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2分)《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葡萄牙趁机夺取对澳门的管辖权,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2.(2分)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图,该图所示现象()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3.(2分)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辛丑条约》的危害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4.(2分)与下列进军路线直接相关的军队是()桂林→长沙→武昌→安庆→南京A.英军 B.太平军 C.英法联军 D.湘军5.(2分)“他们从未梦想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6.(2分)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清朝任命首位驻外公使,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A.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7.(2分)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8.(2分)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据此分析,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盲目乐观,准备不足 B.保障不足,武器落后 C.指挥不当,战术错误 D.政府腐败,官兵怯战9.(2分)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如图所示19世纪末漫画反映了()A.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势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沙俄趁机侵占中国领土10.(2分)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居然下了110道诏令。1898年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对张荫桓(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切忌轻躁之行为”。以上反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11.(2分)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能反映下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12.(2分)1873年,同治帝接见外国使节时,国书由亲王代递至皇帝御案上,1901年,清朝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时,列强用条约形式将清朝觐见礼仪强行西方化,国书须由皇帝亲手接受。这反映了()A.文明开化之风的进一步发展 B.清朝政府外交手段日益成熟 C.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D.外国侵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13.(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他旨在()A.号召民众救亡图存 B.宣传社会改良思想 C.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D.缓和社会阶级矛盾14.(2分)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A.平均地权 B.恢复中华 C.驱除鞑虏 D.创立民国15.(2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孙中山先生写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死后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其“未竟之功”是指()A.未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未能推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 C.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6.(2分)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可用于佐证这种情况的是()A.《民报》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宋教仁遇刺 D.《青年杂志》17.(2分)1912﹣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这表明北洋政府()A.军阀割据混战 B.重视发展经济 C.利用外国资本 D.政策朝令夕改二.非选择题(2大题,18题20分,19题16分,共36分)18.(20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入侵,我国无数的民族脊梁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英雄赞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华英雄谱”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人物简介组(1)在上述名人中任选三位历史人物,阐述他们的主要事迹。任务二:影视作品组(2)写出两部影片所拍历史史实的背景,并概括两部影片的共同时代价值。任务三:史料对比组①②③布面油画《中华英雄邓世昌》,陈可之创作于2014年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上映“丹东一号”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2015年“丹东一号”被确认为沉没的致远舰)(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作为研究邓世昌和黄海海战最可信的一则史料,(写序号即可)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官兵表现出怎样的精神?任务四:演说宣传组(4)本组同学计划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题进行演说,请你拟写一篇演讲稿。(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情感升华。字数150字左右)19.(16分)近代中国所闯入的外来者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入侵者,又是先进文明的传入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别写出图①②③④相符合的历史事件。并将材料一的四个图片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写序号即可)。根据图①②③④,总结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图③和图④相符的史实有何共同作用。(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侵略与探索”为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BABCDBABCB题号121314151617答案CADDCB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2分)《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葡萄牙趁机夺取对澳门的管辖权,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这表明鸦片战争()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解答】根据材料“《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援例’订约,葡萄牙趁机夺取对澳门的管辖权,沙俄加紧推行武装鲸吞黑龙江流域的计划”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自然经济,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B。2.(2分)如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图,该图所示现象()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解答】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数额变化,并没有像列强预想的那样不断上升,反而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不断下降,这样西方侵略者就认为是他们在中国获得的侵略权益太少,成为列强再次扩大侵华的借口,所以后来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B。3.(2分)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A.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辛丑条约》的危害 C.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解答】鸦片战争后,上海等五口成为第一批对外开放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条约》的签订,又增开了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清朝出现了从事贸易为主的外资商行,1864年约有150家,19世纪末增至552家,分布于25个通商口岸,尤以上海、广州、天津和汉口为多。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是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通商口岸的开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故A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属于20世纪,排除B;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排除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与外资商行迅速增多无关,排除D。故选:A。4.(2分)与下列进军路线直接相关的军队是()桂林→长沙→武昌→安庆→南京A.英军 B.太平军 C.英法联军 D.湘军【解答】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广西起义然后向湖南进军,然后向湖北进军,然后攻占安徽和江苏的南京,题干中的信息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B正确;材料中的信息不符合英军、英法联军、湘军行军路线的特征,ACD排除。故选:B。5.(2分)“他们从未梦想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中法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解答】据题干“他们从未梦想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的目标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不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故C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他们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排除A;中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侵华战争,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运动,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故选:C。6.(2分)1873年,清廷首次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1875年,清朝任命首位驻外公使,但被讥讽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说明清朝()A.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 B.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 C.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 D.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解答】据材料信息可知,清廷打破“跪拜如仪”惯例,允许外国使节以西方鞠躬礼觐见,任命首位驻外公使,反而遭到讥讽,这说明清朝外交近代化起步艰难。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清朝天朝上国地位日益稳固、与列强实现平等交往、闭关锁国政策仍在执行,排除ABC。故选:D。7.(2分)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创办汉阳铁厂时,张之洞并没有依据资源优势,而是以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官职影响力来创办,结果出现了资本的过度消耗,这是官僚在创办企业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反映出洋务派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故选:B。8.(2分)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据此分析,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盲目乐观,准备不足 B.保障不足,武器落后 C.指挥不当,战术错误 D.政府腐败,官兵怯战【解答】由“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举国上下都相当乐观。在清政府的士大夫看来,日本的海军跟北洋水师比起来不值一提,日本的陆军也根本不是湘军、淮军的对手,清政府把临时招来的新兵调往前线。”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清政府没把日本放在眼里,盲目自信、乐观,结果导致甲午战争的惨败。A符合题意。BCD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故选:A。9.(2分)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如图所示19世纪末漫画反映了()A.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势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沙俄趁机侵占中国领土【解答】据题干漫画内容“卖国奴莫把祖国山河当作西瓜剖”可知,19世纪末,中国是即将被分食的西瓜,说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局势,B项正确;“中国边疆危机”在题干漫画中未有体现,排除A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项;沙俄趁机侵占中国领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而不是在19世纪末,排除D项。故选:B。10.(2分)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居然下了110道诏令。1898年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对张荫桓(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切忌轻躁之行为”。以上反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解答】据题干“……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重周详,切忌轻躁之行为”可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改革措施操之过急,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信息未体现戊戌变法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触犯顽固派利益、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排除ABD项。故选:C。11.(2分)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能反映下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知识结构的主题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解答】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体现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故能反映题干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知识结构的主题是选项B。故选:B。12.(2分)1873年,同治帝接见外国使节时,国书由亲王代递至皇帝御案上,1901年,清朝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时,列强用条约形式将清朝觐见礼仪强行西方化,国书须由皇帝亲手接受。这反映了()A.文明开化之风的进一步发展 B.清朝政府外交手段日益成熟 C.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D.外国侵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辛丑条约》后,清朝觐见礼仪被强行西方化,这说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故C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不能说明文明开化之风的进一步发展、清朝政府外交手段日益成熟、外国侵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BD。故选:C。13.(2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他旨在()A.号召民众救亡图存 B.宣传社会改良思想 C.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D.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解答】A.根据“振兴中华”并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严重,孙中山号召民众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孙中山先生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A项正确。B.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B。C.孙中山主张推翻清政府,排除C。D.题干显示民族危机严重,旨在号召民众救国,排除D。故选:A。14.(2分)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A.平均地权 B.恢复中华 C.驱除鞑虏 D.创立民国【解答】孙中山指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为了最高的权位自相残杀。为避免这种现象重演,孙中山提出了政治革命,即建立民主共和国,推翻帝制,故D正确;A平均地权是他的民生主义;B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他的民族主义,均与本题无关。故选:D。15.(2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为孙中山先生写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死后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其“未竟之功”是指()A.未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未能推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 C.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解答】A.根据材料“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A。B.题干“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排除B。C.根据材料“三民五权”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D.根据材料“愿吾侪死后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袁世凯被窃取,中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符合题意。故选:D。16.(2分)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可用于佐证这种情况的是()A.《民报》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宋教仁遇刺 D.《青年杂志》【解答】A.《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临时约法》体现了对共和制的维护,不能看出追求的民主政治十分遥远,排除;C.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宋教仁遇刺说明民主政治的尝试依然没有取得成功,与材料相符合,正确;D.《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与材料不相符,排除。故选:C。17.(2分)1912﹣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这表明北洋政府()A.军阀割据混战 B.重视发展经济 C.利用外国资本 D.政策朝令夕改【解答】据题干“1912﹣1916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八十多项。主要内容有:解除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实行专利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优惠政策;设立各种示范场所,推广技术”可知,这表明北洋政府重视发展经济,颁布众多鼓励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促进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表明北洋政府重视发展经济,不能表明北洋政府军阀割据混战、利用外国资本、政策朝令夕改,排除ACD。故选:B。二.非选择题(2大题,18题20分,19题16分,共36分)18.(20分)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入侵,我国无数的民族脊梁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英雄赞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华英雄谱”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人物简介组(1)在上述名人中任选三位历史人物,阐述他们的主要事迹。任务二:影视作品组(2)写出两部影片所拍历史史实的背景,并概括两部影片的共同时代价值。任务三:史料对比组①②③布面油画《中华英雄邓世昌》,陈可之创作于2014年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上映“丹东一号”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2015年“丹东一号”被确认为沉没的致远舰)(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作为研究邓世昌和黄海海战最可信的一则史料,(写序号即可)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官兵表现出怎样的精神?任务四:演说宣传组(4)本组同学计划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题进行演说,请你拟写一篇演讲稿。(要求:条理清晰,史论结合,情感升华。字数150字左右)【解答】(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军,壮烈殉国;左宗棠,收复新疆;梁启超,宣传变法思想;谭嗣同,维新志士,为变法而就义。(5选3,人物名称加主要事迹)(2)影片《林则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改变本国贸易逆差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导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影片《甲午风云》:日本企图征服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借朝鲜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时代价值:两人都是反侵略的民族英雄,其时代价值可从激励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警醒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等角度说明。(任意一点即可)(3)史料: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原始史料史证价值最大。根据材料“布面油画《中华英雄邓世昌》,陈可之创作于2014年”“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上映”可知,两者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和创作,可能存在于史实不符的情况,属于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丹东一号’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可知,图③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更高。精神:结合所学知识,爱国官兵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维护国家主权等精神。(4)本题具有开放性,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如演讲稿:题目:民族精神代代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勇于抗争的民族。面对的泛滥,林则徐挺身而出,积极组织禁烟运动,并于1839年6月进行了虎门销烟,展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面对日本军舰的进攻,邓世昌毫不畏惧,帅舰冲向吉野,壮烈殉国。还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抗法、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总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可贵精神,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民族复兴,强国有我!故答案为:(1)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抗击日军,壮烈殉国;左宗棠,收复新疆;梁启超,宣传变法思想;谭嗣同,维新志士,为变法而就义。(5选3,人物名称加主要事迹)(2)影片《林则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改变本国贸易逆差局面,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影片《甲午风云》:日本企图征服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借朝鲜东学党起义蓄意挑起战争。时代价值:激励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警醒国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等等。(任意一点即可)(3)史料:图③理由:图③是一手史料,可信度更高。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维护国家主权。(4)演讲稿:题目:民族精神代代传。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勇于抗争的民族。面对的泛滥,林则徐挺身而出,积极组织禁烟运动,并于1839年6月进行了虎门销烟,展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面对日本军舰的进攻,邓世昌毫不畏惧,帅舰冲向吉野,壮烈殉国。还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抗法、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总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可贵精神,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民族复兴,强国有我!19.(16分)近代中国所闯入的外来者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入侵者,又是先进文明的传入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别写出图①②③④相符合的历史事件。并将材料一的四个图片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写序号即可)。根据图①②③④,总结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两条主要线索。图③和图④相符的史实有何共同作用。(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侵略与探索”为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