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大题(一)
1.苯硫酚(C6H5—SH)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常用氯苯
(C6H5・C1)和硫化氢(HzS)反应来制备苯硫酚,但会有副产物苯(C6H6)生成。
1
LC6H5—Cl(g)+H2S(g)=C6H5-SH(g)+HCl(g)AHi=-16.8kJmor
II.C6H5—Cl(g)+H2S(g)=C6H6(g)+HCl(g)+1S8(g)AH2
o
反应II的烙变不易测量,现查表得如下数据;
1
HI.C6Hs—SH(g)=C6H6(g)+!S8(g)AH3=-29.0kJ-mol
o
请回答:(1)将一定量的C6H5—Cl和H2S的混合气体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
中,控制反应温度为T(假设只发生反应I),下列可以作为反应I达到平衡的判据
是o
A.气体的压强不变B.平衡常数不变
C.v正(H2S)=v逆(HC1)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2)反应II为不可逆反应,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现将一定量的C6H5—C1和H2s置于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
过程,在不同温度下均反应20分钟测定生成物的浓度,得到图1和图2。
(R力IbS与GH3ro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
①图1显示温度较低时c6H5—。浓度的增加程度大于c6H6的主要原因
②结合图1和图2,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C6H5-C1的适宜条件为
③590℃时,C6H5—C1和H2s混合气体(体积比为2:5,总物质的量为amol)
在VL的固定容积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6H5—SH的物质的量
为5moLC6H6的物质的量为白moL则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714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一定量的C6H5—C1和H2s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画出产物
C6H5—SH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o
产物浓度
时间
【答案】(1)C(2)反应H的AH2=45.8kJ・moHvO,AS>0,说明其正反
应是自发反应,而逆反应为非自发反应,所以反应n为不可逆反应
2
⑶①反应I的活化能小于反应II的活化能,反应I的反应速率快于反应II,
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物的浓度自然反应I比反应II多
②温度590K,R=2.5左右(2・4~2.6都可以)(3)0.86
【解析】(1)反应I为:CHs—Cl(g)+H2s(g)=
1
C6H5.SH(g)+HCI(g)AHi=-16.8kJ-mor:A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故
气体的压强不变,A不能作为平衡判据;B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
变平衡常数始终不变,故B不能作为平衡判据;C项,v正(H2S)=v逆(HC1)=v逆(H2S),
则速率相等,C能作为平衡判据;D项,气体质量守恒、体积固定,则容器内
气体密度始终不变,D不能作为平衡判据;则正确的是C;(2)按盖斯定律,反应
r1
11=反应I+反应印,则A//2=Afli+AW3=-45.8kJ-mol;反应II为不可逆反应,理
由为,反应II的AH2=・45.8kJ・mol“vO,AS>0,说明其正反应是自发反应,而逆
反应为非自发反应,所以反应II为不可逆反应;(3)①C6H5—C1由反应I生成,
C6H6由反应II生成,图1显示温度较低时C6H5—C1浓度的增加程度大于C6H6,
要找主要原因,只能找内因:反应I的活化能小于反应H的活化能,反应I的反
应速率快于反应H,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物的浓度自然反应I比反应II多;②结
合图1和图2的数据信息,该模拟工业生产制备C6H5—。的适宜条件为温度
590K,R=2.5左右;③590℃时,C6H5—C1和H2s混合气体(体积比为2:5,总
3
物质的量为amol)在VL的固定容积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
C6H5—SH的物质的量为'mol,C6H6的物质的量为Rmol,则该温度下反应I的
平衡常数计算过程如下:C6H5—Cl(g)+H2S(g)C6H5・SH(g)+HCl(g)中各成分变
化的物质的量均为gmol,在反应C6H5—Cl(g)+H2S(g)=C6H6(g)+HCl(g)+1s8(g)
中,各成分变化的物质的量均为Rmol,开始时氯苯的总物质的量为9mol,硫
化氢总物质的量为ymol,达到平衡时,氯苯的物质的量为
(y-y-^)mol=Amol,硫化氢物质的量为/_>R)mol=|mol,根据化学平衡
a3a
常数的表达式,1<=中华=0.86.④根据图1和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苯硫
d.d
---------X--------
14V2V
酚的浓度先增加然后降低,处于平衡状态时不再变化,因此图像是
2.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利用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
醇的主要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AH=-SSkJ*mol^请
回答:
(1)上述反应中的活化能及(正)瓦(逆)(填或"V"),该反应应选择
高效催化剂(填“高温”或“低温”)。
(2)若T/C时将6moic。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初始压强为pokPa,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中状态Io图中
4
数据A(l,6)代表在Imin时H?的物质的量是6mol。
①T/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
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如
p(B)印・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体系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②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条件后,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
图状态II、状态III所示。则状态II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i时刻迅速将容器体积压缩
至1L,请在图2中画出力时刻后I?正(H2)的变化趋势图
⑶目前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常选用铜基催化剂(CuO/ZnO/AWh),在相
5
同氢碳比[n(H2)/n(CO2)]下,某研究小组对催化剂组分的不同配比(假设为Catl、
Cat2、Cat3)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①催化效率最佳的催化剂是,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是
②温度高于T4K时,以Cat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V低温
49245
⑵①加T(正也可)②升高温度
“oro
⑶①CatlT3②催化剂失活
【解析】(l)AH=Ea(正)定式逆),CO2(g)+3H2(g)-CH3OH(g)+H2O(g)
AH=・58kJ・mol』,故上述反应中的活化能后(正)〈瓦(逆),该反应是懒减、放热
6
反应,按A//-7A5<0能自发反应,故能低温自发,应选择低温高效催化剂;
(2)①TJC时,状态I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01,则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wo/)68
转化(〃/)26
平衡(mo/)42
n平=4mol+2mol+2mol+2mol=1Omol,九始=6mol+8mol=14mol,
加10
则外=学,化学平衡常数
p(H2Q)p(CH3OH)=(隔xp4'(
p(CO2).p\H2).,皿-j
P'Y=浮,所以Kp=F";②从图象可知:I在8min达到平衡,III在5min达到
平衡,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可为升高温度,加催化剂,增大压强,平衡时氢气的
物质的量比I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
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该反应是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
移动,故状态H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
件不变,在力时刻迅速将容器体积压缩至1L,则在力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变
大,但反应物浓度小于起始浓度,故比起始速率小,正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
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又有所减小,新平衡时速率比旧平衡时大,则u正(%)的
7
变化趋势图为:;(3)①由图知,催化效率最佳的催化剂是
Catl;T3和T4时二氧化碳转化率几乎一样,故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是T3;②温
度高于T4K时,以Cat2为催化剂,CO2转化率下降明显,不同于Catl和Cat3,
主要原因应该是催化剂自身引起的,可能是催化剂失活。
3.研究有害气体的脱硝(除NOJ技术有积极的环保意义。汽车尾气是城市
空气污染源之一,其中主要污染物有NO和CO,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NO(g)
+2CO(g)=N2(g)+2CO2(g)AH<()o
(1)T℃时,0.5molNO和0.5molCO在容积为500m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压强与初始压强之比为7:8。
①TC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c=0
②NO转化率a随时间变化曲线I如图所示,若起始投料为0.5molNO和
1.0molCO,请在下图中画出NO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II。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C.平衡状态下,若充入N2,则达到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平衡状态下,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则平衡逆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增大
(2)催化剂性能决定了尾气处理效果。将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
同的催化剂(I、II)进行反应,测量逸出气体中NO含量,可测算尾气脱氮率。相
同时间内,脱氮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对于放热反应,平衡体系温度越低,平衡脱氮率越_________(填“高”或
“低")。曲线上a点的脱氮率(填或"=,,)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
率。
②催化剂II条件下,450℃后,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9
【答案】⑴①1③AC
⑵①高<②温度超过450。(3时,催化剂的活性可能降低,催化效果
减弱,相同时间内脱氮率下降
【解析】(1)①TC时,0.5molNO和0.5molCO在容积为500mL的恒温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2NO(g)+2CO(g)N:(g)+2C0:(g)
坪台(mol)0.50.500
转化(mol)2x2xx2x
平衡(mol)0.5-2x0.5-2x
体系压强与初始压强之比为7:8,贝!I”必需等上在=(
\J.J+U.Joo
则皿=喂=咨~…。)~
c(CO)=0.5mol/L,
c(Nj=。.25mH九.该反应平衡常数心箫籍皆黑)卜合黑j②反应物
co的投料增加一倍,正反应速率增大,NO转化的更快,曲线n平衡点的出现
早于曲线I,co的投料增加,相当于在原平衡状态加入co,增大反应物浓度,
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增大,曲线n平衡点纵坐标大于曲线I,故答案为:
;③A项,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谶=正反应的
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故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
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故不可以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B错误;
10
C项,平衡状态下,若充入N2,生成物浓度增大,则达到新平衡时,正、逆反
应速率都增大,C正确;D项,平衡状态下,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
一倍,即减压,则平衡逆向移动,但因为体积扩大,故反应物浓度减小,D错误;
故正确的是AC;(2)①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所以放热反应的平衡
转化率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催化剂H条件下,450。(2脱氮率可达40%以上,而温
度越低,放热反应的平衡脱氮率越高,a点温度低于450。a平衡脱氮率应高于
40%,故a点的脱氧率小于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②催化剂H条件下,随着
温度超过450。3反应速率增大,相同时间内反应可能已经平衡,升温使放热反
应平衡逆向移动,脱氮率下降:或是温度超过450℃时,催化剂的活性可能降低,
催化效果减弱,相同时间内脱氮率下降。
4.利用生物质碳制取氢气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的制氢方法,其原理是以
生物质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备氢气。该方法由气化炉制氢和燃烧炉再生生石灰两步
构成。其中气化炉中涉及下列①〜③的反应,有关信息如下:
0C(s)+H2O(g)=CO(g)+H2(g)AHi;
®CO(g)+H2O(g)=CO2(g)+H2(g)AH2;
®CaO(s)+CO2(g)=CaCO3(s)AH3;
(1)写出在气化炉内利用该工艺制%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反应
热△!!=(用含AHi、AH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对于反应①,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o
11
Morr分含量:平衡常数
O温度
D
(3)在某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模拟上述气化炉制氢中的反应②,下列能说明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H2O(g)>H2(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断裂amolH—H键的同时形成2amolH—O键
(4)已知反应②的AH=-41.1kJ-moF1,O-H、H-H的键能分别为464
kJ・mo「i、436kJ-mol-1;CO的结构类似N2,其碳氧键键能达到1072.9k肌mol
一则CO2中C=O的键能为kJ-mo「L
(5)对于反应③,若平衡时再充入CO2,使其浓度增大,则平衡移
动(填“正向”“逆向”或“不”);当重新平衡后,CO2浓度(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答案】(l)C(s)+2H2O(g)+CaO(s)=CaCO3(s)+2H2(g)AH=A//i
+△“2+△为
(2)BC(3)AB(4)803(5)正向不变
【解析】(1)气化炉中涉及下列①~③的反应,①C(s)+H2O(g)=CO(g)+
H2(g)AH1;(2)CO(g)+H2O(g)=CO2(g)+H2(g)AH2;(3)CaO(s)+
CO2(g)=CaCO3(s)AH3,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③可得总反应C(s)
+2H2O(g)+CaO(s)CaCO3(s)+2H2(g),AH=AHi4-AH2+AW3;⑵对于反
应①,当△">()时:A项,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V逆〉v正,
但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B项,升高温度,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的产率增大,B正确;C项,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H2O的百分
含量降低,升高温度,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H2O的百分含量降低,C正确;
D项,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错误;故选BC;(3)恒容、
绝热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②:A项,混合气体的压强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压
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项,当HzO(g)、HMg)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1,且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C项,恒容容器,
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不能通过密度不变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错误;D项,断裂amolH—H键的同时形成2amolH—O键均为逆反应方向,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错误;故选AB;(4)根据△止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
的总键能,设C=O的键能为xkJ/moL则有(1072.9+464x2).(2x+436)=41.l,解
得x=803,即CO2中C=O的键能为803kJ/mol;(5)对于反应③,平衡时再充入
CO2,使其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温度不变,
平衡常数不变,故CO2的浓度不变。
5.氨气可与其他气体发生反应消除污染或生成重要产品。
I:研究发现NH3可消除硝酸尾气中的NOo已知25℃,lOOKPa时:
13
N2(g)+3H2(g)2NH3(g)-92.4kJ/mol
2H2(g)+O2(g)=2H2O(g)AH=-483.6kJ/mol
N2(g)+O2(g)=2NO(g)AH=+180.0kJ/mol
(l)4NH3(g)+6NO(g)=5N2(g)+6H2O(g)的为
⑵维持相同的压强P,当Nib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
4:1时,反应相同时间,NO的脱除率(类似于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a对应的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00。(:后NO脱除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是o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
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
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根据曲线数据,求1000。(:时此反应4NH3(g)+6
NO(g)=5N2(g)+6H2O(g)的化学平衡常数&=。(列式即可,
14
无需化简。)
II:NH3还可以与CO2反应生成尿素,其反应过程为如下两步:
第一步:.2NH3(I)+CO2(g)=NH2COONH4(D(氨基甲酸铉)
第二步:NH2COONH4(1)2H2O(1)+H2NCONH2(l)A/f2
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
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_*
气基甲酸铉
尿“素•(水)
二氧化碳
(4)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Eal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反2(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⑸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在容器中加入一种合适的催化剂能大幅提升第二步
反应的速率,而对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影响不大,请在上图中画出氨基甲酸钱和尿
素的物质的量随时间(10〜70分钟)的变化曲线。
15
【答案】(D・1806kJ/moI
(2)4:1NO发生了分解或其他副反应(写催化剂失活不得分)
,0.3、5,0.36、6
(---)x(---)p
(3)小(1000。0=啰^46(其他部分化简的合理答案皆可)
(406)4x(l06)6
(4)小于
尿素曲线终时比原
先高,曲线一直上升;氨基甲酸按各点比原先低,没有先上升再下降。)
【解析】I:(1)已知:©Nieg)+3H2(g)—2NHj(g)A/f=-92.4kJ/mol,
②2H2(g)+O2(g)=2H2O(g)AH=-483.6kJ/mol,③Nz(g)+O2(g)=2NO(g)=
+180.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②x3•①x2-③x3可得
4NH3(g)+6NO(g)=5N2(g)+6H2O(g),则AH=(-483.6kJ/mol)x3-(-92.4
kJ/moI)x2-(+180.0kJ/mol)x3=-1806kJ/moI;(2)NH3与NO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越
大,NO脱除率越大,故其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3、3:1、4:1时,对应的曲
线为c、b、a,故曲线a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12(MFC后NO
脱除率上升的可能原因是NO发生了分解或其他副反应;(3)如图,1000。(:时C
16
点为平衡点,此时NO的去除率为0・36,设NO的起始物质的量为ImoLC点是
b曲线上一点,则起始时N%的物质的量为3m01,此时:
4液3(g)+6M7(g)一5生痣)+64。幅)
起始物质的量(皿/)3100
变化物质的量(〃/)0.240.360.30.36
平衡物质的量(皿,)2.760.640.30.36
/0.3、5Q36\6
/(乂)、/(旦0)二(赤)“何)P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
p”NH、xp6(NO)-2.764工(0•%65
4.06;J.d
II:(4)由图象可知在20分钟左右,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铉后
不再变化,发生的是第一步反应,氨基甲酸钱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达到平衡,发生
的是第二步反应,从曲线斜率不难看出第二步反应速率慢,则第一步反应的活化
能Ed小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反2;(5)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加
快反应速率,对第二步反应速率加快,氨基甲酸镂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在相同的时
间内变化量增大,且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可知氨基甲酸镂和尿素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10~70分钟)的变化曲线为
6.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氮和硫的氧化物排放是造成大气
污染的原因之一。
17
I.(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
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1
①SO2(g)+NH3・H2O(aq)=NH4HSO3(aq)AH^akJ-mol
②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A%=bkJmol”
③2(NH4)2SO3(aq)+C)2(g)=2(NH4)2SO4(aq)AH3=ckJ・mol/
写出氨水吸收SO2生成(NH5SO4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O
(2)工业生成中也可利用CO从燃煤烟气中脱硫:2CO(g)+SO2(g)=S(l)+
2CO2(g)AH=・270kJ-molL在模拟回收硫的实验中,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
入2.8molCO和ImolSO?气体,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与实验a相比,实验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了催化剂,请在上
图中画出实验b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o
②请利用分压计算该条件下实验c的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式即可)。
(注:某物质的分压=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x总压)
18
II.NO可用氨水一臭氧组合高效脱除,与臭氧反应的过程如下:
1
NO(g)+O3(g)NO2(g)+O2(g)AH=-200.9kJmol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氧化率随。喘值以及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n(NO)
示
O
N
O
班
化
率
/
%
100200300400500洱度凡
①NO氧化率随喘值增大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n(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当温度高于100℃时,03分解产生活性极高的氧原子可与NO2中的氧结
合形成氧气,此时NO氧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用电解法生产己二庸[(CH2cH2CN”]可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装置如图
所示。电解时Pb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流速推进器
、^产二.
CH2-CHCN1ftLi
.................................°质子交换黑
5%HjSO,沼液—
'PHVA——极
19
[答案](l)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
AH3=(2a+2b+c)kJ・mol'1
(3);^值增大,th浓度增加,有利于平衡N°(g)+°式口-N°2(g)+°2(g)
正向移动②平衡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z+OANO+O2
+
(4)2CH2=CHCN+2H+2e=(CH2CH2CN)2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4总反应可由反
应①X2反应②X2反应③叠加可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AHa=(2a+2b+c)kJ-mol1;(2)
实验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了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
速率,平衡不移动,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则实验b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
化示意图为:;根据物质的起始量,设消耗二氧化硫物质的
量x,有三段式:
20
2CO(g)+SO?(g)一2CO/g)+S(1)
起(mol)2.810
转(mol)2xx2x
平(mol)2.8-2x1-x2x
则在实验c的条件下有:技・二流,解得x=0.76m。,三种气体的体积分
数分别为:墨,获,花,利用分压计算该条件下实验c的平衡常数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喘
;(3)①比值,。3浓度增
加,有利于平衡NO(g)+O3(g)=NO2(g)+OKg)正向移动,使NO氧化率增大;
②当温度高于100℃时,平衡逆向移动;03分解生成活性极高的氧原子,NO转
化率降低,说明反应中NCh转化为NO,故可能发生了反应NCh+OANO+O2;
(4)根据装置图可知,PbO2-AgO电极有氧气生成,则该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P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H2=CHCN+2H++2e-(CH2cH2CN)2。
7.研究含硫物质的循环,是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⑴研究人员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①反应I:2H2s04⑴=2SO2(g)+2H2O(g)+O2(g)AH=+551kJ*mol1
4
反应DI:S(s)+O2(g)=SO2(g)AH3=-297kJ*mol
21
反应n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对于反应H,将投料比(n(SO2):n(H2O))为3: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容的密
闭容器中,在不同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P2>P1,反应n的AS<0
B.使用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11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
C.其他条件相同时,投料比(n(SO2):n(H2O))改变为2:1,可提高SO2的平
衡转化率
D.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E.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速率加快,S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K值变小
(2)“硫碘循环”法是分解水制氢气的研究热点,涉及下列三个反应:
反应A:SO2(g)+I2(aq)+2H2O(1)=2HI(aq)+H2SO4(aq)
反应B:2HI(g)=H2(g)+I2(g)
反应C:2H2SO4(g)=2H2O(g)+2SO2(g)+O2(g)
①某温度下将ImolHI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B,达到第1次平衡后,
用选择性膜完全分离出H2,达到第2次平衡后再次分离H2,重复多次,平衡
时”(HI)如下表:
达到平衡的第1第2第3第4第5
.........
次数次次次次次
w(HI)/mol0.780.670.600.550.51.........
归纳出分离H2的次数对HT转化率的影响
第2次平衡时12的物质的量为n(I2)=mol;
②反应A发生时,溶液中同时存在以下化学平衡:I2(aq)+I(aq)七
(aq),其反应速率极快且平衡常数很大。现将ImolSCh缓缓通入含1molL的
水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请在下图中画出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b)随反应时间
,变化的曲线图
-1
【答案】⑴①3sO2(g)+2H2O(g)=2H2SO4(l)+S(s)AH2=-254kJ-mol
②BCE
⑵①随着分离%次数的增加,HI的转化率逐渐提高,但提高幅度逐渐减
23
工
•r
1
TT
CT
t士
I
iI
II
i
TT
rT
-r
②
I
II
II
.u
小165
I
TT
CT
0.
二-;
0.67)
点为
(最高
?
0.
0.
I
II
II
s
i
T
rw
C
k
d
j
阳・中
+
-
T
・十:7
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rc专项施工方案
- 网络放线施工方案
- 煤矿常见失爆现象爆现象
- 2025深圳市临时劳动合同书
- 微生物检验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篮球裁判员等级考试通关试题及答案
- 2025科技公司劳动合同模板下载
-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内容的深度解析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4农业植保员教学目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制造业自检自控流程优化计划
- 《人工智能的进展》课件
-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病诊治及预防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2025年湖南韶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正文)
- 碳纤维预浸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于立项备案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