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民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列宁的革命口号和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反映出战后国际政治思维方式的变化,但相继夭折,留下老迈的英法两国勉为其难地支配着充满危局的欧洲乃至世界事务。这一“危局”是指A.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B.民族自决原则下的矛盾C.殖民体系的日趋崩溃D.凡——华体系内的不平衡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印巴分治结束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B.二战后肯尼亚人发动起义反抗英国统治C.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D.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3、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4、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5、“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A.五四运动期间B.巴黎和会期间C.华盛顿会议期间D.开罗会议期间6、“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7、(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到1940年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违背美国形式中立的方法,并提交给国会讨论。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辩论,于1941年3月10日通过了租借法案。租借法的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该法案规定:授权总统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军事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

对于租借法案;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有高度的评价:“毫无疑问,《租借法》所花费的钱拯救了许多美国人的生命。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个俄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租借法案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历史作用。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国际关系史》材料二(美国)“十四点”要求结束秘密条约和秘密外交(或者用威尔逊的话说;“以公开的方式订立公开的和平条约”);航海自由“无论平时或战时都一样”;取消国际贸易中的关卡与不平等;所有大国缩减军备;进行殖民地的调整;撤离占领的领土;实行民族自决与按照民族界限重定欧洲各国疆界;最后的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成立国际政治组织以防止战争。

——《现代世界史》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十四点”的核心理念。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美、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表现。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

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

——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和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10分)

(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1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1月18日;蒋介石应邀赴开罗参加三国首脑会谈。会谈主要是讨论缅甸战役;打败日本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三国声明将坚持共同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会议标志着战时三国合作的高峰,中国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罗会议后,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均出现严重问题,军事上亦惨败,导致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雅尔塔会议上,中国成为美苏交易的牺牲品。《雅尔塔协定》以及随后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国丧失大国地位的标志。

——摘编自梁承波《浅析二战期间中国大国地位的获得与丧失》(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获得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中国大国地位丧失的原因。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上看;越南战争的历史被安排在高中历史的选修部分中,从具体的课文内容来看,三套教科书均将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并作一课内容。课文从导言中,便直接将越南战争定性为“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揭示了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关越南战争的起因,课文重点介绍美国出于敌视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和称霸世界的目的。此外,课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美国对越南的轰炸、“橙剂”的使用,展现出美军在越南的侵略行径。最后,就越南战争的结束归结为中国对越南的大力支持和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使美国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不得不采取撤军。在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越南战争的内容叙述得比较详细,越南战争更多的是被视为本国史的一部分。美国教科书对越南战争的叙述,除了少数对越南境况战争场景的描写外,大篇幅的文字介绍落脚在美国国内状况的介绍,更重视越南战争对美国自身的影响。有关越南战争对越南的影响,将越南人民所受的苦难归咎于越共和美国的战争,而不应该指责其中的某一方。最后,对于战争的总结,指出美国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失败,但在政治上在国家形象上,输掉了这场战争,同时也输掉了美国的自尊和骄傲。从教科书的整体立意来看,美国历史课对越南战争的学习,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反思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等内容。

——摘编自叶希蓓《越南战争在中法美越四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书写对比》(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教科书对越南战争记载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教科书编写的因素。1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8年4月,苏联训练的一小批阿富汗军官发动对政府的攻击,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围,这是大批苏联代理政府中的一个。除首都喀布尔外,新生的政权没有受到欢迎,当地的圣战武士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中央政府民政和平队的代表.对于美国来讲,圣战武士是战斗中的忠诫盟军。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美国通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秘密援助阿富汗游击队。西欧(英国、法国、意大利)中东(埃及、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亚洲(中国)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如果说美国一直对圣战武士进行规模最大的金钱、先进武器的秘密支持,那么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就一直扮演指挥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角色。在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内部,他们更多的是要扩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势力,而不是为了战胜苏联.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新入伍的军人像躲瘟疫一样逃回家,他们不仅影响了即将来阿富汗的军人,也影响了亲戚和朋友,这种影响远远超出军队范围。苏联社会并没有出现反越战那种呼声,但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最终决定撤军。苏联常规军对抗阿游击队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而且还引起了苏联的一些社会问题。它不仅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草。1989年2月15日,苏联最后一支部队撒出阿富汗,他们放弃了支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阿富汗政府,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在阿富汗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在阿富汗的失败带来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3、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留下老迈的英法两国勉为其难地支配着充满危局的欧洲乃至世界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华体系内部存在着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整个欧洲必然存在着危局,D选项符合题意。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与欧洲危局无关,属于西方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敌视,A选项排除。民族自决针对的是殖民地,B选项排除。殖民体系的日趋崩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凡——华体系的内部矛盾,C选项排除。2、A【分析】【详解】

根据“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可知“印巴分治结束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对印巴分治带来的影响的分析和评判,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叙述,不是历史解释,排除BCD。3、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一些美苏关系趋于缓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关系趋于缓和4、D【分析】【详解】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并非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故A错误;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是《大西洋宪章》,B错误;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故C错误;D项表述反映了联合国的活动状况,故选D。5、C【分析】【详解】

由材料信息“与日交涉原则”“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在美”“太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中涉及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交涉问题,“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说明,当时日本已经占领山东,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史实发生于华盛顿会议期间,故选C。

【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名师点睛】本题华盛顿会议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6、D【分析】“美国商务部宜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说明美国对于世界贸易规则的践踏,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中发生变化不符合事实;中国制造业不是薄弱,C错误。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7、略

【分析】【详解】

(1)第一小问“背景”;从材料“到1940年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的角度分别分析作答。第二小问“目的”,从材料中“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得出:援助别国能够坚持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从材料中“《租借法》所花费的钱拯救了许多美国人的生命”“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得出:便于美国在参战后用较少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

(2)从材料“《租借法》所花费的钱拯救了许多美国人的生命。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个俄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从走出孤立主义的影响、扩大了总统的权力、给反法西斯各盟国提供宝贵的物资、鼓舞了反法西斯人民的信心、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战后美国从经济、政治控制世界,成为世界霸主创造了条件等方面分析作答。【解析】(1)背景:法国投降;英国处于严重危机之中,德国暂时处于战略优势;美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锐减。

目的:援助别国能够坚持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便于美国在参战后用较少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

(2)美国成为全世界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反法西斯阵营;美国达到了它的战略目的;扩大美国影响力,为战后美国控制国际金融和成为世界霸主创造了条件等。8、略

【分析】(1)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两国对欧洲霸权的争夺分析,法国企图称霸欧洲大陆,英国竭力维持海上霸权,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结合所学可知;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2)核心理念:根据“以公开的方式订立公开的和平条约”“航海自由”“取消国际贸易中的关卡与不平等”“实行民族自决与按照民族界限重定欧洲各国疆界”“成立国际政治组织以防止战争”得出公开;自由、民主、和平、独立自主。

评价:根据所学可知,三国外交政策均是以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建立在对战败国的宰割的基础上,会议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矛盾,不可能实现世界和平。【解析】(1)原因:两国外交政策的矛盾和对欧洲霸权的争夺——法国企图称霸欧洲大陆;英国竭力维持海上霸权;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2)核心理念:公开;自由、民主、和平、独立自主。

评价:三国外交政策均是以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都是霸权主义的表现;其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和构建世界和平秩序的愿望都不可能实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整体材料阅读无障碍,根据材料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中国之所以参加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即可概括出相似点和不同点。

第(2)问;特别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不能泛泛而谈偏离方向性规定。回答时注意着眼社会思潮,融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再结合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相关知识点概括回答。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概况及影响【解析】(

(1)相似:民族主义推动。

不同:欧洲国家: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

中国: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

(2)影响: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主张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所替代。10、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注意紧扣材料提炼信息,从日本侵略、中国战场地位、英美利益、战争形势变化、中国政府自身努力等角度作答。

(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自身、世界战争形势、英美方面变化等多角度作答。【解析】(1)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美英等西方大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2)国民党政府内政外交均出现严重问题,军事上亦遭惨败;反法西斯战争接近胜利;英美苏为了战后利益的需要,联合排斥中国;《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11、略

【分析】【详解】

(1)中国:根据“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上看;越南战争的历史被安排在高中历史的选修部分中”可得出不重视越南战争,内容简略;美国:根据“美国教科书对越南战争的叙述,除了少数对越南境况战争场景的描写外,大篇幅的文字介绍落脚在美国国内状况的介绍”得出越南战争作为本国历史的一部分,内容详细。中国:根据“揭示了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得出注重战争的性质(定性)非正义性;美国:根据“有关越南战争对越南的影响,将越南人民所受的苦难归咎于越共和美国的战争,而不应该指责其中的某一方。”得出认为战争是美国和越共之间共同导致的。中国:根据“此外,课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美国对越南的轰炸;“橙剂”的使用,展现出美军在越南的侵略行径。”可得出强调美国侵略对越南造成重大伤害。美国:根据“从教科书的整体立意来看,美国历史课对越南战争的学习,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反思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等内容。”可得出注重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和引发的反思。

(2)结合当时冷战的背景可从国家利益;编写者的阶级立场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史观的差异;编写者的知识与时代环境等角度概括。【解析】(1)中国:不重视越南战争;内容简略;美国:越南战争作为本国历史的一部分,内容详细。

中国:注重战争的性质(定性)非正义性;美国:认为战争是美国和越共之间共同导致的。

中国:强调美国侵略对越南造成重大伤害。美国:注重对美国国内的影响和引发的反思。

(2)国家利益;编写者的阶级立场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史观的差异;编写者的知识与时代环境。12、略

【分析】【详解】

(1)原因:从材料中“当地的圣战武士组织和伊斯兰游击队一起对抗”;美国中央情报局;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西欧中东和亚洲都“对圣战武士进行支持”,“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士气低落”,“1985年,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草”等信息,结合所学冷战时期的知识点,多方面展开分析即可。

(2)影响:从材料中“给阿富汗留下了一片狼藉”,苏联因此“分散改革精力,还妨碍改革”,“对阿富汗战争的反感却是深刻而广泛的”等信息,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由战争双方到世界局势,由近及远的进行分析。【解析】(1)原因:阿富汗当地人民的反抗;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阿富汗的支持;战事久拖不决导致苏联军队士气低落;新任苏联政府的政策转变;苏联改革进程受阻。

(2)影响:阻碍了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加剧了阿富汗国内政局的动荡和复杂;给苏联和阿富汗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动。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4、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构建了相对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体系,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1919年《凡尔赛和约》实质上帝国主义重新瓜分德国的殖民地,更改了国际关系格局。这一体系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