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1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家里餐桌的高度为80
厘米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120
千克C.本试卷的面积为0.5
米2
D.科学课本的长度为60
厘米2、晚上正在学习的小明听到外面音乐声响震天,吵的他无法学习,他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方法的是()A.请他关小音量B.戴耳塞C.关上窗户并拉上窗帘D.放弃学习3、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事实说明(
)
A.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B.蜡烛能够燃烧C.烛焰具有摇晃的特征D.声音具有能量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5、设湖岸MN
为一直线;在岸边的A
点的游客发现湖中C
点处有人落水,此时C
点离湖岸最近点为B
点,BC
距离为60
米,AB
距离为80
米,游客从A
点出发去营救落水者.
已知人在岸上走的速度为v1=5m/s
在水中游泳的速度为v2=3m/s.
此游客从A
点到达C
点最少用时为(
)
A.36s
B.100s3
C.32s
D.28s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2014秋•下城区期末)(1)小乐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硬币的直径为____厘米.
(2)若要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可行的是____.(选填序号)
①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
②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
③换用不同的人来测量.7、(2015•兰州)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像(选填“虚”或“实”)8、如图所示电路中:
(1)
若闭合开关S2
断开开关S1S3
则L1L2
是______.
(2)
如果只闭合开关S1
而断开开关S2S3
则灯______亮.
(3)
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电路将会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10、载重汽车的车轮数比普通车辆多且宽大,这是为了增大____来减小压强;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轮进行限速限载,是为了减小车辆行驶时的____.11、填空题
(1)研究表明,我国公民的膳食中缺乏______,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很小,但不可缺乏,一旦缺乏______(填维生素类型)就会患坏血病.
(2)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的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和______.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6娄赂
R
2=12娄赂
电流表示数为0.4A
则AB
两端的电压U
=
_________V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15、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
判断对错)
16、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阿基米德.______(
判断对错)
17、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______(
判断对错)
18、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19、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____(判断对错)20、“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21、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2、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脸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___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B.红外线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3、在小华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的关系.
(2)
小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他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
(3)
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24、(2014•铁岭)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__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__.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__.25、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填“左”或“右”)
调节。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kg/m3
(3)
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5分)26、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重4N的正方体木块,放置于1m2的水平桌面上.将重2N的水倒入一个锥形瓶中,瓶重1N,底面积为60cm2;水深度为5cm,将锥形瓶放在木块上.求:
(1)水对瓶底的压强.
(2)木块对桌面的压强.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7分)27、寒冷的天气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结冰严重,威胁电网安全,必须及时除霜熔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湖南电力试验研究已成功研制出比较先进的直流熔冰装置.
该装置可输出1
至2
万千瓦的功率和高达6000
安的电流,最长融冰距离近200
公里,可有效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
如图所示,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有三条输电线123
熔冰装置建在乙地,进行熔冰时,先切断电网的交流电,将熔冰装置上的“+
”、“鈭�
”两个输出接线端接到需要熔冰的输电导线上.
(1)
请合理猜想该熔冰装置进行熔冰工作的基本原理是______;在熔冰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______.
(2)
若要对甲、乙两地之间的“1
”和“3
”两根输电线同时熔冰,请你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切实可行的连接,实现熔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解: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餐桌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约为0.8=80cm
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
故B不符合实际;
C;答题试卷的长约40cm
宽约25cm
面积在40cm隆脕25cm=1000cm2=0.1m2
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
科学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25cm
左右.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析】A
2、C【分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知道并理解减弱噪声的几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
A.关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B.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C.关上窗户并拉上窗帘;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D.放弃学习是错误的做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解析】C
3、D【分析】解: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
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选D.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根据此知识来解答.
此题考查声和能量的关系,是一道基础题.【解析】D
4、B【分析】解: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植树可以在传递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D正确.
故选:B
.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隆脕108m/s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和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是一道基础题目.【解析】B
5、C【分析】解:设AB
上有一点D
游客沿A隆煤D隆煤C
时,所用的时间最短;
设BD
的距离为sAD
的距离为80m鈭�sCD
的距离为s2+(60m)2
由v=st
可得;游客从A
点到达C
点的时间:
t=sADv1+sCDv2=80m鈭�s5m/s+s2+(60m)23m/s=16s+115m/s(5s2+(60m)2鈭�3s)
取y=5x2+602鈭�3x
则(y+3x)2=25(x2+602)
整理可得:16x2鈭�6yx+(25隆脕602鈭�y2)=0
因方程有解;
所以,鈻�=(鈭�6y)2鈭�4隆脕16隆脕(25隆脕602鈭�y2)鈮�0
解得:y鈮�240
则t鈮�16s+240m15m/s=32s
.
故选C.
设AB
上有一点D
游客沿A隆煤D隆煤C
时,所用的时间最短,再设BD
的距离为s
可求AD
段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
的距离,根据t=sv
表示出游客从A
点到达C
点的时间;然后利用数学中一元二次函数有解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好数学中一元二次函数有解是关键.【解析】C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略
【分析】【分析】(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析】【解答】解:
(1)由图知: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硬币左端与5.0cm对齐;右端与7.5cm对齐,估读为7.50cm,所以硬币的直径为d=7.50cm-5.0cm=2.50cm.
(2)①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误差;②换用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不影响测量结果;③才有同样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不同人的测量结果是相同的,不能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2.50;(2)①.7、略
【分析】【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解析】【解答】解: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故答案为:反射;虚.8、串联;L2
形成了电源短路【分析】解:(1)
当开关S2
闭合;S1S3
断开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来,依次流过开关S2
灯泡L1
灯泡L2
回到负极,所以灯L1L2
串联;
(2)
如果只闭合开关S1
断开开关S2S3
时;L1
被断路不能发光,电路为L2
的简单电路,L2
能发光;
(3)
当同时闭合S2S3
时;形成了电源短路,这种电路是不允许的.
故答案为:(1)
串联;(2)L2(3)
形成了电源短路.
(1)
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首尾相接;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2)
根据开关的不同状态;在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则用电器能工作,若出现开路则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不能工作;
(3)
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这种电路时不允许的.
解决此题型的关键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题目中的开关组合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解析】串联;L2
形成了电源短路9、2.2【分析】【分析】此题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内读数,由图示可知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最小刻度值)
为0.2N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规则即可读出示数。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首先观察量程与分度值,并且视线要与测力计指针相平。【解答】由图知:弹簧秤的分度值为0.2N
指针正好指在2.2N
的刻度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故答案为:2.2
【解析】2.2
10、略
【分析】【分析】(1)物理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解析】【解答】解:(1)载重汽车的车轮数比普通车辆多且宽大,根据p=可知;此时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接触面积,压强就会减小.
(2)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一定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所以对机动车进行限速的原因就是减小汽车的动能,从而能比较容易的将汽车刹住.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动能.11、(1)碘维生素C
(2)温暖湿润清洁。【分析】(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生素的作用,掌握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缺乏时的症状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作用,熟知呼吸道对进入的气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共同组成;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其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又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因此呼吸道不但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解析】(1)碘维生素C
(2)温暖湿润清洁。12、1.6【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的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R
=
=4娄赂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就可以计算出电压的大小,即U
=
IR
=0.4A隆脕4娄赂=1.6V
本题较易。【解析】1.6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4、√【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15、√【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隆脤
16、√【分析】解:古希腊物理学家;哲学家阿基米德最早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还发明了用于排水或灌溉的螺旋式水车.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是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名言.
故答案为:隆脤
.
根据对常见物理学家及其成就;名言的掌握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阿基米德的主要贡献与名言.【解析】隆脤
17、√【分析】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故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18、√【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19、√【分析】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是不会有力的作用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
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出现力必然出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在施力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解析】√20、√【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21、√【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研究红外线与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关系,据此提出相关的问题;
(2)当光线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出去.【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验一可知;小唐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看遥控器能否对电视机进行控制,其探究的问题是: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2)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说明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故选A.
故答案为:(1)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2)A.23、略
【分析】解:(1)
甲;乙两图中的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在深度不同,所以探究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2)
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
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3)
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
故答案为:(1)
深度;(2)
无关;(3)
乙;丙.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解析】深度;无关;乙、丙24、略
【分析】【分析】(1)在此题中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需拉动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2)(3)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结合控制变量法,可对不对实验次数中的变量和控制量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解析】【解答】解:(1)要测滑动摩擦力;需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步骤1与步骤2相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增加了砝码后,压力增大,因此是探究的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4)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让长方体木块侧放或竖放来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测量摩擦力大小和步骤1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2)一;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4)接触面积.25、右;3.1×103;不变【分析】解:(1)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所以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
如图乙所示;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2g
零件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零件的质量:m=50g+10g+2g=6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锡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城南旧事节选练习含解析粤教版必修5
- 煤矿月工作总结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1.1《迈上成长新台阶》听课评课记录
- 工厂委托看护协议模板
-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 九年级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房地产包销和分销房地产包销协议书范本
- 钩机租赁合同范本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3《互逆命题》听评课记录2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剧本完整版五篇
- 2014教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1
- 乌海周边焦化企业概况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CS6中文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开心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练习
- Hadoop大数据开发实例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测评问题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