是:深厚。故选③。

3.所协诡政乐荒②④⑤①③⑥④

⑤②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词语排列归类、选词填空。

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四处流浪。

同心协力:指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诡计多端:欺诈的计谋层出不穷。

政通人和:政治开明顺利,百姓安乐和睦;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安居乐业:形容人民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兵荒马乱: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

(1)褒义色彩是指词语中包含的赞美、肯定的情感倾向。本题中含褒义色彩的词语是同心

协力、政通人和、安居乐业,故选②④⑤;贬义色彩指用语言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贬低、

批评、否定等消极评价,具有负面的情感色彩。本题中含贬义色彩的词语是流离失所、诡计

多端、兵荒马乱,故选①③⑥。

(2)结合词义,与国家有关的词语是政通人和,故选④;与人民有关的词语是安居乐业,

故选⑤;形容一起奋进的词语是同心协力,故选②。

4.B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A.qiang/qiang;

答案第1页,共8页

B.都读xue;

C.jian/jian;

D.dai/daio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词的理解。

温暖:天气温暖;使感到温暖;温存。

A.“温暖了妈妈的心”是使妈妈感到温暖,温暖:使感到温暖。

B.“今天的天气很温暖”中的温暖指天气温暖。

C.“温暖的春风”是指天气温暖。

D.“温暖的太阳”是指天气温暖。

故选Ao

6.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A.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是贬义词。

B.念念不忘: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C.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D.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弟弟说个不停,没完没了用“喋喋不休”。

故选C。

7.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把田比作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把珍珠鸟比作球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

C.“桂花盛开的时候,真是香飘十里”中“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桂花的香

气浓郁;

D.“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把白鹭比作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8.D

答案第2页,共8页

【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归纳能力。

原文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鸟儿唱歌、花儿草儿苏醒以及水珠在花瓣、绿叶上闪烁等暴雨

过后自然界的景象。

A.“鸟儿唱着歌”只关注了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即鸟儿的歌唱。然而,这只是原文中的一

个细节,没有全面概括原文的主要意思。

B.“花儿、草儿睡醒了”同样只关注了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即花儿草儿的苏醒。这也只是

原文中的一个细节,没有涵盖原文的全部内容。

C.“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着光”同样只关注了原文中的一个细节,即水珠的闪烁。这同样

没有全面概括原文的主要意思。

D.“写了暴雨后的景象”则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原文的内容。原文所描述的鸟儿唱歌、花儿草

儿苏醒以及水珠闪烁等景象,都是在暴雨后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这个选项不仅涵盖

了原文中的各个细节,还准确地把握了原文的主题和意境。

故选D。

9.A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和古诗理解。

A.《冀中的地道战》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

这种战斗模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了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

的智慧。文中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多,结构奇特;地道的作用奇特,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

敌人;地道能防御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功等各种破坏;地道里可以通过“无线电”和“有

线电”了解地面的情况。

故选Ao

10.BCDA

【详解】本题考查民间故事。

A.《神笔马良》:这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马良的故事,他是一个勤劳、刻苦、善良且有志气

的孩子。马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靠打柴和割草为生,但他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

赋。故事中,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这支笔能够画出真实的东西。他用这支笔帮助村里的穷

人,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B.《孟姜女哭长城》:讲述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得悉其夫在修长城的时候已劳累而死,悲恸

欲绝,痛哭不止,竟哭倒了长城的故事。

C.《牛郎织女》:讲述了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

答案第3页,共8页

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

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

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D.《白蛇传》:讲述了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盗

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雷峰塔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和对封

建束缚的憎恨。

第一幅图片可以看出有人伏在长城痛哭,长城塌了的场景,可知故事为《孟姜女哭长城》,

故选B;

第二幅图片是一男一女在无数鸟儿陪伴下相见的场景,可知为《牛郎织女》,故选C;

第三幅图片是一位书生在河边向撑伞的两位姑娘行礼,根据两位姑娘一青一白的装束,可知

是《白蛇传》,故选D;

第四幅图片是一个孩子拿着笔画了船和大海,可知是《神笔马良》,故选A。

11.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详解】本题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

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

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分析句意,首先去掉句中反问词“还”,其次把句中的肯定词“会”

改为否定词“不会”,最后去掉句末疑问词“吗”,问号改句号。改为: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

廉将军。

12.海力布不得不把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乡亲们。

【详解】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将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常用的双重否定词

有“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等。根据“海力布只好把听

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乡亲们。”可知,可将“只好”改为双重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等。

示例:海力布不能不把听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乡亲们。

13.秋天,果树上结满了果实,人们开心极了。做事半途而废的人,永远尝不到

成功的果实。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造句。

根据“果实”的不同意思造句,所造句子语境应该符合该词所指的意思。如:(1)指某些植物

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苹果的果实成熟时呈现出鲜艳的红色,非常诱人。(2)比喻经过斗

答案第4页,共8页

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他们终于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果实。

14.居高声自远白了少年头不弃功于寸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

歌舞几时休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声、远”的正确写法。

(2)书写书注意“年”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弃、功、于”的正确写法。

(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意思是青山

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诗人用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当政者

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的激愤之情和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伤之感。

15.D1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

种格式

【导语】林杰的《乞巧》借乞巧节意象,表达对天意与人才珍惜的渴望及期望天公不拘一格

降人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以九州新生和众人默然为对比,抒发对人才现世的急切期盼。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在两首诗中,《乞巧》以欢快的基调描绘了七夕节时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

节日的轻松愉快。而《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

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

渴望。情感基调并非委婉含蓄,应该是伤感又渴盼的。

故选D。

16.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和成语意思解释。

《己亥杂诗》的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

降人材。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

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根据意思可知期盼优秀人才涌现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成语“不拘

一格”出自此句,意思为指不拘泥于一种规格、方式。比喻打破常规。

17.港珠澳大桥在哪里?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又是什么?暂时跳过这个词语,

阅读后面的内容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18.大桥进入了海底,这一段为

海底沉管隧道19.B20.我惊叹于中国桥梁建设者的高超技术,我为他们骄傲。今后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为建设祖国作贡献。

答案第5页,共8页

【导语】这篇文章详细向我们说明介绍了港珠澳大桥建桥过程中使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先总

的介绍了大桥的概况,再介绍了工程面对的挑战和解决办法:大桥需穿越巨轮航道,毗邻机

场,因此采用“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继而引出人工岛与隧道这两个建设的难点的介绍,

作者还写到了这座跨海大桥的桥梁特点及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成就。无一不体现了我国科技

的高水平、硬实力。文章整体语言准确严谨,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港珠澳大桥和建桥过程中

使用的先进科学技术。

17.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1)对题目“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提问时,可以围绕“港珠澳大桥”和“科技密码”两个方

面进行提问,如:港珠澳大桥是什么时候建造完成的?这座桥有什么特别之处?港珠澳大桥

的“科技密码”是什么?

(2)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暂时跳过或根据上下文来帮助理解。

读到第②自然段时,“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

港国际机场。”句中的“毗邻”这个词语我不懂,但是并不影响我理解短文,因此我可以暂时

跳过这个词语,阅读后面的内容。

(3)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通过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帮助理解整体的内容。

由第⑤自然段句子“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可知,海底的沉管隧道是庞然大

物;本段第二句话是围绕着“巨型管节”来说明沉管的庞大的,故第一句是本段的总结句。因

此,阅读第⑤自然段时,我可以借助“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这个关键句来

提高阅读速度。

1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由第②自然段句子“最后将大桥的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

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同时在隧道两端建起人工岛。”和第③自然段句子“外海

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可知,港珠澳大桥“在离岸20

多千米处倏忽隐没”的原因是大桥在这部分进入海底,建成了海底沉管隧道。

19.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由第⑦自然段句子“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