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7/17/wKhkGWeQiJ6AMVYiAAKFhD9SmSQ762.jpg)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7/17/wKhkGWeQiJ6AMVYiAAKFhD9SmSQ7622.jpg)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7/17/wKhkGWeQiJ6AMVYiAAKFhD9SmSQ7623.jpg)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7/17/wKhkGWeQiJ6AMVYiAAKFhD9SmSQ7624.jpg)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7/17/wKhkGWeQiJ6AMVYiAAKFhD9SmSQ7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29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经典基础题一、选择题组(2021·江苏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①。《典籍里的中国》电视节目,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探赜索隐、②,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中华传统典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优秀典籍一直是吸引国际汉学家濡染中华文化的磁石。瑞典学院唯一会中文的马悦然先生当年的汉语入门读物就是《左传》;公元9世纪,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已成为东瀛皇室争读之文献……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传统经典正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优势。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③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垒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登高望远,于我们年轻人,可以拓展人生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④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责无旁贷大浪淘沙美轮美奂夯实B.责无旁贷披沙拣金卷帙浩繁夯实C.义不容辞披沙拣金卷帙浩繁压实D.义不容辞大浪淘沙美轮美奂压实2.下列选项与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B.他的手掌好像四方的,上面全是厚厚的茧子。C.读罢这本书,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童年时代,在那风雪交加的夜晚……D.父亲的沉默俨然成了一条失修的县际公路。(2020·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吟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3.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 D.镌(jùn)刻锒锒上口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5.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不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2019·河南驻马店·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来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染上一层金黄的田野,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雨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自天而降,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6.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趋之若鹜急于求成纷纷扬扬盛气凌人B.争先恐后迫不及待淅淅沥沥咄咄逼人C.争先恐后急于求成淅淅沥沥盛气凌人,D.趋之若鹜迫不及待纷纷扬扬咄咄逼人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田野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B.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C.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D.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着;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着光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C.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着光;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着D.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优选提升题二、选择简答(2021·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秉贵老人曾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劳模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最难能可贵的不仅仅是奉献精神,()。“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________。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________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脚踏实地;(),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企业家们认为,在________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焕然一新推崇投机倒把开放式B.耳目一新推崇投机取巧粗放式C.耳目一新崇拜投机倒把粗放式D.焕然一新崇拜投机取巧开放式1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20·重庆南开中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造园艺术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优秀文化和精英艺术的一个顶峰,是中华民族文明开化风流儒雅的一个标志。中国造园艺术()于世界,增光了中华民族的体面,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声望。中国人趋于平和宁静的心理气质,①。中华大地的山明水秀,迷住了人们的心神,使之陶醉。在适应、协调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了崇尚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文化潮流,()觉得他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他们感觉到大自然血脉中的每次搏动,于是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诗人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名句。老庄思想主张“归真返璞”,②,因为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造园艺术无不本着以再现自然山壑为主要原则,其本质特征,就是对大自然中的好山佳水加以开发、整治,开创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游息环境。造园艺术的最高准则,就是计成《园冶》所指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人对造园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这个民族()平和谐调、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宁静、文明高雅的思想气质。具有诗情画意的人工山水园,就是在人间大地上建造出一个理想的天堂。“林园无俗情”,③,自然也就能够纯净气质、陶冶情操,不仅使生活高尚化,民族性格也能得到升华。1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散布造成以致崇尚B.流布形成甚至崇敬C.散布造成以致崇敬D.流布形成甚至崇尚12.下列各项中,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21·江苏常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名网友在赶集时吃了一碗只要三块钱的面,了解后发现这家面摊已经十五年没涨价了。内心感慨万分,非常佩服面摊老板程运付,宁愿少赚一点,也要让老百姓吃得实惠。感慨之余,他随手拍摄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网络。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放置于公众视野中传播,这对其良好的德性无疑是一种嘉许。可随着“拉面哥”的走红,对他的围观很快变了味。很多人专门跑到当地,和“拉面哥”合影,拍摄短视频素材。所以,现在“拉面哥”面摊前的画风是这样的:一帮人架起长枪短炮,对他进行轮番拍摄、直播。()。更有甚者,一些人最近还成天堵在“拉面哥”家门口拍摄,严重干扰到他的正常生活。“拉面哥”通过当地媒体呼吁网友不要在村里聚集围堵,并称村子目前已经“瘫痪”,家门口被围堵得严丝合缝,自己的压力大得实在承受不了了。他希望“能让我出摊,正常生活”,“回到最初的那个原始的我”。15.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走红 B.画风C.长枪短炮 D.严丝合缝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中不乏一些纯粹为了博流量的短视频博主B.纯粹为了博流量,其中不乏一些短视频博主C.其中一些短视频傅主,不乏纯粹为了博流量D.其中的短视频博主,不乏一些为了纯粹博流量17.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和文中在“瘫痪”一词上所加的引号相同的一项是()A.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B.熟悉传统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才能创制出真正中国风的建筑。C.“木叶”就是“树叶”,但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D.“吾至爱汝”的深情使《与妻书》既缠绵悱恻,又充满一种浩然正气。18.假你是当地媒体的记者,应主编要求完成一篇针对该新闻事件的评论。请你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提炼出三个合理的观点。(202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翻译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了解世界,用他国的语言表征自己,与世界对话、相处和共存的方式。国家翻译能力中的“中译外”能力,在中国文化的广泛且有效传播中一直发挥着()作用。未来如何更好地强化“中译外”能力呢?首先,①___________?要重视对需求市场的预先调研和目标读者阅读特点的提前认知。一个毫无对象感的译本,可能在两种读者群体中都知音难觅,最终躺在异国他乡图书馆()。其次,谁来译?母语者或双语者的翻译通常能获得更佳传播效果。对于涉及国情国策等政治文本、新闻话语的外译,②_____________:由中国译者把握内容,外国的母语译者在叙事和表达方式上再加完善。再次,怎么译?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尚存较大“认知差”,在确保中国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立场正确的前提下,采用读者()的表达方式不失为有效的选择。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基础性束之高阁赏心悦目B.根本性束之高阁喜闻乐见C.基础性无人问津喜闻乐见D.根本性无人问津赏心悦目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2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①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②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③怎样结束瓦顶:④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⑤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⑥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21.下列对文中横线处排比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三个“成为”,从梁架、斗拱写到整个一间,由部分到整体介绍了建筑特点。B.前四句话从内部结构着眼,写到第五句外部装饰,再到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C.这六句话从不同的方面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建筑遵循着世代沿用的惯例,形成了法式。D.用此排比句,既展现了建筑手法和体式的丰富,又条理清晰、语言简明、逻辑严密。22.请结合本文,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中国建筑的“文法”特点。(2021·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而不叫“风景”?因为“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画家描绘出所画对象的精神;二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笔墨揭露普遍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形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赞扬画家曹霸的绘画充分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传神B.中国绘画的精髓在于传神而不在于形似C.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只在于形似,而更在于传神D.中国绘画的精髓更在于传神,而不只在于形似2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2021·浙江温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去年的疫情虽然阻断了许多人参观博物馆的脚步,①。数字技术为人们“云游”各类博物馆,体验各种文物提供了很好的选择。从美国国会图书馆启动“美国记忆”计划,到大英博物馆推出多媒体藏品查阅系统,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智慧国博”项目,到敦煌研究院打造“云游敦煌”小程序,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科技进程,以期更好地让游客“云游”,由是观之,②。科技与文博的结合,已经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先进科技元素的注入,③。以腾讯为例,这家以“科技+文化”为企业定位的公司,去年与故宫博物院深化战略合作,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包括10万件文物高清影像采集精修在内的故宫深度数字化探索,“数字故宫”小程序就是首个阶段性成果。(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材料二:26.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27.王旭东(现故宫博物院院长)拟招聘志愿者负责故宫博物院讲解工作,请你以志愿者身份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院徽,要求条理清晰,不超过150字。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答案经典基础题一、选择题组(2021·江苏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作为重要的传播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①。《典籍里的中国》电视节目,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探赜索隐、②,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中华传统典籍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资源。优秀典籍一直是吸引国际汉学家濡染中华文化的磁石。瑞典学院唯一会中文的马悦然先生当年的汉语入门读物就是《左传》;公元9世纪,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已成为东瀛皇室争读之文献……今天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传统经典正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大优势。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③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垒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登高望远,于我们年轻人,可以拓展人生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④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责无旁贷大浪淘沙美轮美奂夯实B.责无旁贷披沙拣金卷帙浩繁夯实C.义不容辞披沙拣金卷帙浩繁压实D.义不容辞大浪淘沙美轮美奂压实2.下列选项与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B.他的手掌好像四方的,上面全是厚厚的茧子。C.读罢这本书,我仿佛又回到了苦难的童年时代,在那风雪交加的夜晚……D.父亲的沉默俨然成了一条失修的县际公路。【答案】1.B2.D【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组,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语境强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责任,应选“责无旁贷”。第二组,大浪淘沙:意思是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披沙拣金:意思是指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语境强调在典籍中挑选,应选“披沙拣金”。第三组,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语境强调文化典籍很多,应选“卷帙浩繁”。第四组,夯实:释义为加固,引申意义为打牢基础。压实:加压使坚实。语境强调加固民族文化的厚度,应选“夯实”。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为暗喻,把“优秀典籍”比作“磁石”。A.是形容,用醉酒的状态来形容与世界的脱离。B.是摹状,用“四方的”描摹手掌的形状。C.是联想,由读书联想到童年。D.是暗喻,把“父亲的沉默”比作“失修的县际公路”。故选D。(2020·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题写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吟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3.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g)联齿颊留香C.言简意赅(gāi)撰写 D.镌(jùn)刻锒锒上口4.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5.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不讲究对仗和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答案】3.D4.C5.D【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D.“镌刻”的“镌”应读作“juān”;“锒锒上口”的“锒”应写作“琅”。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对联的能力。“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AB;“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匹配,排除D。C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错误。文中说“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B.“上下联不讲究对仗和押韵”错误。文中说“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且文中没有提到对联必须押韵。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错误。对联不仅有用在喜庆场合,还用其他种类,像挽联就不是用在喜庆场合的。故选D。(2019·河南驻马店·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来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染上一层金黄的田野,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雨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自天而降,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6.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趋之若鹜急于求成纷纷扬扬盛气凌人B.争先恐后迫不及待淅淅沥沥咄咄逼人C.争先恐后急于求成淅淅沥沥盛气凌人,D.趋之若鹜迫不及待纷纷扬扬咄咄逼人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田野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B.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C.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D.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着;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着光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C.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着光;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着D.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答案】6.B7.D8.B【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第一处,根据语境,这里是形容草的生长,不含贬义,应选“争先恐后”。急于求成:急着取得成功。含有忽视质量,追求速度之意。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第二处,根据语境,此处形容荷叶生长之快速,应选“迫不及待”。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第三处,根据语境,此处形容“雨”,应选“淅淅沥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适用对象限于“人”,不能形容事物。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多用于人,也用于事物。根据语境,此处形容“北风”,应选“咄咄逼人”。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个问题,“染上……的田野,各种各样的果实……”结构混乱,前一句没有说完,后一句就另起话头,可以改为“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第二个问题,“似乎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成分残缺,缺少主语“雨”。A.成分残缺,在“当田野上”后加“染上”。B.成分残缺,在“铃铛”后加“的时候”,构成“……的时候”介词结构。C.缺少主语,在“似乎”前加“雨”。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衔接的能力。从前文“自天而降”可知,此处要注意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据此排除C、D两项;与“暗”相对的是“闪着光”,与“静”相对的是“倾诉”,排除A项。故选B。优选提升题二、选择简答(2021·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张秉贵老人曾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劳模之所以赢得大家的尊重,最难能可贵的不仅仅是奉献精神,()。“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今年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________。所谓“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________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________,多一些脚踏实地;(),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企业家们认为,在________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焕然一新推崇投机倒把开放式B.耳目一新推崇投机取巧粗放式C.耳目一新崇拜投机倒把粗放式D.焕然一新崇拜投机取巧开放式1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9.B10.更是工匠精神少一些急功近利【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耳目一新”指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语境与“令人”搭配,应选“耳目一新”。“推崇”指尊崇,推重崇敬。“崇拜”指尊敬钦佩,搭配的对象是人。此处搭配“工匠精神”,应选“推崇”。“投机倒把”指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投机取巧”指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意下苦功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此处与“脚踏实地”对应,应选“投机取巧”。“粗放式”是一个专用名词,指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来拉动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带有贬义色彩。“开放式”是相对于“封闭式”而言的。此处语境带有贬义,应选“粗放式”。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面有“不仅仅是”,此处应用递进连词“更是”相呼应,再结合下句出现的“工匠精神”,应填“更是工匠精神”;第二空,语境的句子结构是“多一些……”“少一些……”,前后形成对比,对应“专注持久”,此处强调的是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据此应填“少一些急功近利”。(2020·重庆南开中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造园艺术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优秀文化和精英艺术的一个顶峰,是中华民族文明开化风流儒雅的一个标志。中国造园艺术()于世界,增光了中华民族的体面,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声望。中国人趋于平和宁静的心理气质,①。中华大地的山明水秀,迷住了人们的心神,使之陶醉。在适应、协调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了崇尚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文化潮流,()觉得他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他们感觉到大自然血脉中的每次搏动,于是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诗人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名句。老庄思想主张“归真返璞”,②,因为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造园艺术无不本着以再现自然山壑为主要原则,其本质特征,就是对大自然中的好山佳水加以开发、整治,开创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游息环境。造园艺术的最高准则,就是计成《园冶》所指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人对造园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这个民族()平和谐调、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宁静、文明高雅的思想气质。具有诗情画意的人工山水园,就是在人间大地上建造出一个理想的天堂。“林园无俗情”,③,自然也就能够纯净气质、陶冶情操,不仅使生活高尚化,民族性格也能得到升华。1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散布造成以致崇尚B.流布形成甚至崇敬C.散布造成以致崇敬D.流布形成甚至崇尚12.下列各项中,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1.D12.A13.中国造园艺术无不以再现自然山壑为主要原则,其本质的特征,就是对大自然中的好山佳水,加以开发、整治,再现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游息环境。14.①是大自然哺育的结果②返回到大自然中去③人们生活在这种仙境一般的环境中。【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1)“流布”,传布。“散布”,分散到各出;广泛传播(多含贬义)。此处是说中国造园艺术传布到世界,没有贬义的意味,使用“流布”。(2)“形成”,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造成”,引起,形成(多指不好的结果)。此处是说中华民族形成了崇尚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文化潮流,这是好的结果,使用“造成”情感色彩不当,所以使用“形成”。(3)“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语境“形成崇尚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文化潮流”和“觉得他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是递进的关系,使用“甚至”。(4)“崇敬”,推崇尊敬。“崇尚”,尊重;推崇。语境是说“生活方式”,“崇敬”与之搭配不当,要使用“崇尚”。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为拟人,以“看”“不厌”赋予“敬亭山”人的动作情感。A.拟人,以“怨”赋予“羌笛”以人的情感;B.借代和互文,以“管弦”代指音乐,“主人下马客在船”应为“主人客人下马在船”;C.比喻,把雪花比作梨花;D.夸张,用“连天”“向天横”夸大天姥山的高。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个问题“本着和以……为”是句式杂糅,“本着……原则”和“以……为原则”两句杂糅,删除其中一个;第二个问题“开创……环境”搭配不当,“开创”改为“建设、再现”等。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前面“中国人趋于平和宁静的心理气质”是偏正结构,中心词是“心理气质”,由此可知,下一句应以“心理气质”为主语,结合下文“中华大地的山明水秀,迷住了人们的心神,使之陶醉”可知,此处是说“心理气质”是“大自然哺育的结果”。第②处,结合前面“老庄思想主张‘归真返璞’”,此处是对“归真返璞”的进一步解说,再结合后面“因为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处填写“返回到大自然中去”。第③处,前面说在人间大地上建造一个理想的天堂,后面说“自然也就能够纯净气质、陶冶情操,不仅使生活高尚化,民族性格也能得到升华”,此处应是说能够如此的前提,即“生活在这种仙境一般的环境中”。(2021·江苏常州·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名网友在赶集时吃了一碗只要三块钱的面,了解后发现这家面摊已经十五年没涨价了。内心感慨万分,非常佩服面摊老板程运付,宁愿少赚一点,也要让老百姓吃得实惠。感慨之余,他随手拍摄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网络。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放置于公众视野中传播,这对其良好的德性无疑是一种嘉许。可随着“拉面哥”的走红,对他的围观很快变了味。很多人专门跑到当地,和“拉面哥”合影,拍摄短视频素材。所以,现在“拉面哥”面摊前的画风是这样的:一帮人架起长枪短炮,对他进行轮番拍摄、直播。()。更有甚者,一些人最近还成天堵在“拉面哥”家门口拍摄,严重干扰到他的正常生活。“拉面哥”通过当地媒体呼吁网友不要在村里聚集围堵,并称村子目前已经“瘫痪”,家门口被围堵得严丝合缝,自己的压力大得实在承受不了了。他希望“能让我出摊,正常生活”,“回到最初的那个原始的我”。15.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走红 B.画风C.长枪短炮 D.严丝合缝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中不乏一些纯粹为了博流量的短视频博主B.纯粹为了博流量,其中不乏一些短视频博主C.其中一些短视频傅主,不乏纯粹为了博流量D.其中的短视频博主,不乏一些为了纯粹博流量17.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和文中在“瘫痪”一词上所加的引号相同的一项是()A.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B.熟悉传统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才能创制出真正中国风的建筑。C.“木叶”就是“树叶”,但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D.“吾至爱汝”的深情使《与妻书》既缠绵悱恻,又充满一种浩然正气。18.假你是当地媒体的记者,应主编要求完成一篇针对该新闻事件的评论。请你从网络传播的角度提炼出三个合理的观点。【答案】15.D16.A17.B18.示例:①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经意的发布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热度:②善用网络传播力,弘扬真善美:③网络自媒体在蹭热点博流量时要守住常识的底线。【分析】1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走红:很吃得开,走红运。语境中指拉面哥广为人知的情况,正确。B.画风:指的是做画的风格,指画画的笔法与构图。顾名思义,画风就是做画的风格。文中使用了比喻,形容人们围观拉面哥的画面,正确。C.长枪短炮:是指摄影摄像的镜头(照相机)。语境中指照相、录像等器材,正确。D.严丝合缝:意思是指缝隙严密闭合。村子不可能是严丝合缝的,故此处使用不当。改为“水泄不通”,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故选D。1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前面的主语是“一帮人”,所以“其中”中的“其”代指前面的“一帮人”,所以排除D;而“纯粹为了博流量”应该是作为定语修饰“短视频博主”,所以排除B、C,表述绝对。故选A。1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引号的作用。原文中的“瘫痪”一次上所加引号的作用是表特殊含义,指村子已经不能正常运行。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特殊含义,指的是传统建筑的规则。C.表示着重强调。D.表示引用部分。故选B。18.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评价和探究能力。由原文“感慨之余,他随手拍摄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网络”“可随着‘拉面哥’的走红”可知,作者发掘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拍摄成视频放到网上,没想到“拉面哥”得以走红,可以看出自媒体的时代,不经意的发布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热度。由原文“发掘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放置于公众视野中传播,这对其良好的德性无疑是一种嘉许”可知,作者发掘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拍摄成视频放到网上,是为了对其良好的德行的一种嘉许和传扬,所以善用网络传播力,弘扬真善美。由原文“可随着‘拉面哥’的走红,对他的围观很快变了味。很多人专门跑到当地,和‘拉面哥’合影,拍摄短视频素材。所以,现在‘拉面哥’面摊前的画风是这样的:一帮人架起长枪短炮,对他进行轮番拍摄、直播。其中不乏一些纯粹为了博流量的短视频博主。更有甚者,一些人最近还成天堵在“拉面哥”家门口拍摄,严重干扰到他的正常生活”可知,网络自媒体在蹭热点博流量时要守住常识的底线。(202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翻译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了解世界,用他国的语言表征自己,与世界对话、相处和共存的方式。国家翻译能力中的“中译外”能力,在中国文化的广泛且有效传播中一直发挥着()作用。未来如何更好地强化“中译外”能力呢?首先,①___________?要重视对需求市场的预先调研和目标读者阅读特点的提前认知。一个毫无对象感的译本,可能在两种读者群体中都知音难觅,最终躺在异国他乡图书馆()。其次,谁来译?母语者或双语者的翻译通常能获得更佳传播效果。对于涉及国情国策等政治文本、新闻话语的外译,②_____________:由中国译者把握内容,外国的母语译者在叙事和表达方式上再加完善。再次,怎么译?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尚存较大“认知差”,在确保中国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立场正确的前提下,采用读者()的表达方式不失为有效的选择。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基础性束之高阁赏心悦目B.根本性束之高阁喜闻乐见C.基础性无人问津喜闻乐见D.根本性无人问津赏心悦目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19.C20.①译什么②中外合作是更好的模式【分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基础性:“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根本性:“根本”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此处用于形容国家翻译能力的“中译外”能力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属于基础方面的,故应选择“基础性”。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此处用于修饰毫无对象感的译本在图书馆中不受青睐的状况,应使用“无人问津”。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愉快;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如:这是一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此处的主体是“读者”,并且用于修饰“表达方式”,故应选择“喜闻乐见”。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横线后强调应重视市场调研与读者特点,并指出毫无对象感的译本不能够受到青睐。故此处应填写与“译本”有关的句子,再结合后文中“其次,谁来译?”“再次,怎么译?”,可将此处补全为:译什么?②由横线前“涉及国情国策等政治文本、新闻话语的外译”,横线以及冒号后提出具体措施——中国译者把握内容,外国译者进行完善。结合前后文可将此处补全为:中外合作是更好的模式。(2021·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①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②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③怎样结束瓦顶:④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⑤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之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⑥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21.下列对文中横线处排比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三个“成为”,从梁架、斗拱写到整个一间,由部分到整体介绍了建筑特点。B.前四句话从内部结构着眼,写到第五句外部装饰,再到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C.这六句话从不同的方面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建筑遵循着世代沿用的惯例,形成了法式。D.用此排比句,既展现了建筑手法和体式的丰富,又条理清晰、语言简明、逻辑严密。22.请结合本文,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中国建筑的“文法”特点。【答案】21.D22.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有一定拘束性,但同时又有极大的灵活性的,能有多样性的表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么样的千变万化,都遵循这些文法特点。【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修辞运用的作用的能力。D.“既展现了建筑手法和体式的丰富”说法错误,这句话并没有展示体式的丰富,根据原文段中的“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可判断出,仅是阐述了中国建筑所遵循的惯例而已。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可知,中国建筑的“文法”特点主要集中在第二段。首先第一句“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很明确地指明了特点,如“有一定的拘束性”“运用的灵活性”“多样性的表现”这些短语都是对特点的描述。接下来,文段用做文章来与建筑进行比较,阐明了二者的相同点,最后强调“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因而可概括出中国建筑的“文法”特点: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特性和特色,它们都遵循这中国建筑的“文法”组成起来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就是有一定拘束性,但同时又有极大的灵活性的,能有多样性的表现。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么样的千变万化,都遵循这些文法特点。(2021·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而不叫“风景”?因为“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一是画家描绘出所画对象的精神;二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笔墨揭露普遍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形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赞扬画家曹霸的绘画充分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传神B.中国绘画的精髓在于传神而不在于形似C.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只在于形似,而更在于传神D.中国绘画的精髓更在于传神,而不只在于形似24.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23.A24.D25.示例1:三是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的笔墨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示例2:三是画家通过描绘对象及运用笔墨表达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分析】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通过前文对于山水画的解释,即“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可以看出文中强调的是传神,而不是形似,所以排除C、D;根据后文可知,后文是对传神的解释,所以,应把传神放在后面,表示强调,所以排除B。故选A。2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丹青不知老将至”中“丹青”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代指绘画。A.“二月春风似剪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eQ1-biotin-生命科学试剂-MCE-4211
- 2-4-6-TMPEA-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2109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酒馆经营权转让协议书
- 2025年度门面转让及商业地产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度简易混凝土建筑废弃物运输与处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用品连锁店篮球教练聘用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
- 临时工合作合同示范文本
- 二手房买卖合同:回购权益条款
- 二手房销售合同样本范文
- 基底节脑出血护理查房
- 粮食贮藏课件
- 工程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
- 2024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1000道带答案
- GB/T 44311-2024适老环境评估导则
- 苏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的人物形象分析7800字(论文)】
-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 QB/T 6019-2023 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