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D/0D/wKhkGWdusmyAEnL3AALGIvCKOzM262.jpg)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D/0D/wKhkGWdusmyAEnL3AALGIvCKOzM2622.jpg)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D/0D/wKhkGWdusmyAEnL3AALGIvCKOzM2623.jpg)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D/0D/wKhkGWdusmyAEnL3AALGIvCKOzM2624.jpg)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2D/0D/wKhkGWdusmyAEnL3AALGIvCKOzM2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TOC\o"1-2"\h\u9625第一章纺织印染废水概述 3326201.1纺织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348191.2纺织印染废水的危害 354811.3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414577第二章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4264752.1物理处理方法 4327602.2化学处理方法 5155712.3生物处理方法 5234022.4复合处理技术 51564第三章废水预处理技术 684053.1格栅与筛网过滤 6137423.2沉淀与澄清 6265683.3气浮法 6247033.4超滤技术 626232第四章化学处理技术 6278074.1混凝沉淀法 763094.2氧化还原法 712994.3吸附法 7108714.4离子交换法 71461第五章生物处理技术 7121375.1好氧生物处理 7263585.1.1活性污泥法 7116525.1.2生物膜法 8124575.2厌氧生物处理 819105.2.1厌氧消化 8297735.2.2厌氧生物滤池 8256665.3生物膜法 847095.3.1生物滤池 8270435.3.2生物转盘 8276225.3.3生物接触氧化 816245.4活性污泥法 9265645.4.1传统活性污泥法 9132925.4.2改进型活性污泥法 913852第六章深度处理技术 950596.1膜生物反应器(MBR) 9178176.1.1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9106006.1.2MBR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176596.2纳滤技术 9175206.2.1纳滤技术概述 1066426.2.2纳滤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0323796.3反渗透技术 10162936.3.1反渗透技术概述 1056426.3.2反渗透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0211506.4电渗析技术 10300286.4.1电渗析技术概述 10319886.4.2电渗析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027665第七章废水回用技术 11196927.1废水回用概述 1178017.2回用技术的选择 1144497.2.1物理方法 11302527.2.2化学方法 11293667.2.3生物方法 1146187.2.4组合方法 11297337.3回用系统的设计 11206727.3.1废水预处理 11103987.3.2主要处理单元 11134767.3.3回用系统设备选型 12326707.3.4自动控制系统 1250577.4回用水的监测与管理 12290807.4.1监测项目 12238077.4.2监测频率 12207237.4.3监测方法 12173527.4.4管理制度 1227561第八章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2280588.1设备选型与安装 12191958.2运行参数的调整 13228868.3故障处理与维护 1325428.4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1313998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 14164759.1环境影响评价 14211779.1.1评价目的与依据 14122559.1.2评价方法与内容 14134089.2污染物排放监测 1422879.2.1监测目的与依据 148289.2.2监测内容与方法 1445659.3水质监测 15320589.3.1监测目的与依据 1516449.3.2监测内容与方法 1556039.4环保设施验收 15324589.4.1验收目的与依据 15299169.4.2验收内容与方法 1523619第十章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发展趋势 153005610.1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163056010.2政策法规与产业政策 16587110.3国际合作与交流 162426410.4行业发展前景与建议 16第一章纺织印染废水概述1.1纺织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纺织印染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品的印染、整理及洗涤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废水含有大量染料、助剂、浆料以及酸、碱、重金属等物质。以下是纺织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1)来源纺织印染废水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染色过程: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染料、助剂、酸碱等物质;印花过程:印花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印花色浆、助剂、洗涤剂等;整理过程:整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整理剂、洗涤剂等;洗涤过程:洗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洗涤剂、浮色等。(2)特点纺织印染废水具有以下特点: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染料、助剂、酸碱等物质;水量波动大:废水产量随生产规模、生产周期等因素波动;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处理难度大;毒性大:废水中的某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1.2纺织印染废水的危害纺织印染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纺织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物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重金属超标、大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升高等问题。(2)人体健康危害纺织印染废水中的某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毒性,如重金属、染料等。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导致人体中毒、过敏等健康问题。(3)生态破坏纺织印染废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污染物可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阻,繁殖能力下降;破坏生物多样性: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影响生态平衡;影响土壤质量:废水中的重金属等物质可通过土壤传播,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1.3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性纺织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环境通过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保护水资源、土壤和大气等环境要素。(2)保障人体健康废水处理可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水处理可以实现废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4)促进产业发展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纺织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第二章废水处理技术概述2.1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来去除纺织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格栅:通过设置格栅拦截废水中的较大悬浮物和杂物,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施造成堵塞。(2)沉砂池:利用废水中的悬浮物在沉砂池中自然沉降,去除废水中的无机颗粒物。(3)澄清池:通过澄清池的沉淀作用,将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去除。(4)过滤:采用过滤设备,如活性炭、石英砂等,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2.2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中和:通过加入酸碱调节剂,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去除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污染物。(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或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物质。(3)混凝: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处理。(4)吸附: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2.3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好氧生物处理: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2)厌氧生物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3)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4)生物膜法: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机物。2.4复合处理技术复合处理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更高效、更经济的废水处理效果。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化学组合:如絮凝过滤、絮凝吸附等,先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物理生物组合:如活性污泥过滤、生物膜澄清等,先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再通过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化学生物组合:如氧化生物处理、混凝生物处理等,先通过化学方法改变废水中的污染物性质,再通过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第三章废水预处理技术废水预处理是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色素等污染物含量,为后续深度处理创造条件。以下将对几种常用的预处理技术进行详细阐述。3.1格栅与筛网过滤格栅与筛网过滤技术是废水预处理的首选步骤,主要用于拦截和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颗粒物质。这一步骤对于保护后续处理设备,如泵、管道及澄清池等,具有重要作用。格栅的间隙大小通常根据悬浮物的尺寸进行选择,而筛网过滤则能更精细地去除微小颗粒,保证后续处理步骤的顺畅进行。3.2沉淀与澄清沉淀与澄清过程是利用重力沉降原理,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下沉,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过程的关键在于合理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以及选择合适的停留时间,保证悬浮物充分沉淀。加入适量的混凝剂可促进悬浮物的聚集和沉降,提高处理效率。3.3气浮法气浮法是通过在废水中注入微小气泡,使废水中的油脂、细小悬浮物等粘附在气泡上,并随之浮升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对于去除废水中的油脂和部分色素具有显著效果。气浮法的处理效果受到气泡大小、注入方式和废水性质等因素的影响。3.4超滤技术超滤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实现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精度,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微生物和部分有机物。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超滤技术可用于深度处理,为回用水的制备提供保障。超滤膜的选择、操作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第四章化学处理技术4.1混凝沉淀法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混凝剂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或浮选等方式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高分子聚合物等。该方法操作简便,处理效果稳定,但需要注意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4.2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其浓度。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硫化物等。氧化还原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需要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及投加量。4.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将其从水中去除。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特点,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置问题需要引起关注。4.4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去除污染物。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等。离子交换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但需要注意树脂的再生和离子交换容量。第五章生物处理技术5.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在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中,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该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5.1.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的过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适应性强,在我国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5.1.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通过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的过程。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5.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该方法具有能耗低、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5.2.1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该方法可显著降低废水的有机物浓度,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5.2.2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以填料为载体,使厌氧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5.3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的过程。该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5.3.1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一种以填料为载体,使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5.3.2生物转盘生物转盘是一种将生物膜固定在转盘上,通过转盘的旋转使生物膜与废水充分接触,实现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5.3.3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接触氧化是将生物膜与填料相结合,使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5.4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降解的过程。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适应性强,是我国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技术。5.4.1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回流污泥系统等组成部分。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5.4.2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工艺参数、设备结构等进行优化,提高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常见的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有A2/O工艺、SBR工艺等。第六章深度处理技术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深度处理技术作为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回用率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章主要介绍几种深度处理技术。6.1膜生物反应器(MBR)6.1.1膜生物反应器概述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膜组件将活性污泥与处理水分离,实现污泥浓度的提高和出水质量的优化。6.1.2MBR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MBR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1)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2)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3)污泥产量低,减少二次污染;(4)运行稳定,易于操作管理。6.2纳滤技术6.2.1纳滤技术概述纳滤(NF)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它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和较低的操作压力,适用于纺织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6.2.2纳滤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纳滤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特点:(1)对有机物、色度、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2)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3)出水水质稳定,可满足回用要求。6.3反渗透技术6.3.1反渗透技术概述反渗透(RO)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作用下实现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离的过程。反渗透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6.3.2反渗透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反渗透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1)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好;(2)运行稳定,操作简便;(3)回收率高,有利于水资源节约。6.4电渗析技术6.4.1电渗析技术概述电渗析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实现溶液中离子分离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等优点。6.4.2电渗析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电渗析技术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以下特点:(1)对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2)运行成本低,有利于废水回用;(3)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通过对以上几种深度处理技术的介绍,可以看出它们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废水特点,合理选择深度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回用率。第七章废水回用技术7.1废水回用概述废水回用是指将经过适当处理的废水,按照一定的水质标准,重新应用于生产、生活或其他用途的过程。在纺织印染行业中,废水回用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节约水资源,还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废水回用技术已成为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2回用技术的选择7.2.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沉淀、离心等,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泥沙等污染物。该方法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但处理效果相对较低,适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7.2.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但运行成本较高,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7.2.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该方法处理效果良好,运行成本适中,适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7.2.4组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及回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组合方法,如物理化学组合、生物化学组合等,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运行成本。7.3回用系统的设计7.3.1废水预处理废水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悬浮物、调整pH值、去除油脂等,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7.3.2主要处理单元根据废水水质和回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单元,如膜分离、离子交换、高级氧化等。7.3.3回用系统设备选型根据处理规模、水质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泵、阀门、管道、搅拌器等。7.3.4自动控制系统为保障回用系统的稳定运行,需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监测仪表、控制仪表、执行器等。7.4回用水的监测与管理7.4.1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pH值、悬浮物、色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重金属离子等。7.4.2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废水水质、回用要求等因素确定,保证废水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7.4.3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采用仪器分析、实验室测试等方法。7.4.4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废水回用管理制度,包括操作规程、应急预案、人员培训等,保证废水回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加强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废水回用效果。第八章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8.1设备选型与安装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中,设备选型与安装是关键环节。应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纺织印染废水的特点、处理要求及环保标准,选择高效、稳定的处理设备。设备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处理要求:设备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保证废水处理效果达到环保标准。(2)高效节能: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降低能耗。(3)易于维护:设备结构应简单,便于维护和检修。(4)可靠性:设备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长期稳定运行。设备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设备安装质量。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2运行参数的调整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运行参数的调整。运行参数主要包括:废水流量、药剂投加量、污泥浓度等。以下为运行参数调整的要点:(1)废水流量:根据废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调整废水流量,保证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2)药剂投加量:根据废水处理效果,调整药剂投加量,保证处理效果达到环保标准。(3)污泥浓度:根据污泥沉降功能,调整污泥浓度,保证污泥处理效果。运行参数调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参数,保证废水处理效果稳定。8.3故障处理与维护废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以下为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1)设备故障:发觉设备故障后,立即停机检查,找出故障原因,及时更换损坏部件。(2)管道堵塞:定期检查管道,发觉堵塞现象,及时清理。(3)药剂失效:定期检测药剂功能,发觉失效现象,及时更换药剂。废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清洁设备表面,润滑设备运动部件,紧固设备连接件等。维护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8.4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废水处理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以下为相关要求:(1)安全生产: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2)环保要求:废水处理设施应保证处理效果达到环保标准,不得排放超标废水。(3)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保证废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4)环保监测:定期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效果监测,保证设施正常运行。通过以上措施,保证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行与环保要求。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9.1环境影响评价9.1.1评价目的与依据本节旨在对纺织行业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依据包括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相关环境标准、工程技术规范以及项目设计文件等。9.1.2评价方法与内容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废水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生态等方面;(2)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固废等对环境的影响;(3)废水回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等方面;(4)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9.2污染物排放监测9.2.1监测目的与依据本节旨在对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以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监测依据包括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及工程技术规范。9.2.2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废水处理设施进水、出水及回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具体监测方法如下:(1)废水处理设施进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2)废水处理设施出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3)回用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9.3水质监测9.3.1监测目的与依据本节旨在对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过程中水质进行监测,以保证项目运行稳定,满足回用要求。监测依据包括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及工程技术规范。9.3.2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废水处理设施进水、出水及回用水的水质,具体监测方法如下:(1)废水处理设施进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2)废水处理设施出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3)回用水:监测p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指标。9.4环保设施验收9.4.1验收目的与依据本节旨在对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项目环保设施进行验收,以保证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验收依据包括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及工程技术规范。9.4.2验收内容与方法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废水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评课记录六年级数学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总复习:倍数和因数》人教新课标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数学听评课记录二年级下
- 《青铜器与甲骨文》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整式的加减》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数》听评课记录1
- 小学二年级口算题
- 乡村振兴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