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b=h+c+d+e+f+i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①全球气候变化②粮食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土地荒漠化⑤环境污染⑥生物多样性丧失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3、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m1、m2的能量形式分别为太阳能、热能B.各营养级生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会消耗一部分能量C.能量在I、II、III、IV的传递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位于营养级IV的生物,单个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少4、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即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模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果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C.桑树-生姜立体农业模式中桑树和生姜两种植物根系深浅搭配,可实现对不同层次土壤中水和无机盐的充分利用D.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其中的生物群落不会发生演替5、增强文化自信,从了解古诗词开始,许多古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古诗寓意中,主要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有几项()
①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⑤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两项B.四项C.五项D.六项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曲线增长(如下图中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形曲线增长(如下图中乙曲线)。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e点B.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C.若乙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7、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B.“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C.“人工湿地”成本低、无耗能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实现的8、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生态系统组成水草藻类浮游动物小鱼泥沙泥沙生态缸编号①-+++-+②++++-++③+++++++④++++
注:“+”表示有;“-”表示无。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太阳光能直射的地方B.生态缸②中的氧气含量应该高于生态缸④C.生态缸②的稳定性最强D.实验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9、鱼塘中分布有小球藻、绿藻等植物,还有草鱼、鱼等动物及多种微生物。下列有关鱼塘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鱼塘的边界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B.鱼塘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C.鱼塘中的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为调查鱼塘水域中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10、为了研究休牧对高山草甸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休牧时间和传统放牧的对照实验。下图表示返青期不同休牧时间和牧草生长旺季主要植物类群重要值(用来反映某一物种在群落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即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CK表示对照A.休牧改变了群落中的优势种,使群落发生了演替B.相较于阔叶型可食草,放牧的牲畜可能更喜食莎草科植物C.放牧不会改变莎草科和叶可食草间的竞争程度D.休牧期间,高寒草甸群落的空间结构不会发生变化11、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B.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使臭氧层出现空洞D.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易发生生物富集12、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kJ/(m2·a)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13、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岛屿上某野兔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和平均死亡率(虚线)以及该野兔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资源量长期小于R时,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一定呈现“J”形增长C.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调查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小14、某海岸潮间带分布着海藻;浮游植物、海星、藤壶等生物种类;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觅食,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海星和荔枝螺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大幅增加D.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_______减少,_______增加,植被破坏,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1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17、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18、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_的基础。19、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2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_______;食物链和_______。21、群落的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______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4分)22、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设置了4组实验,每隔2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取样8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温度/℃不同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106个·mL-1)0h2h4h6h8h10h12h14h14h201.21.83.04.07.813.220.319.4251.22.03.85.88.919.519.018.5301.23.57.215.235.188.288.181.0351.24.89.220.175.273.170.268.1
(1)酵母菌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据表分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同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35℃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h。
(2)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将_________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3)画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9分)23、下图为某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变化量,单位为109tC/a,未加括号的数字表示库存量,单位为109tC。在不考虑砍伐;火灾、病虫害等情况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可以近似看作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净碳交换量(碳收入和碳支出的差值),NEP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分布的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区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方法为______采用该方法时最关键的是应做到______。
(2)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的形式进行。据图分析,植物一年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______×109tC/a。
(3)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确定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北京冬奥会打造了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奥运会。
①冬奥核心区绿化造林成活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这些森林景观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______。冬奥核心区选林的树种多以本地树种为主,宜乔则乔,直灌则灌,实现森林树种的多样化。核心区多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______,“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生态工程的______省理。
②北京冬奥会严格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直接变成水和气体,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______逐级积累,最后可能进入人体;抗生素类的药物进入土壤后会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细菌,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废旧电池、过期药物应投入______(选填“红色”;“蓝色”、“绿色”、“黑色”)垃圾回收箱中。
(4)下列对“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②碳中和是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方式达到CO2相对“零排放”
③碳达峰是CO2排放量达历史最高后经平台期保持稳定的过程。
④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的摄入量;c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的同化量;d表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e表示第三个营养级的摄入量;f表示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h和i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同化量。
【详解】
由图可知,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h+c,A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00%,而图中b表示次初消费者的摄入量;c表示次初消费者的同化量,a表示生产者的同化量,所以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B错误;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即d,C正确;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途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C【分析】【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和合作。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而粮食短缺属于人口增长引起的问题,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选C。3、D【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中,m1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m2表示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详解】
A、由分析可知:m1、m2的能量形式分别为太阳能;热能;A正确;
B;生物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正确;
D;能量金字塔顶层IV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数量较少,但单个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不一定少,D错误。
故选D。4、C【分析】【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大多数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
【详解】
A;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资源是有限的,且资源是不均衡的,而各种群的生态位不同,因此环境容纳量一般不同,A错误;
B;果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此外草菇是真菌,不能利用光能,所以并没有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B错误;
C;深浅根系的树种搭配有利于对不同土壤层中水分、无机盐等资源的充分利用;C正确;
D;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多种;如人类活动、种内种间关系、动物迁入迁出等,因此一般环境发生改变时,群落就会发生演替,D错误。
故选C。5、B【分析】【分析】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①“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是非生物因素空气对生物因素鲤鱼的影响,①符合题意;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②符合题意;
③“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生态因素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③符合题意;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④符合题意;
⑤“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述的是种内互助的现象,⑤不符合题意;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后被植物吸收利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B: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甲表示J型曲线,乙代表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表示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值,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
A;捕鱼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c点之后、e点之前;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该维持在K/2,因为c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有利于保护鱼类资源,A错误;
B;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达到K值,e点后增长速率为0,B正确;
C;若乙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c点之前种群数量较少,增长速率较慢,故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前,即种群数量越少越好,C正确;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错误。
故选BC。7、C:D【分析】【分析】
“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人为建设的生态工程;成本低;耗能少。其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详解】
A;“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利用自然的一个表现,A正确;
B;“人工湿地”利用了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原理而打造的生态工程;B正确;
C;生态系统都是消耗能量的;“人工湿地”也不例外,C错误;
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需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后才能供给水生植物吸收利用;D错误。
故选CD。
【点睛】8、A:B:D【分析】【分析】
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详解】
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散射光下;不能置于直射光下,A错误;
B、生态缸②中的氧气含量应该低于生态缸④,因为前者泥沙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会消耗氧气,因此其中的溶解氧含量低,B错误;
C;生态缸③中成分齐全;而生态缸④中缺乏分解者(泥沙),生态缸②中成分齐全,且消费者数量较少,因此,生态缸③较生态缸④稳定性强,生态缸②稳定性最强,C正确;
D;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光能);由于四个生态缸都具有消费者,因此不能说明消费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错误。
故选ABD。9、A:C【分析】【分析】
从群落的视角出发;将群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
【详解】
A;研究鱼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
B;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空间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B正确;
C;垂直结构是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因此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没有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抽样检测法可用于单细胞小球藻种群密度的检测;D正确。
故选AC。10、C:D【分析】【分析】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休牧对高山草甸群落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种类和天数,因变量是重要值,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据图可知;CK条件下阔叶型可食草重要值最大,随着天数的变化,逐渐转变为莎草科重要值最大,说明休牧改变了群落中的优势种,使群落发生了演替,A正确;
BC;据图分析;在休牧条件下,莎草科的重要值随着天数有增长趋势,而阔叶型可食草有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相较于阔叶型可食草,放牧的牲畜可能更喜食莎草科植物,导致放牧时莎草科植物的竞争占劣势,B正确,C错误;
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结合题图可知,休牧期间,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变化,则空间结构也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D。11、A:D【分析】【分析】
1.氮;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2.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不是二氧化硫;
3.甲醛;苯、氡气等有毒、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
4.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
【详解】
A;富营养化是水体中氮、磷过多造成的;A正确;
B;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B错误;
C;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是使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原因;C错误;
D;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也不容易排出,所以容易发生生物富集,D正确。
故选AD。
【点睛】12、A:D【分析】【分析】
同化量=呼吸消耗+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其中生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以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因此营养级的同化量有4个去向: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流经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和人为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例如饲料、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的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详解】
A;营养级的同化量有4个去向: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④未被利用。由图分析可知;图中生产者的同化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其余的全部进入a,因此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除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还有有机物输入该生态系统,因此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错误;
C、由题意可知,能量值的单位为103kJ/(m2•a),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0.05+0.25+2.1+5.1-5)×103=2.5×103kJ/(m2•a),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4+9+0.5+2.5)×103=16×103kJ/(m2•a),所以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为(16-2)×103=14×103kJ/(m2•a),即生产者的同化量为(23+70+14+3)×103=110×103kJ/(m2•a);C错误;
D、肉食性动物从植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0.05+0.25+2.1+5.1-5)×103=2.5×103kJ/(m2•a),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16×103kJ/(m2•a),所以由植物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03)÷(16×103)×100%=15.625%;约为15.6%,D正确。
故选AD。13、B:C:D【分析】【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详解】
A;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A正确;
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会增加,但不是“J”形增长,B错误;
C;岛屿上不涉及种群的迁入和迁出;C错误;
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调查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大,D错误。
故选BCD。
【点睛】14、A:C【分析】【分析】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
【详解】
A;生物群落包括该生态系统的所有种群;图中生物没有分解者,A错误;
B;海星捕食荔枝螺;同时两者都捕食藤壶和贻贝,所以两者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
C;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的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大量繁殖,占据岩石表面,从而使海藻减少,石鳖、石槭数量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
D;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据图可知,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D正确。
故选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5、略
【解析】①.人均耕地②.燃料需求16、略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17、略
【解析】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8、略
【解析】①.负反馈调节②.自我调节能力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网生态系统强食物链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成分食物网21、略
【解析】①.物种组成②.物种数目四、实验题(共1题,共4分)22、略
【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自变量;酵母菌的数量是因变量。酵母菌初期呈S型曲线增长,增长速率先快后慢,K/2时达到最大,不同条件下K值不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营养物质被不断消耗;代谢废物不断积累,种群进入衰退期,数量开始下降。
【详解】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据表分析;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都是先增加,当达到最大后再降低。35℃下,6h-8h,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75.2-20.1=55.1)最大。
(2)酵菌种群数量的K值(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培养液的浓度和培养空间的大小有关;与酵母菌培养液的起始种群数量无关,但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可以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要的时间。故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资料归档规范
- 2024年月亮湾教案
- 石门县党建知识培训课件
- 吉林省扶余市(一实验、二实验)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
- 现代企业制度的局限性与大型企业经营模式
- 二零二五年度废弃塑料清运及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医院医患沟通技巧培训
- 2025版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研发工程师劳动合同书3篇
- 农村社区互助养老的组织基础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照明设计施工合同
- 2023年非标自动化工程师年度总结及来年计划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三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水利机械施工方案
- 悬挑式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主变压器试验报告模板
- 电动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 静钻根植桩施工组织设计
- 工程精细化管理
- 柴油供货运输服务方案
- 2022年长春市中小学教师笔试试题
- 肉牛肉羊屠宰加工项目选址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