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C.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B.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C.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B.“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的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发生替代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甲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也能正常进行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5、橘小实蝇成体长约10毫米,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可危害柑橘、柚子、芒果等250余种果实。研究人员在不同果园中设置捕虫瓶,比较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各类果树混合栽培,可能会增加橘小实蝇爆发的风险B.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C.在柑橘与柚子的混栽园中,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会持续增加D.9月26日前后种群数量约为环境容纳量的1/2,是防治橘小实蝇的最佳时机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图示为生态学家对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循环流动、逐级递减的B.②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C.②到③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①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7、如图表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B.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情况下,种群的数量各不相同C.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相对湿度对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D.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2℃、90%时,对该昆虫种群生存比较有利8、下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将会逐渐增加B.在“S”形曲线中,不同的种群密度可能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D.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10、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农作物→蝗虫→青蛙”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单位是J·hm-2·a-l(计算时保留一位小数)。若蛇迁入了该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转,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B.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其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小于6×105J/(hm2·a)C.蛇的迁入增加了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蝗虫及其天敌的数量D.如果该食物链受到难分解有毒物质的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是农作物11、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生态系统组成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泥沙生态缸编号①-+++-+②++++-++③+++++++④++++
注:“+”表示有;“-”表示无。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太阳光能直射的地方B.生态缸②中的氧气含量应该高于生态缸④C.生态缸②的稳定性最强D.实验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12、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A.可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B.该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为a13、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植物寿命短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相同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上图的演替方向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15、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6、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如_______,以及动物的_______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如_______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______。17、动物的_______,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_______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雄鸟在求偶是会进行复杂的________。1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以维持___________的稳定。19、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______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_______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20、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8分)21、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9分)22、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业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3)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4)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因为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计算方法: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详解】
A;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A错误;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较少的群落。
;B错误;
C;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C正确;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
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和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2、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营养结构和成分;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成分有非生物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备条件;A正确;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其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此外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型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B正确;
C;消费者从活的生物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中获取营养物质,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两部分;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区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结构”包含内容的不同。3、D【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即演替的过程优势种不断发生替代,B正确;
C;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两者类型不同,C正确;
D;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演替才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D错误。
故选D。
【点睛】4、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乙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甲是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丙和丁均为消费者。①为光合作用,②为呼吸作用,③④表示动物的摄食。
【详解】
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所有的种群,甲、乙、丙、丁共同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A错误;②表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④表示动物的摄食,B错误;甲是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若缺少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正确。5、A【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
A;由图可知;柑橘与柚子混合种植时,诱捕到的橘小实蝇数量多,即各类水果混合栽培时,橘小实蝇种群密度大,可能会增加橘小实蝇爆发的风险,A正确;
B;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并不能直接影响橘小实蝇种群数量,B错误;
C;由图可知;在柑橘与柚子的混栽园中,后期诱捕到的橘小实蝇数量在减少,说明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后期会减少,C错误;
D;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应越早越好;应在K/2之前防治,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C:D【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该图是能量流动定量分析,①②③分别表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
【详解】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错误;
B;①是生产者;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②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
C;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②到③是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C正确;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①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D正确。
故选CD。7、A:C:D【分析】【分析】
分析曲线图可知;图表示的是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自变量是温度和相对湿度,因变量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中温度32.5°C;相对湿度为90%时,该昆虫种群数量最大。
【详解】
A;由图可知;该种群数量的变化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A正确;
B;相同湿度不同温度情况下;曲线纵坐标数值有时会相同,即种群的数量有时会相同,B错误;
C;同种相对湿度条件下;不同温度对应的种群数量不同,故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相对湿度对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C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温度为32.5°C、相对湿度为90%时,该昆虫种群数量最大,该条件下对该昆虫种群生存比较有利,D正确。
故选ACD。8、A:B:D【分析】【分析】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可能会下降;而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可能会上升。
【详解】
A、分析图1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A正确;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农家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
C、种群数量大到K值时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C错误;
D、食用菌和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加速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D正确。
故选ABD。9、A:C:D【分析】【分析】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S型曲线是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形成的,“S”型曲线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详解】
A;年龄组成并不是决定种群的数量;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由于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原先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可能会下降,A错误;
B;根据“S”型曲线的斜率可知;不同的种群密度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B正确;
C;对于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
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时;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D错误。
故选ACD。10、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和迁出率及迁入率;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主要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详解】
A;食物链的营养关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A正确;
B、青蛙捕食蝗虫,是次级消费者,其同化量去向有呼吸作用散失、暂时未被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据图可知其同化量为2.25×107J/(hm·a),其中呼吸量为2.18×107J/(hm·a),暂时未被利用的为1×107J/(hm·a),则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的6×105J/(hm·a),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小于6×105J/(hm·a);B正确;
C;蛇的迁入会对青蛙的捕食增多;青蛙减少,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蝗虫数量会增加,其天敌青蛙的数量减少,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故如果该食物链受到难分解有毒物质的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的是农作物,D正确。
故选ABD。11、A:B:D【分析】【分析】
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详解】
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散射光下;不能置于直射光下,A错误;
B、生态缸②中的氧气含量应该低于生态缸④,因为前者泥沙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会消耗氧气,因此其中的溶解氧含量低,B错误;
C;生态缸③中成分齐全;而生态缸④中缺乏分解者(泥沙),生态缸②中成分齐全,且消费者数量较少,因此,生态缸③较生态缸④稳定性强,生态缸②稳定性最强,C正确;
D;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光能);由于四个生态缸都具有消费者,因此不能说明消费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错误。
故选ABD。12、C:D【分析】【分析】
1;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包括S型和J型;其中J型曲线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没有最大值,而题干中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当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
A;估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即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A正确;
B;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当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
C;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仍为a,C错误;
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酵母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减少,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小于a,D错误。
故选CD。13、A:B:C【分析】【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从裸岩、沙丘和湖底发生的演替都是初生演替;A错误;
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灌木在竞争阳光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B错误;
C;阶段Ⅰ为草本植物阶段;阶段Ⅱ为灌木阶段,草本阶段发展为灌木阶段时,草本植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演替的方向,D正确。
故选AB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15、略
【解析】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6、略
【解析】①.化学物质②.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③.性外激素④.昆虫、鱼类⑤.信息素。17、略
【解析】①.特殊行为②.生物的行为特征③.求偶炫耀18、略
【解析】①.生命活动②.种间关系③.生态系统19、略
【解析】①.无限②.一定限度。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网生态系统强食物链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四、实验题(共1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是以“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群落的种间关系中有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等;其中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性性越强。
【详解】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繁殖是因为在本地物种中缺乏天敌的制约,再加上环境条件的适宜而造成的。它在大量繁殖过程中占据了大量的生存空间,使得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限制,这样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由于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而发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功能群的多少;因变量是空心莲子草在一段时间内的入侵状况。因此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应为c先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航线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溪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处理与再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药剂学实验仿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制药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2024-2025学年高考全真模拟考卷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巴中学市恩阳区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第二次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暑假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长春工业大学《放射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工贸行业隐患排查指导手册
- 形势与政策(贵州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GB/T 36187-2024冷冻鱼糜
- 2023年江苏省五年制专转本英语统考真题(试卷+答案)
- 20S805-1 雨水调蓄设施-钢筋混凝土雨水调蓄池
- 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训
- 3号钢筋加工场桁吊安装方案
-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共4页)
- 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文化(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集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