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5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如图,是一幅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该漫画最能说明的是()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B.科技革命威胁世界和平C.核威慑下的美苏争霸D.“一超多强”局面形成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体现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各民族一律平等B.发展少数民族经济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光荣革命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D.工业革命4、随着中西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传人中国,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其中“圣诞节”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5、图中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关系密切?()A.长平之战B.大泽乡起义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6、“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电子时代D.信息时代7、(2015.贵州省黔东南州)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史实与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史实推论判断(1)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苏俄新经济政策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恢复生产(2)“(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丘吉尔英美苏等国结成同盟系的原因是法西斯是其共同敌人(3)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创始会员国51个,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日战场作为东方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江泽民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4)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5)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材料表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全球化趋向(6)“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比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能登上月球”——《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冷战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9、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2)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的皇帝________(3)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隋朝________(4)被誉为“诗仙”________(5)被誉为“诗圣”________(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8)唐朝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9)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________(10)元朝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________10、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大宗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赐给田宅,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唐朝也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材料三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材料五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试举一例唐朝与这个民族友好交往的表现。(3)材料三中图一的政权B是什么政权?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图二方框处设置了什么机构?(4)材料四中侵占台湾的“贵国”是哪个国家?台湾收复后,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它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5)据材料五,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管辖西藏的?11、分别指出图中A;B、C三处文明古国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12、20世纪30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农、轻、重各业齐头并进,取得良好成绩,使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错误:理由:错误:理由:13、【题文】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专制统治。

错误:____改正:____14、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出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错误:____;改正:____。15、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

(1)解析: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____,在农业中的表现是____,工业中的表现是____。

情境二: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18户农民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地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点燃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

(2)解析:点燃了农村改革“星星之火”的是安徽凤阳____生产队,20世纪80年代,以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____;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情境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3)解析:这位老人是____,“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得益于他提出的办____的主张;1992年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____;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情境四:老上海人有句习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

(4)解析:这种情况在今天的上海已悄然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设置上海____,使之成为我国____的窗口,长江三角洲的龙头。16、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被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____(判断对错)18、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主席。()19、史实:1933年同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美、德、法、英共有约29万家企业破产。推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的政治危机,激化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20、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经济城市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____。(判断对错)21、1971年第27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外交史翻开新的一页。____(判断对错)22、判断题: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随后,德国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23、19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24、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早期文明最早以迈锡尼为中心。

错误:____

改正:____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3题,共6分)25、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E、F六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科学家____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____

(3)“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

(4)被称为“发明大王”____.27、把下面人物与相应序号连起来.

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20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科学发明出自美国,高科技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微软;IBM、英特尔等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美国,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品几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教学用书》

材料二二战后;西欧国家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最早实施者.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2)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后美国、西欧国家繁荣发展的相同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欧盟成立为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3)请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发展给崛起中的中国带来了哪些启示?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巴导弹危机.【解析】【解答】古巴导弹危机;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1962年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

故选C.2、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材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解析】【答案】A3、D【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本题的材料“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可知,这是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的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说“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故选D。【解析】【答案】D4、C【分析】“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解析】C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解析】【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三国鼎立示意图;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故选C.6、A【分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时间观念对人们的约束开始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蒸汽机后,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以及交通工具上,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和规律,人们开始守时信时,据此可知正确选项是A。B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C,D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史实,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同学们要熟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7、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较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来招和磨光的石器耕地,石刀收割庄稼,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制造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山顶洞人和元谋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不能种植农作物,河姆渡人种植的水稻。故答案选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知识点。材料(1)提供了关键信息“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结合课本所学分析,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生产。故答案为正确的。(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知识点。材料(2)提供了关键信息“(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丘吉尔”,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丘吉尔是英国首相,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故答案为正确的。(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贡献知识点。材料(3)提供了关键信息“中日战场作为东方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2/3以上,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这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牺牲,在1945年联合国建立时成为创始会员国,这说明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故答案为正确的。(4)本问主要考查的是苏联解体知识点。材料(4)提供了关键信息“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俄国十月革命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打败了德国的侵略,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然而,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答案为正确的。(5)本问主要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知识点。材料(5)提供了关键信息“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吃着美国产的面包”、“喝着巴西产的咖啡”、“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材料反映的都属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故答案为正确的。(6)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冷战知识点。材料(6)提供了关键信息“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比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能登上月球”,这些材料说明了美苏两国在军事方面和政治经济方面的争霸,同时说明美苏冷战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故答案为正确的。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俄国十月革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冷战中的对峙、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解析】【答案】(1)√(2)√(3)√(4)√(5)√(6)√9、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事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万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故填武则天。(2)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宰相。他重视地方吏治。还注重节俭。命人烧毁宫内一批朱玉锦绣,表示不在用奢侈品的决心。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故填唐玄宗。(3)本题考查的是隋文帝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故填隋文帝。(4)本题考查的是李白的相关知识点。李白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勤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故填李白。(5)本题考查的是杜甫的相关知识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凝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故填杜甫。(6)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点。1206年,蒙古国建立。后来忽必烈即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统一全国。故填元朝。(7)本题考查的是交子的相关知识点。宋朝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人民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填交子。(8)本题考查的是唐诗的相关知识点。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故填唐诗。(9)本题考查的是宋词的相关知识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经过五代到两宋,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故填宋词。(10)本题考查的是元曲的相关知识点。元朝时期,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曲形式。故填元曲。【解析】(1)武则天(2)唐玄宗(3)隋文帝(4)李白(5)杜甫(6)元朝(7)交子(8)唐诗(9)宋词。

(10)元曲1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改变了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做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被称为“天可汗”。由材料一的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2)本题主要考查了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带去了大批的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9世纪,吐蕃与唐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3)本题主要考查了宋金对峙和元朝对西藏的管辖。结合材料三图一的信息,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南宋、金和西夏民族政权的并立。故B是金。1114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取得了初步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1125年辽天祚帝为金军所俘,辽朝灭亡。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1127年,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年号建炎,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形成了南宋、金和西夏民族政权的并立的局面。宣政院是元世祖设立的中央政府的官署,掌管全国佛教的事务和吐蕃地区的军事、行政。宣政院是中央政府最早设置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机构。宣政院的设立,使西藏开始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标志着西藏开始纳入中国的版图。(4)本题主要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残酷的屠杀和奴役当地人民,并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故侵占台湾的“贵国”是荷兰。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5)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和历代清朝统治者对西藏的管辖。结合材料五的信息;雍正皇帝成精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可以得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尊重民族差异或“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或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清初: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称号;后来康熙的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期(1727年),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解析】(1)开明的民族政策。(2)藏族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3)金宣政院。

(4)荷兰。意义: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5)原则:尊重民族差异(“从俗从宜”;“从安其俗”或不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

措施:确立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11、略

【分析】东方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和中国(位于东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西方文明的代表希腊和罗马都发源于海洋.在亚非文明古国图,自东向西依次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最西端是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

故答案为: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

本题考查了大河流域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解析】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12、略

【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相关知识和内容。1921年苏联在列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24年列宁死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但造成了苏联经济中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答案】错误:新经济政策理由:新经济政策在1921年就已经实施,1929年开始逐步取消。错误:农、轻、重各业齐头并进理由: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优先发展重工业。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权利法案》的作用。为了限制国王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依据《权利法案》,国王享有行政权,议会享有立法权,法院享有司法权,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由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统治【解析】【答案】错误:____改正:____14、春秋战国【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二十四个节气.【解析】【解答】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我国就有历法了.我国最早在战国时期出现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故答案为:

错误:春秋;订正:战国.15、大跃进运动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小岗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经济特区南方谈话浦东新区扩大开放【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南方谈话.

(4)本题主要考查浦东新区的开放.【解析】【解答】(1)由情境一“20世纪50年代”“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可知,这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大跃进运动;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计划指标.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高产“卫星”,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炼钢铁运动.

(2)由情境二“197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18户农民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地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点燃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可知,这是1978年安徽小岗村在探索农村改革道路中,首先进行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由情境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可知,这位老人是邓小平;“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得益于他提出的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邓小平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开发与开放了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对外开放区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浦东的开放,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带动了长江地区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

(1)大跃进运动;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

(2)小岗;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邓小平;经济特区;南方谈话.

(4)浦东新区;扩大开放.16、张骞【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解析】【解答】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辗转到达大月氏后返回长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故答案为:

张骞.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解析】【解答】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不是《马关条约》.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十月革命。19、×【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大危机。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涉及范围特别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金融等部门的危机;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1933年同1929年相比,美、德、法、英共有约29万家企业破产。但本题的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也没有涉及到激化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所以,本题的推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的政治危机,激化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解析】【解答】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

×.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解答】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德国突袭苏联是在1941年6月22日;日本突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12月7日,在德国突袭苏联之前,故题目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四、改错题(共2题,共12分)23、略

【分析】19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历史上发生了1861年--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大。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其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其性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改革均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的相关史实。19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扩大的事件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19世纪六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解析】√;√24、迈锡尼克里特岛【分析】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早期文明最早以克里特岛为中心。

【点评】考查西方文明之源五、辨析题(共3题,共6分)25、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及世界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确立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解析】【解答】A;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东方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B;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D;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西欧奴隶制社会也由此结束,西欧封建社会开始.

E;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的事件开始到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结束;以新贵族阶级为代表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起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道路扫清障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F;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故答案为:

A:秦统一六国(或是秦王赢政称始皇帝;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秦帝国);

B:鸦片战争(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或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淮海;平津战役取得胜利;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D:西罗马帝国灭亡(或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E: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查理一世被迫重开议会);

F: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26、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解析】【解答】(1)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科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

(2)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于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3)雷锋;1959年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2年因公殉职.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被誉为“解放军的好战士”.

(4)爱迪生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故答案为:(1)祖冲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