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一(下)分科语文试卷一、积累与应用(1b分)1.(3分)按要求填空。(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吾师道也,。(作者:《师说》)(3)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是,。2.(3分)以下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圣人无常师(普通的)②万里悲秋常作客(长久地) B.①而绝江河(横渡)②冰泉冷涩弦凝绝(断,停顿) C.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习)②吾师道也(学习) D.①其皆出于此乎(产生,发生)②其出人也远矣(超过)3.(3分)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②日观以西峰 B.①不知东方之既白②越长城之限 C.①不拘于时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日②侣鱼虾而友麋鹿4.(3分)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C.从《礼治社会》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而礼治社会是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它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5.(3分)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则的科学理念。它______,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科学理论和魅力。①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质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③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方法④反映实践现实⑤依据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客观实践的事实A.①⑤③④② B.④①⑤②③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二、阅读(65分)(一)(13分)6.(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我们可不可以说词语也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呢?自然,词语总可以被朗诵,若朗诵得合拍中节,抑扬顿挫,富于韵律,那会很好听。若非常好听,会差不多成为音乐,但那是歌唱了,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不是如此接受的。文学总是一组观念的符号,而不是一组悦耳的声音。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真实的文学经验,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经验中,我们确实就在一个感性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我们当如何解释这种语言经验。解释的困难来自我们通常具有的对语言之本性的误解。我们会以为语言的词和句总是表达着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人类用语言的词语来指称外部对象或由外部对象引起的观念,这种指称本身,作为符号,总是超感性的。这个想法表明,我们实际总是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初民形成语言,并非仅仅为了用词语赋予外部对象以一个符号。语言在其起源上讲,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交往的内容并不是关于外部事物所形成的共同的概念,而是交往者共同进入其中的那个“生存场”。生存就是与外物打交道。外物并非首先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而进入语言,而是作为与我们的存在休戚相关的东西而进入语言。在词语中凝聚了我们对存在的领会。“树”“河流”“田野”“羚羊”“风”“雷”等词语,所表示的并不是关于自然物之概念,而是这些自然物与我们的生存的一种关联,表示着它们在我们的生存中的意义。它们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与力量,我们人类对这些自然物有一种真切的生存感受,在这种感受中凝聚着我们的情感、愿望、体验。海德格尔从中指认了人类所用词语之“原始的命名力量”。词语之意义是在人的“生存场”中形成起来的,就像今天的孩童在彼此交往中仍然会做的那样,他们总会创设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他们共同的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事物的神秘体验。然而,成人世界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形而上学化”了,语词在成人的用法中已与确定的概念体系建立了稳固的对应关系。因此,孩童在长大之后便顺从成人世界的原则而“准确地”使用词语,把他们在孩提时代的语言创造遗忘了。③作为“物性存在”的词语,即是能显示其原始的命名力量的词语,它们在语言日常的和逻辑的用法当中必定被掩蔽,而只在语言的艺术用法中才得以保存和展示。所谓“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用法。唯在文学中,词语才真正地作为词语而得到保存,并显示其感性的力量。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文学家的写作并未“消耗词语”,而是“保持词语”。这是见地深刻的。我们日常使用词语是为了传达信息或观念,一旦达成此任务,词语就消失了,它们只是充当了传达载体的角色。意既已达,言即被弃。然而,文学阅读却始终让读者停留在词语本身之中。在文学经验中,我们不可能对词语采取过河拆桥的态度。我们不能想象当我们读杜甫的一首诗时,会在得其意之后便把词语本身遗忘了。事实上,只要我们确实在欣赏着这首诗,那么我们就始终驻留在它的词语之中,我们感受着它的每一个词语的感性魅力。④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运用语言的目的,原就不是为了传达观点和见解,而是为了让某种生存场、某种生存体验成为在读者的想象世界中能够被建构起来的意境。这一切是作诗者所不能不知道的第一原理,除非一个作诗者只是把散文式的句子分行排列,并且合辙押韵,让它具有“诗作”的模样。⑤在文学中,词语作为观念符号,是通向感性形象的桥梁,并且在感性形象已被通达、已经形成之时,这个桥梁却并没有被拆除。桥梁还在,亦即词语的观念性还在。不过,这时候,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这两个方面已经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这从哲学上说,就是观念通过形象而被带进了感性世界。“文学形象”之所以是“文学的”,就在于它们都是已被观念所渗透了的感性形象,感性要素与观念交织在一起,所以,文学形象是高度“精神化”的形象,这就是文学的感知特性。(节选自王德峰《艺术哲学》)(1)第③段中的“过河拆桥”具体是指。(2)将以下这段文字加入文中,正确的位置在然而,我们如何能把观念的符号也看作作品的物性存在呢?我们一旦进入文学,不是进入了一个抽象观念的世界吗?在这个世界里,哪里会有本质上是感性存在的作品呢?A.①②两段之间B.②③两段之间C.③④两段之间D.④⑤两段之间(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语言的词和句的本性首先不是表达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的。B.在人与人的感性交往中形成的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语凝聚了我们对存在的领会。C.词语的意义是在自然物与我们的生存关联中形成起来的。D.我们总是将外物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以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4)第②③段分别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说法,以下各项中对其作用分析错误的是A.第②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词语是一种表现自然物与我们生存关联的感性存在。B.第②段的引用既指认了词语最初命名的意义,又区别了词语以符号存在的意义。C.第③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词语中原始的命名力量也能在文学写作中保留下来。D.第③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文学作品能让读者停留在词语本身之中。(5)小明正绞尽脑汁地在完成创作新诗的作业,突然看到弟弟轻轻松松写的下面一行字,惊喜万分,觉得这就是打动人心的诗句,但一时也说不出它好在哪里。请你运用本文作者的观点和小明交流你的感受和理解。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二)(14分)7.(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冬天里的一团火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②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垅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只有母亲总能及时记下丈夫和儿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饨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关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⑥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巳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了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⑦冬天,我们一家子也会出门去做客,譬如说邻村的外婆总要在每年的冬天宰一只牲畜,叫我们去吃火锅,尽管冷,我们也决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这时,火就成了我们的管家,一家人急急切切地出门,将火独自留在家里守护家的温暖。等吃饱喝足后,又急急切切赶回,扒开事先用木灰掩埋好的炭火,暗红的炭火一下子就亮旺起来,那感觉就像是管家给风雪归来的每一个人上了杯热茶。⑧我们每天都要从楼上拿一簸箕木炭下来,待到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⑨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请对第⑤段的“篡改”一词加以赏析。(3)第⑧段画线句对妹妹的语言描写很有表现力,请分析这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上的妙处。(4)本文的核心意象是“火”,它被赋予了哪些丰富的内涵?请分条概括。(三)(8分)8.(8分)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圆月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圆月。④列宿:众星。(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A.五绝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B.诗歌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C.全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D.全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3)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赏析这一手法的妙处。(四)(20分)9.(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②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③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盗跖:相传为古代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1)解释以下加点字。①怨是用希②睹轶诗可异焉(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常与善人A.帮助B.结交C.跟随D.给与②糟糠不厌A.嫌弃B.满足C.憎恶D.吃饱(3)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五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翻译句子。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5)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①。②。③。(6)第③小节,作者以“颜渊”“盗跖”及“近世”之人为例,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五)(10分)10.(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绿荫斋古桂记(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木水石、亭榭楼阁,重叠映带,极一时之盛。先生垂没而园分授诸子。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②斋之东有古桂一株,盖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数十人。每花开,召客宴集其下,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袖。行酒者伛而入,绕树根而周,客无不欢极情叹而去。③天标尝导余游遍园中,台榭多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颓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环于亭,非复曩日之盛。而园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盖宋、元时物。数里外望之,挺然离立云表。自先生没而七松地属某氏,某氏斧以为薪,存者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呜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1)第①小节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是A.矣B.者C.也D.乎(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却在第①段用不少笔墨写了“朱氏园林”,以下各项中对其目的分析错误的是A.交代了绿荫斋的归属。B.交代了朱氏园林中只有绿荫斋最著名的原因。C.引出后文绿荫斋中的古桂。D.将朱氏园林昔日的繁盛和后来的颓败进行对比。(4)概述本文主旨。三、写作70分11.(70分)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上海市交大附中高一(下)分科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应用(1b分)1.(3分)按要求填空。(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作者:韩愈《师说》)(3)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怅寥廓(重点字:寥、廓)(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重点字:庸)(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字:稀)2.(3分)以下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①圣人无常师(普通的)②万里悲秋常作客(长久地) B.①而绝江河(横渡)②冰泉冷涩弦凝绝(断,停顿) C.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习)②吾师道也(学习) D.①其皆出于此乎(产生,发生)②其出人也远矣(超过)【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辨识能力,解答时,学生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解答】A.“常,普通的”错误,应为“固定的”。句意: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故选:A。3.(3分)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②日观以西峰 B.①不知东方之既白②越长城之限 C.①不拘于时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日②侣鱼虾而友麋鹿【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解答】A.“以”,介词,在/助词,用在方位词之前,表示方位。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份/日观峰以西的山峰。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的。句意:不知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天亮了)/越过长城的城墙。C.“于”,都是介词,表被动。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D.“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句意: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把鱼虾作为伙伴,把麋鹿当作朋友。故选:C。4.(3分)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在《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这几个,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人口一代代积多故而形成大村落。 C.从《礼治社会》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而礼治社会是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它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解答】D.“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错误,原文为“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故选:D。5.(3分)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则的科学理念。它______,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科学理论和魅力。①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质②形成概念、判断、推理③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方法④反映实践现实⑤依据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客观实践的事实A.①⑤③④② B.④①⑤②③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涉及的是语言连贯的知识。答题时要读懂每个句子的内容,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排列正确的选项。【解答】所给句子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根据“依据”“通过”“形成”“反映”“揭示”这几个词语,可以判断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得出答案C项。故选:C。二、阅读(65分)(一)(13分)6.(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我们可不可以说词语也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呢?自然,词语总可以被朗诵,若朗诵得合拍中节,抑扬顿挫,富于韵律,那会很好听。若非常好听,会差不多成为音乐,但那是歌唱了,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不是如此接受的。文学总是一组观念的符号,而不是一组悦耳的声音。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真实的文学经验,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经验中,我们确实就在一个感性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我们当如何解释这种语言经验。解释的困难来自我们通常具有的对语言之本性的误解。我们会以为语言的词和句总是表达着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人类用语言的词语来指称外部对象或由外部对象引起的观念,这种指称本身,作为符号,总是超感性的。这个想法表明,我们实际总是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初民形成语言,并非仅仅为了用词语赋予外部对象以一个符号。语言在其起源上讲,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性交往。交往的内容并不是关于外部事物所形成的共同的概念,而是交往者共同进入其中的那个“生存场”。生存就是与外物打交道。外物并非首先作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而进入语言,而是作为与我们的存在休戚相关的东西而进入语言。在词语中凝聚了我们对存在的领会。“树”“河流”“田野”“羚羊”“风”“雷”等词语,所表示的并不是关于自然物之概念,而是这些自然物与我们的生存的一种关联,表示着它们在我们的生存中的意义。它们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与力量,我们人类对这些自然物有一种真切的生存感受,在这种感受中凝聚着我们的情感、愿望、体验。海德格尔从中指认了人类所用词语之“原始的命名力量”。词语之意义是在人的“生存场”中形成起来的,就像今天的孩童在彼此交往中仍然会做的那样,他们总会创设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他们共同的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事物的神秘体验。然而,成人世界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形而上学化”了,语词在成人的用法中已与确定的概念体系建立了稳固的对应关系。因此,孩童在长大之后便顺从成人世界的原则而“准确地”使用词语,把他们在孩提时代的语言创造遗忘了。③作为“物性存在”的词语,即是能显示其原始的命名力量的词语,它们在语言日常的和逻辑的用法当中必定被掩蔽,而只在语言的艺术用法中才得以保存和展示。所谓“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用法。唯在文学中,词语才真正地作为词语而得到保存,并显示其感性的力量。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文学家的写作并未“消耗词语”,而是“保持词语”。这是见地深刻的。我们日常使用词语是为了传达信息或观念,一旦达成此任务,词语就消失了,它们只是充当了传达载体的角色。意既已达,言即被弃。然而,文学阅读却始终让读者停留在词语本身之中。在文学经验中,我们不可能对词语采取过河拆桥的态度。我们不能想象当我们读杜甫的一首诗时,会在得其意之后便把词语本身遗忘了。事实上,只要我们确实在欣赏着这首诗,那么我们就始终驻留在它的词语之中,我们感受着它的每一个词语的感性魅力。④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运用语言的目的,原就不是为了传达观点和见解,而是为了让某种生存场、某种生存体验成为在读者的想象世界中能够被建构起来的意境。这一切是作诗者所不能不知道的第一原理,除非一个作诗者只是把散文式的句子分行排列,并且合辙押韵,让它具有“诗作”的模样。⑤在文学中,词语作为观念符号,是通向感性形象的桥梁,并且在感性形象已被通达、已经形成之时,这个桥梁却并没有被拆除。桥梁还在,亦即词语的观念性还在。不过,这时候,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这两个方面已经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这从哲学上说,就是观念通过形象而被带进了感性世界。“文学形象”之所以是“文学的”,就在于它们都是已被观念所渗透了的感性形象,感性要素与观念交织在一起,所以,文学形象是高度“精神化”的形象,这就是文学的感知特性。(节选自王德峰《艺术哲学》)(1)第③段中的“过河拆桥”具体是指我们了解完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信息或观念后就立刻抛弃了词语本身。(2)将以下这段文字加入文中,正确的位置在A然而,我们如何能把观念的符号也看作作品的物性存在呢?我们一旦进入文学,不是进入了一个抽象观念的世界吗?在这个世界里,哪里会有本质上是感性存在的作品呢?A.①②两段之间B.②③两段之间C.③④两段之间D.④⑤两段之间(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DA.语言的词和句的本性首先不是表达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的。B.在人与人的感性交往中形成的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语凝聚了我们对存在的领会。C.词语的意义是在自然物与我们的生存关联中形成起来的。D.我们总是将外物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以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4)第②③段分别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说法,以下各项中对其作用分析错误的是CA.第②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词语是一种表现自然物与我们生存关联的感性存在。B.第②段的引用既指认了词语最初命名的意义,又区别了词语以符号存在的意义。C.第③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词语中原始的命名力量也能在文学写作中保留下来。D.第③段的引用是为了阐明:文学作品能让读者停留在词语本身之中。(5)小明正绞尽脑汁地在完成创作新诗的作业,突然看到弟弟轻轻松松写的下面一行字,惊喜万分,觉得这就是打动人心的诗句,但一时也说不出它好在哪里。请你运用本文作者的观点和小明交流你的感受和理解。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语句,结合语境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复位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及相关语境,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引用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语境,结合语境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正确选择。(5)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相关内容及题干中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依据文中“我们日常使用词语是为了传达信息或观念,一旦达成此任务,词语就消失了,它们只是充当了传达载体的角色。意既已达,言即被弃。然而,文学阅读却始终让读者停留在词语本身之中”可知,“过河拆桥”在文中指“我们了解完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信息或观念后就立刻抛弃了词语本身”。(2)A.“观念的符号”“物性存在”承接①段中的“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而“我们如何能把观念的符号也看作作品的物性存在呢?我们一旦进入文学,不是进入了一个抽象观念的世界吗?在这个世界里,哪里会有本质上是感性存在的作品呢?”这些疑问又照应②段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真实的文学经验,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经验中,我们确实就在一个感性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这段文字应加入文中①②两段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A。(3)D.“所以”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人类用语言的词语来指称外部对象或由外部对象引起的观念,这种指称本身,作为符号,总是超感性的。这个想法表明,我们实际总是采取了逻辑理性的立场来思考语言的本质”,“这个想法表明”不代表有因果关系。故选D。(4)C.“……也能在文学写作中保留下来”错,是为阐明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唯在文学中,词语才真正地作为词语而得到保存,并显示其感性的力量”这一观点,作者强调的是在“文学”中,而非“文学写作”。故选C。(5)原文“词语之意义是在人的‘生存场’中形成起来的,就像今天的孩童在彼此交往中仍然会做的那样,他们总会创设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他们共同的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事物的神秘体验。然而,成人世界已在相当的程度上‘形而上学化’了,语词在成人的用法中已与确定的概念体系建立了稳固的对应关系”可知,小明绞劲脑汁地在完成创作新诗的作业和弟弟轻轻松松写下打动人心的诗句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成人世界在文学阅读和创作时,原则而“准确地”使用词语的束缚,而孩子总会创设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他们共同的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事物的神秘体验。例如诗句中的“烫”“洞”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意思,都运用了想象和夸张,形象生动地表明了灯光在黑夜中带来的光明只是那么一点,整个黑夜还是那么的无边无际,给孩童、给世人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无助,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这两个方面已经融合在一起。考生围绕成人和孩子在文学阅读和创作时的原则分析,说明观念通过形象而被带进了感性世界,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融合在一起才更容易写出打动人心的诗句即可。答案:(1)我们了解完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传达的信息或观念后就立刻抛弃了词语本身。(2)A(3)D(4)C(5)示例1:小明,你的“绞尽脑汁”而不得,和你弟弟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佳作”的这两种状态,恰恰说明了我们和你弟弟相比,都有了很多成人世界在文学阅读和创作时,原则而“准确地”使用词语的束缚。你弟弟的这首诗,能让我们始终驻留在它的词语之中,我们感受着它的每一个词语的感性魅力。它不仅仅作为观念符号,更是创设了一些成年人不明其义的词语来表达存在于孩童共同的生存场中的那些对于事物的神秘体验。例如诗句中的“烫”这个词,形象生动地表明了灯光在黑夜中带来的光明只是那么一点,整个黑夜还是那么的无边无际,给孩童、给世人一种莫名的压抑和无助。观念通过形象而被带进了感性世界,词语的观念性与它们的感性意趣这两个方面已经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这就是打动人心的诗句。示例2:小明,你弟弟的诗歌用成人的语言表达的是“灯照亮了黑夜”。因为你弟弟是小孩,他们所运用的词语往往不是我们成年人惯用的表达方式。“烫”“洞”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恰恰是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文学的语言,我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语言本身也会成为我们品味的对象传达出感性的意趣,你弟弟的诗歌中“烫”和“洞”都运用了想象和夸张,使得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了新的意趣。(二)(14分)7.(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冬天里的一团火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②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垅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只有母亲总能及时记下丈夫和儿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饨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关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⑥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巳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了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⑦冬天,我们一家子也会出门去做客,譬如说邻村的外婆总要在每年的冬天宰一只牲畜,叫我们去吃火锅,尽管冷,我们也决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这时,火就成了我们的管家,一家人急急切切地出门,将火独自留在家里守护家的温暖。等吃饱喝足后,又急急切切赶回,扒开事先用木灰掩埋好的炭火,暗红的炭火一下子就亮旺起来,那感觉就像是管家给风雪归来的每一个人上了杯热茶。⑧我们每天都要从楼上拿一簸箕木炭下来,待到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⑨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1)分析第①段画线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请对第⑤段的“篡改”一词加以赏析。(3)第⑧段画线句对妹妹的语言描写很有表现力,请分析这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上的妙处。(4)本文的核心意象是“火”,它被赋予了哪些丰富的内涵?请分条概括。【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结合全文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词语的欣赏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相关描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画线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上的妙处。(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核心意象丰富的内涵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文本,结合文本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解答】(1)“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风大和雪的威猛:“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风雪的吓人,为下文些温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展现出人间的温情。(2)这一段排比的语句强调木炭火在我们一家人生活中的意义:木炭火帮助我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消除了痛苦,让我们体验到农忙时无法得到的温暖与亲情;在炭火的映照下,甚至一些心酸的往事也变成了难忘的生活馈赠;同时木炭火也给家庭带来了生活的信心,使家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篡改”,文中是贬词褒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农人在贫苦生活依然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强烈地凸显了生活的辨证法:坎坷磨难中应该始终抱持着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3)她感受力强,看到桃花惊呼“火星子”,对未能及时感知温暖如春的季节变化而自责懊恼,嗔怪之中尽显天真纯朴,憨态可掬。此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小妹的天真烂漫,展现出儿童独有的丰富的想象力。主题上,表达了童年生活虽贫困寒冷,但给人带来的温馨、希望和欢愉的感受,深化了文章主旨,所有的艰难都会过去,只要希望不灭,终究会迎来春天。(4)“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一年的忙碌与冬季烤火的悠闲对比,突出冬天烤火给“我”留下的幸福和温暖感受。“炭火”温暖了枯竭的心灵,本文中的“寒冷”主要是为了衬托出炭火的温暖,进一步引申出家人亲情的温暖。第⑤段中童年的贫困和木炭火照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对比,突出农人在贫苦生活中依然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它冻红了孩子的脸颊但点燃了人们在贫寒中的希望和对美好日子的憧憬;而“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它让春天生机勃发,更加温暖明亮。这两句话都围绕“火”这个意象,既照应标题,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童年生活虽贫困寒冷,但给人带来的温馨、希望和欢愉的感受,深化了文章主旨——所有的艰难都会过去,只要希望不灭,终究会迎来春天。答案:(1)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雪的威猛和凶狠。为下文写冬天里的炭火作铺垫;天气的严寒更突出炭火的温暖以及炭火中体现出的亲情。(2)“篡改”,文中是贬词褒用,采用拟人手法将童年的贫困和木炭火照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对比,突出农人在贫苦生活依然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强调了在坎坷磨难中应该始终抱持着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3)①此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小妹的天真烂漫,展现出儿童独有的丰富的想象力。②深化了文章主旨,所有的艰难都会过去,只要希望不灭,终究会迎来春天。(4)①家人亲情的温暖;②对未来的想象和憧憬,是希望,是生活上的春天。(三)(8分)8.(8分)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圆月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①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圆月。④列宿:众星。(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BA.五绝B.近体诗C.古体诗D.曲子词(2)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歌以月为题,以月色统摄全篇。B.诗歌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C.全诗意境清冷,思亲之情真挚。D.全诗语言平易,景物人物转换自然。(3)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请结合本诗的尾联赏析这一手法的妙处。【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读懂诗歌尾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A.五绝: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圆月》字数句数不符合。B.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是近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近体诗的句数相对是固定的,律诗有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圆月》音律和谐,篇章法度,谨严对仗、平仄,押韵要求严格。C.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圆月》对仗工整,且为唐代诗歌。D.曲子词,是词的早期名称之一。在隋、唐至五代时期,中国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曲调,被称作曲子。这种曲子可以填词歌唱,所填的歌词就被称作曲子词。《圆月》不是依曲填词。故选B。(2)D.“全诗语言平易”错误,平易的意思是朴实,言浅意深,通俗易懂。而本诗的画面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江波,月明中天,疏星寥落。画面具有诗意美,意境开阔,清冷寂廖,语言绚丽。故选D。(3)故园远在千里之外,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此时月圆,故园松树当茂,桂花开放。可概括出:故园松树当茂桂花开放,是想象,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中。可概括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作者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写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写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共沐月光。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可概括出: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答案:(1)B(2)D(3)①故园松树当茂桂花开放,是想象,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②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③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译文: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夜空明月高悬,照耀着幽深寂静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疏。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中。赏析: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四)(20分)9.(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②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③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盗跖:相传为古代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1)解释以下加点字。①怨是用希少②睹轶诗可异焉通“佚”,散失。(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①常与善人AA.帮助B.结交C.跟随D.给与②糟糠不厌BA.嫌弃B.满足C.憎恶D.吃饱(3)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五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翻译句子。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5)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伯夷、叔齐的“积仁洁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①互相推让君位,只好另立其他兄弟为君主。②拉住武王战马并劝阻说不要讨伐纣王。③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饿死。(6)第③小节,作者以“颜渊”“盗跖”及“近世”之人为例,用意何在?请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据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通读所给文段的基础上,能够找到作为能够证明论点正确与否的文字性语句即论据并结合作者的写作主旨进行分析与归纳,根据题干要求进行作答。【解答】(1)①“怨是用希”的意思是“因此很少怨言”,所以“希”的意思是“少”。②“睹轶诗可异焉”的意思是“读到他们留下的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所以“轶”通“佚”,散失。(2)①“常与善人”的意思是“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所以“与”的意思是“帮助”。故选:A。②“糟糠不厌”的意思是“连糟糠都难得饱足”,所以“厌”的意思是“满足”。故选:B。(3)句意: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之”做“蹈”的宾语,其后断句;“言”和“行”是两个谓语动词,中间应该断句;“径”做“行”的宾语,其后断句;“不发愤”做“非公正”的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者……也……”,判断句式,“者”“也”后分别断句。正确断句为: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彼”,那;“以”,用;“易”,取代;“非”,错误;“没”,辞世;“我安适归矣”,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我适归安矣”。译文: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夏禹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5)由原文“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可知,他们的传记里写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由此可知,他们互相推让君位,只好另立其他兄弟为君主;由原文“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可知,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由此可知,他们拉住武王战马并劝阻说不要讨伐纣王;由原文“武王巳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可知,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由此可知,他们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饿死。(6)抨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罚罪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文章借助伯夷、叔齐的善行,和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好人未有好报。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勤学近仁,然而生活贫困,以致早夭,但是盗跖横行天下,每天都有无辜的人被他杀掉,但却能够以寿终,这些都是明显的例子。到近世,那些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恶人却终身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那些小心谨慎,处事公正的善良的人遭遇灾祸的却不可胜数。作者在此对天道与人事相背离的现实,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引用颜回和盗跖说明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认为天道并不存在,所谓天道即人道,人若不行正道,则无天道可言。答案:(1)①少②通“佚”,散失。(2)①A②B(3)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4)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夏禹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5)①互相推让君位,只好另立其他兄弟为君主;②拉住武王战马并劝阻说不要讨伐纣王;③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饿死。(6)文章以“颜渊”“近世”之人为例,和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对比,说明善不一定有善报,恶不一定有恶报,认为天道并不存在,所谓天道即人道,人若不行正道,则无天道可言。抨击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谎言,对天道赏罚罪恶的报应论,提出了大胆的怀疑。作者在此对天道与人事相背离的现实,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参考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来取代暴力,不知道这是错误的。神农、虞舜、夏禹倏忽辞世去,我辈今日向何方?可叹死期近,命运衰薄令人哀伤!”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那么,像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五)(10分)10.(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绿荫斋古桂记(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园林,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园昔为田为圃,先生买而为园。园之大二百亩,凡费金钱数万。其间竹木水石、亭榭楼阁,重叠映带,极一时之盛。先生垂没而园分授诸子。于是其季子某间其东隔之绿荫斋,以读书其间,而时时召集门友赋诗饮酒,自是朱氏之园惟绿荫斋为最著。②斋之东有古桂一株,盖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数十人。每花开,召客宴集其下,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袖。行酒者伛而入,绕树根而周,客无不欢极情叹而去。③天标尝导余游遍园中,台榭多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颓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环于亭,非复曩日之盛。而园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盖宋、元时物。数里外望之,挺然离立云表。自先生没而七松地属某氏,某氏斧以为薪,存者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呜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异质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1)第①小节空格处应填入的虚词是CA.矣B.者C.也D.乎(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3)本文题名为《绿荫斋古桂记》,却在第①段用不少笔墨写了“朱氏园林”,以下各项中对其目的分析错误的是BA.交代了绿荫斋的归属。B.交代了朱氏园林中只有绿荫斋最著名的原因。C.引出后文绿荫斋中的古桂。D.将朱氏园林昔日的繁盛和后来的颓败进行对比。(4)概述本文主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任何一个虚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虚词的具体义项。(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点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再结合句子特色进行分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段落作用的能力。要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主旨的能力。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解答】(1)此处“盖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创”是判断句,介绍朱氏园林的创建者,因此需要一个放在句末表判断的虚词,只有“也”符合要求。A.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B.一般放在上句末尾表停顿。D.句末语气词,表感叹、反问等;也可以放在句中,相当于“于”。故选:C。(2)语言特点可从句式、修辞等角度赏析。画线句“绿叶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张,加藩之设,风劲花落,拂襟萦袖”,从句式上看都是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读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且短句节奏较快,突显出宴饮时的轻松和欢乐的氛围;“如幄之张,加藩之设”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四面分披而下”的桂树比作帐幔、藩篱,生动地写出古桂的枝叶繁茂、密密匝匝,犹如帷幔或篱笆将树下宴饮之人遮挡起来,写出了桂树的繁茂。(3)B.“交代了朱氏园林中只有绿荫斋最著名的原因”错,本文第一段写朱氏园林由繁盛到分给诸子的转变,既交代了绿荫斋的归属和古桂的由来,又为下文写朱氏园林衰败和七松被砍伐埋下了伏笔。目的不是说明“只有绿荫斋最著名的原因”,因为这与下文内容无关。故选:B。(4)文本第一段交代了朱氏园林当年的盛景、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商务车租赁合同(含保险责任条款)
- 二零二五版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绿色建筑认证3篇
- 2025年绿色建筑土石方工程承包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菜园大棚蔬菜种植与农业科技研发合同3篇
- 2025版路灯设施安全检查与应急抢修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医疗耗材配件销售代理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工业用地场地租赁及使用权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度车辆租赁与道路救援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专用车位租赁与充电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融资合同8篇
- 家庭年度盘点模板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试卷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标准python三级练习
- 公益慈善机构数字化转型行业三年发展洞察报告
- 饲料厂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名著阅读】《红岩》30题(附答案解析)
- Starter Unit 2 同步练习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律
- 2024年江苏鑫财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