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94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蕨类植物特征的是()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有茎和叶的分化,根是假根C.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D.有根、茎、叶的分化,能产生种子2、在19世纪中叶,运用进化论原理说明人猿共祖的是()A.列文•虎克B.恩格斯C.施莱登D.达尔文3、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益。()A.正确B.错误4、某同学欲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实验装置及处理最合理的是A.B.C.D.5、王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时,老师告诉他:视野太暗,老师轻轻转动了反光镜视野就变亮了.老师这时选择的是()A.凹透镜B.凹面镜C.平面镜D.凸面镜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是:生物种类ABC.D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含量)0.0450.0240.0030.1450.009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A→B→C.→D→EB.E→D→C.→D→EB.E→D→C.→B→AC.D→A→B→C.→ED.C.→E→B→A→D7、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男生声音变粗;女生声音变细。
D.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
8、用盐腌菜时,菜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吸水,菜变硬B.细胞吸水,菜变软C.细胞失水,菜变硬D.细胞失水,菜变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无论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还是____动物,它们的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10、若想更清晰地观察物像,应转动[]_____,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11、“风吹草地见牛羊”所指的生态系统是______生态系统.12、如图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你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
(1)曲线X是____的消化,Y是____的消化,Z是____的消化.
(2)A表示____,C为____,D为____
(3)A、B、C、D中没有消化功能的是____,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
(4)胆汁是由____分泌的,对上述三种物质中的____起消化作用.
13、写出玉米种子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4、动物对刺激能迅速发生反应,而植物一般不对刺激发生反应.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6、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都能萌发。()17、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判断对错)18、生物学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的防治问题,却不能解决能源危机.______.(判断对错)19、比较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海绵组织合成的要多一些。20、判断题: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18分)21、请用直线将不同的环境在生物圈中的层次连接起来
A.一望无际的草原①大气圈B.一行白鹭上青天②岩石圈C.绚丽的海底世界③水圈22、连线题(每题1分,共5分)()①、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A.神经组织()②、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B.肌肉组织()③、具有运动等功能C.输导组织()④、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D.分生组织()⑤、其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E.上皮组织23、【题文】连线题(每题1分;共5分)
()①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的功能a.神经组织。
()②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功能b.肌肉组织。
()③具有运动等功能c.输导组织。
()④具有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d.分生组织。
()⑤其细胞具有分裂的能力e.上皮组织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4、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ABC馒头碎屑或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试管中的加入物2毫升唾液①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入碘液2滴(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B试管中①应加入的是________,与A试管形成___________。(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选用A试管和_____试管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是________试管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______________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25、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D.用酒精脱色。E.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F.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1)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2)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避免干扰实验。(3)D步骤中,将叶片放在盛有____的小烧杯中,再放人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变成黄白色。(4)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26、以下是学生制作并观察某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c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________。(2)图乙中②是________,内含________物质;①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图乙所示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________。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象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4)口腔上皮属于组织,是细胞分裂和________的结果。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27、如图为“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的各步骤图解,请据图回答(1)叶片经酒精处理后,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色。(2)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等有机物。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28、(14分)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一所示),请分析图一、图二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一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叫做,图二中①是________。⑵反复经过B过程后,图一中的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其感受器位于狗耳的___________内,对应图二中的结构是________(填数字),该反射的完成必须有⑥_____________的参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答】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的特征;故A错误;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茎和叶的分化和假根;是苔藓植物的特征,故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因此植株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故C正确;
D;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不能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因此植株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2、D【分析】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各种生物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故选:D。
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的观点。
注意查阅相关的资料,掌握人类起源的知识,认真答题。【解析】D3、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掌握膳食纤维在人体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膳食纤维一般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果胶等。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对促进消化和。
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另外,纤维素还可调节血糖,有助。
预防糖尿病;又可以减少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因此,在日。
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食品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故题干说法正确。故选A。【解析】A4、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要学会利用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解决和处理与此相关的问题。【解答】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变量是叶片,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应在两个烧杯中放一层油;将两株植物同时移到阳光下,由于左边植物的叶片比右边植物的叶片多,左边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也多,导致左边装置的总重量低于右边装置的重量,因此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右偏转。
故选B。【解析】B5、B【分析】解:能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视野较暗,若要使视野变亮,应该换用凹面反光镜.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解答时可以从平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增强.【解析】B6、D【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依题意,由表可知:C.表示生产者,E表示初级消费者,B表示次级消费者,A表示三级消费者,D表示四级消费者,故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解析】【答案】D7、B【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青春期以前,脑的重量接近成人水平,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发育特征;在青春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是关键期.据此答题.
8、D【分析】试题分析::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溶浓度时,则细胞吸水;当细胞溶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则细胞失水。用盐腌菜时,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菜细胞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菜变得软缩。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杂食动物【分析】【解答】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故答案为;杂食动物。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10、4物镜【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熟知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即可解题。【解答】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图中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通光孔,6是载物台,7是反光镜,8是镜座,9是粗准焦螺旋,10是细准焦螺旋,11是镜壁,12是压片夹,13是遮光器,14是镜柱。由此可知,图中接近载玻片的镜头是[4____物镜。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熟知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即可解题。【解答】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图中1是目镜,具有放大作用;2是镜筒,上升或下降可以使物镜和目镜移动;3是转换器,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整物镜的位置,使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是物镜,具有放大作用;5是通光孔,可以使光线通过;6是载物台,可以放玻片标本;7是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8是镜座,可以固定显微镜;9是粗准焦螺旋,可以上下大幅度调整镜筒的位置,使看到物象;10是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调整镜筒的位置,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11是镜壁,可以用手抓取显微镜;12是压片夹,可以固定玻片标本;13是遮光器,转动可以调整光圈;14是镜柱,支撑显微镜。由此可知,转动图中[10____细准焦螺旋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熟知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即可解题。【解答】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图中1是目镜,具有放大作用;2是镜筒,上升或下降可以使物镜和目镜移动;3是转换器,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整物镜的位置,使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是物镜,具有放大作用;5是通光孔,可以使光线通过;6是载物台,可以放玻片标本;7是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8是镜座,可以固定显微镜;9是粗准焦螺旋,可以上下大幅度调整镜筒的位置,使看到物象;10是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调整镜筒的位置,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11是镜壁,可以用手抓取显微镜;12是压片夹,可以固定玻片标本;13是遮光器,转动可以调整光圈;14是镜柱,支撑显微镜。由此可知,若想更清晰地观察物像,应转动[3]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解析】【小题1】4物镜【小题2】10细准焦螺旋【小题3】3转换器11、草原【分析】解: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物以人工放养的牛;羊等为主.所以,“风吹草地见牛羊”所指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草原。
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熟记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系统的分布、组成特点、作用.【解析】草原12、略
【分析】
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
(1)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Z代表脂肪.
(2)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B代表咽和食道.
(3)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咽和食道既没有吸收功能也没有消化功能,胃和小肠既有消化功能也有吸收功能,大肠有吸收功能无消化功能.A;B、C、D中没有消化功能的是B咽和食道.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这是因为小肠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很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的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1)淀粉;蛋白质;脂肪(2)口腔;胃;小肠(3)咽和食道;小肠(4)肝脏;脂肪。
【解析】【答案】做这类的题首先要学会识图.还要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糖类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这三类营养物质在小肠内都消化.
13、略
【分析】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是由种皮和果皮;胚乳和胚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的,营养植物储存在胚乳里面.玉米是单子叶植物,果皮和种皮位于最外层,起保护作用;胚乳在胚与种皮之间,贮存营养物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所以植物体是由植物的种子的胚发育成的.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种子的结构有关知识点.
14、略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例: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受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可见,植物一般不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是一样的。【解析】【答案】对16、×【分析】【解答】种子萌发必须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能否萌发还要看种子是否具备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如胚不完整;或胚已经死亡、或种子正在休眠时的种子都不萌发.因此,“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而不是“种子都能萌发”.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17、×【分析】【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的含义、环境与生物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含义、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环境方面来切入.18、√【分析】解:生物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还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如人类正在研究的生物能源,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当今生物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试管婴儿;克隆、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对人类生活的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都需要生物学去发挥作用.【解析】√19、×【分析】【解答】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是栅栏组织,栅栏组织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是海绵组织,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所以比较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海绵组织合成的要少一些.所以“比较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海绵组织合成的要多一些”是错误的。
【分析】叶片的结构如图:
叶肉细胞里含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据此解答.20、×【分析】【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标本的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的像移动方向相反,如向左下方移动标本,视野中的像就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故“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四、连线题(共3题,共18分)21、A.望无际的草原—②岩石圈B.行白鹭上青天—①大气圈C.绚丽的海底世界—③水圈【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生物圈的有关知识。理解生物圈的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物环境的统称,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表层、水圈的大部。一望无际的草原在陆地上,位于岩石圈;一行白鹭上青天,所体现的环境位于大气圈;绚丽的海底世界,所体现的环境位于水圈。因此,连线情况是:A.望无际的草原—②岩石圈B.行白鹭上青天—①大气圈C.绚丽的海底世界—③水圈。
【解析】A.望无际的草原—②岩石圈B.行白鹭上青天—①大气圈C.绚丽的海底世界—③水圈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构成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大脑皮层,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2)构成植物体的组织: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解析】【答案】①、E②、A③、B④、C⑤、D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构成人体的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大脑皮层,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2)构成植物体的组织: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如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多由一些厚壁细胞组成,起支持作用。
考点: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解析】【答案】①E②A③B④C⑤D五、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4、(1)2ml清水对照
(2)CA唾液淀粉酶葡萄糖【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及食物的消化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探究实验应遵循的原则。【解答】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1)根据对照试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B试管中①应加入的是2ml清水,与A试管形成对照。(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A试管和C试管形成对照实验。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液变蓝色,C试管中的淀粉消化不彻底,滴加碘液变蓝色;A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色。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葡萄糖。故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可选用A试管和C试管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是A试管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该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解析】(1)2ml清水对照(2)CA唾液淀粉酶葡萄糖25、(1)ABEDCF(2)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3)酒精(4)蓝色光【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探究试验应遵循的原则。【解答】(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E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C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F冲掉碘液观察叶色。故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ABEDCF。(2)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避免干扰实验。(3)植物在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4)实验现象: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实际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即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解析】(1)ABEDCF(2)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走耗尽(3)酒精(4)蓝色光26、(1)染色生理盐水(2)细胞核遗传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③细准焦螺旋40(4)细胞分化系统【分析】【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解答】(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图甲中b图表示的操作过程是染色,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图中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图乙中②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①是细胞膜,其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绿色部分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这是动植物细胞的根本区别)、液泡、叶绿体。图乙所示细胞为口腔上皮细胞,因此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观察时,调节【③】细准焦螺旋可使物象更清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若显微镜目镜为10×,物像放大了400倍,则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0÷10=4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影电视剧发行合作合同
- 玻璃幕墙施工承包合同年
- 工程材料委托采购合同
- 工程合同与招投标
- 卖场商铺租赁合同
- 燃气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协议书
- 施工承包合同书协议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合同
- 广告材料采购合同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导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31邻补角对顶角(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航空航天标准与认证互认
- 心理课教案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中职旅游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说课稿
- 微积分试卷及规范标准答案6套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问题探究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药物警戒管理体系记录与数据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