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_第1页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_第2页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_第3页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_第4页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Zn—65(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蔡伦造纸B.制造火药C.侯氏制碱D.纺纱织布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3.垃圾分类已成为生活的新时尚。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废旧金属属于()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是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所有物质B.家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和蒸馏是自来水厂处理水的常用方法5.为防止火灾发生,我省各级学校每年都要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培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用菜扑灭油锅着火B.点火检查燃气泄漏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用水浇灭电器着火6.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认识物质俗名①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②不购买、不食用三无或过期产品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①熟石灰——氢氧化钙②纯碱——氢氧化钠③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安全与自救D.化学与资源①在通风不畅的环境用煤取暖易导致CO中毒②身上着火后就地打滚是利用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③火灾发生后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③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7.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B.乙物质为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D.反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9.“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A.HNO3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B.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小白菜B.牛奶C.米饭D.瘦肉(或鸡蛋)12.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B.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硫酸、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___(填一种气体)13.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的乙醇溶液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6g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14.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CuO(C)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干燥BCO2(CO)通入灼热的CuOCNaOH溶液[Ca(OH)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KCl(MnO2)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1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NaOH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R为____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3分)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____和氦元素,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__)、铵盐(铵根离子___)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17.(8分)2020我们度过了别样的春节与春天,疫情面前,中国向世界展现出强国魄力。(1)在“新冠病毒”的防控过程中,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是___(写化学式)。(2)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其中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医用集装箱房起了很大作用。箱体材料为“硫氧镁净化彩钢板芯材”,该材料属于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施工现场几十台柴油发电机持续供电,发电机发电时____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电能。(3)武汉“战役”初期,全面的封城停产给医护人员带来生活的诸多不便,许多志愿者免费为医院送餐,下列食物中主要为医护人员提供维生素的是____。A.素炒豆角B.红烧带鱼C.东坡肉D.米饭(4)预防新冠肺炎防护措施之一是出门戴口罩,口罩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无纺布,它可以阻挡病毒,无纺布阻挡病毒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___操作的原理类似。用过的口罩在摘下时,手不要碰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病毒和细菌主要在外表面。正常人的口罩未接触患者也可能沾到病毒,微观解释是____。(5)治疗新冠肺炎的西药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A.瑞德西韦是有机物B.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gD.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9∶218.(3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合金,五角硬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硬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应该具有的性能有___(填字母序号)。A.耐磨B.光泽好C.导热性好D.易加工19.(8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1)“研磨”的目的是___。(2)流程中,在水浸、酸浸之后都需进行同一操作,该操作是____。(3)检验“洗涤a”已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好的a于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后加入氯化钡溶液,___。(4)“酸浸”的目的为__。(5)“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20.(8分)A—F表示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表示可相互反应,“→”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____。(2)由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3)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4)上述物质转化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种。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7分)实验桌上摆放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编号为①仪器的名称为___。(2)不经改进B装置不能用作气体发生装置,其原因是__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该等___开始收集。(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Na+Ca(OH)2eq\o(=,\s\up7(△))2CH4↑+Na2CO3+CaCO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A.应该选择A、E装置进行组合B.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C.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实验后试管内附着的物质不易洗去,可加入适量的洗衣粉22.(8分)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认识铁的腐蚀】(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__(填字母序号)。A.未擦干的铁锅B.涂油漆的栏杆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探究铁的腐蚀】(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____(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___。【拓展探究】(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铁钉质量增加/g0.020.040.080.160.180.180.18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温度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___。(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____。23.(10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活动一:甲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经询问老师得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活动二:乙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含有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CaCl2猜想二:溶质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溶质有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猜想三正确【方案评价】小组同学通过讨论后认为:(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2)方案二可行,但小组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替他们补充完整。【方案反思】(1)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2)某同学提出将方案一中酚酞溶液换成____(填写一种试剂即可)同样可以得出猜想二正确。活动三:甲、乙两组同学将各自烧杯内的剩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大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再探究。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请你帮助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任写一种可能情况):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滤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猜想正确,滤液中含有该物质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4.(10分)为测定铜、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甲、乙、丙同学称取该样品于烧杯中,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实验甲乙丙加入合金样品粉末的质量/g101020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010010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209109119(1)实验中合金样品粉末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是____(选填“甲”“乙”或“丙”)。(2)该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实验后,甲、乙、丙同学将各自烧杯中的剩余物倒入指定容器中,指定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最终为___g。

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卷(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Zn—65(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D)A.蔡伦造纸B.制造火药C.侯氏制碱D.纺纱织布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C)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3.垃圾分类已成为生活的新时尚。按照垃圾分类“四分法”,废旧金属属于(A)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C)A.水是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所有物质B.家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降低水的硬度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和蒸馏是自来水厂处理水的常用方法5.为防止火灾发生,我省各级学校每年都要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培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A.用菜扑灭油锅着火B.点火检查燃气泄漏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D.用水浇灭电器着火6.化学学习让我们有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A.化学与健康B.认识物质俗名①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②不购买、不食用三无或过期产品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①熟石灰——氢氧化钙②纯碱——氢氧化钠③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安全与自救D.化学与资源①在通风不畅的环境用煤取暖易导致CO中毒②身上着火后就地打滚是利用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③火灾发生后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③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7.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gB.乙物质为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D.反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C)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9.“河长制”有利于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治水体污染。研学小组对两个工厂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共含HNO3、K2SO4、MgCl2和NaOH四种物质,其中每个排污口排放两种不同物质。下列关于污水成分的分析合理的是(B)A.HNO3和K2SO4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B.HNO3和MgCl2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C.HNO3和NaOH一定来自同一排污口D.将两处污水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11.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B)A.小白菜B.牛奶C.米饭D.__瘦肉(或鸡蛋)__12.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C)A.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参与反应时均具有碳的还原性B.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C.酸溶液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浓硫酸、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__氧气(或氢气等)__(填一种气体)13.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75%的乙醇溶液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乙醇(C2H5OH)的说法正确的是(C)A.属于氧化物B.相对分子质量为46g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3∶8__14.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B)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CuO(C)加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过滤、洗涤、干燥BCO2(CO)通入灼热的CuOCNaOH溶液[Ca(OH)2]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KCl(MnO2)__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__1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B)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NaOH溶液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R为__硫酸钡(或生成的水)__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3分)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__H__和氦元素,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eq\o(Na,\s\up6(+1))Cl__)、铵盐(铵根离子__NHeq\o\al(\s\up1(+),\s\do1(4))__)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17.(8分)2020我们度过了别样的春节与春天,疫情面前,中国向世界展现出强国魄力。(1)在“新冠病毒”的防控过程中,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是__Cl2__(写化学式)。(2)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其中一种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产品——医用集装箱房起了很大作用。箱体材料为“硫氧镁净化彩钢板芯材”,该材料属于__金属材料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施工现场几十台柴油发电机持续供电,发电机发电时__化学__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电能。(3)武汉“战役”初期,全面的封城停产给医护人员带来生活的诸多不便,许多志愿者免费为医院送餐,下列食物中主要为医护人员提供维生素的是__A__。A.素炒豆角B.红烧带鱼C.东坡肉D.米饭(4)预防新冠肺炎防护措施之一是出门戴口罩,口罩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无纺布,它可以阻挡病毒,无纺布阻挡病毒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的__过滤__操作的原理类似。用过的口罩在摘下时,手不要碰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病毒和细菌主要在外表面。正常人的口罩未接触患者也可能沾到病毒,微观解释是__分子在不断的运动__。(5)治疗新冠肺炎的西药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A__。A.瑞德西韦是有机物B.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C.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gD.瑞德西韦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9∶218.(3分)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合金,五角硬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硬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金属材料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用于铸造硬币的金属,应该具有的性能有__ABD__(填字母序号)。A.耐磨B.光泽好C.导热性好D.易加工19.(8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用某种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少量的CuO、Na2SO4、Na2CO3)制备硅酸钠(Na2SiO3)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1)“研磨”的目的是__增大接触面积,使水浸及后续反应更快、更充分__。(2)流程中,在水浸、酸浸之后都需进行同一操作,该操作是__过滤__。(3)检验“洗涤a”已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洗涤好的a于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振荡后加入氯化钡溶液,__无白色沉淀产生__。(4)“酸浸”的目的为__除去氧化铜__。(5)“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OH+SiO2=Na2SiO3+H2O__。20.(8分)A—F表示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表示可相互反应,“→”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__H2O__。(2)由B→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CaO+H2O=Ca(OH)2__。(3)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O3+2HCl=CaCl2+H2O+CO2↑__。(4)上述物质转化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__二__种。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21.(7分)实验桌上摆放有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编号为①仪器的名称为__分液漏斗__。(2)不经改进B装置不能用作气体发生装置,其原因是__长颈漏斗下端难形成液封,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_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将燃着的木条置于b端导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立即熄灭_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2KMnO4eq\o(=,\s\up7(△))K2MnO4+MnO2+O2↑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该等__气泡连续、均匀时__开始收集。(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Na+Ca(OH)2eq\o(=,\s\up7(△))2CH4↑+Na2CO3+CaCO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甲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D__。A.应该选择A、E装置进行组合B.加入药品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C.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实验后试管内附着的物质不易洗去,可加入适量的洗衣粉22.(8分)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认识铁的腐蚀】(1)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__A__(填字母序号)。A.未擦干的铁锅B.涂油漆的栏杆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3价__。【探究铁的腐蚀】(3)该小组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面最终处于约__40__(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__铁锈蚀消耗氧气,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__。【拓展探究】(4)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如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温度/℃10203040506070铁钉质量增加/g0.020.040.080.160.180.180.18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__温度__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__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在10~50℃的范围内,温度越高,铁钉腐蚀的速度越快__。(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以后铁钉质量没有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__试管内的氧气已耗尽,剩余的铁不能继续锈蚀__;改进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分析:__向乙装置的试管中充入氧气,并在50℃的环境中放置3天;若铁钉增加的质量大于0.18g,则分析成立__。23.(10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活动一:甲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他们停止了滴加稀盐酸。经询问老师得知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2NaOH+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