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16/wKhkGWd7t9OAbI6NAAFRrgQ94pk046.jpg)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16/wKhkGWd7t9OAbI6NAAFRrgQ94pk0462.jpg)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16/wKhkGWd7t9OAbI6NAAFRrgQ94pk0463.jpg)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16/wKhkGWd7t9OAbI6NAAFRrgQ94pk0464.jpg)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07/16/wKhkGWd7t9OAbI6NAAFRrgQ94pk0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短暂却光芒四射。”以下描述最符合隋朝历史特征的是()A.经济繁荣B.繁盛一时C.政治清明D.节俭盛行2、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A.活字印刷术B.交子C.指南针D.造纸术3、效果显著的商鞅变法出现在战国时期的()A.齐国B.韩国C.魏国D.秦国4、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5、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朝开始的()A.传说时代B.夏C.商D.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女性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____励精图治,使唐朝的国力不断增强;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风格清新,感情真挚,在宋朝词坛中独树一帜。8、从秦朝开始,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______。(判断对错)9、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写出下列诗歌中反映的基本史实。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______
(2)“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______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______。10、著名的水利工程______是秦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的.11、春秋战国之际的“兵圣”是______,战国末期楚人______写了抒情长诗《离骚》。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三国时期蜀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13、科举考试在北宋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A.TB.F14、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掌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御史台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监察事务。()15、史实: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洛阳伽蓝记》
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洛阳城由衰走向振兴。16、
(请判断下列各小题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小题后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并加以改正。)(1)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伊尹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2)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印度,应该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3)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4)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5)《史记》是中国历史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17、百家争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______。(判断对错)18、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______(判断对错)19、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开元盛世”。______(判断对错)20、杜甫在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时期的社会现象时写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盛世局面。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的名字。(1)“尊天子,攘四夷”的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______________。(2)“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的是_____________。(3)东晋的画家______________,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22、根据提示补全内容⑴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⑵秦始皇派人开凿的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⑶东晋的___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23、根据提示信息,在下表中填入正确答案。(1)①②③④(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①元世祖时来华意大利旅行家——____②元代画家,他的画被称为“神品”——____③《清明上河图》的作者——____④取得郾城大捷胜利的是——____
(3)列举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24、(1)贯通隋朝南北的人工大动脉是________。(2)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________省。(3)我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是________。(4)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________和________。(5)标志着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20分)25、(10分)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吴越争霸项羽纸上谈兵巨鹿之战勾践卧薪尝胆城濮之战赵括破釜沉舟商鞅变法晋文公立木为信长平之战秦孝公26、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请正确用线连起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本题考查隋朝的特征。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影响深远。隋朝创立了科举考试,改善了选拔人才的方式。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隋朝只是二世而亡。所以,隋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一时。故选B。【解析】B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宋朝”,链接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属于宋朝。故选D。3、D【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的变法运动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显著的商鞅变法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秦国.
故选D.
本题以效果显著的商鞅变法出现的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掌握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解析】D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选B。【解析】B5、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中的关键词“开元,全盛”可以判断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开元”,他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唐朝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描写的就是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开皇之治发生在隋朝,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康乾盛世是清朝。综合分析,C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6、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的演变.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甲骨文的有关内容.【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武则天李清照【分析】【分析】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本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并于晚年称帝,改国号周。当政期间,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唐朝出现,经过五代到两宋,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有很多杰出的词人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应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故答案为:武则天;李清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及对宋词的识记。8、略
【分析】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加强思想控制,发布焚书令,还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西汉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
本题以儒学的历史地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析】×9、略
【分析】(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这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2)这首诗出自唐•李白《哭晁卿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回祖国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哀悼诗作.为学习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吸收先进文化,日本派大批使团来华,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使团成员的素质较高,以便更好的吸取唐朝文化.使团向唐朝赠送礼品,唐朝回礼,这实际上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3)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答案为:
(1)隋朝开凿大运河.
(2)日本遣唐使来华.
(3)开元盛世.
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遣唐使和开元盛世.
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原因之一,日本晁衡与遣唐使和开元盛世的繁荣.【解析】隋朝开凿大运河;日本遣唐使来华;开元盛世10、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故答案为:
都江堰;李冰.
本题考查都江堰.
知道都江堰的相关知识.【解析】都江堰;李冰11、孙武屈原【分析】孙武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被后人誉为“兵圣”,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抒情长诗《离骚》是屈原楚辞的代表作。
故答案为:孙武;屈原。
本题考查孙武和屈原的相关知识。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注意识记百家争鸣时期的主要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张。【解析】孙武屈原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分析】【分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时期到达台湾的船队。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13、√【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时期,人才选拔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北宋时期,实行的是“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掌管国家大权。科举考试是北宋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故题目正确,A正确,B错误。故选A。
【解析】A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相关知识点。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分析】据题干“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从中可以获取到,自从晋、宋以来,都说洛阳成为荒土,说长江以北都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昨天到了洛阳才知道,穿戴豪华的土族都在中原地区,人们很讲礼仪,生活富裕。6世纪初写的这本书反映了公元5世纪后半期洛阳地区在北魏统治下出现的繁华景象。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的史实。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商鞅为相,通过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将“伊尹”改为“管仲”。
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促进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故将“印度”改为“古印度”。
本题主要考查三国时期吴国与台湾联系的史实。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形成后,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故将“卫青”改为“卫温”。
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及其书法成就。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而上述说法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写成《史记》一书。《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将“编年体”改为“纪传体”。【解析】。【小题1】×;“伊尹”改为“管仲”。【小题2】×;“印度”改为“古印度”。【小题3】×;“卫青”改为“卫温”。【小题4】√。【小题5】×;“编年体”改为“纪传体”。17、√【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于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解答本题注意准确识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意义,另外还要了解其出现的原因.【解析】√18、√【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商朝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掌握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解析】√19、×【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执政时期,厉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史称“贞观之治”。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20、×【分析】杜甫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的史实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所以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唐朝的动荡局面。故本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杜甫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解析】×四、列举题(共4题,共12分)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的相关内容。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成为春秋时期中原第一位霸主。故填:齐桓公。(2)本题主要考查了巨鹿之战的相关内容。破釜沉舟指的是巨鹿之战中,项羽渡河后将渡船沉于水中,捣毁做饭用的锅灶,每个士兵仅带三日口粮,表示与秦军血战到底,义无反顾。项羽率领的这只起义军与秦军交战中“无不一以当十”,最终大败秦军,击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故填:项羽。(3)本题主要考查了顾恺之的相关内容。东晋的顾恺之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以画人物为著称。他的人物画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故填:顾恺之。【解析】(1)齐桓公(2)项羽(3)顾恺之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青铜文明的相关内容。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故填:司母戊鼎。(2)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地区,下令开凿灵渠,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对中原地区通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故填:灵渠。(3)本题主要考查了顾恺之的相关内容。东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以画人物为著称。他的人物画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故填:顾恺之。
【解析】(1)司母戊鼎(2)灵渠(3)顾恺之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民族政权并列时代和元朝的建立。辽,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916年至1125年,持续了209年。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阿保机是辽太祖;公元960年,后周禁军统领赵匡胤在东京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年号建隆,定都东京,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1115年,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燕京,成为大都。元世祖就是忽必烈。于1279年灭亡南宋完成统一。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等。(2)①本题主要考查马可·波罗来华的相关知识。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他归国后,结合他的口述,其狱友写了《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故填马可·波罗。②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画家赵孟頫。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故填赵孟頫。③本题主要考查《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该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清明上河图》描写北宋时汴京在清明时节繁盛景况,是很普遍的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时期的繁荣景象。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故填张择端。④本题主要考查岳飞。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取得郾城大捷胜利,收复许多失地,后来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故填岳飞。(3)本题主要考查了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根据教材所学得知,李白,杜甫,白居易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其中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李白的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等;白居易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等。
【解析】(1)①辽②赵匡胤③女真④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统一全国,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等。(2)①马可·波罗②赵孟頫③张择端④岳飞
(3)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杜甫:“三吏”、“三别”等;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等。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故填大运河。(2)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唐朝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无事不总”,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均称尚书,六部分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