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1500字_第1页
《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1500字_第2页
《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1500字_第3页
《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1500字_第4页
《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1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码头设计的总平面布置案例综述设计船型本工程船型尺度详见下表所示。表2.1设计船型主尺度表序号船型总长(m)型宽H(m)型深(m)满载吃水(m)备注120000吨级杂货船16625.214.110.1代表船型220000吨级散货船16425.013.59.8310000吨级江海轮11420.08.56泊位作业标准和作业天数综合考虑分析后,本码头正常作业的条件有风:小于等于6级;雨:日降水量小于25mm;雾:水平能见度大于1km;雪:大雪天停止作业。根据各方面因素,并考虑扣除有关因素重叠的影响,最终拟定取年均工作天数330天左右。港口水域尺度泊位尺度泊位长度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规定,泊位长度计算如下。 (2.SEQ2.\*ARABIC1)式中:;;。由上可知,20000吨级杂货船:20000吨级散货船:综合考虑,当泊位长度取为204m时,可满足各种设计船型的停靠和系泊。泊位宽度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不小于2倍设计船宽,2000吨级杂货船:2000吨级散货船:故取=51m。码头前沿高程码头前沿顶高程的确定与港口营运要求,当地水文和地形等因素有关。营运要求在大潮时不被淹没,便于生产作业并于码头后方及港外道路有效连接。对于有掩护码头的前沿高程,按照两种标准计算:基本标准:复合标准:由于有防洪要求,有台风时为5.50m,所以取5.0m。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2.SEQ2.\*ARABIC2)式中:D——码头前沿设计水深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设计船型为20000吨杂货船,满载吃水10.1m;Z1——,取Z1=0.2m;Z2——,取Z2=0.692m;Z3——,取Z3=0.15m;Z4——,取Z4=0.4m;可知:D=10.1+0.2+0.692+0.15+0.4=11.6m。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故经计算,码头前沿设计河底高程为-13.40m。码头前回旋水域尺度回旋水域尺度包括船舶回旋水域宽度和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其中回旋水域设计底标高取航道设计底标高,回旋水域直径参照《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取值,回旋水域直径取2倍船长,故杂货船取;散货船取。锚地连云港设计2万吨级船舶,船舶的满载吃水达10.1米,按1.2倍,应是12.3m,,所需水深还应适当增加。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以及资料得知,单浮筒系泊,水域半径280m。航道航道设计水深按下式计算航道设计水深。 (2.SEQ2.\*ARABIC3)式中: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设计船型为20000吨杂货船,满载吃水10.1m;Z0——船舶航行时船体下沉值,取Z0=0.22m;Z1——龙骨下最小富裕水深,该水域属淤泥质河床,取Z1=0.4m;Z2——波浪富裕水深,波高一般较小,可不考虑,取Z2=0m;Z3——船舶配载不均而增加的吃水,取Z3=0.35m;Z4——备淤深度,由于港区微冲不淤,水下地形变化小,取Z4=0.6m;D=10.1+0.22+0.4+0+0.35+0.6=11.67m。航道宽度设计为双向航道,按照下式计算航道宽度。 (2.SEQ2.\*ARABIC4)式中A——航迹带宽度,C——船舶与航道底边间的富裕间距,取C=0.75*B=18.9m。所以W=2*76.78+25.2+2*18.9=216.56m。装卸工艺码头前沿采用2台门座起重机进行散货的卸船和件杂货的装卸作业,散货进口输送系统采用皮带机(码头皮带机布置在码头后沿),建筑材料堆场利用800t/h悬臂堆料机进行堆料,建筑材料的装车作业由单斗装载机来完成;管桩的装车作业由轮胎吊来完成,然后经牵引平板车运至码头,由门座起重机完成管桩的装船作业;件杂货水平运输采用牵引平板车;仓库件杂货采用5t桥式起重机进行堆取作业。件杂货进出口流程图:船门机平板挂车轮胎式起重机堆场堆场轮胎式起重机平板挂车门机船件杂货进出口流程图:船抓斗(门机)装卸车皮带输送机堆场堆场皮带输送机装卸车抓斗(门机)船港口陆域布置堆场所需容量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第5.8.9.1条,堆场所需的容量参照下式: (2.SEQ2.\*ARABIC5)式中Qh——年货运量,Qh=100万吨;KBK——堆场不平衡系数,取KBK=1.5;Kr——货物最大入库百分比,取Kr=90%;Tyt——堆场年营运大数350-365,取Tyt=360天;tdc——货物在堆场平均堆存天数,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第5.8.13条,按货种7-10,取tdc=10天;——堆场容积利用系数,对件杂货取1.0;堆场总面积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第5.8.10条,堆场总面积参照下式计算: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