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3 隋唐至清中期-学生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3 隋唐至清中期-学生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3 隋唐至清中期-学生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3 隋唐至清中期-学生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复习专题03 隋唐至清中期-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专题03隋唐至清中期2024全国中考真题汇编·选择题考点2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考点2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考点23盛唐气象考点2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考点2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考点26北宋的政治考点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考点28金与南宋的对峙考点29宋代经济的发展考点3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考点31元朝的统治

考点3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考点3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考点34明朝的统治

考点35明朝的对外关系

考点36明朝的灭亡

考点3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38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点39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考点40明清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艺术考点2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2024·山东菏泽卷)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朝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一助成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扩大了选官范围2.(2024·甘肃兰州卷)《女真进士题名碑》碑文中记录了金哀宗正大元年及第进士的情况,包括试题、考中者姓名等内容,反映出女真族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这里女真族借鉴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2024·青海卷)古诗“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都从侧面反映了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4.(2024·山东聊城卷)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直到今天仍发挥重要作用。”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段颁奖词评价的是A.灵渠 B.都江堰 C.淝水 D.大运河5.(2024·江苏镇江卷)“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勤保障。”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6.(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我国古代先民非常注重兴修水利。阅读下面图文信息,可知这两项工程都都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而成,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隋朝大运河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A.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完成 B.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C.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考点2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7.(2024·广东卷)唐朝在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在宽简”。这反映了唐朝A.加强吏治整顿 B.吸取隋亡的教训 C.注重经济发展 D.开创三省六部制8.(2024·四川德阳卷)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图中所示的中枢权力机构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9.(2024·江苏宿迁卷)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自由报考之惟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对材料中唐代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选官标准仅限于门第 B.自由报考无任何限制C.有利于扩大选官范围 D.这一制度是唐朝首创10.(2024·山东潍坊卷)“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户部奏言:中国人自塞外来归及突厥前后内附……男女一百二十余万人。”与此相符的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11.(2024·辽宁卷)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了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治世局面是沙场战神·少秦王不世雄才·唐太宗万民之王·天可汗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考点23盛唐气象12.(2024·江苏南通卷)图1和图2分别是三国时期和唐朝的生产工具。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图1图2A.利用运河发展经济 B.学习北方畜牧经验C.重视农田水利灌溉 D.善于推广犁耕技术13.(2024·江苏南通卷)隋唐时期大书法家共15位,其中南方占11位,并集中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两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地区得到了持续开发 B.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C.书法开始成为专门的艺术 D.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14.(2024·四川乐山卷)唐朝时期,汉文在西域已成为一种盛行的语言文字。下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唐代文书,长538厘米,宽27厘米,内容是当地12岁学童卜天寿抄写的《论语》《千字文》及创作的诗歌等。材料反映了A.中原地区政局稳定 B.民族交往交流交融C.西域商品经济发达 D.海上贸易高度繁荣15.(2024·内蒙古赤峰卷)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女性日常服饰的等级性没有那么严格,倾向于流行什么就穿什么。这说明,唐朝时期A.妇女得到解放 B.尚武风气盛行一时C.文学艺术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16.(2024·贵州铜仁卷)“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诗句最能反映唐朝A.民族交融加强 B.社会风气开放 C.民族政策开明 D.文学艺术多彩考点2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7.(2024·江苏常州卷)钱币博物馆有下列展品,其中能充分证明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是A.秦半两钱 B.西夏货币 C.和同开珎 D.契丹货币18.(2024·山东临沂卷)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下列相关论述,正确的是A.鉴真东渡日本时玄奘正在西行 B.鉴真受到日本人的邀请和尊敬C.鉴真东渡时风平浪静顺利成功 D.鉴真东渡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19.(2024·四川广元卷)初中历史课程强调“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0.(2024·湖北武汉卷)下图是甘肃出土的唐朝三彩骑俑队列,其中的女骑俑束着典型的汉式头饰,身穿窄袖紧身衣。我国其他多个地区也出土了同时期的类似三彩人物俑,印证了当时人口构成的多元性。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C.封闭与危机 D.侵略与反抗考点2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21.(2024·甘肃兰州卷)唐代诗人刘禹锅的《马嵬行》中写到:“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释。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首咏史诗评论的历史事件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考点26北宋的政治22.(2024·吉林卷)宋朝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政策 B.文化专制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23.(2024·山东聊城卷)宋朝时,“士常出于农民之秀者,后世之所谓耕读传家,统治阶级不断自农村中来”,如政治改革家王禹偁“世为农家,本人是一个‘磨家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宋朝实行A.重农抑商政策 B.奖励军功制度C.重文轻武政策 D.科举取士制度24.(2024·广东卷)宋仁宗时期,北宋政府在南方驻扎禁军195营,在北方的河北、河东、陕西三地驻扎禁军743营。这种部署意在A.强化中央集权 B.削弱武将兵权 C.节约军费开支 D.应对边防压力25.(2024·山东潍坊卷)某史料中有“谷熟后还官、免役钱、募人充役。测量土地以定赋税”等文字。该史料可用于研究A.秦国的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北宋王安石变法 D.清初的开荒政策考点2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无考点28金与南宋的对峙无考点29宋代经济的发展26.(2024·江苏宿迁卷)宋朝时,一位阿拉伯商人通过海路运送商品到广州销售,他应当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27.(2024·宁夏卷)从传世的《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到,汴梁城郊外到城内街面,有行商、坐贾与摊贩,店铺与宅院交相毗邻。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沿街闹市,通晓不绝。”据此可知,当时宋代A.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B.连通全国的商业网已经形成C.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 D.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地点限制28.(2024·青海卷)《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A.城市商业繁荣 B.科学技术领先 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29.(2024·山东威海卷)谚语、民谣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具有史料价值。某朝代出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苏湖熟,天下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等谚语、民谣。该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考点3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30.(2024·吉林长春卷)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与其“统一”直接相关的是A.西夏建立 B.辽宋议和 C.金军南下 D.元灭南宋31.(2024·山东临沂卷)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作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这主要反映了文天祥A.具有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B.为南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C.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将领 D.掌握着南宋末年朝廷大权考点31元朝的统治32.(2024·山东聊城卷)“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段材料评价的应是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度 D.行省制度33.(2024·山东枣庄卷)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马英九一行时强调,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共同建设了包括宝岛台湾在内的祖国疆域,共同书写了中国历史、回顾历史,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C.宣政院 D.台湾府34.(2024·吉林长春卷)“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成公主入藏”“回族形成”,以上信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社会经济繁荣 B.市民生活丰富 C.对外交流频繁 D.民族交往交融考点3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35.(2024·甘肃兰州卷)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反映了北宋都城A.农业的发展 B.商业的繁荣 C.手工业的兴旺 D.贫富差距加大36.(2024·吉林长春卷)“瓷”与“词”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瓷”有器型颜色纹饰,“词”有墨迹情怀精神,二者的辉煌时代均出现于A.隋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37.(2024·山东聊城卷)唐诗通常会把时空背景转换成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宋词经常提及不为两宋控制却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中国西北地区,如辛弃疾的“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这主要表明A.唐诗宋词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B.科举制度推动了文学的繁荣C.家国情怀是超越时空的情感 D.秦朝汉朝边境贸易较为兴旺38.(2024·甘肃兰州卷)仲夏时节,阳气盛极,阴气初生,危机潜伏。人们通过沐浴兰草汤、登高、采药、戴香包、系五彩线、龙船竞渡等方式,借助于艾、菖蒲、艾人、艾虎、蒲剑、雄黄酒、朱砂等。以防五毒。与上述风俗相关的我国传统节日是A.春节 B.元宵节 C.清明节 D.端午节考点3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39.(2024·四川德阳卷)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这一系列的技术进步A.推动了雕版印刷的普及 B.导致了百家争鸣的出现C.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D.促进了科举制度的产生40.(2024·广东卷)考古工作者在甘肃、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陆续发掘出多枚元朝前期的驿站官印。据此可知,元政府A.推行行省制度 B.改进运输工具 C.重视交通管理 D.促进江南开发考点34明朝的统治41.(2024·江苏常州卷)中国历史上的某位皇帝曾训谕其子孙以后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位皇帝是A.汉高祖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42.(2024·山东菏泽卷)思维导图可以系统地展示知识、整合信息。下图是小明绘制的思维导图,“?”处应是A.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B.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C.朱元璋强化专制皇权 D.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43.(2024·湖南卷)某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了相关笔记(见下表)。据此判断,她在学习中国古代的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行省制度明朝:内阁制度A.文学艺术 B.民族政策 C.科技成就 D.政治制度44.(2024·山东聊城卷)学者王世桢论述明朝社会状况时写道:“今宗藩之最巨者,不过以财自娱,如江南一富室而已。”这一状况主要反映了江南地区A.文学艺术发展 B.社会经济繁荣C.市民阶层扩大 D.农业科技改进45.(2024·山东聊城卷)对于欧亚非地区而言,“美洲对旧世界作出的真正正面贡献,是它的植物大军”。这支“植物大军”中包括A.葡萄 B.玉米 C.稻 D.粟考点35明朝的对外关系46.(2024·青海卷)根据下图所给出的信息,请你判断该历史事件是A.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B.唐朝时期对外交流C.宋朝时期海外贸易 D.明朝的郑和下西洋47.(2024·辽宁卷)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A.目的 B.条件 C.经过 D.影响48.(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原产于中东地区的苏麻离青(颜料),于明朝永乐年间大量引入我国。这得益于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49.(2024·广东卷)明朝中后期,以万里海疆为对象,明人绘制了《全海图注》《沿海山沙图》《万里海图》等众多海防图,流传至今的就有十多种。这表明,当时A.造船技术发达 B.海防意识增强 C.海外贸易兴盛 D.远洋航行开启50.(2024·甘肃兰州卷)八年级某班开展主题为“中华英雄谱”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应出现在抗击外来侵略英雄谱系中的是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戚继光考点36明朝的灭亡无考点3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1.(2024·山东菏泽卷)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一位“血战歼倭,勋垂闽浙”,一位“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他们的共同贡献是A.巩固清朝统治 B.促进经济发展 C.反抗外来侵略 D.推动社会变革52.(2024·江苏镇江卷)下表呈现了元清两代对台湾的治理措施,其中体现的历史趋势是历史时期治理措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清朝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官制的完善C.海外贸易的繁荣 D.边疆管理的加强53.(2024·山东聊城卷)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这里的“捷音”是指A.《尼布楚条约》签订 B.东南沿海倭患解除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台湾归入清朝版图54.(2024·江苏宿迁卷)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55.(2024·辽宁卷)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为新疆南北两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官职的设置旨在A.加强海防 B.安定边疆 C.发展交通 D.繁荣经济56.(2024·山东潍坊卷)下图为某史学著作第二章的目录。最适合这一章的标题是第二章_________第一节撤藩第二节取台湾第三节治河第四节绥服蒙古第五节定西藏第六节移风俗A.抗击外敌 B.巩固统治 C.加强集权 D.发展经济考点38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57.(2024·湖北武汉卷)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A.人地矛盾突出 B.工厂制度确立C.商品贸易兴盛 D.自然经济解体58.(2024·山东济宁卷)中国古代某朝代出现了如下经济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朝代是◆鼓励百姓垦荒◆出现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晋商开设票号◆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考点39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59.(2024·黑龙江牡丹江卷)下图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A.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削弱 B.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内轻外重局面的形成过程 D.重文轻武政策的延续发展60.(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