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草原上的所有候鸟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2、在我们学到的谚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3、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体液大量损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4、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在2s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4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做功为零B.拉力的功率为零C.拉力做功为100JD.拉力的功率为100W5、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A.COB.CH3OHC.C2H5OHD.CH46、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A.X:单质;Y:纯净物;Z:混合物B.X:悬浊液;Y:乳浊液;Z:溶液C.X:氧化物;Y:酸碱盐;Z:化合物D.X:饱和溶液;Y:不饱和溶液;Z:浓溶液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微粒做无规则运动时具有的能。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1)内能的单位:____。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小。但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不一定升高。9、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们的溶液中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NaNO3溶液混合后,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OH﹣NO3﹣Cl﹣SO42﹣H+﹣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Ca2+溶溶溶微Ba2+溶溶溶不10、“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m2(填“<”、“=”、“>”),理由为____.11、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已知物重270N.动滑轮重30N,不计绳重及摩擦,测拉力大小为____N,若重物匀速上升1m,则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____J.

12、小红家买了一台电烤箱,有高、中、低三个档位的发热功率.如图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Rl=R2,开关S1可分别与触点a、b接触.当开关S1置于a端,S2闭合时,电烤箱处于____(填“高温”、“中温”或“低温”)档位;该电烤箱高中低三档的功率之比P高:P中:P低=____.

13、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____、合理____、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4、2002年,我国出现了“非典”,它的病原体是____,当时我们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28分)16、(1)如图1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为了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2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力F1的示意图.

17、工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把货物提起来;请你把图中绳子的绕线方法补充完整.

18、图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19、杠杆OA可绕O点转动;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请作出力F的力臂L.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36分)20、(2015•台州)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____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____。

(3)甲装置内因____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21、(1)画出图甲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画出图乙中细线对木块A拉力的示意图.

(3)小磁针静止在磁体旁;如图丙所示,标出小磁针的N极;

(4)如图丁所示;用螺丝刀撬钉子,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

2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之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求。

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23、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此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种群应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答题。

【解答】A;一个草原上的所有候鸟;不是一个物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单细胞藻类;不是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是一个物种的全部个体;为一个种群,C正确;

D;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蜂;不是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

故答案为:C2、A【分析】【分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影响生物,分析解答。

【解答】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B错误;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错误;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A3、B【分析】【分析】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解答】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由于第一道防线的缺失,则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故答案为:B4、D【分析】【解答】拉力做的功为:W=Fs=50N×4m=200J;

拉力的功率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已知拉力和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公式W=Fs可求拉力做的功,又知时间,利用公式可求功率.5、D【分析】【分析】根据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解:A;一氧化碳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故选项错误.

B;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甲醇,故选项错误.

C;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不是乙醇,故选项错误.

D、自然界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选项正确.

故选:D.6、C【分析】【分析】由图中含义可知;图3表示X和Y属于Z的从属关系.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A;单质和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和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C.7、B【分析】【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

【解答】①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金属是否剩余,而银不能和酸反应,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气泡,故①错;

②由于没有提及具体的铝和铁的量;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将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所以不能判断一定产生沉淀,故②错;

③由于铁和铝的活动性都比银强;所以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单质,故③对;

④溶液得到是浅绿色溶液;所以可以判断铝已完全反应,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故④错;

即题中所给的说法正确的只有③;即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焦耳【分析】【分析】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解答】内能的单位与功;热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

故答案为:焦耳9、不能H2SO4+Ba(OH)2=BaSO4↓+2H2O【分析】【解答】解:(1)由于复分解是交换阴阳离子,BaCl2与NaNO3交换成分后对应的是硝酸盐(硝酸钡)和钠盐(氯化钠);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能发生反应;

故填:不能;

(2)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钡,所以酸为硫酸,碱为氢氧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

故填:H2SO4+Ba(OH)2=BaSO4↓+2H2O.

【分析】(1)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两种离子若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便能发生,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可根据经验: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的鉴定方法,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沉淀.也可通过以下分析解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特点,生成硫酸钡则反应物应为可溶性含钡化合物即可溶性钡盐或氢氧化钡、可溶性的含硫酸根的化合物即硫酸或榀溶性硫酸盐.然后结合题中溶解性表找出符合要求的物质.10、2Mg+CO22MgO+C置换反应=物质转化过程中元素质量守恒【分析】【解答】(1)步骤Ⅰ.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在化学变化中元素质量守恒;故金刚石的质量就等于生成碳粉的质量.

答案:(1)2Mg+CO22MgO+C;置换反应;

(2)=;物质转化过程中元素质量守恒.

【分析】(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

(2)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元素质量守恒来分析.11、150300【分析】【解答】解:(1)拉力为F=(G+G动)=×(270N+30N)=150N;

(2)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1m=2m;

拉力做的功为W=Fs=150N×2m=300J.

故答案为:150;300.

【分析】(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2段,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滑轮组的特点得到拉力大小;

(2)由物体上升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长度,已知拉力和绳子拉下的长度,可以得到拉力做的功.12、高温4:2:1【分析】【解答】解:(1)两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根据公式P=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

所以当开关S2闭合,S1接a点时。

两电阻并联;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处于高档位;

+=Rl=R2;

R并=

消耗的电功率P高===

(2)当开关S1置于b端,S2断开时;

两电阻串联;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处于低档位;

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R串=Rl+R2=2Rl;

消耗的电功率P低==

(3)电路中只有电阻R1工作;此时处于中档位.

电烤箱在中档位工作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工作;

消耗的电功率:P中=.

则P高:P中:P低==4:2:1.

故答案为:高温;4:2:1.

【分析】(1)当开关S1置于b端,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从电路图可以看出,两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根据公式P=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确定电烤箱的高;中、低档位;

(2)利用公式P=求出电烤箱在高、中、低档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13、规律膳食【分析】【分析】一个人的健康与他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4、SARS病毒隔离病人、打扫环境卫生、戴口罩【分析】【解答】本题考查非典的传染源及预防措施。非典的病原体为SARS病毒;当时我们采用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具体措施为隔离病人、打扫环境卫生、戴口罩。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非典的病原体及预防措施。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4题,共28分)16、【分析】【解答】解:(1)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的情况下,最省力,即动力臂最长,由图知OB比OA长,所以OB做动力臂最长,过B点与OB垂直向上作垂线就得到动力F1的方向是斜向上的力.如图所示: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2)使用杠杆时,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只需找出使动力臂最长的动力作用点,然后作动力臂的垂线即可.17、【分析】【解答】解: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从外向里绕绳.如图:

【分析】拉力的方向向下;应从定滑轮开始绕.

18、【分析】【解答】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示: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由此画图.19、解:从支点O向F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出力臂L.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找到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可.五、解答题(共4题,共36分)20、(1)气密;对照或对比;

(2)不正确;

(3)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1)用手握住或利用热毛巾捂容器对该仪器装置微热;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图中两个装置中分别装有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甲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乙瓶由于煮熟的种子,红色水滴变化不大,因此乙装置起到对照作用。

(2)如图所示:不论是甲装置;还是乙装置,它们的装置密闭,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因此不能通过质量的变化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

(3)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使瓶内的气减少,试管内压强减少,红色水滴向右移动,说明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气密;对照或对比;

(2)不正确;

(3)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