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分层练)(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分层练)(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分层练)(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分层练)(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秋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同步课堂(中图版)1.3 海陆变迁(分层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24)1.3海陆变迁(分层练)填图一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1.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六大板块分别是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块F板块(2)红海在不断(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挤压、张裂)(3)地中海在不断。(扩张、缩小),原因是板块(挤压、张裂)。(4)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是。(5)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答案】(1)亚欧非洲印度洋太平洋美洲南极洲(2)扩张张裂(3)缩小挤压(4)大陆漂移假说(5)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澳大利亚大陆的名称。(2)图中A是板块,F是板块,A板块与F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山系。(3)B是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洲,由于位于,地震很少。(4)C是板块,D是板块,两板块之间的将可能成为新的大洋。(5)F板块与其周围的板块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E是板块,该板块与C板块、D板块之间分布着世界上第二大火山、地震带。(6)下列图片展示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D板块与(C/E)板块之间,这种运动常常形成。【答案】(1)澳大利亚是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2)美洲太平洋科迪勒拉(3)南极洲南极板块内部(4)印度洋非洲红海(5)环太平洋地带亚欧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6)C裂谷或海洋填图二板块构造学说(1)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经常发生、。(2)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会不断地(扩大、缩小),因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的(张裂、挤压)地区。(3)未来红海面积应该是(扩大,缩小),因为红海处在两大板块的(张裂、挤压)地区。(4)喜马拉雅山是由板块和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答案】六活跃火山地震缩小挤压扩大张裂亚欧印度一、单选题2023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宣布,乘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东风,科考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再次发现昔日三叠纪海洋霸主——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为了解地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图1是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图2是喜马拉雅鱼龙化石及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海陆的变迁主题】

1.作为一种大型海洋生物,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却出现在高大的山脉上,这说明(

)A.化石是被人为带至此处 B.世界海洋面积在不断缩小C.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 D.鱼龙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2.下列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

)A.愚公移山 B.沧海桑田 C.刻舟求剑 D.精卫填海【答案】1.C2.B【解析】1.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这是海陆变迁的例证。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该事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沧海桑田”比喻海陆的变迁。B正确,ACD错误,故选B。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榈叶片化石图。完成下面小题。3.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①温暖湿润②寒冷干燥③海拔较低④雪山连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由图推断,导致如今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得又高又寒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5.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答案】3.A4.C5.C【解析】3.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地挤压,青藏高原不断增高。据材料可知,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应生活在温暖湿润、海拔较低的环境中,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棕桐叶片化石,说明青藏地区曾经温暖湿润,且海拔较低,A正确。寒冷干燥和雪山连绵是现代青藏高原的特点,不利于棕榈科植物的生长。BCD错误。故选A。4.由题干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热带植物棕榈叶片化石,导致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海拔升高,气温变低,C正确;青藏高原是陆地抬升,不是海平面上升,B错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和火山喷发没有关系,AD错误。故选C。5.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撞挤压地带,高度将会不断的升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7.图示反映大陆漂移学说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乙大洋两岸(

)A.地质构造相似 B.气候类型相似C.生物物种相似 D.大陆轮廓线不吻合8.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C.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答案】6.B7.C8.C【解析】6.读图,根据位置和轮廓可判断出,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根据题意,故选B。7.读图可知,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非洲大陆凹进去的部分和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的轮廓的吻合性提出的,猜测这两个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来非洲和南美洲两大洲生物的相似性和古老底层的相似性。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青藏高原很久以前是海洋,证明了海陆变迁,A不符合题意;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很早以前这里是陆地,也证明了海陆变迁,B不符合题意;日本冲绳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跟海陆变迁关系不大,是潮汐现象,C符合题意;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万顷煤田,说明南极洲以前在比较温暖的地方,后来漂移到现在的位置,证明了海陆的不断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选C。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魏格纳为证明“大陆漂移学说”,搜集了大量证据,图中能够证明其学说的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0.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下列海洋变为陆地的结构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海平面上升 B.②-地壳运动 C.③-自然原因 D.④-填海造陆【答案】9.C10.B【解析】9.依据所给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南美洲东北部和非洲西南部的大陆轮廓基本吻合,可以证明两个大陆以前是一体的,故①正确;非洲和非洲的赤道附近,均分部着热带雨林气候,不能够证明两块大陆曾经是一体的,气候的形成和所处的纬度带、降水有很大的关系,故②错误;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非洲南部发现的古老动物化石相似和古老的地层顺序大致相同,都能够证明两块大陆曾经是一体的,故③④正确,故C正确,故ABD错误,故选择C。10.依据所给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的知识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如填海造陆,一种是自然原因,如海平面的升降和地壳运动。图中由海洋变为陆地的过程中,①属于人为原因,因而对应的是填海造陆,故A错误;②③对应的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故B正确、故C错误;④对应的自然原因,故D错误,故选择B。2024年4月3日在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城发生73级地震,自主震以来,发生有感余震高达数百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台湾花莲县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12.关于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势影响,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B.受气候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在沿海地区C.受地形影响,河流湍急,水能丰富 D.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降水多于东部13.下列有关港、澳、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高山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 B.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C.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 D.澳门矿产资源丰富,利于工业发展【答案】11.B12.C13.C【解析】1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碰撞挤压形成山脉。CD错误;读图可知,台湾花莲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A错误,B正确;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12.读图可知,台湾岛中部和东部是山地河丘陵,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流,A错误;受地形影响,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铁路呈环状分布,B错误;受地形影响,河流湍急,水能丰富,C正确;受地形影响,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因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D错误。故选C。13.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高山族占比少,A错误;新竹是台湾的高新技术园区,B错误;香港、澳门、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都是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与祖国大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C正确;澳门矿产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C。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15.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C.位于陆地的边缘,地壳比较活跃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答案】14.C15.A【解析】14.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C正确。非洲东部、南美洲中部、大西洋西岸地震较少,ABD错误。故选C。15.图中地震点位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A正确,BC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小说叙述了十九世纪英国人菲利亚·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赌,在八十天内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材料二菲利亚·福格八十天环游地球路线图(图左)和板块构造示意图(图右)(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半球。(2)菲利亚·福格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A洲、B洲和C洲;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b运河。(3)菲利亚·福格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①洋、②洋、③洋。(4)科学家预言,几千万年后,菲利亚·福格环游地球路线将发生变化,不能再穿过地中海,因为非洲板块和板块在不断的发生碰撞挤压运动,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的(增大/缩小)。【答案】16.(1)北南(2)非亚北美巴拿马(3)大西印度太平(4)亚欧缩小【解析】16.本大题以图文形式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板块的分布、板块的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素养。(1)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如果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于东半球,海洋集中于西半球。(2)读图可知,依据大洲的位置及轮廓,费雷亚·福特从英国伦敦出发,依次经过的大洲是欧洲、A非洲、B亚洲、C北美洲;C北美洲和D南美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3)读图可知,依据大洋的位置,费雷亚·福特环球航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太平洋,没有经过北冰洋。(4)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地带,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正在不断缩小。17.图1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10月24日07时05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3.96度,东经122.83度)发生5.9级地震。(1)六大板块几乎都在海洋的是A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全球形成两大火山、地震带,台湾花莲地处火山地震带。(2)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

)(单项选择)A.跳楼跳窗紧急逃生 B.通过电梯紧急下楼C.躲到高大建筑物下 D.躲避在坚固家具旁(3)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演示板块的运动,台湾花莲地震同图2中的(甲/乙)演示的现象类似。材料二:我国2020年喜马拉雅山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量出珠峰又“长高”了。(4)请将下面相关内容代表的数码填入下图中,完成珠峰又“长高”的因果关系知识结构图。①非洲板块②印度洋板块③碰撞挤压④亚欧板块⑤张裂拉伸a,b,c。【答案】17.(1)太平洋环太平洋(2)D(3)魏格纳甲(4)②④③【解析】17.本大题以全球六大板块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六大板块分布、板块运动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1)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六大板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六大板块几乎都在海洋的是A太平洋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全球形成两大火山、地震带,台湾花莲地处环太平火山地震带。(2)根据所学可知,跳楼跳窗紧急逃生易造成生命危险,A错误;通过电梯紧急下楼容易遇到电力中断或电梯急速坠落等问题,易造成生命危险,B错误;躲在高大建筑物下,若建筑物倒塌易造成生命危险,C错误;躲避在坚固家具旁,若遇到墙体倒塌等,可利用活命三角区降低危险,D正确。故选D。(3)根据所学可知,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地壳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书本演示板块的运动,台湾花莲地震同下图中的甲碰撞挤压演示的现象类似,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活跃。(4)根据所学可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由图可知,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位于②印度洋板块和④亚欧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③碰撞挤压,导致珠穆朗玛峰“长高”。一、单选题(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生物能2.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发生了变动 B.气候变暖了 C.海平面上升了 D.人类活动影响【答案】1.C2.A【解析】1.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所以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太阳能,C正确,ABD错误。故选C。2.这说明了这里曾经海拔较低,气候较为温暖,适合植物生长,而后山脉隆起,故此处发生了地壳的变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4·安徽·中考真题)在地球内力的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下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 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4.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 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答案】3.D4.A【解析】3.由图可知,最初位置位于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A错误;最初位置为南温带,现在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一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到北寒带,B错误;由图可知6千万年前到4千万年前,约2千万年的时间漂移的距离大于4千万年前到现今的距离,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漂移速度变慢,C错误;印度古陆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位于亚欧大陆南部,D正确,故选D。4.由图可知,印度古陆2亿年前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现在的位置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向北移动,印度古陆2亿年前经度位于30°E到70°E之间,现在经度大致位于位于60°E到90°E之间,向东移动,印度古陆移动方向向东北移动;由轮廓2亿年前岛屿位置大致正西方,到现在的大致正南方可知呈逆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3·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答案】5.A6.D【解析】5.从题干材料知,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①为中国,符合题意,A正确;②为南极洲,不符合题意,B错误;③为欧洲,不符合题意,C错误;④为大洋洲,不符合题意,D错误。因此答案选A。6.化石能够远隔重洋,在不同地方发现,并不是动物迁徙的结果,因为肯氏兽不会飞,不可能越过大洋,A错误;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显然不是化石远隔重洋的理由,BC错误;肯氏兽这种陆生四足类动物原本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现在它们的化石远隔重洋,说明原来统一的大陆已经分解,这些化石为天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D正确。因此答案选D。(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生物学家密卡尔逊在19世纪末调查地球陆地上蚯蚓划的分布情况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有一种蚯蚓(一种蚯蚓的名称)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划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甲乙两地之间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8.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位于板块俯冲碰撞地带C.位于板块断裂错动地带 D.大型工程建设9.题中正蚯蚓的分布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蚯蚓能穿越海洋 B.蚯蚓不能穿越陆地C.大陆漂移 D.蚯蚓分布范围窄【答案】7.A8.B9.C【解析】7.读图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欧洲,两地之间的大洋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8.甲地是北美洲,北美洲与甲地同纬度的大陆西海岸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跟板块张裂、大型工程建设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9.结合题干来看,正蚯蚓同时分布在图中同纬度的甲乙两地,但与甲地同纬度同大陆的西海岸却并没有这种蚯蚓分布,对于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很早以前,甲和乙是紧密相连的,后来经过大陆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蚯蚓能穿越海洋、蚯蚓不能穿越陆地、蚯蚓分布范围窄等因素无关,ABD错误,故选C。(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2022年1~3月,全球多座火山出现活动。下图为“六大板块及2022年1~3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

)A.环大西洋地带 B.环印度洋地带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11.图中,甲为(

)A.阿尔卑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乌拉尔山 D.大分水岭12.图中,乙山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13.据图推测,几千万年后可能出现(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 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 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答案】10.C11.B12.D13.A【解析】10.读图可知,2022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环太平洋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ABD排除。故选C。11.由图可知,甲喜马拉雅山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地挤压,喜马拉雅山会不断增高,B正确;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乌拉尔山位于亚欧分界线上,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ACD排除。故选B。12.由图可知,乙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D正确,ABC排除。故选D。13.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不断的挤压抬升,地中海会不断缩小;红海正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裂拉伸,面积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将会形成海洋。故选A。(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读“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甲是(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15.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会缩小 B.①山脉会增高C.地中海会扩大 D.②山脉会消失【答案】14.A15.B【解析】14.由图及所学知识知,甲是位于亚欧板块南侧的印度洋板块,A正确,BCD排除。故选A。15.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处,因此红海的面积会扩大,A错误;①山脉是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随着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山脉的海拔会升高,B正确;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因此地中海会缩小,C错误;②山脉是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随着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山脉的海拔将会升高,不会消失,D错误。故选B。二、解答题16.(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图,图2为部分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欧洲东部与洲相邻,南隔(海域)与非洲相望。(2)巴尔干半岛位于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