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5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长清区五峰山街道万亩樱桃谷基地是山东省内天然成熟最早的大樱桃园区,被誉为“山东第一大樱桃园”.在樱桃开花的时候,种植户们经常放两箱蜜蜂在果园里,这是因为蜜蜂可以帮助樱桃树()A.开花B.花粉成熟C.传粉D.子房发育2、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该生物技术属于()A.仿生B.杂交技术C.转基因技术D.发酵技术3、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机率(可能性的大小)是()A.100%B.50%C.25%D.04、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后代()A.得遗传病几率增大B.一定得遗传病C.成活率极低D.得传染病几率增大5、判断某一动物是否属于鱼类;其判断依据主要包括()

①体内有脊柱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终身生活在水中⑤体表被有鳞片.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6、请仔细观察下面几种动物的飞行姿态;猜测它们之中哪一种更适合于长途飞行()

A.

B.

C.

7、玉米开花时,如遇到连绵阴雨,果实产量就会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雨水多,气温低,所以花粉不能正常形成B.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了风力传播C.因为连绵的阴雨,昆虫不能进行传粉D.因为连绵的阴雨,影响了开花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题文】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家蚕B.蜻蜓C.蜜蜂D.蟑螂9、下列昆虫:菜粉蝶、蚊、蚱蜢、蝼蛄、蝇、蟋蟀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A.蚊、蝼蛄、蝇B.菜粉蝶、蚱蜢、蟋蟀C.蚱蜢、蟋蟀D.蚱蜢、蝼蛄、蟋蟀10、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特点是()A.鱼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B.鱼用鳃在水中呼吸C.鱼通过鳍来运动D.鱼有鳞片和侧线11、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被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A.形态较小,利于解剖、观察B.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C.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D.容易被采集,便于比较12、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A.蟋蟀B.螳螂C.蜜蜂D.蚊子13、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亲代的性状如何传递给子代:()A.通过胎盘和脐带有母亲遗传B.由体细胞遗传C.有精子遗传D.由卵细胞遗传14、【题文】2011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曾经参与培育克隆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克隆出了5只转基因小猪,对异种器官移植的研究又进了一步。未来将猪细胞或器官移植给人的临床试验可能于4年内开始。下列关于遗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克隆动物有生育自己的“母亲”,所以它应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B.克隆动物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生物产生的变异是一种不可遗传的变异D.异种器官移植会排斥的原因是人的特异性免疫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从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16、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消灭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____.17、如图是染色体的组成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其上有图中(一)的结构存在.

(2)染色体由A和B组成,其中A是____.

(3)一个A分子上有多个控制性状的____.

(4)人的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另一半来自____.

18、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____.19、【题文】(3分)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____行为,从功能划分属于____行为;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行为。20、在____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1、青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生殖细胞的排出率.______.(判断对错)2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指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9分)23、人类肤色正常与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d控制,肤色正常由显性基因D控制。一对肤色表现正常的表兄妹夫妻,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这家中的丈夫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2)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不患白化病的概率是,这个孩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3)父母双亲肤色正常,儿子患白化病,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近亲结婚的严重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24、(5分)请根据下图完成以下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等相关问题:(1)填出下列序号所指结构的名称:①②③(2)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氧气通过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从母体获得。(3)当胎儿在母体中历经天的发育,发育成熟后便会从母体子宫经阴道产生出来,此时,就又有一个新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25、【题文】资料分析:青霉能产生青霉素;人们把青霉中有关基因切下来,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大肠杆菌中去,依靠大肠杆菌的快速繁殖产生大量的青霉素。(8分)

(1)青霉能产生青霉素;青霉素的产生靠控制。

(2)以大肠杆菌产生青霉素的技术称。

(3)以上资料说明:大肠杆菌产生青霉素是____的结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解:果树是进行异花传粉的;且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果树开花季节可能没有蜜蜂等昆虫,没有昆虫为其传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出现只开花不结果.所以有经验的果农在果树开花季节往往在果园里放养蜜蜂,目的就是帮助果树进行传粉,增加产量.

故选:C.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对于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应多加注意.【解析】【答案】C2、C【分析】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C.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转基因技术就是人们研究的成果.【解析】C3、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性别决定的有关知识。明确性别决定遗传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都含有X染色体。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因此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是不可能传给儿子的。D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4、A【分析】解: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后代得遗传病几率增大。据统计,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故选:A。

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禁止近亲结婚的在生物科学理论上的依据,明确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几率增大.【解析】A5、D【分析】

根据鱼类的特征可以判断:①体内有脊柱;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终身生活在水中;⑤体表被有鳞片均属于鱼类的主要特征.

故选:D.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6、C【分析】

A;蝴蝶的翅薄而柔;易于损坏,只适于花间短距离飞舞,不适合于长途飞行.

B;老鹰翅膀大;翼展长,体重大,只适于高空滑翔与短距离飞行,不适合于长途飞行.

C;燕子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易于掌握身体平衡,身体较轻,适合于长途飞行.属于候鸟.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飞行动物的特点;动物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一般鸟类长途飞行能力较强,候鸟一般比留鸟长途飞行能力强.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据此回答.

7、B【分析】阴雨天气,雨水会将花粉冲落,这样会造成传粉不足,最终导致果实产量下降。【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和特点分析解答.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蟑螂、蝼蛄、蟋蟀等.

考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的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解析】【答案】BD9、CD【分析】解:A;蚊是完全变态发育;蝼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蝇是完全变态发育,A不正确;

B;菜粉蝶是完全变态发育;蚱蜢和蟋蟀是不完全变态发育,B不正确;

C;蚱蜢和蟋蟀是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蚱蜢、蝼蛄、蟋蟀都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CD。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解析】CD10、BC【分析】解: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就是,一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二是能用鳍在水中游泳.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利于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靠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来完成呼吸.可见BC符合题意.

故选:BC.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

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和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解析】BC11、BC【分析】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故选:C

被子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各种器官的形态特征;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因为花果的形态比较稳定,不易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异.据此解答.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解析】BC12、AB【分析】解:AB;“蟋蟀”、“螳螂”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D;“蜜蜂”、“家蚕”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所以;“蟋蟀”;“螳螂”两种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AB。

(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解析】AB13、CD【分析】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故选:C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析】【答案】CD14、BD【分析】【解析】遗传工程主要原理是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基因切割;连接、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基因的转移已经不再限于同一类物种之间,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都可进行基因转移,改变宿主遗传特性,创造新品种(系)或新的生物材料.

A;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故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克隆动物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亲本,克隆动物有生育自己的“母亲”,是供核母羊.故符合题意;

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生物产生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异体器官移植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器官成活的抗体.因此会出现排斥反应.属于人的特异性免疫,会识别出这是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故符合题意.

故选:B、D.【解析】【答案】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试题解析:是指在猛烈撞击或拽拉的情况下,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使人疼痛难忍,只有复位后,才能好转。考点:关节的结构。需要学生熟练掌握。【解析】【答案】关节头关节窝16、略

【分析】

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所以食品保存方法的原理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并不是要求一定消灭食物中所有的微生物.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食品的腐败原因.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7、略

【分析】

(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因此A是DNA,B是蛋白质.

(3)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一个ADNA分子上有多个控制性状的基因.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人的受精卵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另一半来自精子.

故答案为:(1)细胞核;

(2)DNA;

(3)基因;

(4)精子;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18、略

【分析】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等,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表现出隐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只有一种:如aa;表现出显性性状时控制的基因有两种:如AA或Aa.因此生物的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1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动物获得方式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功能的不同,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社会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等,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蜜蜂采蜜是蜜蜂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受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从功能划分蜜蜂采蜜是动物获得食物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蜜蜂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蜜蜂具有社群行为。

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解析】【答案】先天性取食社群20、东非大裂谷【分析】【解答】东非大裂谷还是世界古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东非人”,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生存年代已经有290万年的头骨,其牲与现代入十分近似,被认为是已经完成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典型的“能人”,1975年,在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交界处的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遗骨,并在硬化的火山灰烬层中发现了一段延续22米的“能人”足印.这说明,早在350万年以前,大裂谷地区已经出现能够直立行走的人,属于人类最早的成员,人类学家曾在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裂谷带发现了370万年至70万年以前的大量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东非大裂谷进行考察研究,在地球科学、生物学、环境学、人类学诸学科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东非大裂谷是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的地区。四、判断题(共2题,共10分)21、×【分析】解: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了受精几率,属于生殖行为.

故答案为:×.

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青蛙的雌雄抱对的意义.【解析】×22、√【分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是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故答案为:√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本题主要考察对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的理解,注意区分:遗传是相同点,变异是不同点.【解析】√五、简答题(共1题,共9分)23、(1)Dd(2)75%DD或Dd(3)变异(4)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解答】(1)丈夫;妻子遗传给白化病(dd)儿子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丈夫、妻子的基因组成是Dd、Dd,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家三口的基因组成:丈夫Dd,妻子Dd,儿子dd。

(2)由(1)遗传图解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不患白化病的概率是75%,这个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

(3)亲子代之间的在性状上相似性叫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