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38/wKhkGWd7tmiAUKK1AAG50XRI_bA743.jpg)
![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38/wKhkGWd7tmiAUKK1AAG50XRI_bA7432.jpg)
![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38/wKhkGWd7tmiAUKK1AAG50XRI_bA7433.jpg)
![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38/wKhkGWd7tmiAUKK1AAG50XRI_bA7434.jpg)
![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0/38/wKhkGWd7tmiAUKK1AAG50XRI_bA7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版高二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2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题文】广东盛产荔枝,山东盛产苹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水分B.热量C.光照D.土壤2、【题文】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区C.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D.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操作3、下图是某高中学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及预测的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图。据此回答:
根据预测;本区在2050年以后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4、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B.人类要发展就必然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C.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人工环境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5、读下图;回答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6、读图;完成第5~6题.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比例尺最小,甲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丙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甲D.乙处比例尺最小7、苏伊士运河直接连通的海洋是A.地中海、大西洋B.红海、黑海C.印度洋、红海D.地中海、红海8、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A.板块的内部B.板块交界带C.大陆的边缘D.大河沿岸地带9、如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9;10题。
丙地采用旱地直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大规模种植高产水稻,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粮食产量B.节约灌溉用水C.推广先进技术D.提高经济效益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10、【题文】广佛同城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同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A.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B.人才资源不够雄厚,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C.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D.经济辐射能强,使经济腹地过大11、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A.净化城市空气B.减轻酸雨危害C.防止水土流失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12、元旦放假3天,家住广东深圳的高中生肖军一家去北京旅游,肖军妈妈发现北京比深圳天黑的早。肖军同学应该从哪些方面给妈妈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黄赤交角D.月球绕地球公转1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的气温高于O℃B.甲地的气温低于O℃C.乙地的气温低于4℃D.乙地的气温高于4℃14、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北半球的冷锋。
B.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冷锋。
D.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天气转雨,气温升高15、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东西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2)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A.亚热带B.温带C.25°N—35°ND.35°N—45°N16、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农业的“守护神”,其主要原因有A.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B.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C.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D.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17、“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如图所示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几乎整合了中国所有类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这条东西向地带,较大的自然差异表现在(2)该景观大道自西向东穿越了A.莫霍面的深度B.地球自转速度C.太阳辐射强度D.昼夜长短变化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和____。19、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____MM,____气候的高原、山地地区。20、【题文】工业社会,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是以土地肥力来衡量。21、【题文】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22、【题文】汛期时要对水灾地区进行宏观监控,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23、普通地图具有的特点:完备性、____、可量测性、____和应用领域广。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4、产业转移,都有利于迁入区的产业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25、山西煤质优良,大同煤田是我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焦煤,河东煤田则是优质的动力煤。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6、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____(1分)A.2月21日11时51分B.2月22日3时51分C.2月22日11时51分D.2月23日3时51分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资料三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27、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材料一: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城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资源丰富,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材料二: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图8)。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图9)。(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6分)(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4分)(4)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荔枝属于热带作物;故分布于广东,而苹果为暖温带作物,故分布于山东,反映了热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差异分析,注意比较分析。【解析】【答案】B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适宜发展水果种植和灌溉农业区,棉花带主要分布于密西西比河下游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周围,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亚热带作物带分布于棉花带以南的墨西哥湾沿岸。美国实施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利于实施机械化生产,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考点:该题考查美国农业专业化。【解析】【答案】D3、A【分析】【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3S技术的相关知识.4、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5、B【分析】【分析】直接根据乙图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区为长三角地区,自然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而不是黑土,①错误;该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且位于沿海,海洋性稍强,②错误;耕作土壤为水稻土;耕地类型为水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③④⑤⑥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准确的进行区域定位,并能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工农业生产概况等内容。6、D【分析】解:由于地球仪上;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乙,其次是丙,甲的范围最小;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大,其比例尺小,因此比例尺最小的是乙,其次是丙,甲图的比例尺最大.
故选:D.
比例尺=.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掌握其计算方法即可.【解析】D7、D【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解析】【答案】D8、B【分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基本原理: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多火山;地震。B对,ACD错。故选B。
【解析】B9、D【分析】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追求经济效益是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的决定性因素。
故选:D。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3)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以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析】D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10、A|B【分析】【解析】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工业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为优越,工业种类齐全,轻重工业都很发达,故A项正确。而上海的科技、人才优势明显优于珠三角。B项正确。【解析】【答案】AB11、A|D【分析】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净化城市空气,减轻“热岛效应”强度,美化环境。【解析】【答案】AD12、AC【分析】略【解析】AC13、【小题1】BD【小题2】BC【分析】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分布。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则分析,甲处气温低于0°C;乙处气温高于4°C。故BD对,AC错误。故选BD。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结合上题分析,甲处气温较周围低,故判断为山峰,海拔较乙地高,A错误,B正确;该地区一月气温在0°C以上,判断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故为水稻种植区,C对;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故D错。故选BC。
【解析】。【小题1】BD【小题2】BC14、B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图的判读。由图可知,图示风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故A错,C对。图示即将经过M地的锋面为冷锋,则锋面过境后,可能出现气温下降、天气转晴,故B对,D错。故选BC。
【解析】BC15、【小题1】AC【小题2】CD【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题干材料中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和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处于亚热带,纬度范围大约在25°N~35°N。
【小题2】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形成了屏障作用;导致环流方向发生了变化,造成柴达木盆地变冷;变干,四川盆地变暖、变湿,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暖、变湿,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北京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量增多。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解析】。【小题1】AC【小题2】CD16、【小题1】BC【小题2】CD【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读图,由图中经纬网度数、河流位置以及政区图省界形状,可以判断甲地区是宁夏平原,它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发展农业必须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BC对,AD错。故选BC。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贺兰山为我国东部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冬季它阻挡西北寒冷气流、阻挡沙漠入侵;夏季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CD对;宁夏平原的主要灌溉水源是黄河水。贺兰山阻挡了冬季风,使得宁夏平原温度偏高,但其并不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不能因此称为农业的“守护神”,AB错。故选CD。【解析】。【小题1】BC【小题2】CD17、【小题1】AC【小题2】DA【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在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部分,一般大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其中山地高原的地壳较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较薄.因此图中的地壳厚度差异大,故A正确;“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如图所示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此路线是在Q纬线附近,也就是纬度相同,因此这条东西向地带,地球自转的速度大致相当,故B不符合题意;由于沿途的地形差异较大,气候也有差异,因此太阳辐射也有差异,故C正确;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国道,这条大致分布在如图所示Q纬线附近的带状景观长廊,此路线是在Q纬线附近,也就是纬度相同,因此这条东西向地带,地球自转的速度大致相当,昼夜长短变化基本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图中的路线是东西方向.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西起昆仑山山脉,经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根据中国地图的知识分析这条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三级阶梯,故A正确;根据我国的铁路路线的分布,分析此路线穿过京广线,京九线,没有穿过京沪线,故B错;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界限:(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图中的路线没有经过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故C错;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9个).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唯乌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10个)。图中的路线经过了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故D正确。故选AD。【解析】。【小题1】AC【小题2】DA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工业化城市化【分析】【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出答案。19、400干旱、半干旱【分析】【分析】草地需水量不及耕地;我国东部以耕地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西部的分界线为年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高原;山地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草地的分布。注意降水量数值,需要记忆和了解。20、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土壤肥力是判断农业用地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一般工业社会中,判断非农业用地的土地质量以地租水平和交通通达度来衡量。【解析】【答案】错21、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兼顾了防洪、航运、灌溉、旅游等功能。【解析】【答案】对22、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汛期时要对水灾地区进行宏观监控,宜采用RS技术。【解析】【答案】错23、均衡性概括性【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的相关知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四、判断题(共2题,共20分)24、×【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产业转移对迁入地而言,可能带来污染型企业,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解析】【答案】错误2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大同煤田的灰分、硫分含量低,系中国著名的优质动力用煤;而河东煤田为优质焦煤。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煤炭资源。【解析】【答案】错误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半球分析。两地位置对比要分析地理位置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由甲国降水量分布图可知,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根据图例可知①>②>③,其原因是甲岛地处季风气候区,1月(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①处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③处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3.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北京时间为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早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故东十二区时间为2月22日11时51分。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是因为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5.甲国为日本,乙国为新西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沿海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便利;靠近国际市场。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解析】【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加班入货合同范例
- 动物寄养合同范例
- 书面流转合同范本
- 农家购房合同范本
- 沈阳商用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个体用工合同范本
- 农村院子卖房合同范本
- 物品采购合同范本
- 代盖公章合同范例
- 企业监理装修合同范本
- 自卸车司机实操培训考核表
- 教师个人基本信息登记表
- 2022年江苏对口单招市场营销试卷剖析
- 法律职业伦理(第二版)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ESD测试作业指导书-防静电手环
- 高一(4)班分科后第一次班会课件ppt课件(PPT 29页)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PPT、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教育培训主题班会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设计》完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