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_第1页
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_第2页
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_第3页
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_第4页
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守株待兔》教案

《守株待兔》教案1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会"守株待兔”的寓意,要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

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难点分析

这则寓言采用文言文形式,学生在理解上较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这篇寓言所表达的内涵。

2、通过讨论体验主人公的心态。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在走入今天的课堂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动画,《守株待兔》动画导入,直观引入课

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授新。

1)成语"守株待兔”的来历: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据《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

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梳理字词

下面跟老师来读:看守、一株、等待、宋朝、耕田、触碰、颈部、解释、其他。不熟练的同

学再暂停视频自己练一练。

耕字念g©ng,它是左右结构,注意左面是三横,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右边是井,组词耕耘,

耕耘的意思是:犁地除草。泛指农耕之事;还比喻辛勤劳动。

由于这是一篇小古文,所以有些字词的意思跟现在的不太一样,老师把难理解的字词意思整

理了一下,方便我们理解课文。

株:露在地面上的‘断树根。

走:跑,逃跑。

耒(同):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冀:希望。

因:于是,就。

释:放下。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没记住的可以找张纸抄写下来,一会不会的时候再看一看。

3)

学习课文

教师范读,读古文的时候要注意每句话的停顿,你能根据老师的停顿再读一读吗?

学生跟读,读胤质之后,我们来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你能根据之前的解释翻译古文吗?试

一试!

释义: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本句中的耕者是指耕种的人,也就是农民这句话的意思是: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我们继续看。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你能试着翻译一下吗?大意是:兔子奔跑着撞上了树桩,扭断脖子死

掉了。发生了这么好的事情,农夫肯定非常高兴。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中冀是希望的意思。复有再,又的意思。所以翻译成:

于是放下了农具,不再耕种,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只兔子。那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

呢?我们接着看。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子不能再获得了,他自己也因此成了宋国的笑话。

3、小结:

1)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本文的意思,那为什么农民不能再次得到兔子呢?你知道原因吗?

(那是因为兔子撞树而死的事情是偶然发生的,是农民运气好碰上了这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所以他不会再获得兔子了。)

2)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试着说一说。(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靠运气得到想要的

东西的几率是万分之一。只有通过目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的

遗憾。)

3)最后我们再次看这篇古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吗?课下我们可

以试一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4、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暂停视频,思考一下再写。

因释其耒的释是放下的意思,冀复得兔的复是又、再的意思,你都写对了吗?

2)稍微增加一点难度,不过只要你多一点耐心去理解一定不是问题,暂停视频,加油!

下列句子中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是: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始悟为山市

④此何遽不为福乎

解释: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为的意思是被的意思,与而身为宋国笑的为意思相同。

为人谋而不忠乎中为是做事的意思,句意为:为别人是不是尽心竭力了?

始悟为山市中为食是的意思,解释为这才明白是山市。

此何遽不为福乎中为也是是的意思,意思是怎么就知道这不是T牛好事呢!所以这道题选择

O

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学到了: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

果的。怎么样,这节课的知识你是不是都掌握了?

《守株待兔》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了解成语故事,理解其寓意课时。

二、教学准备:

故事讲述所需三幅图片。

三、教学过程: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农民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兔子从他身边跑过,一头撞到树上,死了。农民捡起

这只死兔子,高兴地把它拿回家。(展示第一张图片,换到第二张)

农民心想:“如果每天我都能抓住一只兔子,何必要在地里拼命干活呢?"第二天他便坐在

为牌树下,等着其他兔子来送死。他在那儿坐了几天,可连一只兔子的影子也没有看到。(展示

第二张图片,换成第三张)

田里的禾苗却因为没有浇水枯死了,这个农民最后没有得到兔子也没有得到田里的收成,他

最后只好躲在树底下听着小鸟嘲笑流着眼泪过日子了。(展示第三张图片)

2、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小鸟是怎么说这个农民的'么,让我来告诉你们听,它们说: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跟老师读一读。

生:守株待兔。

3、师:对了,如果我们今后看至炽是凭着自己想法做事,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小朋友,我

们就说用“守株待兔"羞羞他。

四、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寓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用,要让幼儿会读并理解到寓言的含义。

2、在故事情节中增添一些动物的有趣言论,可帮助幼儿处于模仿的天性会不自觉的理解记

忆寓言,重点不要放在寓言字面意思的解释上。

《守株待兔》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

不能老想着意外的收获。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是:桩、株、滋,理解"树桩""蹿""乐滋滋”等词语。

3、指导朗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那个种田人的内心想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

一篇寓言,生读题,师板书:守株待兔

二、学习生字"株、桩"

指名读"株"字,请生查字典,说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在课题里是什么意思?(树桩)树

桩又是什么呢?这两个字都与树木有关,所以用了木字旁来提示意思,再看看它们的左边,怎么

读?(都是声旁),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很好记。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

思。

四、揭题,感知大意。

指名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谁守在树桩旁等?(板书:种田人)他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呢,

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五、学习课文内容。

1、大家听了有什么想说的?(让生自由发言)

2、是什么事让他有守着树桩的想法的?(一只兔子撞去世在树桩上)板书

(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板书

3、有兔子捡当然好,我也想捡啊,怎么傻?分析兔子撞去世的原因,抓住"仓皇""蹿"

等重点词来理解兔子撞去世完全是个意外,偶然。(板书:意外)

4、分析种田人的心理。这个意外发生在种田人面前他怎么样?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

捡""乐滋滋"等词语体会他力的意外之喜。学习"滋"字。(在"意外”后板书:收获)是你

你会不高兴啊,那又从哪儿看出他傻?从他的想法来体会他想不劳而获的心理。出示段落指导朗

读。

5、他这样想确实很傻,但更傻的还怎么做了?出示最后的段落,请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抓

住"丢下"一词,看能否用"放下"来换,理解他的死心等待。齐读这一段。

六、揭示寓意。

1、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种田人之所以做这么傻里傻气的事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他老想着一意外收获(生答],因为这样可以不花力气啊,不用劳动啊。另哦们应该怎么

做才对?请生说。

总结寓意:什么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收获。(补齐板书)

2、那你想怎么去劝劝这个种田人呢?

七、复述课文。

1、看动画,想一想,等会儿怎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2、指名复述,点评,再请。布置回家讲给家长听。

八、课外扩展。

1、出示古文原文,让生自己比照课文看能否读懂。

2、师朗读,略作指点,让生跟读。

3、我们学的寓言基本都是在这些古代经典书籍当中,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

板书:

(种田人)守株待兔

白捡撞去世

凡事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老想着意外收获

《守株待兔》教案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初步理解故事,明确故事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运气不会天天有,不能靠碰

运气过日子。

2、培养幼儿乐意倾听故事,并能用绘画表达其内容。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V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我们学过哪些成语故事?谁知道它的寓意?

二、今天老师再请小朋友学习一则寓言:守株待兔(出示字卡)

1、有一天,一位农夫正在田里锄草,突然惊动了一只野兔,它跑得很快,这只野兔为什么

跑得这么快?(幼儿讨论)

2、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野兔一不留神竟撞在了田边的一个树桩上,

会怎么样?

3、农夫喜出望外,赶忙拾起兔子,带回家去,农夫得到这只野兔会怎么做呢?

4、农夫回到家,确实把野兔美美地吃了一顿,他边吃边想,你们猜猜看会想些什么?(讨

论)让我们一起说说农夫的美梦吧!

5、从此,农夫再也不耕田锄草,他天天守在那个树根旁,等待野兔撞*在树根上,从早上

等到晚上,从日出等到日落,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等到的会是什么结果?(幼儿讨论)

6、听到这儿,你觉得农夫的'做法怎么样?为什么?(幼儿讨论)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动画吗?

2、如果你是农夫的朋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则寓言故事很短小,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劳动不会有收获,运气不

会天天有,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四、自由讲述,巩固故事内容。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

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

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e)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

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

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

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寓,扇、•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守株待兔》教案5

活动目标:

1、理解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2、初步尝试根据画面线索提问,并用语言清楚表述。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

关键点: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只有图片,所以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2、幼儿观察图片(从开始到农夫天天站在树下)。

3、观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碰巧的、难得的事。

(3)还有谁想问问题的?

(4)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5)幼儿观察故事后半部分图片。

(6)故事看完了,你现在有什么话要说?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

通标线的作用。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4、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一遍。一会请你来说说:你觉得农夫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

(2)不努力付出是不会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动。

师:刚才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许多成语像“守株待兔"一样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妈妈学一些成语故事,以后我们来讲给大家听。愉

快结束。

附:《守株待兔》

古时候,一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一只野兔从草丛里窜出来。它见有人,非常害怕,于是拼

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树干上,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兔子,他非常庆

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农夫回到家,吃着香喷喷的野兔肉,非常高兴。

第二天,农夫来到地里,可他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

来撞在树干上。后来,农夫干脆不想花费力气,他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

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苗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农夫伤心地哭了。

以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猜谜语导入寓言故事,向学生介

绍《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

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大概意思,那么在入题时,学生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里,老师边写边

说,是让学生理解题目大概的意思。

《守株待兔》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守、窜”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丢、此"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

有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

积累寓言故事(生)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孩子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守"是翘舌音,跟老师来

写)清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题。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学习新知

(-)初读课文

1、作者怎样细致地描写"守株待兔"这则故事,它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节

课你们就会知道的。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认读生词

1)、认读词语

窜出来、撞死、树桩、从此、勘头

2)、认读生字

窜、撞、桩、此、锄

跟同桌交流一下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这些字在读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翘舌音)

3、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谁来给刚才读的同学点评一下。

3)、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就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认真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好的学习态

度。

(二)研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T判十么事,他是怎样做的,怎

样想的?后来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回答问题

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死了。)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怎么了?)兔子为什么会

死了?指导用急促的语气读一读。

看到野兔撞死了,种田人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种田人急忙跑过去,……)

此时,种田人的心情怎样?(高兴)

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种田人为什么乐滋滋地走回家?(因为他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所以……)我

们还可以说种田人乐滋滋地走回家,是因为……

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当种田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是怎样做的呢?(从此他丢下了锄头……)

1)、"从此"指的是什么时候?

2)、比较: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结合语境来理解)

3)、看图:此时,种田人又会想些什么?

种田人有着美好的梦想,这只能是痴人妄想,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日子一天……)

种田人为什么会一无所获?

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学了课文,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练习讲故事。

为了让人们以此为戒,孩子们你们愿不愿当宣传员,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呢?下面请大家练

习讲一讲。

谁能看图讲T井?今天回家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听,好

吗?

三、识字、写字

1、读字

守、丢、此、桩、肥

2、指导写字

1)、这些字按结构怎样分?

2)、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此""丢"(笔顺)

4)、范写"丢"

下面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先描后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一拳……

四、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cuanchuan)喘(cuanchuan)锄(chucuzhu)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庄+()(偏旁):()(新字)()(组词)

巴+()(偏旁)=()(新字)()(组词)

去+()(偏旁)=()(新字)()(组词)

3、《守株待兔》告诉我们:

(1)、昨天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会捡到的。

(2)、昨天偶然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守着再能捡到兔子,这是不

行的。

4、续写小故事

听了我们的劝说,种田人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1、学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守株待兔》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对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抱侥幸心理,

我们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守株待兔》教案7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守株待兔宋国耕田触角

头颈释放其实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农夫“守株待兔”的经过,接下来让我们细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

文的寓意是什么?作者对农夫的行为持什么态度?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翻译以下句子。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明确:

(1)一只野兔跑过来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2)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野兔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2.农夫为什么要“守株待兔”?

明确:农夫在耕作时偶然捡到一只撞在树桩上的兔子,他寄希望于再次在树桩旁轻松捡到送

上门来的兔子,于是放弃劳作,终日"守株待兔"。

3.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明确:兔子撞到树桩上被农夫捡到只是偶然的事件,不可能天天发生。"兔不可复得”,农

夫却还执迷不悟,终日守候,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4.农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明确:幻想不劳而获,不切实际,没有远见,不知变通。

5.课文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不要妄想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

6.假如你遇见了农夫,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明确: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T牛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

你要老老实实地耕耘劳作,这样才能有好收成,才能过上好日子。

7.除了课文,《韩非子》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请查找相关资料,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拓展示例: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

莫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

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韩非子•难一》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康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漕

王立,好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4)而身为宋国笑()

明确:

(1)跑

(2)于是

(3)希望

(4)被

2.总结。

《守株待兔》里的农夫做着不劳而获的美梦荒废劳动,最终被人当作笑柄。这警示我们不要

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结果只能是一事

无成。同学们,让我们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吧!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守株待兔》教案8

-,教学目的

1.认识"耕、翼"等4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

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关于寓言故事的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认读字词。

(1)同学们,寓言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用简练的语句告诉我们深刻

的道理。今天,我们能从《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学习课文,找一找答案

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

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文言文寓言,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3)板书课题。

(4)提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师随机正音。

预设:

(1)折颈而死:"折"做TS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

3.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

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后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1.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

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Q)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⑶强调"颈"字读音。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

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

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5)出示断句:因幅其耒师守株/冀/复得兔。

6.学习第五句。

Q)他一直这样等,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中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感。

8.小结。

这篇文言文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

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串起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时还充分发挥了

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

读,读中感悟,对寓意也有了清楚的认识。

《守株待兔》教案9

教学要求:

1、认读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讲过不少的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短但有趣,

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

3、教师小结,归纳问题(谁?为什么守株待兔?结果怎样?)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大家一起读课文。

3、学生读文,找出要求认读的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5、学生用生字词组词说句。

6、再读课文,再读文中巩固绳子的认读,整体感知。

7、指名反馈:这则寓言讲谁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图文结合,理解寓意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夫守在树桩旁,心理想写什么?

3、这个农夫为什么要坐着等兔子撞到树桩上来呢?

4、讨论:种田人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寓意:野兔是不会常常撞死在树桩的,上次是偶然,我们怎么能把

偶然当必然呢?农夫怀着这种侥幸的‘心理在那等呀等,等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6、如果一天,你经过那里,你会怎么劝他?

7、教师小节:我们可不能象农夫刃瞭,将偶然的事当成经常发生的事,总是梦想着不劳而

获。

四、朗读课文,读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巩固复习,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T卖。

2、学生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拓展延伸,讲故事

1、总结全文:小朋友们,你们读了寓言后知道了什么道理?

2、说一说身边存在的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3、拿出收集的寓言故事与同学交流。

4、讲故事,说说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启发学生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守株待兔》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发觉、乐滋滋、掩耳盗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寓意,受到尊重事实,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思想

教育。

3.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寓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

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板书:掩耳盗铃。

4.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

思?(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

(二)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铃”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片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则寓言。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三)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I)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勾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有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T牛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⑴"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明明知道只要……就……

(2)在书上勾出含有"只要……就"的句子齐读。

(3)指名用"只要……就"口头造句。

(4)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

办法。

①投影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第(1)小题: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的人是怎么想

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在书上勾出写偷铃人怎么想的句子读一读,

②这句话里用了一个关联词语,是哪个关联词语?"掩住"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

说?(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③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铃声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别人还能

听见铃声吗?

(5)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学生回答

后教师板书:还这么做刚……就……课文中的插图所描绘的就是这个结果,指名说出图意。)

⑹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盗铃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好

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

自作聪明,十分愚蠢)(关键在于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朗读时要把盗铃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五)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铃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⑵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联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学生抄袭作业力已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

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2)练习:选择填上成语一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携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熟记本课生字所组成的新词。

2.用"只要……就......"造句。

3.把“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给家长听。

《守株待兔》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同学懂得自身的想法,做法必需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

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握苗助长"、"盼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

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一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

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一(出示词卡:寓言)

1.学习“寓言"(出示词卡:寓言)正音。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多媒体演

示)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习"则"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一(出示词卡:寓言两则)正音。理解:

"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一(出示词卡:携苗助长)正音。

2.范背。边听边想:故事说了T牛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3)交流板书:原因做法结果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协助禾苗长高。⑵交流板书:吩

望理解:"盼望"什么意思?⑶默读,圈词。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盼望",从哪些词

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盼望自身的禾亩长得快些?⑷交流。※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语言:”自言自语地说……”(出示词

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出示词卡:自()自()语)※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

高"(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可是一天,两天,

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1罐出来的?指导朗读。

(5)小结,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⑴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

么?⑵指名读。考虑:他想出什么方法协助禾苗生长?交流板书:拔高弄得他一(出示词

卡:筋疲力尽)(3)学习"筋疲力尽"正音:"筋"读准什么音?理解:"筋"这里指身体。

"疲"什么意思?"力"呢?"尽"这儿有四种解释,选哪一种?(映示投影片:"尽"四种

解释)⑷匕檄理解。第2自然段假如这样写可以吗?(映示投影片:,他终于想出了方

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⑸指导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⑴男同学读。他有没有为自身花费的力气后悔呢?⑵交流,学

词。※白费(出示词卡:白费)理解※一大截(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多

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⑶练习朗读。(出示词卡:喘气)

4.学习第4自然段。协助的结果呢?交流板书:枯死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⑴那个人原来盼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板书:-一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交流板书:急于求成事与愿违。⑵揭示寓意。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

了什么道理?板书:I交流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3.深化寓意。(映示投影片:判断下列想

法、做法是否违背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1.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2.引背。

七.巩固字词,安排作业。

1.认读词卡。

2.誉写生字。

板书:

堰苗助长原因做法结果巴望-----拔高------枯死(板画)

急于求成,事与愿违道理:按事物规律办事

《守株待兔》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尤其是冀为颈的读音。

2.正确、流?人有韵味地朗读有文,尝试背诵。

3.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

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找到守株待兔的生活立足点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文言文寓言的学习步骤及怎样

读出韵味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语文课就是和语言文字亲近的过程,先跟文言文寓言亲送一下(师出示文言文寓

言三步走和怎样读出韵味),生自由读。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谈话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魅续走进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经典文言文寓言中,(出示图

片),看是什么?

2.板书课题,解题:伸出手口削]共同写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3.了解韩非子:出示图片: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顺

他。韩非子不仅是尊称,他也是。出示书图。这本书是后人集结他的作品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

了300多个小故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4.回忆方法:对于今天学的课文先干什么?出示读出韵味的方法,生回忆

二、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1.读易错的.句子

师:读好字音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大家

(1)折颈而死指名读红字,大家读,说字意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读好断句

指名读句

出示标有断句的句子: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

指名读,大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

学会生字:

学耒:生谈了解,出示图片师介绍,回忆带有耒部的字

学冀:找出与冀易混的字翼,说出不同

师介绍两个字的字源来历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大家读)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T卖。

2.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

指名读(到前面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课文读好了,下面咱们得好好地来了解一下这个小故事。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交流1解

交流第心:

(1)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

(2)生质疑不理解的词

(3)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生说走的意思,回忆含有走的句子

古文中走是跑,那哪个字是走的意思呢?

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4)想象画面

过渡:一只兔子跑得非常快,砰,撞在树桩上,撞断脖子死了。被谁看到了?(种田人)种田

人看到装死的兔子怎么想怎么做的呢?结合图片和提示看谁能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守株待兔》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守株待兔》,学会8个生字。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有一点感想。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寓言常对坏人、坏事、坏思想进行辛辣的讽刺,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而夸张手法的运

用,可以加强讽刺的力量,可以突巴作者想要强调的东西,使寓言的主题更加鲜明。今天,我们

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部首学习生字。

株、待、窜、撞、桩、捡、锄

(2)重点分析生字。

三读寓言故事,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图片)

L读课文,标段落,看看每段的意思是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说。

教师引导我们在想一想星予兔为什么没有再来田里的庄稼为什么全完了?找出重点词语。

学生说。

教师讲:对。那个种田人把偶然的事情当成能天天发生的事是错误的。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

等兔子,兔子没来,庄稼不去种也全完了。

2、请大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先听录音,再说寓意)

学生说。

教师讲:不劳而获的思想是错误的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才能获

得成功。

3、看课文插图,说图意。

学生说。

四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古时候种田人看见撞死的野兔

急忙跑白捡乐滋滋心里想

丢下锄头整天坐长满野草庄稼全完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按要求写词语

abb:

abab:

3、积累来自寓言的成语。

《守株待兔》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教学方法:练习默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学

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1、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里去看一看,好不好?你们瞧,春天

来了,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小苗,在田边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字面的意思是什么?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听老师朗读,欣赏课文录像。

2、师:"株"文指的是什么?(树桩)守株待兔就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质疑课题。

1、谁守株待兔?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朗读。四、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查一下效果,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种田人)

2、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

3、读第一自然段。纠正窜cuan

4、只野兔是怎样从树林里跑出来的?

飞快地、慌舌岫跑就是"窜"

5、兔为什么会窜出来撞到树枝上,猜一猜?

(二)学习第二段

1、种田人急忙跑过来,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白捡”指什么?(没花一点儿力气,就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不费吹灰之力)

3、对意外的收获,种田人心情怎么样?(乐滋滋)

4、们来读乐滋滋这句话吧?“乐滋滋”是怎么心情?

5、愿意捡着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的说上两句。

6、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强调"每天"

7、读中我感受到种田人希望天天能捡到一只野兔

8、撞死在树上,这样的好事会不会每天都发生?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偶尔、偶然)

(三)齐读第三自然段

1、师:种田人知道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呢?

是:他是怎样做的?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从此,他毛下大锄头,他以后不再干活了,他能干什么呢?

2、"整天"强调

3、同学们,你瞧,种田人毛下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他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

待兔,他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是,他在守株待兔,当他人在庄稼大丰收是,他还在……

4、守株待兔的结果是什么?五、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1、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现在就扮演种田人,我在这里

傻等着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这兔子怎么还不来呀!

2、同学们这么一说,种田人明白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

我呀,现在就打锄头,下地干活去。

五、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六、收集寓言故事,举办寓演故事会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白捡野兔------整天坐等------庄稼全完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出示课件封面

1、教师提问:画面上是谁呀?农夫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锄地可真累呀!农夫种田可真辛苦!有一天,这个农夫在田里劳动,发生了

T牛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有点特别,只有图像,

没有声音,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看。

(教师简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