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_第1页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_第2页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_第3页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_第4页
法学概论(第七版) 课件全套 谷春德 第1-7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 国际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概论(第七版)

谷春德

杨晓青主编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绪论绪论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分类和体系(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是以法律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问。法学不仅研究法律现象的静态、法律现象本身,也研究法律现象的动态、法律现象的实践活动。法学不仅要研究法律现象本身,也要研究法律现象同社会其他现象的关系。绪论一、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分类和体系(二)法学的分类和体系

按照阶级性质的标准,可以把法学分为奴隶主阶级法学、封建地主阶级法学、资产阶级法学和无产阶级法学。前三种法学可以统称为剥削阶级法学,第四种法学又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或社会主义法学。剥削阶级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阶级性质根本不同的法学。按照法学研究的内容,我们可以将现有的法学各个学科划分为以下六类,即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外国法学、国际法学、交叉学科,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分支学科。正是以上六大类法学及其所包括的分支学科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法学体系。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法学与哲学

哲学与法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法学思想受哲学思想指导,而且早期法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包含于哲学之中的;法学的研究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使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法学研究中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法学的理论基础,对法学研究起着直接指导作用。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法学与经济学

法律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法学与经济学存在密切关系。法律是由经济决定的,同时法律对经济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法律通过巩固或破坏经济基础来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当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已经被引入法学领域,出现了“经济分析法学”或“法律经济学”。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法学与政治学

在阶级社会中,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常规形式和手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政治活动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必须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法与政治的这种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法学与政治学存在必然的联系,特别是宪法学、立法学、行政法学本身就兼有法学和政治学的双重性质。在历史上,法学与政治学曾经长期不分彼此,直到19世纪以后,法学与政治学才各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民主与法制、立法政策、权力制约、国家、政党、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仍然是法学与政治学共同研究的双边问题。所以,法学与政治学的密切联系并没有因为法学与政治学各自成为独立学科而受到削弱。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法学与社会学

法学与社会学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交错的关系:法学研究法律是将其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来研究的,社会学要通过法律来研究社会。法学与社会学有许多共同议题。正是出于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需要,产生了法律社会学这一新兴学科。法律社会学主要研究法律的社会运行、法律角色、法律文化、法律运作、法律实效,以理论模型的设计、经验考察和实证分析为其方法论,以参与法制建设进程、推动法制和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为其价值目标。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法学与伦理学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两类重要的社会规范,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这就决定了法学与伦理学存在必然的联系。法律与道德如何分配以充分发挥各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既是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法学与伦理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绪论二、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六)法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律调整提出了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这些新的社会关系,因此,它必然促进科技立法,完善科技法制体系。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加精确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法律现象,以建立、运用和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调整系统。绪论三、“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法学概论”不是法学中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只是对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律作概要的、概略的论述。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学概论”课的内容应由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我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以及国际法三部分构成。本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材,由绪论和13章组成。绪论主要是论述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分类与体系、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法学概论”的基本内容等问题;第一章、第二章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第三章至第十二章为我国部门法律理论,分别论述/介绍了宪法、行政法、民法典、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三章为国际法,分别论述/介绍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二)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规定了权利和义务4.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二)法的基本特征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特征(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3)我国社会主义法贯彻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以国家的强制力和人民自觉遵守的有机结合为保障。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

1.我国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我国社会主义法保障人民民主、对敌专政和打击刑事犯罪3.我国社会主义法保障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发展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二、法的本质(一)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二)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三)上层建筑的其他因素对法也有影响,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一)法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法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法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由原始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原始社会的习惯规范为法的产生准备了形式和条件,早期的法与原始习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但从本质来看,二者有着原则性区别:原始习惯是氏族组织的公共行为规则,反映着氏族全体成员的愿望和要求,主要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氏族首领的威望来维持;而习惯法是奴隶主阶级制定或认可,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的规范,并以奴隶主阶级掌握的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二)法的分类

1.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1)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反映的阶级意志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法的历史类型是同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人类社会迄今已有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除在原始社会没有国家和法外,在其余四种社会形态下分别有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二)法的分类

1.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1)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改造,在许多情况下还要通过社会变革才能完成。因此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和法的历史类型更替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二)法的分类

1.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2)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的特点,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所进行的分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对法系作出不同的划分。目前仍有广泛应用和影响的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二)法的分类

1.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2)法系大陆法系,也称罗马法系、民法法系。它是以古代罗马法,特别是19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为传统而产生和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总称。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海洋法系。它是以英国14世纪到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律作为传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总称。由于美国在独立后仍沿用英国法,故此称为英美法系。第一节

法的概念、本质和历史发展三、法的历史发展和分类(二)法的分类

2.法的一般分类根据法律的外部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对法进行的一般分类有:(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实体法和程序法。(3)一般法和特别法。(4)国内法和国际法。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一、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的概念和逻辑结构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逻辑上周延的规范。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逻辑上是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要素构成的。假定是指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处理是指规范中规定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制裁就是指行为人违反该法律规范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国家将采取的强制性措施。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一、法律规范(二)法律规范的基本分类

按照法律规范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1)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规范。(2)义务性规范,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命令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二、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一)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是以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有:(1)宪法法律部门。(2)行政法法律部门。(3)民商法法律部门。(4)经济法法律部门。(5)劳动法法律部门。(6)环境资源法法律部门。(7)刑法法律部门。(8)诉讼法法律部门。(9)军事法法律部门。(10)国际法法律部门。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二、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二)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形成相互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一国的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各规范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协调和统一性。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之间的这种协调和统一性,决定于其经济基础、国家制度和反映在法中的国家意志的统一。法的这种协调和统一性,保证着法律调整的共同目的和政治倾向。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三、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是专门的法学术语,是指法的创制方式和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制定法。被认可的习惯只在少数场合起补充作用。判例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三、法律渊源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的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六)规章(七)特别行政区的法(八)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九)国际条约第二节

我国的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与法律渊源、法治体系四、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由社会主义法治的各个方面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四个基本方面,以及完善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与之相适应、配合、衔接。法律规范体系的运行是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一、法律制定(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一、法律制定(二)法律制定的特点

无论是广义的立法,还是狭义的立法,都具有以下特点。(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专有活动。(2)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3)法律制定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一、法律制定(三)法律制定的阶段

法律制定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阶段:(1)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2)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3)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的概念

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它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规范的活动,而且包括社会团体和公民遵守法律规范的活动。以法律规范的实施是否需要国家机关的干预为标准,法的实施可以分为法的遵守和法的适用。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二)法的遵守

1.法的遵守的概念法的遵守,是指全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国家公职人员和全体公民,按照法律规范的要求行为,实施法律规范的活动。法的遵守是利用主体的社会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允许他们做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而不是强制社会关系的参加者完成一定的行为,其目的是使主体的社会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广泛的发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二)法的遵守

2.法的遵守的方式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的享用、积极义务的履行和禁令的遵守。(1)权利的享用是授权性法律规范实现的方式。(2)积极义务的履行是规定积极作为义务的义务性规范实现的方式。(3)禁令的遵守是禁止性规范实现的方式。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三)法的适用

1.法的适用的概念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它使具体的当事人之间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对违法者适用法律制裁。司法机关依法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司法活动”和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具体案件的“执法活动”,是法的适用的典型形式,在法的实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三)法的适用

2.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正确,是指在适用法律规范时,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妥当。合法,是指在适用法律规范时,要合乎国家的法律规定,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事。及时,是指法的适用的每个环节要严格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时间要求,提高办事及办案效率。合理和公正,是指法的适用活动在保证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当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的公平正义观念,符合适用法的根本目的。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二、法的实施(三)法的适用

3.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国家专门机关的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三、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一)违法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由下列条件构成:(1)违法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2)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必须是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行为。(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就是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的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按照违法行为的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违法行为主体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违法可分为违宪、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四种。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三、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二)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一词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相同,狭义的法律责任专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一定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的特点是:它与违法有不可分的联系,违法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和根据;它体现了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它通常只能由有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组织予以认定;它是国家对违法行为实行法律制裁的根据。按照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第三节

我国的法律制定和法的实施三、违法、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三)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法律制裁的目的在于保护权利,惩罚违法行为,恢复被损害的法律秩序。法律制裁的主要特点是:它是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实施的;它是一种惩罚性的强制措施;它以存在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为前提;它是一种“要式”的法律行为,即实施惩罚的国家专门机关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并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根据法律责任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一、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一)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道德是指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由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习俗和一般社会措施的力量来保证。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等特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为任务。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一、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二)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

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社会主义法在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把道德规范的内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法律的规范作用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思想基础,不仅立法必须反映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而且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和全体社会成员守法的自觉性。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一、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三)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一致性和区别

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是有区别的。总之,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区别;既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也不应将两者简单混同。要严格划清违法行为同违反道德行为的界限。在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也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既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专门人才。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一)法律意识的概念及分类

1.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法律现实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法律意识的特点在于,它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意识,它包括人们对法、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作用的理论观点,对各种法律规范和人的行为从法律角度进行的理解、感觉、评价,以及人们的法律知识、愿望、情绪等。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一)法律意识的概念及分类

2.法律意识的分类按照不同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可以把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它是该社会法律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也就是被统治阶级的群体法律意识,它总是不同程度地否定现行法律。社会主义法律能够宣传、培养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灌输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形态、价值观,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文化,为实现法律调整、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作用和培养

1.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法律观、法律感、法律思想的总称。它是在扬弃旧的法律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和正义观、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法律要求、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等。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公正、科学、进步的法律意识,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规律,在推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作用和培养

2.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1)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直接指导社会主义法的创制。(2)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直接指导社会主义法的适用。(3)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直接指导社会主义法的遵守。第四节

我国的法与道德、法律意识二、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内容、作用和培养

3.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它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发养成,高水平的法律意识需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价值观,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法律知识。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一、法治的由来和发展关于“法治”,古今中外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对这一概念有过不同的论述。“法治”一词最早产生于西方。进入近代,法治同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当代,在西方国家,法治理论也得到丰富和发展。法治理论并不是西方国家独创和倡导的。围绕着“法治”的叙述、分析和界定,在全世界各种文化和各国历史中都存在并且以不同的形态和理念表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有关于法治思想的论述,曾使用过“法治”一词,主张厉行法治。在近代,中国主张“法治”的是梁启超,他以“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区分和概括儒家和法家学说。国民政府时期,罗隆基在《新月》第3卷第11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曰《什么是法治》的文章,已经包含“依法治国”“法治政府”的意思了。第一节

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一、法治的由来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快速发展,在继承中国法治传统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付诸实践,提出并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尽快促使法治制度化、体制化、民主化。第一节

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二、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一词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来说,它至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主导的治国方略。第二,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第三,法治是指一定价值理念指导下的制度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治国方略的具体化。第四,法治还可以指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良好的法治秩序。总之,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就是法的价值理念及相关制度设计的综合体;法治就是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秩序类型,把自由与秩序、理想与现实统一了起来。第一节

法治的由来及基本内涵、基本特征三、法治的基本特征中外思想家一般都认为法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法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在不同时代,它的内涵和作用是不同的。此外,它的内容和作用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第二,法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法治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必须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正确实施法治,厉行法治。第三,法治不仅是统治者而且是普通老百姓追求的崇高目标,而不是统治者任意摆布的工具。在法治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而不是偏私和享有特权的。第四,法治只是治国的一种方略和手段,其他因素(如德治)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全局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围绕着“社会主义法治”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要会议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和重大理论问题。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依法治国作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撰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等文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并阐述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涵盖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性质、方向、根本目标和总目标、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回答了中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中国法治应当包括哪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法治体系应该怎样构成,以及中国法治在治国理政中应处于何等重要地位及作用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指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立和发展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就理论渊源而言,习近平法治思想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法治思想一脉相承;同时,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在吸取和借鉴古今中外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理论升华。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要义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全面系统、逻辑严谨,其基本要义集中体现在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并阐释的“十一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六是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七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要义和实践要求八是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九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十是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十一是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最后还特别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的“十一个坚持”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根本目的、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和重要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需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切实加以贯彻落实。第二节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述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学理特征习近平法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极大地全面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是绝无仅有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名副其实的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已经构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学理特征是系统化、科学化、学理化,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相当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科学的理论、行得通的理论、有效能的理论。我们必须将其学习好、坚持好、贯彻好、实践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确立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还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此后,他反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法制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用根本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固定下来。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二、中国依法治国的本质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首先,我国的依法治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其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再次,我国的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依法治国。最后,我国的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党领导立法,党保证执法,党支持司法,党带头守法。在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在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依法治国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三)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必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在新时代持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必须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必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阐述了公平正义的理论,明确提出坚持和维护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样要坚持和维护公平正义原则。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就是一定利益协调准则的体现;另一方面,法是一种协调利益的精巧手段,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协调利益矛盾来执行国家职能。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和理念。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一是法的创制即立法要以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认同的公平、正义为标准,合理地平衡、协调利益关系,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于立法全过程。二是法的执行也要以具体实现法的公平、正义为标准,执法为民、依法执法、文明执法,都是为了实现个别的公平正义,调整和落实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司法更要以公平、正义为标准,深化司法体制的改革。四是守法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党的领导一、党的领导与法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多个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法治之所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因为党的领导决定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法治建设必须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有坚强的政治保证。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党的领导二、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在性质上,党领导人民建设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党领导人民建设的法治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在宗旨上,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这既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任务上,党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法治建设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法治促进现代化、捍卫现代化。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内在高度统一的。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党的领导二、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一致性党的领导之所以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是因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法治是保障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是执政兴国的支柱;法治是党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党完成执政任务的可靠保障,是党攻坚克难的有力武器。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党的领导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一,党领导立法。第二,党保证执法。第三,党支持司法。第四,党带头守法。总之,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是全方位的,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节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并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落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已经在政治领域和法律领域得到实现。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法治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对深化法治实践作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第六节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二、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和法治实践第一,加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第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第三,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第四,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第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尤其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践行法治、依法办事的能力。第三章宪法第一节

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我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法治保障。我国宪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这是我国宪法在法律上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国宪法与我国其他法律最根本的区别所在。第二,我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第三,我国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书。第一节

宪法概述二、宪法的产生及发展(一)西方国家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7、18世纪,英、美、法等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随着革命胜利,这些国家都先后制定了宪法。继英、美、法之后,其他西方国家都普遍制定了宪法,用以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当今世界各国实行宪法是普遍趋势。第一节

宪法概述二、宪法的产生及发展(二)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长达百年的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中,无论是清王朝、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政府,都曾制定宪法。清政府于1908年9月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于1911年11月颁布了《重大信条十九条》,但均未真正施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3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军阀于1914年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于1923年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于1925年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但亦未能真正施行。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制定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于1946年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借以维护其大官僚、大买办的统治。第一节

宪法概述二、宪法的产生及发展(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宪法性文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宪法性文件。1931年11月,中央苏区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这些宪法性文件,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指明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斗争的总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节

宪法概述二、宪法的产生及发展(四)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及发展1.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1954年《宪法》3.1975年《宪法》4.1978年《宪法》5.1982年《宪法》自1988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5次以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第一节

宪法概述三、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发展,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根据三次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中的指导地位,从而成为贯穿整个宪法的指导思想。第一节

宪法概述三、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所确认和包含的根本方针,是指导宪法制定、修改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1.人民主权原则2.公民权利与人权原则3.法治原则4.民主集中制原则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一、国家性质概述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四类性质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性质都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二是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三是社会的精神文明。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取决于这三大因素。我国现行《宪法》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三个方面就是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征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有机结合2.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3.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4.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征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作用及目的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国体,具有两个方面的专政作用:“专政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压迫国家内部的反动阶级、反动派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剥削者,压迫那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者,就是为了解决国内敌我之间的矛盾。……专政还有第二个作用,就是防御国家外部敌人的颠覆活动和可能的侵略。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专政就担负着对外解决敌我之间的矛盾的任务”,“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阐释的经典论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三)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是宪法确定的我国的国体。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另一方面就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三,总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国化的最大成果。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历史选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成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加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参政党。党的八大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多党合作作为中国的一种政治制度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十二大进一步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从而使这一制度为我国根本大法所确认,成为我国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准则与主要形式(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准则与主要形式(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第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第二,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第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五,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执政党的工作实行民主监督。第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言献策。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民政协)

1.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人民政协的组织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委员,每届任期5年,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在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人民政协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人民政协各该地方的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地方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由地方委员会主席主持工作。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4.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四、我国基层民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必须将其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其组织形式主要有职工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等。其主要内容是: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第一,全民所有制经济,亦即国有经济。第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一,个体经济。第二,民营经济。第三,外商投资企业。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五、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二)我国的分配制度

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谓“多种分配方式”,主要是指:(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分配。(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3)按资本分配。(4)资产收益。总之,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多种分配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分配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它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经济发展,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一、国家形式概述国家形式包括两层含义,即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政权组织形式,或称国家管理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统治和管理职能的组织与活动体制。它主要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权的构成、组织程序、最高权力分配情况、公民参加管理国家的程序和方式等。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什么原则、采取何种形式来处理国家内部的组成,以及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简言之,它就是指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革命政权的建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苏区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出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如工农兵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的各级参议会、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共同纲领》和后来我国的几部宪法中都被加以确认。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保障国家权力的顺利实现。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14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强调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的工作。第一,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第二,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第三,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第四,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第五,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原则

选举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我国的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我国的选举制度有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第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第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第四,秘密投票原则。此外,我国选举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民主程序,而且规定了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制度,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制度。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机关行使广泛的自治权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们在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拥有自治权。内容包括:一是自主管理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二是立法自治权,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三是自主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四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五是自主安排、管理和发展经济、文化权。六是经国务院批准,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权。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是这种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二是这种制度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三是这种制度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四是这种制度能够密切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民族参加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也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也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二)特别行政区制度

1.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可以容许局部地方由于历史原因而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依法保留不同于全国现行制度的特殊制度。“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指导方针。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的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不同于一般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二)特别行政区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明确规定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的法律地位。这两部法律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3.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的区别一是地方政权体系不同。二是行政权力的大小不同。三是中央对它们的干预程度不同。四是实施的法律不同。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二)特别行政区制度

4.坚持和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完整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及基本法,完整准确地履行自治权。必须把维护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坚决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选举制度,明确规定要由“爱国者”治港。坚持和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确保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四、我国的国家象征1.我国的国旗我国《宪法》第141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旗法》,对国旗的升挂范围、升降时间、升挂方式等作出了规定。2.我国的国徽我国《宪法》第1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我国的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它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节

我国的国家形式四、我国的国家象征3.我国的国歌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我国国歌。4.我国的首都我国《宪法》第1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北京是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是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一、人权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概述(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与特征

公民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与公民的一般权利、义务相比,它们具有以下法律特性:第一,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第二,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最主要、最基本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母体性,它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第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它与人的公民资格不可分、与人的法律平等地位不可分。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一、人权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概述(二)人权的概念以及其产生与发展

人权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是生存权、发展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种基本权利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固定性与可变性、不受侵犯性与受制约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等属性和特点。人权最早是由西方思想家提倡的,创立了“自然权利说”和“天赋权利说”。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人权由理论概念上升为法律原则,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纲领或者资产阶级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权概念和人权思想有新的发展,成为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潮流。但也不能否认,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确有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性发展(一)关于党高度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党的多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牢牢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不断向前推进。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性发展(二)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高质量就业,建成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性发展(三)关于中国人权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人权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各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必须也只能从本国实际和人民需求出发,探索适合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成功经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性发展(三)关于中国人权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发展道路

这个成功经验和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点是: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权发展工作的坚强领导。二是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和人民要求出发,全面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四是坚持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五是坚持加强人权的制度和法治保障。六是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人权治理。第四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创新性发展(四)关于进一步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进一步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进一步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