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4/2D/wKhkGWd707WAUtMXAAGYY3CbXGc335.jpg)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4/2D/wKhkGWd707WAUtMXAAGYY3CbXGc3352.jpg)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4/2D/wKhkGWd707WAUtMXAAGYY3CbXGc3353.jpg)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4/2D/wKhkGWd707WAUtMXAAGYY3CbXGc3354.jpg)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14/2D/wKhkGWd707WAUtMXAAGYY3CbXGc3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古代史包括了漫长的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一千多年的奴隶社会,和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共110年中国现代史至今简介:中国历史分期约170万年前-1840年回忆:中国古代有哪些朝代?
按时间线索是怎么样的顺序?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汉秦BC2070-1600-1046—771BC770-476-221BC221-207—AD220-589581-618-907-960960-12791206-1368-16441644-1911(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封建社会)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文明起源是如何从多元到一体弗洛伊德“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的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没有早期的物质财富,就无法产生后来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首先要看看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在哪里。”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文明”何解?结合中国考古学的实践,学者们一般认为,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城市的出现,金属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出现等,应当作为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在社会组织方面的文明时代的标志,则是氏族制度解体,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国家。在大量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一体的中国文明起源模式。晁福林《中国文明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口述史料:
口头讲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神话传说、俗谚、回忆录等实物史料: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等文献史料:
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
史书、书籍、报刊等”夏朝商朝西周父系氏族社会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距今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距今约1万年前
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5000年前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约公元前2070年
世袭制;二里头遗址约公元前1600年
内外服制度;殷墟;甲骨文;青铜器
约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犬戎破京目录两幅展示出土的石器有什么不同?表面粗糙打制方法制作而成表面光滑磨制方法制作而成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地域分布:生产生活:生活时间:时间早分布广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中国已发先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花式遗址有数百处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生产生活方面特征:从数量和分布区域看:数量多分布广打磨石器,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代表:目录(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时间地域文化遗址发展概况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下游距今约5000年黄河中、下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水稻、养蚕缫丝黑陶玉器、祭坛、神庙基础梳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摘编自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名词解释: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山东潍坊姚官庄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高柄杯山东日照市东海峪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高柄杯良渚文化新地里遗址出土的石犁良渚文化莫角山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变化?生产力进步目录重点探讨(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相关史料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修复图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且差别不大尚未产生贫富分化(旧石器:母系氏族社会)良渚文化墓葬墓葬差别较大,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新石器:父系氏族社会)图片说明:红山文化末期辽宁朝阳半拉山墓地,极其珍贵的玉龙、石钺等,本次考古出土的文物男性化特征明显。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良渚古城
通过良渚文化遗址得出:城市三重格局、“首都”的出现,从某种程度形成权贵阶层和统治者产生,早期区域性国家出现等结论。重点探讨(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2、早期国家雏形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分化统治者剩余产品贫富分化被统治者阶级矛盾征服者被征服者部落战争公共权力政府军队监狱国家产生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纲要上4页甲骨文的国字是由兵器和城墙组成,它的意思是有武力和围墙护卫的城邑。1、三皇五帝:(1)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2)炎黄部落联盟:炎帝与黄帝被后世共尊为华
夏始祖(3)禅让制:
概念: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
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荐”
“让”指“让出帝位”
标准:选贤与能
性质:公天下/天下为公涿(zhuō)鹿之战(约4600年前)基础梳理相关史料(一)三皇五帝1、建立:2、地位:3、政治:4、文化:5、遗存:✎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二)夏朝基础梳理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相关史料(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标准: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实质:天下为家/家天下(2)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中央设有机构与职官(3)地方:夏部族直接统治,其他间接统治历法—《夏小正》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联盟(一)商朝的统治“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文字:3、政治制度:
BC1600年,汤建立商朝甲骨文(1)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
相结合安阳殷墟遗址(一)商朝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文字:3、政治制度:
BC1600年,汤建立商朝甲骨文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1)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相合(2)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与方国、诸侯的关系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是完全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外服以至外服以外的方国,其经济多较商落后,故而也不时进入王畿抢掠。终商一代,与方国的战争十分频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政治制度:BC1046年,周武王率众灭商,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1)分封制(2)宗法制(3)礼乐制“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译文:武王克商后,廷告天下:我准备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在天下的中心建都,并统治这里的民众。“何尊”(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1、建立:2、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概念:封邦建国,也叫封建制度,即: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②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③对象:同姓诸侯(鲁晋燕等)主体
先王之后(宋等)、异姓功臣(齐秦等)④义务:需为周王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并服从周王调兵。
权利: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武装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庶民士﹝卿﹞大夫诸侯得田而耕,缴税、服役天子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公侯伯子男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二)西周的统治相关史料重点探讨分封制的作用周朝分封示意图都城内服—王畿外服:商王间接控制方国和部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从商朝内外服到西周分封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纵向上:分封制明确周王权力与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上: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政治制度:周朝分封示意图(1)分封制①概念:②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③对象:④义务:⑤作用:
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政治制度:(2)宗法制①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②特点: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概念解析:
嫡(正妻)
嫡子(正妻之子)
嫡长子与次子
庶子(妾生的儿子)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嫡长子其余诸子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政治制度:(2)宗法制①概念:②特点: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等级严格且并具有相对性C.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③影响: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贵族政治)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嫡长子其余诸子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二)西周的统治基础梳理相关史料1、建立:2、政治制度:(3)礼乐制概念: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天子九鼎八簋(gui),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礼乐制度是维系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二)西周的统治重点探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2.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3.礼乐制度维系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权利继承制度
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权力分配制度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是权利认同制度血缘纽带
政治体现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维护工具
维护工具西周的国家治理
01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02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03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04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
西周王朝确立了天命无常、敬德保民的思想;建立了分封制,向一个地域国家迈进;建立了宗法制,创立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建立了礼仪制度,华夏文明从此被打上了礼乐文明的烙印。
——卜宪群《中国通史(一)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西周通过一系列国家治理,使一个来源多样并由不同族群组成的王朝具有了心理上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华民族实体的形成由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实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孟子》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制度)特征:集体劳作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所有者使用者耕作者形状实质(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特点: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和灌溉.相反主要制造成各种造型的礼器和兵器,用于祭祀和战争,即与维护王权的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祭祀与战争作为王权不可分离的两大因素,是中国古代文明出现的关键所在。张光直《宗教祭祀与王权》商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型盛酒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西周:“工商食官”制度"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食官”指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菲薄的生活资料。他们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
商朝:职业商人出现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商民善于经商,周初将这些经商的人通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时代的移动设备中嵌入式开发新机遇
- 环保科技在推动绿色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 现代家庭教育与孩子未来职业规划的联动
- Unit 5 The colourful world Part C Reading time大单元整体说课稿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Unit 1 Wish you were here Integrated skills (1)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s he a farmer第2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7 跳水说课稿 新人教版
- 《3 热空气和冷空气》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 202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合同
- 核医学内分泌系统课件
- 非常规天然气课件
- 人员招收、招聘来源及人员稳定性保障措施
- 振动标线设计规范
- 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 XX区XXX灌区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含答案)
- 电厂钢结构施工方案(53页)
- 7.5正态分布课件(共26张PPT)
- 水体国产载体固化微生物
-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