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高效课堂精研】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经济之变1.农业领域发展概况意义耕作制度经济结构棉花种植边疆开发稻麦复种制:一年两熟(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

一年三熟(有些地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出现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宋朝:开始在内地种植元朝:大力推广(南方植棉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元朝开始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在辽夏金元的统治下,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中原农耕文明向周边扩展: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4-65,梳理农业发展的概况。一、经济之变2.手工业部门时间发展概况意义制瓷业宋朝元朝矿冶业北宋印刷业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4,梳理手工业发展的概况。①出现五大名窑:汝、官、定、哥、钧②特点:风格各异、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制瓷工艺达到了高峰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煤的开采量很大矿冶业在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雕版印刷普及,活字印刷术发明(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之变农业发展粮食增加种植经济作物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手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马克思一、经济之变3.商业之变:商品经济在宋朝发展到一个高峰(1)市场贸易的繁荣基层市场(草市)蓬勃涌现边境市场:榷场材料:朝廷创置榷场(注:边境所设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宋朝在宋辽榷场贸易中每年有四十余万的收入,以致每年给辽国缴纳的岁币(三十万)可以从榷场贸易中收回。——霍贺《浅谈宋代的对外贸易》一、经济之变一、经济之变3.商业之变(2)货币流通一、经济之变3.商业之变(3)城市的繁荣思考:相较于唐朝,宋朝的城市布局发生哪些新变化新变化:城市布局由相对固定到突破市坊界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夜市;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宋朝城市繁华,开封和临安(杭州)盛时人口均超过百万。

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增至46处。宋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能达到20%以上,城市工商业者的人口比以前有较大规模的增加。城市居民被国家户籍列为坊郭户。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一、经济之变3.商业之变(4)海外贸易的繁荣思考:根据教材和地图,找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路线、交易商品、机构、主要港口。机构:官府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宁波)4.经济格局之变—经济重心南移南移过程“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江南”魏晋南北朝永嘉之乱江南开发唐中叶后安史之乱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宋朝靖康之变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比较元朝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路线的变化?分析其路线变化的原因。一、经济之变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经济之变社会之变

在生产、交换、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克思(一)表现阅读教材66页,结合材料宋朝社会有何新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平

民社会的到来。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重视门第→不问家世

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

主奴依附→自由契约

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贵贱有序→身份平等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

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不抑兼并、管理放松(二)原因阅读教材66页,归纳宋朝社会新变化的原因?1、门阀制度的衰落2.科举制的完善3.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租佃经济的发展

两宋经济社会变化的本质:庶族地主为代表的土地兼并势力取代士族地主;封建租佃制取代农奴制度逐步居于支配地位;封建国家与地主阶级共同瓜分农民地租。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拓展:根据材料,阅读教材66页,谈谈你对钱穆“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的理解。2、代表

朱熹3、含义:

理学,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学》道、佛儒(根本)目的1、背景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三、文化之变4、主张: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儒学家从万物本原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河南程氏遗书》(1)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

根本原则,也称“天理”。理是什么?理的体现?

理体现在社会上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三、文化之变4、主张:(2)人生观:人生的目标是“存天

理,灭人欲”,从而达到“圣

人”的精神境界。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熹天理人欲

人欲是指那些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过度欲望。主张弘扬道德抑制人欲,反对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如何实现理?三、文化之变4、主张: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3)方法论:“格物致知”,只有

深刻探究万物,才能达到对普

遍天理的认识。如何认识理?羊羔跪乳莲花理学新在哪里?(1)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2)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哲学化(3)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三、文化之变5.儒学教育如何发扬理学?(1)合编“四书”,并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2)创办书院,传播理学,推动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

食之声。——朱熹:《童蒙须知》白鹿洞书院南宋后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三、文化之变6.影响如何认识理学?崖山海战南宋十万军民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贞节牌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程颐1、积极:

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责任使命等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三、文化之变三、文化之变(二)文艺之变:风俗化平民化个性化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宋元文学艺术的新发展。宋元城市流行说书,所用的话本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城市经济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社会动乱,战争不断,宋词出现豪放派文学艺术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文学艺术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思考:根据以下文字,从中找出这些文字创造的特点。在汉字基础上创制,同时保留本民族个性多元一体

民族交融三、文化之变(四)文字之变:(三)科技之变:世界领先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任意选择以下一则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如何体现出交融的趋势。

材料一:辽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8—946年在位)在得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后,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辽太祖崇拜孔子,尊孔子为“大圣”;西夏接受儒学,翻译儒家经典,中后期更加重视汉学,建立大汉太学,尊孔子为文宣帝;金朝对儒学和儒士也十分重视,拜被俘的汉族官吏和儒士为师,聘为高官,请其授以汉族文化。——史金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背景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