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届高考文学类双文本阅读模拟试题(三)教师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学类阅读-双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段周涛我一出世就沉没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浑然不觉如影相随,我几乎不能明确是我拥有了它还是我正被它裹挟。它是那样直接、迫近、强大地面临着所有的生命,但是为什么却最容易被忽略?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但是时间呢?谁感受到它的力量、目击过它的形状?有过一位诗人妄图正视它,结果那位诗人哭了。他突然发现了一种强大力量的隔离,感到面对一圈无形的墙壁无法穿越的痛苦。还有一位也是诗人,曾经试图接近它,结果他反而给推得更远了。他在江边痴想,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见到人的?这个问题是世界柔软的腹部,谁的拳头打向这里,谁就会因扑空而迷惘。时间是空的。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裁判,如神;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它操纵着生命而又似乎被人操纵。它掌管了生杀予夺大权而又隐形无声。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它是谁?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谁能画出它的肖像呢?在我们的想象力的铁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个东方农耕民族,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认识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季”。“季”是以四种容颜出现的,循环往复,互相衔接,从未有过一次失误。当然还是东方,一些狩猎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因而他们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两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们把它叫“日子”。另外是游牧者,他们很容易把它叫做“纪元”,漫长的动辄千里的迁徙和转移,使他们随着或逆着它移动,也使他们看到了它更真实的茫茫无声的面容。漏、晷、钟、表……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人们以为捉住了它,紧密地把它关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关了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鼬鼠。在这种儿童游戏面前,它是宽容的。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时间?”我们怎么能够有或者没有时间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它赐予的,都为它拥有,就像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没有天空一样。它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让我们饮食男女、劳动思考,让我们创造,它多么伟大仁慈!我们每每看到太阳饱满金红地升起,就把太阳想象为它的脸,心里流露出一个生命对它的崇拜和感激。然而也许人们总的来说是让它失望的,人们不珍惜生命,人们不仅挥霍而且极其藐视时间,人们把它给予的一生随便地混过去……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互相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我们还崇拜金钱,就像小孩崇拜自己屙出来的屎一样。我们不珍惜生命,但我们却贪生怕死。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它象征着“短暂”的残酷力量,而这正是时间的另一属性。在这寒冷的、毫无商量余地的时光匕首面前,谁也没有能力躲闪。这位快捷的剑客,它的暗杀从来没有落空过。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对排队的人,它磨蹭着;对有急事的人,它拖延着。对“找时间”的人,它躲闪着;对“赶时间”的人,它飞跑着。对没办法打发时间的人,它恶意地空洞着。对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啬着。对辛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挥霍放纵着。它就是这样生性荒诞无稽、常常捉弄人。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就像鱼在水中争吵并不与水有关,也像鸟在天上厮斗并不于天有碍。它静默地坐在一切之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悄然移行。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吗?在时间的尽头,在幽暗的内脏,在呈现着虚无假象的背面,在意识的深不可测的井底,那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文本二:周涛散文的特点,可一言以蔽之:把散文当诗写。换句话说,其语言如诗一般节奏鲜明、简洁精练,具有音乐的美感;其情感无论含蓄还是直率,都较之于一般散文更强烈而直接。这种长时间以来归属于诗歌的艺术特征被周涛巧妙地调用于散文创作中,构成了他的写作风格。在一次访谈中,周涛说:“我不擅长纤细的描写,更不擅长叙事,我对一部重大作品的构架才能也很差,我缺乏小说オ干。我的思想方法较为接近于诗……我的‘这一套’是经过写诗的多年练习逐步形成的,我十分感谢诗对我的养育。”这明显是周涛对散文写作的一番诚实的自审与判别。他的散文的气质,首先在于他那博大雄浑的气度。他的一些散文,让人读罢颇为感动,沉浸于所造的情境之中。回想一下,却记不住什么事情,那大抵是文章的气韵在起作用。而他的另一些散文,却重在对事物、对生命的深入理解和发现,这该是更高层次的诗质对散文的介入。(摘编自邵寅虎《周涛散文有哪些特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一句,强调的是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人们无论用怎样的方式对待时间都无济于事。B.“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来称代时间,就把时间当成了人看待,强化了因浪费时间而产生的愧疚之情。C.作者以“柳枝拂动、树儿弯腰”写风之可见,以“尘埃浮动、地气上升”写空气之可睹,在与时间的对比中反衬出时间的无影无形。D.本文结构乍看松散,实则层次分明,它围绕“时间是什么”“我们怎么对待时间”“时间怎么对待我们”展开,井然有序。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周涛构思、写作散文,就是把诗歌的艺术特征赋予散文,力争把散文写成诗歌,所以他的散文虽然不是诗,却颇有诗的特性。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出自毛泽东的诗《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这两句诗表现了时间推移之悄然无声。C.文章把“漏、晷、钟、表”等古今计时工具比作捕兽的夹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捕捉时间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D.作者化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诗句,表达对时间的追问与思考。3.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为主标题,以“时间片论”为副标题,两者相得益彰。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诗性特色。【答案】1.A2.D3.①主标题“捉不住的鼬鼠”,用“鼬鼠”比喻时间,突出时间难以抓住,形象生动,有吸引力。②副标题“时间片论”,“时间”明确了写作对象,“片论”表明写作内容是碎片式的感悟。③两者具体与抽象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①如诗一般,语言富有音韵美。句式以短句为主,大量运用对偶句、排比句,有强烈的节奏感;行文段落很多,像诗或散文诗一样排列,给文章增添了诗的韵律和气质。②如诗一般,具有极强的抒情性。无论是述说时间之无情还是感慨人们对时间的浪费,情感都极浓郁。③富有意境和气韵美。本文营造出一种朦胧、空渺的意境,有一种如诗般独特的气韵。④本文写出了对时间的深入思考、对生命的深入理解,这是更高层次的诗质对散文的介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A.“都是不公平”错误,结合“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既不关心也不评判”可知,原文所谓“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实际是说,时间是客观的,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有所变动,并非“不公平”。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表达特色的能力。A.“力争把散文写成诗歌”错误,原文说的是“把散文当诗写”,并非要把散文写成诗。B.“表现了时间推移之悄然无声”错误,从文中“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理睬过我们,……它静默地坐在一切之上,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同时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悄然移行”来看,选项把两个段落、层次的信息混淆一起,引用的内容表现的应是时间的客观性和对人的不理睬。C.“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捕捉时间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错误,从文中相关语句“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看,这只是人们自以为捕捉了它,实际上只是“幼稚的错觉”,并不是真的“捕捉”了时间,更不能体现“方法之巧、效能之高”。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先看主标题。“捉不住的鼬鼠”使用比喻,此处的“鼹鼠”是喻体,结合文中对这一喻体的解说“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猛”来理解,这鼹鼠速度极快,难以抓住,而本体“时间”也消逝无形无踪,难以抓住,所以借助比喻可以生动形象解读出更多“时间”的特点,“灵活”“伸缩性”“速度快”“无处不在”“凶猛冷酷”等。再看副标题。“时间片论”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时间”,即本文的写作对象;二是“片论”,是指碎片式的感悟,副标题告知读者,本文是有关时间的碎片式的感悟。最后结合二者来看,主标题“捉不住的鼬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印象,“捉不住”,难以捕捉,具体形象;而副标题则显得抽象,二者结合,互为补充。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文体特征的能力。结合文本二的句子,“其语言如诗一般节奏鲜明、简洁精练,具有音乐的美感”,再看文本一的句子,如“风无形,可是柳枝拂动、树儿弯腰,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气无状,可是在阳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尘埃浮动、地气上升,目击它模糊的形态”“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等可知节奏鲜明,句式整齐,富有音乐性。“时间是空的”“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等句子,简洁精练,写出时间迅疾变幻的特点。“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它甚至规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钟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间,如奴隶”“这些都是人类妄图捕捉住它而设的夹子和陷阱”“它又有细致灵巧的手指,猫的无声脚步”等句子,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让语言表达富有诗意。“其情感无论含蓄还是直率,都较之于一般散文更强烈而直接”,文中抒情如“它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让我们饮食、劳动、思考,让我们创造,它多么伟大仁慈”“把太阳想象为它的脸,心里流露出一个生命对它的崇拜和感激”“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您了”“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经消失了的事物再现”,感情强烈而直接,既有含蓄的以“您”字尊称时间,表达对它的崇敬之情,又有直接的抒情,情感表达浓郁。“重在对事物、对生命的深入理解和发现,这该是更高层次的诗质对散文的介入”,结合“我们怎么能够有或者没有时间呢?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它赐予的,都为它拥有,就像我们不能说自己有没有天空一样”“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因为空虚,我们勾心斗角;因为无聊,我们把对同类的践踏当作平生乐事”“我们不珍惜生命,但我们却贪生怕死”“时间从来就没有公正过”等,可见,作者对于时间和生命作了非常深层次的理解发现,指出人类无可奈何的悲哀本性,显得十分深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本一:同一首歌阿成①某歌厅最近雇用了一个刘老头当勤杂工,这个刘老头老且不说,腿还有一点跛,嘴也有些碎,而且还贪杯。经理很快就不满意了。②有一天,经理看见刘老头坐在一个包厢临门的地方醉眼迷离地抹眼泪,不禁又气又乐,便走过去问,您老觉得在这里受委屈了吗?刘老头哭得正欢,不说话。③经理往包厢里看,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此公唱歌讲究作派,嗓子不错,自我感觉更好,他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但也挺有新意。这人唱完了之后,硬是作了一个挎枪行军的动作,舞池边上就有人吹口哨打响指,场面煞是热闹。④经理收回眼光,你是因为这个呀,这是一首革命歌曲。刘老头瞪着眼睛,革命歌曲有这样唱法吗?刚才唱歌的中年人此时也凑上来了,被老头满嘴的酒气熏得后退了一大步,他笑着说,应该怎么唱法?您当过兵吧?老头点点头。中年人也醒悟过来,敢情您老到过朝鲜?老刘又点点头。另一个小姐接着道,您杀过美国鬼子吗?老刘愣怔了一下,摇摇头。围观的人们都哄笑起来。⑤中年人说,您在朝鲜战场上是干啥的?老刘呼噜着鼻子说,咱是后勤兵,在朝鲜待了一个秋天,那一个秋天我们差不多都在挖坑。挖坑?您是说挖战壕吗?先前的那个小姐问。老刘说,挖坑就是挖坟。那边的冬天冷,土冻得厉害,就得在秋天上冻以前把坟预先挖好了。⑥一个小伙子没有听清前面的话,冒冒失失地问,您给谁挖坟呢?冬季大反攻呀,反攻不就得有阵亡吗,给咱们自己人提前备着呀。老刘抹一把眼泪,说,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打赌,看谁能躺到自己挖的坑里。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多少年了,一直到现在,一听见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⑦喧闹的包厢马上沉默下来了。⑧沉默当然只是暂时的。此后的日子里,经理继续经营他的歌舞厅,老刘头继续当他的勤杂工。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文本二:双关是一种“用了一个语词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事物的修辞方式”(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称之为“指物借意”,实指一物,巧借他意。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称它是诗的“借字寓意之法”,借同一字,寓另一意。所以,尽管一语“双关”,而后者所“关”之意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微型小说运用的双关,已不是个别词语的修辞问题,它已成为谋篇布局表达内容所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一类是利用标题词语的谐音来双关。比如《向不通》既是指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又谐音“想不通”。另一类是意义的双关。它利用同一词语的多义,兼指文中彼此两件事,前者是实指,表达词语的一个意义;后者是虚指,暗示同词语的另一意义,创造出作品“复意”的深厚意蕴。比如《考》,一个“考”字,实写参加招生考试的考,从分数观点看,主人公没有考好;虚写考场上经受舞弊考验的考,在刚起步的人生道路上主人公对于道德上诚实与虚假、正直与邪恶方面的考验,却是考好了。这可以说是一场更重要的“考试”,真正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同一“考”字,一语双关,而含意深邃,回味无穷。(摘编自凌焕新《微型小说艺术探微》)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故事,以一种同样看似简单的对比方式,将读者从一个国泰民安的时代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年代。B.小说以有限视角叙事,开头从歌厅经理的视角切入,用歌厅经理的口吻简洁地道出了故事发生的开端,也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有了初步的印象。C.歌厅里的经理、中年人、小姐、小伙子等人,在听完刘老头的讲述之后“马上沉默下来了”,说明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有些震惊和不相信。D.小说结尾“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顾客明白了删除此歌的原因,也借此交代了故事主人公刘老头所期待的结果。6.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从小处落笔,在平实甚至平淡的叙述中让读者感受到作品带来的震撼力。B.第③段中,作者在对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进行处理时,以补叙为主,勾勒出故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和场景。C.“哭得正欢”“呼噜着鼻子”等语句写出了刘老头孩子般天真的举动,让人“又气又乐”,等弄清他哭的原因时,这些举动又显出了悲凉。D.汪曾祺说:“小小说不能写得很干,很紧,很局促。越是篇幅有限,越要从容不迫。”这几乎是对小小说的苛求,但《同一首歌》做到了。7.文本一的结尾采用了留白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8.结合文本二,请探究文本一的标题“同一首歌”的双关意蕴。【答案】5.A6.B7.要点:①从文体上说,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让作品意蕴丰厚。②从读者来说,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8.要点:①“同一首歌”既指那位中年人在歌厅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也指刘老头曾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表面看,客人所唱和老刘所忆是同一首歌,事实上“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歌厅客人的演绎具有戏谑的效果,而在刘老头心中则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③小说以“同一首歌”为题,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有限视角”“用歌厅经理的口吻”有误,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属于全知视角,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故事,开端没有用歌厅经理的口吻。C.“不相信”有误,“马上沉默下来了”是因为他们对刘老头所讲的话有感触,认识到自己之前“哄笑”等行为是不对的。D.“顾客明白”有误,结尾只是交代最后删除此歌这件事,没有讲述原因。故选A。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补叙为主”有误,文章叙述中年人演唱歌曲的情形时,插入刘老头参加抗美援朝时相关事情的叙述,属于插叙。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局留白是留下让读者思考参与情景的空间,“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让读者想象为什么找不到了,是谁让这首歌曲不再出现在歌单上的。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结尾余味无穷。结尾“只是客人们在歌单上再也找不到那首‘雄赳赳气昂昂’了”,虽没有交代是经理取消了歌单,但读者不难想到,体现了微型小说语言的“言简意丰”。经理取消了歌单,说明通过刘老头的讲述,当时包厢里的人包括经理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们认识到不该忘记历史,应该尊重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突出了文章主题,使得作品意蕴丰厚。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表层含义:歌厅中“一个大腹便便头发油光锃亮的中年人正演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这首歌正是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的,“干活的时候我们扯着嗓子唱歌,不唱别的,就唱这首歌”,二者唱的是“同一首歌”。深层含义:中年人唱这首歌,“不老老实实照着音乐走,而是演绎成了一首摇滚歌曲,嘶哑狂放”,给人戏谑的感觉;当年刘老头在朝鲜战场和战友们一起唱这首歌,是激发战士们干活的热情,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现在听到这首歌,“就想起满山坡的空坟来”,这首歌寄寓着悲壮的战争记忆和革命情怀。“同一首歌”呈现出不同时代承载的不同意蕴。主旨含义:同一首“雄赳赳气昂昂”歌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唱出不同的意蕴,文章通过刘老头的讲述,让红色历史在普通人的视角下得到不同呈现,含蓄地批评了当前社会部分人对革命战争的遗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黄河周立波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洗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媳箸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e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摘编自《南下记》,有删改)文本二: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场白往往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摘编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9.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心情,表现出黄河的雄浑和磅礴气势。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对比中生动地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喜悦和快乐。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D.文章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10.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的音乐作品,文本提到它,以此引出对渡河时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场面的描写。B.陕甘宁边区是以陕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王首道遥望河西,透露出思念党中央、保卫党中。央的心理。C.张米贵是一名普通战士,为了抗战,他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回家,文本记述他,是要表现这位战士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D.周谷城在文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11.文本一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赏析。12.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一做简要赏析。【答案】9.B10.C11.①自然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对黄河的描写上,作者从视觉、听觉、河岸远观、河上亲历等角度,渲染黄河雄浑的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②社会环境描写,以村庄被轰炸的场景、黄河两岸村庄标语等体现抗战的大环境;以王首道、张米贵等构成军人形象群体,以民兵、查路条的孩子等构成民众形象群体,营造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全民族抗战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意思对即可)12.①内容上,要载道且道理要浅显易懂。通过记述一次行军中的见闻,展现了军民同仇敌汽、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道理浅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 想象的空间《第3课 创想空间》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 一次方程组7.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3课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 一年级数学上册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3课时 8、7、6加几(2) 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有创意地表达教案配套001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B 1a ~1d 英文版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8《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4 新人教版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提升】
- 保安劳动聘用合同范本
- Unit 6 Rain or Shine第四课时Section B 1a-1b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通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 进口第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
-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高中毕业证英文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 幼儿园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
- 桩基础负摩阻计算表格(自动版)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呆滞物料的管理规定
- 喜来登酒店设施及面积分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