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3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在()A.夏B.商C.西周D.东周2、如下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A.符号B.甲骨文C.铭文D.小篆3、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A.诸侯争霸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胆;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对“安史之乱”的描绘。造成这一动乱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朝政的腐败。
②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③地方潮据势力的互相攻伐。
④农民起义的打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C.明朝时创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享誉古今D.清朝时,四大徽班进京,京剧诞生6、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是()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B.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C..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7、“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A.周武王B.秦始皇C.汉武帝D.隋文帝8、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炎帝和黄帝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10、科举制最早出现的朝代——__________。11、公元前221年,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朝建立了。12、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之为____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称为。
____时代。13、李时珍的《____》,是____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根据诗歌内容,据此判断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应是南宋与辽、西夏对峙的时期。()15、南宋婉约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A.AB.B16、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做好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是甲骨文。______(判断对错)17、隋炀帝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它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18、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19、魏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犬戎和羌等族。()20、《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21、清入关后,顺治帝接见并正式赐予西藏首领达赖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A.正确B.错误22、战国时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识图题(共4题,共3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引擎。预计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GDP占世界比重将进一步增长至32.4%,上升1.4个百分点。——中国一带一路网(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张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说说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24、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1)图①是________(国名);图②是________(国名);图③是________(国名)。(2)三国鼎立前出现的两场以少胜多的关键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25、观察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三人物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的名字叫什么?他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哪年?他建立的秦朝定都在什么地方?(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他实行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积极的意义?(3)秦统一六国后,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什么制度?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的什么制度?推行什么制度?26、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中外交流中有何积极作用?
(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
(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在西域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
(4)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方面釆取的措施是什么?
(5)东汉时又有谁奉命出使西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试题分析:陶瓦或于西周初年(公元前1066年)开始用于屋顶,从岐山遗址可见遗存,判断当时仅用于屋脊部分。到了春秋时期的遗址,较多发现板瓦、筒瓦、瓦当,表面多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可知屋面也开始覆瓦。所以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西周。故答案选择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C2、B【分析】【分析】题文中“牛骨”“商王”已经向我暗示;图片所指的是商朝的甲骨文。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的知识。3、C【分析】根据“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可知,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百家争鸣。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C4、C【分析】依据所学知识;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②地方潮据势力的互相攻伐和④农民起义的打击不是安史之乱的原因。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解析】C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项表述正确;C项表述不正确。《三国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西游记》创作于明朝;《红楼梦》创作于清朝。故选C。【解析】C6、A【分析】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建立县制;因为县的长官是县令,由国君任命。这一措施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关于商鞅变法,学生还要知道,改革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国君是秦孝公;改革的内容除了推行县制外,还包括: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的作用: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析】A7、B【分析】略【解析】B8、B【分析】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故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交子【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时;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为此,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1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故填:隋朝。【解析】隋朝。11、略
【分析】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故答案为:
秦.
本题以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建立.
本题以秦朝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秦12、旧石器新石器【分析】【分析】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主要为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之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故答案为:旧石器,新石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个石器时代。13、本草纲目一部具有总结性【分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点评】注意识记《本草纲目》的有关知识点。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本题考查南宋与金对峙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判断能力。根据题干“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日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洲。”可知,反映的是诗人林升对当时南宋统治者的讽刺。他生活在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时期,当时辽已经灭亡了。故题干“南宋与辽、西夏对峙”应将“南宋与辽、西夏对峙”改为“南宋与金、西夏对峙”。故选F。【解析】F15、×【分析】本题考查辛弃疾的相关知识。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达,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所以本题表述错误,故选B。【解析】B16、×【分析】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文化方面,秦朝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所以,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小篆。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本题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17、×【分析】【分析】隋朝隋炀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最北抵达涿郡,就是今天的北京。最南面是余杭,就是今天的杭州。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18、√【分析】【分析】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的相关史实。19、×【分析】【分析】从东汉末年起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五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先后建立多个政权,控制我国北方地区。五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内迁“五胡”。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明上河图》。根据所学可知,北宋的经济比较发达,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故本句表述正确。【解析】T21、×【分析】本题考查对西藏的管理。顺治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封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2、√【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的相关史实。【解析】√四、识图题(共4题,共36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丝绸之路。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陆路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海上丝绸之路”是从南海出发,通往东南亚国家和其它国家。所以,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长安和南海。(2)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解答本题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解析】(1)长安;南海。(2)张骞;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现实价值: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其中任意一点展开表述即可。)24、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识图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蜀国在西南方,吴国在东南。故图①是魏;图②是蜀;图③是吴。(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决战,发生了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退守黄河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解析】(1)魏;蜀、吴。
(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嬴政的相关内容。结合图片信息,根据教材所学得知,图三指的是秦始皇或嬴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图片一的信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货币,为圆形方孔钱。图片二是统一六国文字,规定全国标准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能够在全国顺利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政和监察。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实行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度。【解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合同
- 全职劳动合同参考合同
-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 11 浮力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 建筑项目材料检测委托合同
- 中保人寿瑞祥养老保险合同范本
- 标准化苗木购销合同范本详解
-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方案探析综述》6200字
- 傅佩荣论语三百讲(1-300讲)汇编
-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 智能 检测与监测 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专01课件讲解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综合题】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
- 辽宁中考语文2024年真题考点全面解读
-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第十章作文专题11: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学生版+解析)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