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41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心脏分为四个腔;图中①和②所指的腔分别是。

A.右心房、左心室B.左心室、右心房C.右心室、左心房D.左心房、右心室2、被子植物不同于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A.种子有种皮B.种子长在果实里C.种子不长在果实里D.种子寿命较长3、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B.C.D.4、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物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导.这些事例不能说明的是()A.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生物和环境能互相影响5、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A.物理防治B.生物防治C.化学防治D.自然防治6、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叙述正确的是()A.最早的人类是森林古猿B.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再过五千年,黑猩猩也会进化成人类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用火烧烤食物D.由于双手和智能的发展,最终由智人进化为现代人7、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无关的特征是()A.身体呈流线型B.用鳃呼吸C.体温不恒定D.用鳍游泳8、形成痰的部位是()A.鼻腔B.喉C.口腔D.气管、支气管9、【题文】某对夫妇已有了一个儿子,他们想要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有多大A.100%B.75%C.50%D.25%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____的大量繁殖.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11、发现于非洲的D____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则属于E____人.12、如图是蝴蝶;蝗虫、蜻蜓、金龟了四种昆虫翅膀;请区别并填空.

A.____

B.____

C.____

D.____13、下图表示能量流动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植物的作用,它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的中进行。(2)在图中①和②的过程中,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生理过程是____(填序号),此过程消耗大气中的____并释放____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3)通过①,植物不断消耗____,释放____,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14、【题文】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粪便等得以获取养料维持生存,这种方式属于自养。()15、【题文】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单腿站立时,另一条腿能做前后、____、____运动,这些运动的灵活性和膝关节、髋关节结构是相适应的。16、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____17、超级细菌是耐药性细菌,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与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主要区别在于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超级病菌属于____.病人感染了超级病菌会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等,医院需将病人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这属于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2015•齐齐哈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19、家养宠物猫和宠物狗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共生关系______.(判断对错)20、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仅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______.(判断对错)21、植物光合作用既能完成物质转化,也能完成能量转化。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22、外来物种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24、来宾市忻城;象州等地盛产桑蚕;小明家依靠种桑养蚕发了家。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用玉米叶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为此他拟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进行观察。请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1)在该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请根据问题作出假设;______。

(3)为设置对照实验;小明将20只刚孵化的健康家蚕幼虫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一定量的桑叶饲养,乙组用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观察家蚕的进食、生长情况并做记录。

(4)小明在实验中选取20只家蚕幼虫而不是2只;目的是______。

(5)为了实验的更有说服力;小明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果应是几次实验的。______(此处选最小值或最大值或平均值)

(6)甲组家蚕幼虫逐渐长大、成熟,20多天后,19只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弱、死亡。由此,小明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______。25、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霉变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分析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____(填序号)。(3)该小组同学原本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2分)(4)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5)为了防止家中食品发生霉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心脏的结构及各结构与血管的连接如图所示:因此;题干图示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室.

【点评】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记住心脏四腔,上房下室,左右和自己相反。2、B【分析】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杉树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如桃树、苹果树等。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关键点: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解析】B3、B【分析】略【解析】B4、B【分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A;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由于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在适应环境而死亡;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不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而是由于滥伐和水土流失,不能满足白暨豚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导致水质严重退化.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因此,生物和环境能互相影响.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白鳍豚等生物生存的原因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白鳍豚等生物生存的原因.【解析】B5、B【分析】解: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物理防治费时费力;效果不好.化学防治不能取得长期持续的防治效果,原因是在农药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松毛虫.但少数松毛虫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农药的特性,不能被农药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松毛虫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自然防治的调节能力不够.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其他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物防治的认识.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能将害虫的数量降低到较低水平,保护有益动物,有利于环境保护.【解析】B6、D【分析】解:A;最早的人类是南方古猿。A错误;

B;黑猩猩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一方面现代的黑猩猩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现代黑猩猩不能再变成人了,B错误;

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属于南方古猿;不会用火烧烤食物,C错误;

D;双手的解放促进了脑的发展;使智人进化为现代人;D正确。

故选:D。

人类的进化历程: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人类进化的历程了解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的特点。【解析】D7、C【分析】解: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都属于鱼类的特点,ABD正确;选项C、体温不恒定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无关,C不正确。

故选:C。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解析】C8、D【分析】试题分析:痰是由于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微生物黏住,再由其内部的纤毛向着口的方向排出形成的。故其产生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即选D。考点:本题考查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D9、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男性产生的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此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所以是女孩XX的机率为50%。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性别决定。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决定和性别的遗传过程以及染色体的组成。【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细菌和真菌计划免疫【分析】【解答】解:我们知道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分析】(1)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11、略

【分析】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解析】

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因此,发现于非洲的D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

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

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

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

故答案为:南方古猿;直立人。

【解析】【答案】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据此解答.

12、略

【分析】

蝗虫的前翅革质;后翅膜质为直翅,如图D;蝴蝶的身体和翅密被鳞片和毛,翅二对,各有一个封闭的中室,翅上被有鳞毛为鳞翅,如图C;蜻蜓的四翅相似,长而平,如图A;金龟子前翅为角质硬化的鞘翅,后翅膜质为鞘翅,如图B;

故答案为:蜻蜓;金龟子;蝴蝶;蝗虫.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昆虫类动物的特征;以及根据昆虫翅膀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判断.

13、略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的是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并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和动物共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解析】【答案】(1)光合叶绿体(2)②氧气有机物(3)二氧化碳氧气碳—氧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通过外界环境中的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的营养方式为异养.通过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的为营腐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的,为营寄生生活.

考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解析】【答案】错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发现单腿站立时;另一条腿能做前后;左右和旋转运动,这些运动的完成与膝关节和髋关节结构有直接关系。这些运动的灵活性和膝关节、髋关节结构是相适应的。

考点:本题考查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析】【答案】左右旋转16、蚯蚓爬出地面呼吸【分析】【解答】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

【分析】此题是道基础题,关键知道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完成呼吸的。17、成形的细胞核分解者控制传染源【分析】【解答】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超级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维持生活,同时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利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病人感染了超级病菌会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等;医院需将病人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成形的细胞核;分解者;控制传染源。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属于分解者;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8、A【分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据此解答.19、×【分析】解:家养宠物猫和宠物狗生活在一起;它们是竞争关系。

故答案为:×

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互利共生:两种不同物种之间,彼此需要对方来给自己提供自己不能吸取外界食物制造的养料.【解析】×20、√【分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卵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仅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解析】√21、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物质转化是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能量转化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题干叙述正确。故选A。

【解析】A22、×【分析】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再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最主要原因人类活动造成的。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解析】【答案】×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3、略

【分析】

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故答案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6分)24、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平均值玉米叶不能用来饲养家蚕【分析】解:(1)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提出的问题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吗?

(2)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小明可作出假设是玉米叶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玉米叶不能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

(4)该实验中选取家蚕的数量均为20只而不是2只;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因此用20只家蚕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为了使探究实验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

(6)本题设置的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